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6高考政治科情况分析及2007年复习建议
徐州市中小学教研室政治组
一、2006年高考江苏政治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分析
1.分值结构
怎么查当年的高考分数
题型
时事
政治
经济常识
哲学常识
政治常识
综合性
知识
 
选择题Ⅰ
14
18
12
4
48
选择题Ⅱ
12
12
3
27
简答题
9
9
18
辨析题
10
10
20
论述题
12
6
18
综合探究
8
6
5
19
 
14
47
52
32
5
150
所占比例
9.3%
31.3%
34.7%
21.3%
3.3%
100%
大纲规定
10%
35%
35%
20%
100%
    2.考点分布
题型
经济常识
哲学常识
政治常识
1.税收的作用
2.价格的决定因素
3.通货膨胀
4.市场经济的特征
5.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6.财政作用
7.商业保险
8.企业兼并
9.对外贸易的原则
1.量变质变
2.联系
3.矛盾转化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5.人生价值的实现
6.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党的领导
2.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选择题Ⅱ
10.消费者的权益
11.公平与效率
12.农民工问题
13.企业经营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7.人与自然关系
8.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
9.共性与个性、理论与实践、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0.正确价值观及其作用
3.和平发展道路
简答题
14.产业结构调整
4.公民的政治义务
5.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
辩析题
1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6.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论述题
12.联系的普遍性
13.发展的规律性
14.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
7.国家职能
综合探究
15.国家宏观调控手段
15.实现认识根本任务的条件
注:时政知识、设计活动方案及其意义,综合探究的方法不属于课本理论,没有放入表格。
3.结构变化
2006年高考江苏政治试卷是江苏省自主命题的第三份高考试卷,与2005年相比较,试卷在总体结构、内容比例上具有相对稳定性,基本上和大纲及江苏省考试说明的规定相吻合。试卷总体上稳中有变,难度较前两年稍大。试卷结构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1)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单纯考察识记性内容的题目减少。
2)图表题由论述题变为简答题,分值大幅下降,由近20分变为9分。
3)增加了新题型综合探究题,分值是19分,至少有5分不属于考纲规定的内容。
(二)试卷特点分析
    1、注重基础,侧重理解,淡化记忆。
今年江苏高考试卷中的选择题大多使用了与书本有关的知识或直接来自教材的内容。试题突出了对主干知识、核心知识的考核。所谓核心知识一是指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始终坚持的方向和原则,如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外交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二是与近期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国内外重大时政直接相关的考点,如社会主义荣辱观、“三农”问题、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三是新增的考点,如“兼并与破产”问题;四是易混易错问题,如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市场经济一般特征、消费者权益等。
虽然有很多题目放置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但其考察的重点还是学科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学科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还是高考命题的焦点。如38题第一问,以禽流感为背景,考察国家职能问题;39题第一问,在探究性学习背景下考察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在知识的考察方面,明显淡化知识的记忆,而主要以能力立意为主,着重考查能力与素质,注重考查考生初步运用科学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内容与意义的理解。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题目都比较灵活,思维量非常大,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只
知死记硬背,不知灵活运用恐怕很难作答。学生只有在熟悉知识点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提高综合解题的能力,才能得高分。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实践性、时代性。
06年江苏高考试卷体现了高考政治不回避时政热点的特点。在强调基础、关注热点的同时,十分重视实际运用,不少选择题题干设计了的鲜活的背景材料,富有时代气息,体现了理论与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对学生的审题和答题的要求,注重了对考点选择性运用能力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
3、凸显新课改精神,具有探究性、综合性。
06年江苏政治卷贴近学生实际,渗透课改理念,彰显人文彩;集趣味性、开放性、探究性于一体。新课改的精神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这一精神在最后一题综合探究题上得到充分体现,这是今年高考政治试题的最大亮点。试题材料的选取也十分广泛,包括具体事例、名人名言、漫画等多种形式,涉及国内国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内容。试题的综合性进一步提高,选择题题肢往往涉及多个考点,
