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2020年01期 (1
月上旬)
财经研究
摘要:近年来,地方国有企业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参与基础设施、公益民生领域的项目越来越多,由于财政结算等诸多因素,企业名下所属的存货、在建工程等公益性资产越来越多。如何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益,确保国有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本文试图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地方国有企业;资产利用效益
引言
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有企业,特别是地方国有企业不断面临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种
种冲击。大量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三角债频发,国有企业整合重组也就成为必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大量地方国有企业从竞争性行业退出。时至今日,地方国有企业往往从事地方城市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等项目投资建设,大量公园、道路、绿化等资产保留在企业财务账面上。如何对该部分资产从资产的定义出发进行有效利用研究,已经日益迫切。本文试图从地方国有企业角度出发,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资产的定义要求,就如何提高企业基础
设施类、公益民生类资产利用效率进行讨论与分析。
一、地方国企资产利用现状目前,地方国有企业资产主要是货币资金、应收预付款项、存货、长期应收款、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等。部分企业资产中的存货金额较大,但都是以前年度政府投资所形成的道路、公园、全民健身体育设施等(以下简称“公益性资产”)。该类资产是以前年度结转下来,财政部门提供30%项目资本金,有些30%项目资本金都未
经济师有什么用达到,大部分都是由企业以银行贷款的形式所筹资建造的。这类项目建设完成后,因政府后期结算资金未到位或未进
行项目结算等原因造成长期挂账,未结转。几年下来,该类账面资产总额越来越大,大部分为公益性资产,企业实际能支配使用的资产却不多。
该部分资产是由企业出资建造的,但是企业不一定享有该项资源的所有权,也不能被企业所控制。道路、公园等完成建设后无法申请不动产权证或是其他所有权证,而且企业更多时候也不可能设立道路收费站或是将公园围起来收费,这是与当前提倡全民享有经济发展改革红利相违
背的。即使某些公益文化类资产(如剧院、会展中心等)企业拥有所有权,也能被企业控制,而且还能产生一定的业务收入,但相对其建造成本来说也是微不足道的。
该部分资产能否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很难断定。如果狭义地从具体的某个地方国有企业而言,基本上无法取得相关经济利益流入,也无法在地方国有企业个别报表中体现出来。这是公益性资产区别于其他经营性资产最明显的区别。
二、造成地方国企资产利用效益不高的原因分析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基石,其存在和发展有着其必然性,也是受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制约。不管是从国有企业功能性质还是从项目本身特点出发,都有必要对资产的定义进行重新诠释。
1.这是国有企业自身的功能特性
国有企业,是由国家拥有所有权或者控制权,是国家意志在经济领域的重要表现,包括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其他部门所监管的企业本级及其逐级投资形成的企业。各地方国有企业主要从事基础民生行业投资,政府相关部门在考虑项目投资时也往往更多或是仅考虑社
会效益,而不是从国有企业本身出发去考虑经济效益。当
然,一方面这类投资确实改善了人民生活,提高了当地生产生活环境,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容易出现“拍脑袋”工程,项目资金平衡方案没有落实到位,或是根本未考虑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就急切上投资项目,甚至出现“”,投资资金也是越来越大,造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高企。相关国有企业在建工程、存货等科目公益性资产金额巨大,又很难变现,造成企业资金沉淀,甚至依靠借新债还旧债的地步,严重影响到企业正常运营。正因为如此,公益性资产的投入与建设自然而然地就落到了国有企业,特别是地方国有企业的身上。
2.公益性资产项目的特殊性质的本身特点所决定的从所处行业来看,地方国有企业基本上处于基础设施、公益民生等行业,经济效益不明显,投资回收期长,收益
回报率偏低。但是该类项目又是社会经济发展或是公益民生行业所不可缺少的,社会效益明显。道路、桥梁、公园等建设项目公益性明显,但没有或很少会有经济利益流入。私人资本具有逐利性,对该类项目投资没有兴趣,唯有地方国有企业有责任也有义务进行该类项目投资。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公益性资产项目只能由当地政府投资建设运营。
3.从广义上看,公益性资产还会体现较大的经济利益流入
从地方国有企业个别报表来看,账面亏损是在所难免的,因为项目投资当地政府往往只投入30%的项目资本金,其他资金都是靠企业以自身资产作为担保从银行或社会融
资而来。完成建设并运营后,项目本身现金流量就少或基本没有,同时还要归还银行贷款本金和利息,账面亏损是必然的。虽然企业有短融、发债、中票等融资方式筹集项目建设资金,但到期归还本金和利息必然会加重企业营运成本,除非政府建立全额补贴机制补偿该部分支出。
如果从当地社会总的社会报表来看,又是盈利的。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改善当地投资营商硬环境,能够引来好的企业落户。好的企业不仅能带动当地劳动就业,又
能增加当地税收收入,还会吸引更多更好的企业落户等。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从这个角度来说,该类投资项目必然也只能由当地国有企业提供。国有企业提供之后会形成账面的存货、在建工程等资产,如果未能与当地政府财政等部门建立有效的移交补偿机制,就一直会存在于企业账面。
如果从整个国家的角度出发,将各个经济主体活动投射到国家报表上,地方政府、地方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等
等相关活动参与方也是其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总体上这些财富还是能够体现在报表上,只不过是在各个主体之间流转。即使没有在资产所在的相关地方国有企业财务
浅谈地方国企提高资产利用效益的路径
朱杭笑 武义县通达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130
(上接128页)
报表上反映,但是必然会在政府相关部门诸如税收等报表上体现出来。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内在联系必然影响企业经营,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地方国有企业,完成地方政府下达的各项建设投资任务是其历史使命,可以不考虑企业效益;但作为企业自身,也要想方设法将企业沉淀资金利用起来,以确保企业能够持续不断地运营下去。
三、提高地方国企资产利用效益的路径
