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
公共科目考试大纲(试用)
根据《大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为了规范事业单位招聘行为,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建设高素质事业单位人员队伍的要求,制定本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与测试目的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本市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工作人员的公共科目考试。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勤岗位工作人员的公共科目考试可参照本大纲。
考试的目的是测试应试者从事事业单位工作应具备的基本潜能、知识水平、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考试科目、时间、方式
本项考试设定为公共科目1科,即《综合能力测试》。
考试时限为120分钟,试卷总分为100分。
考试以闭卷的方式进行。
三、考试内容与试卷结构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职业能力测试、公共基础知识等内容。其中职业能力测试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四部分;公共基础知识包括公民道德建设、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大连市情、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学技术、历史、国情国力、公文、计算机等内容。
各部分试题所占的比例将根据岗位特点,单位需求的不同而有所调整,具体权重将在每次公布的招聘方案(信息)中明确。
四、考试要求
1、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钢笔或圆珠笔、2B铅笔和橡皮。
2、应试者须在指定位置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码等信息,不得在试卷与答题卡上留
有与答题内容无关的任何信息,违者按作弊处理。
五、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职业能力测试
通过对报考者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的测试,考察应试者的应知应会能力、逻辑推理判断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数据判断与分析能力。题型以单项选择题为主。
1、数量关系
主要测试应试者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1)数字推理。数学推理题由题干和选项组成,题干由一组按某种规律排列的数字组成)其中缺少一个数字),选项为几个数字,要求应试者分析题干数列的排列规律,根据规律推导出空缺项中应填入的数字。大连招聘信息
2)数学运算。这列题目的出题方式有两种:一是给出一道算式求结果;二是给出一段表
达数量关系的文字,要求应试者计算出答案。
2、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侧重于考察应试者对言语理解的正确性和言语表达的规范性以及准确性等方面的能力。测试题型通常包括词语替换、选词填空、语句表达和阅读理解四种题型,以阅读理解为主。
3、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测试应试者逻辑推理判断能力,包括逻辑判断和逻辑推理两种能力。主要通过类比推理、演绎推理、定义判断三种形式来进行。
1)类比推理。给出一对相关的词,然后要求应试者在备选答案中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2)演绎推理。主要考察应试者的逻辑推理能力。每道试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然后要求考生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备选答案。
3)定义判断。主要考察应试者运用标准进行判断的能力。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再给出一组事件或行为方面的例子,要求应试者根据给出的定义,从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定义的典型事件或行为。
4、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测试主要考察应试者准确理解、转换和分析综合各种资料(主要是统计资料,包括图表和文字资料)的能力。主要有三种题型:统计表、统计图和文字资料。
第二部分:公共基础知识
主要测试应试者对于公共基础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包括公民道德建设、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本市市情、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学技术、历史、国情国力、公文、计算机等知识。通常以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为主要题型。
1、公民道德建设
1)公民道德建设与规范
①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与长期性;②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③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⑤社会公德规范的主要内容;⑥家庭美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2)职业道德建设
①职业道德的概念、意义和特征;②职业的形成与发展;③职业首先的基本构成;④职业道德的作用;⑤职业道德行为养成;⑥职业道德评价;⑦职业道德建设。
3)团队精神建设
①团队精神的含义;②团队精神建设的重要意义;③如何更好地发挥团队精神。
4社会主义荣辱观
①“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②“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
要求:应试者应了解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与要求,基本掌握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社会公德的相关知识点和基本道德要求。
2、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
1)事业单位概述与改革
①事业单位的根据、登记(备案)、范围和特点;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制度的基本内容;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主要内容。
2)人事争议仲裁
①人事争议的概念、分类、预防、处理的依据和意义,人事争议处理的特点、基本原则和渠道;②人事争议处理与劳动争议处理、公务员申诉控告、信访等其他相关工作的关系与区别;③人事争议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④人事争议促裁的机构、受案、管辖与时效。
3)事业单位相关专业、行业的管理规定和政策
要求:应试者一般了解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的相关政策、规定,熟悉相关工作程序,并具的一定的处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本市市情
本市历史、地理等自然状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情况近年的发展规划与战略,市容市貌建设及所得的荣誉等。
要求:应试者一般了解本市的历史、地理等自然状况,重点掌握本市近年的发展规划、战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情况。
4、政治
该部分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化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时事政治。
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①哲学。包括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物质和意识,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认识和实践,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阶级和国家,社会意识及其形式,人民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
②政治经济学。包括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商品与货币,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资本的流通过程,剩余价值的分割与国民收入分配,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③科学社会主义。包括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要求:应试者应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并能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2)思想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本;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③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④统一战线;⑤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⑥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⑦思想政治工作;⑧政策和策略;⑨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⑩思想的活的灵魂、思想的历史地位。
要求:应试者应一般掌握思想的相关重要知识点,并能够联系实际,加以应用。
3)理论
①理论的历史地位;②理论的精髓;③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⑤社会主义改革;⑥社会主义对外开放;⑦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⑩“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领先力量。
要求:应试者重点掌握理论的相关知识点,并能够联系实际,加以应用。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⑤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要求:应试者应重点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与相关知识点,并能够联系实际,加以应用。
5)科学发展观
①基本内涵;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③基本要求。
要求:应试者应重点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并能联系实际,准确理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与基本要求等相关知识点。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基本内涵;②重要性和紧迫性;③指导思想;④目标任务;⑤原则。
要求:应试者应重点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并能联系实际,准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与原则等重要知识点。
7)时事政治
包括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近一年国内外发展的重大事件。
要求:应试者应一般了解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熟悉国内外近一年内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
5、经济
该部分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和国际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②市场经济;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要求:应试者应熟练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点,并能做到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2)微观经济
市场主体;②市场机制;③市场竞争;④收入分配。
要求:应试者一般了解微观经济的相关知识点。
3)宏观经济
①宏观经济调控;②财政与税收;③货币与银行。
要求:应试者应一般了解宏观经济的相关知识点。
4)国际经济
①开放经济;②国际贸易;③国际金融。
要求:应试者应一般了解国际经济的相关知识点。
6、法律
该部分内容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和有关部门法。
1)法学基础理论
①基本概念;②法律的制定和实话;③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
要求:应试者应重点掌握法学基础理论部分的重要知识点。
2)宪法
①宪法的地位和作用;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⑤国家赔偿制度。
要求:应试者应重点掌握宪法相关知识点。
3)有关部门法
①行政复议法;②行政许可法;③行政诉讼法;④行政处罚法;⑤国家赔偿法。
要求:应试者应重点掌握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的基本内容,并能够联系实际,加以分析应用。
7、管理
1)管理基础知识。管理的含义,管理系统的构成,管理者,管理职能,管理理论,包括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当代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