增加了试题对考点的考查覆盖面,也加大了选择题的难度。非选择题在经济、哲学、政治三方面内部综合和跨学科综合方面进一步发展。
(三)试卷值得反思的地方
06年高考政治江苏卷总体上是一份非常不错的试卷,毕竟高考卷是许多高考命题专家精心打磨的成果。但还是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和思考的地方。
1.缺乏必要的区分度
根据有关方面信息,04年全省平均分是96分,05年是97.5分,06年则达到了100分。三年来,试卷均分逐年上升,难度逐年下降,这对学生和教师都是好事。但是另一方面是区分度太小,对好学生不利。其中,尤其是选择题区分度太小。另外,126分的政治成绩已被加了*号(位列全省前5%),属单科优秀,而去年是128分;同时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得90多分,大部分考生的成绩都聚集在105上下。这说明,试卷缺少必要的区分度。
2.个别题目有待商榷。
28题是否涉及综合与分析的辩证统一;30题,短信陷阱是否侵害消费者自主选择权;32题解决农民工问题与对农民进行职业素质培训之间的关系等,都因为试题本身提供材料含义模糊、容易产生多种理解而存在争议。
又如37题,关于知识经济的定义,在考点中没有出现;实践的基本形式考点根本没有。
另外39题第3问谈“启示”,范围没有限制,过于宽泛,而答案却是从哲学角度回答,反差过大。
3.新课改要求如何在高考试题中体现和渗透的问题。
39题命题者是希望适应新课改趋势,考查学生对探究性学习这一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的掌握。但实际结果却有可能是,一个考生他(她)从来都没有真正去做过研究性学习,也没有尝试过这一学习方式,但只要他能在考前的模拟训练中多练几道这种类型的试题,考生也能照样拿到不错的分数。今后高考政治必然还会继续加大对学生探究、合作等能力的考查,但试题究竟应怎么命题、怎么样去考学生,怎样才能真正考查出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差异,很值得加以研究的。因而,今年的试题还只能说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尚不够成熟。
4.关于答案的开放性和评分标准的透明化问题。
为体现答案的多元化,鼓励学生思维创新,前几年高考一直采用“酌情加分”和“酌情给分”的评分举措。而在0506两年高考政治试卷答案中,不仅没有“酌情加分”项目,甚至连“酌情给分”都没有设置,这对准确全面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广度、深度是不利的,也就达不到通过多元化的答案来鼓励学生思维创新的目的。另外,评分标准的透明化也是值得商榷的。《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答案》中的主观性试题没有具体的评分标准,评分补充标准从来不公开,内部分数调控的余地过大,实际均分比预计均分高许多。事实上,如果是严格按照已公布的答案来进行评分的话,那么全省的平均分起码还要下降10分。
5.关于主观题中小题目的具体分值的设置问题。
在高考政治试题中,主观题往往只有总的分值,而每个小问题都没有设置具体的分值,这对学生思考和组织答案是不利的。
二、我市2006年政治学科考试简况
    (一)成绩分析
1.高考总体情况
2006年我市共有77786人参加高考,其中往届生17075人。
普通类本科上线10740人,去年10881人。
一本上线4566人,去年4468人。
二本以上13082人,去年13069人。
全省前100名有10人,去年仅3人。
07年高考总体目标:文化类,确保11329人。比06年增加589人。
                  艺术类,确保2342人。
2.06年政治学科高考情况
报考人数:
五种组合,共26055人,占考生总数的33.5%
均分:
应往届:              95.64
      应届:                94.79
      往届:                100.44
      三星级以上学校应届:  98.06
      普通类:              98.81
      (05年普通类徐州均分93.12,全省均分97.38)
      均分居全省落后地位。
县(市、区)情况:(最高均分)
      应往届:邳州    98.14
      应届:  邳州    97.41
      往届:  铜山    103.79
      普通类:邳州    102.8
学校情况:
      丰县中学      113.22
(二)复习回顾
1.主要做法
1)各校从实际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做到了全市统一性和各县(校)灵活性的统一。
2)广大教师发扬奉献精神,落实《高三复习常规要求》,加大对教学、考试、试题、学生的研究,教学案一体化在多数学校推广。
3)加强教学研讨,借鉴先进经验。各县(市、区)和全市高考复习研讨会的召开,促进了市内政治教师之间的交流、协作;学习南通等地高三复习的成功经验,促进了复习工作的落实。
4)加强考试研究,精心组织模拟考试。本市自主命制一检试卷,与南通同步第二、三次质量检测,认真做好统计、分析工作。
5)及时传递信息。利用“徐州政治教研”网,及时上传《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及全省各地模拟试卷。组织学科优秀教师编写“探究性试题热点题例”,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2.问题反思
1)考生人数多,均分低水平徘徊。
客观条件上讲,学校发展不平衡。三星级以上学校考生32321人,占考生总人数的41.6%,二本上线6888人,占上线人数的64.1%,但至少80%的优秀学生集中在这些学校,但由于规模扩张,管理、教学水平跟不上,影响了学生成绩的普遍提高;普通中学生源较差,处境艰难。从报考政治的学生来讲,五种组合中,上线率最高的政治、历史组合也仅在9.74
%,远低于16.82%的全市上线率,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学生的基本素质较差。提高均分水平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2)落实不到位,复习效益不高。
针对高三复习,我市总结多年复习的经验,借鉴先进地区好的做法,出台了《高三复习常规要求》,对备课、上课、作业、考试、辅导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但在执行过程中,落实不好,像“先讲后学课课练”的教学模式、“有练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的教学要求、“教学案一体化”的备课方式等,在实际操作中都存在不小的折扣。以讲代学,以考代学、疲劳战法、题海战术等不科学的复习方法大量存在,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严重影响了复习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