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复习】2021届⾼考历史⼆轮复习知识深化——唐宋变⾰【⽂字版】【阶段特征】
唐宋时期是指从618年唐朝建⽴到1279年南宋灭亡的时期(本专题题上延到魏晋,下延⾄元朝)。
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①君主制进⼀步发展,中枢权⼒机构由三省向⼀省制发展;
②中央集权进⼀步强化,汉、唐、宋监察区转为⾏政区的现象;
③国家统⼀到民族政权并⽴,再到逐步⾛向国家统⼀,农牧⽂化逐渐融合;
④科举制度创⽴并不断完善,⽂官制度发展。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①宽松的经济政策:唐中期均⽥制崩溃;宋代“不抑兼并”,租佃制发达;经济重⼼南移。
②紧张的政府财政:巨额的军费开⽀;⽂官政府的形成。
③活跃的商业经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宋代“商业⾰命”出现;唐宋城市功能转变。
④成长的市民阶层:市民阶层壮⼤。
思想⽂化⾛向全⾯繁荣。
①三教合⼀的理学:宋代儒学的哲学化和思辨化,程朱理学地位确⽴;
②科技创新的⾼峰:科学技术发展出现⾼峰,印刷术、指南针和⽕药发明与外传。
③⾛向⼤众的⽂学艺术:⽂学艺术世俗性增强,多元发展,出现了⽂⼈的世界。
民族融合加强:民族政权并⽴;民族交流加快;民族空间压缩;民族意识增强。
对外交往:航海技术发达,对外贸易繁荣。
【基础梳理】
⼀、隋唐时期
(⼀)政治【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1、演变:确⽴于隋朝,完善于唐朝。2、唐代:三省六部制
(1)内容:①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设六部。②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下设吏、户、礼、兵、刑、⼯六部。③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政的场所。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相职。(2)特点①相权三分,相互牵制;②职责明确,提⾼效率;③协商政务,集思⼴益;④制度约束,节制君权。(3)影响①在当时的作⽤:相权⼀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提⾼了⾏政效率,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家结构效能,加强了中央的统治⼒量。②对历史的作⽤:是我国官制上的重⼤变⾰,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此后历朝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
【地⽅制度--郡县制到道州县】1、隋朝:郡县制。2、唐朝:(1)唐初:道(⽤来监察州,带有监察性质的⾏政区)、州(府)、县。(2)唐朝后期:藩镇割据.①概况:安史之乱后,为了抵御叛军进攻,原本⽤于边境地区的节度使制
区)、州(府)、县。(2)唐朝后期:藩镇割据.①概况:安史之乱后,为了抵御叛军进攻,原本⽤于边境地区的节度使制度(军镇制度)被⼴泛⽤于全国。重要的州设⽴节度使,指挥⼏个州的军事,节度使不仅领兵,还兼任州刺史,同时兼所在“道”的观察处置使之名。于是节度使集军、政、财、监察诸权于⼀⾝,成为割据⼀⽅的藩镇。中唐以后,节度使辖区也称道,不过这时候的道不是唐初那种单纯的监察区划,⽽成为实际的⾏政区划了。这种道也成为“⽅镇”。②评价:部分节度使成为地⽅割据势
⼒,形成藩镇割据的政治局⾯,威胁中央集权,成为唐朝后期混乱乃⾄灭亡的总根源。
【监察制度】1、隋朝:御史台。2、唐朝:御史台;谏官制度。(1)御史台:在隋朝基础上,在御史台下设三院:台院(侍御史,纠察百僚,弹劾不法;审判皇帝待命案件,诸御史中地位最⾼)、殿院(殿中御史,纠察朝会典礼失仪等)、察院(监察御史,监察地⽅官吏和尚书省六部。唐初的在地⽅设⽴“道”,即为监察区,每道派监察御史⼀⼈,加强对地⽅的监察)。(2)谏官制度。谏官在先秦时期便设⽴,魏晋时期粗具规模,唐朝逐渐成熟,谏官的设⽴是为了减少君主过失以及对决策进⾏监督。唐朝在中书省、门下省设⽴谏官官职。谏官权利主要包括两项:⼀是⾔谏之权,谏官可以随宰相⼊阁议事,参与决策权,同时也可以独⽴向皇帝进⾔;⼆是封驳之权,如门下省接到中书省诏书后其要进⾏复议,若有不同意见,可送回要求重新拟定。
【选官制度科举制】(隋朝——1905年清末新政)1、隋朝:(1)隋⽂帝时分科考试(2)隋炀帝时设进⼠科(设置明经、进⼠⼆科,学业优敏即明经科,⽂才秀美即进⼠科)2、唐朝:(1)唐太宗时以进⼠科明经科为主(2)武则天时设武举和殿试(3)唐⽞宗时任⽤⾼官主持科举考试3、科举制评价(1)进步性①破除了世家⼤族垄断官场的情形②保证了专制政府⾏政⼈员的来源③有利于提⾼官员的素质和政府的⾏政效率④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的形成⑤追求公平公正(2)局限性①考试的科⽬及内容,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②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③是⼀种将知识分之引⼊统治集团,且被最⾼掌权者控制的制度(说明:森严的等级制度是封建统治