地方国有企业所属相关资产暂时未能给企业带来现金流量,有其特殊的原因和背景。但作为企业,还是应该想方设法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否则,只是一味追求完成投资任务而不考虑企业自身造血功能,
这无异于杀鸡取卵,涸泽而渔。为保证地方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不断提高当地投资营商环境,不断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不管是企业自身还是地方政府,都需要认真考虑如何提高地方国有企业资产利用率及效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条路径,提高地方国企的资产利用效益。
1.通过资产盘活有效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将原已计入存货等科目且能有效利用的资产,确认为企业经营性固定资产,由企业在保证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活动的同时,以市场化方式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尽可能提高企业资产使用收益,降低企业营运成本。
2.通过资产置换增加现金流入
将政府相关部门所属经营性资产,包括闲置或正在出租的房产、土地、特许经营权、公司股权等优质资产注入国有企业,将原记入企业存货、在建工程等科目的资产移交政府相关部门,注入经营性资产,换出公益性资产。企
业通过盘活现有资产,创新运营模式,或是将相关资产用于出租或开发,尽可能使沉淀资金产生现金流入。
3.建立新建公益性投资项目补偿机制,老项目资产适时退出
创新企业运营新机制,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市场化方式参与或承担政府部门项目建设运营与管理。如公司以占有所有权、学校拥有使用权的方式,由财政部门每年支付租金,日常维护与管理由公司负责。同时,在保证满足学校日常使用的前提下,允许公司开展对外有偿服务活动,植入相关服务业态,想方设法增加企业现金流入。
4.政府相关部门应转变观念,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议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公益性投资项目库,明确投资项目资金来源,根据投资项目轻重缓急程度由地方国有企业确定投资项目顺序后报当地政府批准。确实急需的项目可以先建,资金优先保证;可适当往后拖延的缓建,或是待落实建设项目资金后再建。地方政府相关人员应树立现代企业制度理念,明晰政府与企业的分工职责,不能一味地不顾企业实际投融资能力将投资建设任务强压给企业。同时,要明确企业融资资金归还来源及方式,特别是当地财政部门可将每年财政结余资金用于归还国有企业公益性资产投资项目债务,以减轻企业经济压力。
总之,确保地方国有企业持续稳定运行,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来说,地方国有企业公益性资产很难符合资产的定义,要想提高该类资产使用收益任重道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需要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地方国有企业等有关各方下定决心,通力协作才能实现。■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4.加强财务风险预警管理机制事业单位全面做好财务管理工作,降低财务管理风险,因事业单位管理风险的降低可提高财务管理预警能力,这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出现任何小失误,都会为单位带来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此种情况下,事业单位要在内部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自身财务风险预警能力,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稳定单位内部运行,以此为科学与精细化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5.实施精细与科学化预算管理流程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应用科学与精细化理念,制定并执行科学、精细与规范化预算流程,严格依照财务管理制度开展核算工作,全面落实核算及财务管理制度,促进单位更好地开展各项核算工作,保障核算结果的准确性,降低核算错误发生几率。此外,在额定金额范围内控制经费支出,充分发挥科学与精细化预算流程导向与目的作用,以此对总经费金额进行准确核算,加强经费控制。总体而言,科学与精细化预算流程,严格控制内部经费,这对事业单位发展非常重要。
6.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养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为了确保顺利开展各项财务管理工作,专业财务会计队伍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财务管理队伍人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术。事业单位可为财务管理队伍人员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同时关注财务人员电脑操作,有效培训电脑会计知识。此外,
财务人员还要熟练应用并掌握计算机技术,熟练掌握先进会计电算化软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财务管理人员个人综合素质与法律知识培训教育,增强从业人员责任意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事业单位必须要重视提高内部财务管理的科学与精细化管理水平,以此更好地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此种情况下,积极创新管理理念,严格把控财务预算、内部控制、报表管理与其他财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合理应用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手段,全面提升财务管理科学与精细化效率与质量,促使事业单位有效应用财务资金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推动力。■参考文献:
[1]冯华.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的分析[J].经济师,2019(10).
[2]张秀芝.基于科学化与精细化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财会学习,2019(28).
[3]赵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趋势[J].财会学习,2019(26).[4]王凌燕.浅谈事业单位科学化精细化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8(19).
[5]余锦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以及精细化发展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8(17).作者简介:闫 
鹏(1985-),男,汉族,安徽阜阳人,经济师,会计师,本科。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