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规范练11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社会治理
一、选择题
1.(2021山东德州三模)《商君书》中记载: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者著,死者削。即将百姓的名字登记于政府的版籍之上,开始出现编户齐民制度。这一制度造成的影响是(  )
A.管理百姓的方式由地域转向亲缘
B.削弱贵族势力,增强国家的人口控制
C.便利新兴地主兼并土地、隐匿人口
D.扩大士阶层与农民的身份等级差异
2.(2021安徽安庆二模)秦汉时期按户征收的户税包括:一是按户征收的户赋;二是按户征收的户刍。户赋征收的形式是实物,户刍征收的形式是钱币,其物质形态虽有不同,但性质都是以户为单位,按户征收。这表明,秦汉时期(  )
A.小农经济逐渐确立
B.国家户籍制度相对严密
C.依靠赋役剥削人民
D.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3.(2021辽宁葫芦岛三模)刘邦入秦都城咸阳后,萧何尽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后来汉王(刘邦)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战略要地),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萧何)具得秦图书也。由此推论,文中律令图书主要是(  )
A.秦朝法律书即《秦律》
B.遗存的诸子百家著作
C.户籍、赋税等文书档案
D.中央与地方的官吏考核档案
4.所谓土断,就是把世族和豪门荫庇和挟藏下的依附民户编入郡县户籍。东晋南朝,实行过几次土断,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桓温主政下的庚戌土断。据此可知,土断制度    (  )
A.推动门阀政治的形成
B.消除了国家与世族的矛盾
C.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D.强化了政府对基层的控制
5.(2021湖南株洲统测)北朝时期,朝廷有军户(营户、府户)伎作户、乐户,屠户、屯田户、牧户、金户、盐户、绫罗户、驿户等,他们的身份世代相袭,不能越籍通婚,这种状况延续到清朝时期才逐渐消解。据此可知,古代的户籍制(  )
A.有利于北方经济的迅速恢复
B.促进游牧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C.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
D.是阻碍经济转型的根本因素
6.(2021山东聊城三模)《国语·齐语》载:管子于是制国: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刘向的《说苑·奉使》载:齐之临淄三百闾(里门),张袂成帷,挥汗成雨。临淄出土的战国时期陶片上的陶文,一般均记有陶工的籍贯、名氏,其籍贯多写作某鄙”“某里。上述材料共同说明,齐国当时    (  )
A.通过管仲改革成就了霸业
B.基层普遍建立了乡里制
C.人口聚集使临淄成为国都
D.户籍成为征派赋役依据
7.所谓政治控制,乃是通过军事征服、暴力强制与威胁、行政管理等权力手段与方式,实现民众的统治。社会控制,则是指在政治控制的基础上,以社会关系体系的建构为中心,通过对社会诸种力量的利用、组合,使之成为政治控制体系的一部分或同构体。我国古代属于社会控制的机制是(  )
A.三公九卿制   
B.保甲制
C.监察机制   
D.户籍制度
8.(2021山东枣庄期末)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同约的人们每月一聚,具食;每季一会,具酒食,聚会则书其善恶,行其赏罚。乡人之间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对该时期乡约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
A.政府加强基层治理的举措
B.民间自治体现了契约精神
C.有利于完善基层社会民主
D.政府推行宽松的文化政策
9.汉代时,公卿贵族在墓地修建的供家族祭祀的屋宇称作祠堂,而庶民家族只能祭于寝;从宋代起,祠堂逐渐演变成为宗族组织祭祀祖先及公共活动的场所,这反映了宋代    (  )
A.等级制度的突破
B.君主专制的衰微
C.基层权力的扩大
D.伦理观念的强化
10.(2021辽宁沈阳二模)明洪武三十年颁布的《教民榜文》对乡老、里甲审理民间诉讼和管理乡村事务的方方面面作了详尽规定。《教民榜文》的颁布表明(  )
A.普通民众的自主性被削弱
B.统治者重视基层地方治理
C.政令传达得到了法律保障
D.明朝法律发展到完备阶段
11.(2021山东日照期中)《魏书·太祖纪》载:庚子,车驾自中山行幸常山之真定,次赵郡之高
邑,遂幸于邺。民有老不能自存者,诏郡县赈恤之;《魏书·肃宗纪》载肃宗熙平二年夏四月诏京尹所统,百年以上赐大郡板(一种荣誉性官职),九十以上赐小郡板。这表明北魏(  )
A.尊老具有制度保障
B.郡县等级秩序严格
C.地方交通设施便利
D.贯彻儒家民本思想
12.(2021辽宁大连二模)开皇(隋文帝)三年,度支尚书长孙平鉴于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的社会现实,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自是州里丰衍,民多赖焉。据此可知,设立义仓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维护社会稳定
C.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D.繁荣粮食市场
13.《大明律》对救助鳏寡孤独有专门的律条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这些规定(  )
A.得到了全面有效地执行   
B.目的是稳定社会秩序
C.与明朝皇帝的出身有关   
D.防止了社会矛盾尖锐
14.清代的政府灾害救助,一般要经过严密的报灾、勘灾、审户和放赈救助程序。在此过程中,募款、司账、运解、发放等环节相互分开,各有专人负责。这种做法(  )
A.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
B.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C.规范了救灾赈灾行为
2021年新高考政策D.避免了官员的贪污腐败
15.(2021山东滨州三模)在清代,各种善会善堂多是官倡民办,由各姓族绅集资,共同管理。此外,还有许多共营水利、共营墟市码头、共营贸易等。这反映了(  )
A.政府主导是社会救济的主要特点
B.政府对基层管理松弛
C.民间力量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
D.已经出现公有制雏形
二、非选择题
16.(2021河北张家口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治天下,必自治一国始;治一国,必自治一乡始,中央直接任命的
官吏一般虽止于县一级,但基层也建立了乡里行政组织。乡里依靠乡里代表性人物、宗族乡绅力量、乡规乡约协同国家治理。在乡村还树立道德人物形象,建立以年齿为中心的礼制秩序,听取并选拔乡村舆论所称颂的人物担任乡里官职。不晚于秦汉,政府在养老、救灾、济贫等方面都有相关制度措施。历史上曾有采取以年龄分层的政府养老救助制。政府大力提倡以孝为中心的家庭伦理,政府给予老人较高的社会地位,鼓励家庭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