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教育学笔记
考试题型:
江苏省教师资格证报名时间单项选择(20题,每题1分,共20分);
填空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
简答题(3题,每题8分,共24分)(要点);
论述题(2题,每题13分,共26分)(概念、内容、联系实际);
分析题(1题,每题20分,共20分)。
第一单元  高校教学原则
1. 教学原则P130
概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规律,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成功进行教学活动所必须依据的准则(实践性、合理性)。
2. P131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启发教学、因材施教原则,《学记》(中国古代第一部教育文献)中总结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原则;南宋朱熹提出循序渐进法;
3. 高校教学原则P131-139
①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科学性:指教学给予学生的应是反映客观真理的知识,教学要反映当代最新的科学成就;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都要符合青年的特点;
思想性:指教学要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政治方向,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英国教育家洛克:教学过程不仅要钻研“学问”,更重要掌握“德行”。
要求:
a. 确保教学方向性和科学性;
b. 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须符合现代科学发展水平;
c. 充分发掘教材内在思想性(注意不要脱离教材内容空洞说教,而要“文以载道”,寓思想性于教学中);
d. 科学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积极个性品质。
②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双主论)
确保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与发展;教师与学生是亲密合作共同发展的伙伴;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学生处于困惑状态;启:指导学生怎样思考;悱:学生的想法不知怎样表达;发:指导学生怎样表达);
《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教育要诱导,而不是牵着学生走;激励学生的意志,而不是强迫其顺从;给予学生启发,但又要保留余地)。
③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高深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努力促进他们的智慧、才能得到发展。
知识与能力不成正比(√) 
能力=知识×发散思维 
④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正确理论教学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和掌握教材,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行统一(美教育家杜威)的规律。
⑤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
要求:a. 直观性不是目的,仅仅是一种手段,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原理;b. 在直观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维,将归纳和演绎相结合。
    归纳:个别到一般;演绎:一般到个别;类比:个别到个别)
⑥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
根据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提出。
要求:a.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面向全体,孔子提出“有教无类”;b. 个别差异,有的放矢,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⑦博与专相结合
高等教育专业性的内在要求,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基础上高度综合发展趋势的客观反映,包括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
要求:a.明确专业教学目标和计划,使每门课程、每种教学活动,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围绕着专业培养目标来组织;b. 在专业教育的前提下,拓宽专业口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对专业中的某一点懂一切,对专业外的一切懂一点)。
⑧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洪堡是著名的德国哲学家和语言学家,19世纪初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1810年创办柏林大学,首开大学科学研究的先河,教育的目的:教育人去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去进行符合
道德原则的行动。
洪堡提出建设新大学2原则 P23-25: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学术自由
要求:a.用过程教育代替结论教育;b. 为学生参与科研提供环境;c. 把研究列为考核学生学业的重要指标。
上述八条教学原则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它必须在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各项教学目标的实现。
论述题:结合你所任教的学科和专业,对教学原则八条中的12条进行评述。
a. 什么是教学原则;
b. 教学原则体系的具体内容;
    c. 选择其中12条,结合自己所教学科或专业进行论述。
第二单元  高校教学方法
1. 教学方法P148
    概念: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传授与学习教学内容所运用的手段和途径,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个方面。
    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施教活动的总和(×)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知道怎样学习的人。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
2. 高校教学方法特殊性 P148三个递增,三个递减
    学生自主作用↑,教师教的作用↓
    教学的发现性↑,传习性教育↓
    参加直接实践↑,接受间接经验↓
3. 高校基本的教学方法 P149-150
划分为三大类:
以语言传递教学信息为主的方法,如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方法,如演示法、参观法等;
以学生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如自学指导法、练习法等。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讲授法最基本、最常规和最有效,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优点: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授给学生较多的知识内容,教学效率高;    缺点: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接受;
要求:①明确的目的性;②内容的科学性;③内容的逻辑性;④语言的感染性(《学记》曰:“君子之教,喻也”也就是教师的讲授,要善于打比方,明了易懂)。
问答法:亦称答辩法、谈话法,指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的经验和知识基础,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得出结论,从而巩固已知获得新知。
要求:①精心设计问题;②问题必须表达清楚、准确、简明扼要;③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④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讨论法:亦称辩论法,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围绕一定问题经过一定准备,在课堂上或小组里各抒己见、互相争辩。
演示法:亦称现场教学法,指教师配合讲授或谈话,把实物、教具呈现给学生,或向学生做示范,说明或印证所教知识,该法始于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参观法:教师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到课外、校外的现场观察相关的事物和现象,以获取新知巩固已知。
练习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根据教学需要所设计出来的问题,以深化和巩固知识并培养学生各种技能和形成良好行为方式。
4. 高校其他的教学方法(综合教学方法P154
案例教学法: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于1918年首创;
    发现教学法20世纪50年代末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
    ③程序教学法20世纪50年代。
5.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P159//简答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其选择依据P160
依据教学具体目的和任务;
依据教学内容特点;
依据学生实际情况;
依据教师自身素养条件;
依据各种教学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要求
6.启发式教学方法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
第三单元  高校教学过程
1. 教学过程P125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发展个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
2. 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 P125-128
特殊性
1 教学过程的认识对象与一般认识活动的对象不同;
2 教学认识的条件和形式与一般认识活动有所不同;
3 科学家和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教学认识过程是有时限的。
教学认识活动不是学生独立的发现活动,而是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亦即再发现的过程(√)。
双边性
1 教师起主导作用;
2 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
师生双方双边活动的过程不仅体现在认识方面的交流和分享,还有情感方面的交流和影响。
发展性
智力指人们认识、适应和改变外界环境的心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
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任务的心理特征。
3. 高校教学过程特点P129-130
专业性:高等学校教学的过程是以专业作为基本教育单位进行的,是通过学习专业性的间接经验而实现的,是为了培养专业人才而展开的;
独立性:就师生双边活动的关系而言,独立性体现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相对独立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独立地从事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的过程;
创造性:就认识活动的结果而言,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是一个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从事一定的科学研究,有所研究有所创造的过程;
实践性:从教学过程完成之后与社会实践阶段的衔接关系来看,高等学校教学过程还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第四单元  高校教学组织形式及环节
1. 教学组织形式 P140
    为了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活动诸要素在教学过程中的组合方式和工作形态,包括教学活动的规模、师生活动形式、教学活动时间和教学活动场所。
2. 教学组织形式类型 P140-142
    个别教学、分组教学(小组教学)、导生制、班级授课制和远程授课,其中,班级授课制和个别教学是两种基本的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是学生按年级、学业程度等因素编成班级,教师面对班级里的全体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统一要求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我国始于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
优点: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扩大教育对象;有利于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缺点:不能充分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难以针对学生的个人爱好与特长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特别是高等教育阶段。
个别教学:教师对单个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和分组教学反过来成了辅助的教学组织形式。
远程授课:借助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电视广播等视听技术来传递教育教学信息,实现不同地点实时的、交互的、有选择性的教学,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首开先河。
3. 教学组织形式发展趋势P143
小规模化、短学程化和教学活动场所多样化
4. 高校教学环节组成:课前、课中和课后
备课P144//论述题
教师为教学做的准备工作,也是教师的自我学习与教学研究的环节,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基本保障,备课就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备教材: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弄清教学目的和具体要求,了解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结构、重点章节以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注意广泛阅读积累有关材料,了解本学科本专业发展的最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