如何利用3个工具提升你的学习
北京班RIA1906全家福
德国心理学家柯勒为研究黑猩程的学习,设计了六大类不同的实验,其中最著名的是“接竿问题”。他将饥饿的黑猩猩关在笼中,笼外远处放置香蕉,并在笼与香蕉之间放置数条长短不同的竹竿,每条竹等的长度,均不能单独用来取到香蕉。最聪明的猩猩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两条竹竿接在一起以取到香蕉?结果发现:黑猩猩面对情境时动作并不乱,在几次尝试用单条竹竿取香蕉失败后,突然显露出领悟的样子,于是将两条竹竿接在起而达到了目的。
柯勒称此种学习现象为顿悟学习。顿悟是指突然察觉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学习者重新组织或重新构建有关事物的形式而实现的。他认为学习不必靠盲目的尝试和重复练习,只要个体理解整个情境中各刺激之间的关系,顿悟就会自然发生。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顿悟的过程,如同拆书帮理念一样:慢成长,深链接。在这里我想浅谈一下自己这次复训的三点收获。经济师有什么用
第一:为什么学习能力会成为这个时代人人必须具备的能力?
第二:如何应用RIA、前因后果适用边界、库伯的学习圈这三种工具 提升自己的学习力?
第三:如何利用工具有效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学习能力是这个时代人人必须具备的能力
学习能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很多人对学习能力有一个误区,认为考试成绩好就是学习能力强。当然我也在其中,即便是上班以后也认为通过所有考试就是学习能力强。
16年知识付费的兴起伊始,写作这个名词帮助很多人成功的构建了自己的品牌。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关于写作的训练营打着“睡后收入”的招牌不断的扩大招生,吸引了很多有梦想的学习者踏上了他们的学习征程,当然不排除一些伪学习者(习惯性中途放弃的人),他们或是因为没时间,或是因为不能坚持最终选择放弃。时至今日还是很感谢自己一直以来对学习写作这件事情“浅尝辄止”的坚持。
那个时候单纯的认为写作能力就是学习的能力,因为写作不仅可以提升思维,帮助自己思考,同时还能够搭建自己的知识框架。说不定学会了写作还能对一级建造师、中级经济师的考试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你看我沉迷于报各种写作班是为了通过一级建造师、中级经济
师。这种想法在今天看来实在好笑。
然而16年我深信不疑,一头扎进了各种写作,每天被各种打卡催着写日更,因为坚信写作可以提升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提升可以让令我头大的数学变的简单,当考试遇上数学便不再是我的难题。
坚持了一年的写作打卡,才发现并没有什么卵用。自己每天忙碌在各种写作打卡营,最终让自己没有时间陪孩子,没有时间看和考试有关的书籍,没有时间跑步,没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便如此写作既没有成为建立自己个人品牌的敲门砖,也没能让我实现所谓的“睡后收入”,那么问题出现在哪里?
答案是对学习能力的理解有误区!
什么是学习能力?是能够促进所有能力的能力,需要满足在一切跟学习有关的事情上反求诸己,所谓反求诸己需要在自己身上原因,在自己身上方法,在自己身上加要求。那么很显然,把顺利通过一级建造师和中级经济师的意愿转换成了提升写作能力是对学习力最大的误区。只不过是变换了一种方式,一种可以在战术上勤奋战略上懒惰的方式,一种可以避免自己焦虑的虚假勤奋
那么又是什么让我认识到自己对学习力的理解有误区呢?答案是写作,感谢在写作的过程中倒逼自己输入,让我有幸读到一本叫《这样读书就够了》的书,书里面讲到学习的两种类型,一类是自我导向性、一类是知识导向性。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以自己的需求为中心,自己哪方面薄弱就去投入哪方面的学习是主动。后者知识导向性是以知识为中心,典型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大概就是考试,比如考一级建造师,中级经济师。错误的认为二者是相同的,所以会把提升写作能力和通过考试的几率混为一谈。
查理·芒格说过:如果你想获得想要的东西,那就得让自己配得上它。信任,成功和钦佩都是靠努力获得的。成人的学习已经完全脱离了学校应试的模式,所以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终身成长来说才是最为重要的。学习能力不单单靠记忆,更靠思维的转变。
如何提升自己的学习力?
