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文言文作文755字,30字老师不识,阅卷老师写2000字批注
2010年高考过后,江苏省高考阅卷组的一位老师,在批阅眼前一篇仅仅只有755个字的作文时,竟感到前所未有的吃力,30字老师不认识。
其原因就是这篇作文,通篇充斥着晦涩难懂的生僻字
尽管阅卷老师都是站在讲台上多年的专家,但是就一篇作文中出现了如此之多的生僻字也是头一回见。
若果是一般考生在写作文时,想要用生僻字来博取阅卷老师的眼球,通常都会因为使用不到或者影响作文的流畅性等原因而被扣分。
但是阅卷老师眼前的这篇作文,尽管通篇晦涩,但是阅卷老师却不得不给予足够多的重视。
因为这篇作文,除了满是生僻字之外,还是一篇文法精湛的全文言作文。抛开生僻字不谈,单就其文法而言,阅卷老师不出有任何的语法错误。
而且,这篇作文在行文中严格遵循了古代骈文的写作方法,不仅语句工整,饶有韵律,文章的起承转合也安排得十分恰当。
因此,阅卷老师可以断定,写这篇作文的考生,定是一个深谙文言文写作的高手,而且在
古文字的应用上也有着相当不错的造诣。江苏省考成绩查询
阅卷老师不敢轻视,于是只好将这篇作文视作“怀疑卷”亲阅卷组的组长一道参与阅卷。
而当这篇作文交到江苏语文阅卷组长,古文献专家吴新江教授的手中时,就连这位古汉语专家都不由地啧啧称奇。
写就这篇作文的考生,名叫王云飞。
考场上的骈文佳作竟然难倒了一众阅卷老师
王云飞的这篇作文名叫《绿生活》,用的是古代骈文的写作方法。
骈文是两汉时期赋这种文体的发展与演变。古人写赋,以辞藻华丽,文字古奥为亮点。
汉代著名的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两篇赋中就可以看到大量的生僻字以及华丽的骈句铺陈。
即便是在古代,若非才高八斗,想要做好赋都是一件极难的事情。
即便是在后来的发展中,赋向着形式较为简单的骈文方向上发展,但其难度也难倒了不少读书人。
正是因为骈文的难度大,所以自唐宋以来,才有诸多文豪提出发展散文。
因为相比较于文章形式的华丽,言之有物更显文章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