《这样读书就够了》除了让读者认识到学习能力是什么、学习类型的差别之外,还提供三种可以落地的工具,正是这三种工具让我明白了写作和学习能力之间的差别。
RIA便签读书法
RIA便签读书法
首先浅谈一下自己对RIA便签法的理解
R:阅读,包含对书本的阅读即对知识的阅读,也包含读信息的阅读。(在这个环节里我先谈对书本的阅读)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A包含两个方面A1和A2:A1与自己过去的经验相关联;A2规划自己的未来应用。
一切不以改变行为的学习都是浪费时间,换句话说:光有力没有位移做的都是无用功。
通常人们习惯性的把一本书从头到尾读一遍,或是用脑子背一背过段时间忘记了。如果用RIA便签读书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日本作家大岩俊之说过:一年读300本书也不过是知识量的水高船涨。我想他的意思大概是:读书如果不能和自己的生活工作相关联相当于光有力没有位移做的都是无用功吧。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读了一本叫《非暴力沟通》的片段。
片段里讲到非暴力沟通可以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减少与他人的摩擦,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语言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对他人的爱,通常非暴力沟通需要四个步骤: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于是乎我在读了这样一个片段之后,有一天下班回家想躺在床上休息。观察到妈妈一会过来给我送点水果,一会过来给我送点牛奶,总之妈妈的这种行为给我的感觉是不想让我好好休息,我感受到自己非常的烦躁,所以对妈妈提出了“请求”:妈能不能让我安静会,别来烦我......然后我妈好几天没搭理我。
妈妈的情绪让我反思了好几天。后来才意识到其实是我对书中请求的理解有误。所谓请求是指: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比如说:我手机丢了,现在需要给家人打给电话,可以把您的电话借我用用吗?或者是假设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的理解不一致,我们可以请求他人反馈。比如说:请问你是怎么想的,可以跟我说说嘛?
非暴力沟通出发点是关爱别人,比如:有的人利用别人的内疚来让别人满足自己的需要,当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开始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而我刚好把命令当请求,所以导致妈妈听了我的话很不舒服。有了这样一个反思,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会这
样向妈妈表达请求:您可以在我回家1小时以后给我送水果和茶水吗?或者是等我休息好了自己出来吃也行。相信妈妈听了以后心理也会很舒服。
过程中,我观察了妈妈的行为,了解了自己的感受,并且通过这样的感受到自己的需求,最后用一个非常合理的方式向妈妈提出请求,有效的避免了争吵。我想这才是读书的真正意义吧。
RIA学习三维度
RIA便签法是一个可以让书中的片段立刻落地的工具,通过重述,和自己过去经验相关联并且规划自己未来的应用三个步骤,让读者对原文片段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把书读成自己的过程我们称之为:迁移,即拆为己用。这是进步、是迭代、是成长、是超越,小而美的迭代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
前因后果,适用边界
前两天和老公因为一件小事在上班的路上争论起来。
我说:咱俩给自己定个规矩以后下班回家都别刷手机了看看书学点知识。
老公反驳我说:我每天都在学知识。
我回答:你刷今日头条、刷抖音、微博那叫学知识?
老公说:这怎么不叫学知识?刚刚给你转发的那篇文章,你一看就能知道很多花的名字这不是知识吗?还有昨天你白衣服上有块脏东西我用小窍门帮你洗干净了,这些都是从网上习得这不叫知识吗?
我:......
我竟无言以对,似乎老公说的很有道理。后来才明白懂得少了连有理的争吵都会输。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如何用前因后果、适用边界这个工具帮助我们分析信息和整理信息?
图片来自学习力导师1906班的学员灵君整理
前:为什么老公看书学习还是刷手机学习这件事对我很重要?因为真正的学习需要专注,如果用手机学习容易被手机里的各种消息打扰,比如我给老公发个:干嘛呢?老公立刻回复:学习。我相信这个过程他的思路是被打断的。
容易被打断的学习方式和集中精力的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差别。
有人说学习任何一项技能100天集中精力的学习都是一种突破,这种突破至少能让你感受到你是可以抓住它的
最近我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周围的同事没有一个发朋友圈,只有我每天都忍不住想发朋友圈,碍于各种原因发朋友圈时无法屏蔽领导。每次发完朋友圈我都会有种感觉:领导会认为我不务正业,精力都放在刷手机上。本来是一件小事情,但却困扰了我很久,而每一次的纠结都会让我把自己的朋友圈关闭了又打开,打开了又关闭,所以我想问问老公遇到这种事情应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