秩序的重要表现,科举制度通过公平考试的⽅式,打破了特权阶层对仕途的垄断,在⼀定程度上打破了固化的等级制度,因此不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经济【农业】1、⼟地制度:均⽥制(1)隋朝⾄唐朝前期,仍然推⾏北魏以来的均⽥制。其性质是封建⼟地国有制;经营⽅式仍属个体经营的⼩农经济。(2)⾄唐朝中叶,⼟地兼并空前盛⾏,政府控制的⼟地⽇益减少,政府已⽆地授⽥,男丁所得⼟地不⾜,⼜要交纳定额租庸调,使农民⽆⼒负担,纷纷逃亡,或出卖⼟地投靠贵族官僚地主成为佃客。随后,均⽥制逐渐⽡解,封建⼤地主⼟地所有制快速发展。
2、赋税徭役制度(1)租庸调制。①内容:是以均⽥制的推⾏为基础的赋税徭役制度。凡均⽥户,不论授⽥是多少,按丁交纳定额赋税并服⼀定的徭役。“租”即⽥租,每年纳粟⼆⽯;“庸”则是⼒役,每年替政府服役⼆⼗⽇,也可以“纳绢(布)代役”;“调”是户调,男丁随乡⼟所产⽽纳,交纳定额的绢或布。②意义:农民的⽣产时间较有保障,赋役负担相对减轻;政府赋税收⼊有了保障。(2)两税法。①内容:随着均⽥制的⽡解,与之相对应的租庸调制也⽆法推⾏。唐德宗采⽤宰相杨炎建议,改“租庸调制”为“两税法”。两税法不再按丁征税,⽽是根据资产定户等,按户等征收户税;按⽥亩数量征收地税。⼀年分夏秋两季征收,故称两税法。②意义: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按财产征收赋税,⼀定程度上减轻了⼈民的负担,有利于解放⽣产⼒,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3、耕作技术(1)曲辕犁(标志着我国古代农耕技术的成熟)。(2)⽔利灌溉:①隋朝:开凿京杭⼤运河。②隋唐五代:北⽅(⽴井⽔车),长江流域(⾼转筒车)。③唐设职官管理⽔利。
4、农作物(1)⽔稻产量⼤⾯积提⾼。(2)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尤其茶叶⽣产已是江南农业的重要部门。
【⼿⼯业】1、纺织业(1)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规模也相当⼤。(2)丝织品还吸收了波斯的某些风格和织法。2、制陶业:唐三彩。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褐、蓝、⿊等⾊,⽽以黄、绿、⽩三⾊为主。(唐代盛极⼀时的厚葬之风是促成其诞⽣的直接导向。)3、冶铸业。普遍采⽤了切削、抛光、焊接等⼯艺。4、制瓷业(1)唐代制瓷业已成为独⽴的⽣产部门。(2)青瓷和⽩瓷两⼤体系:(南青北⽩)越窑青瓷,邢窑、景德镇、⼤⾢⽩瓷。(3)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釉下彩绘。
【商业】 1、⽔陆交通发达(唐朝:海上交通和路上交通并重)。商船规模宏⼤;陆路客舍、邸店、车坊等辅助性经营场所兴隆。2、市的发展:唐代的“草市”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商业中⼼;同时也实⾏“坊市”制度,市有官吏管理,交易时间受到限制;唐朝后期“夜市”繁荣。逐渐突破时间限制。3、商业都会:北⽅,长安、洛阳最为繁荣;南⽅有“扬⼀益⼆”,扬州和成都成为繁荣的商业都会。4、为商业贸易服务柜坊和飞钱出现。柜房:专营钱币和贵重物品存放与借贷的机构,是我国最早的银⾏雏形。
飞钱:当时商⼈外出经商带上⼤量铜钱有诸多不便,便先到官⽅机构开具⼀张凭证,上⾯记载着地⽅和钱⽬,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此凭证称为“飞钱”。柜坊和飞钱是商业发展的产物,同时其产⽣⼜进⼀步推动了商业的发展。5、对外贸易发达:中国瓷器⼤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洲,西⽅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国”;唐朝有鸿胪寺接待各国使节宾客;互市监、市舶使掌管对外贸易;在各地设商馆招待外商。6、经济重⼼开始南移。安史之乱爆发后,北⽅陷⼊混乱,⼤量⼈⼝南迁,不仅给南⽅带来了⼤量劳动⼒,也带来了先进的⽂化和⽣产技术,推动了南⽅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开始南移
(三)思想⽂化【思想--儒学复兴运动】1、背景(1)东汉末年,儒学权威性被严重削弱。(2)魏晋时期,⽞学出现,新思想流⾏,尤其是道教和佛教的⼴泛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价值观的地⽅。(3)唐朝统治者实⾏
现,新思想流⾏,尤其是道教和佛教的⼴泛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价值观的地⽅。(3)唐朝统治者实⾏三教并⾏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助长了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2、概况:唐代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反对佛教和道教。与韩愈同时的李翱,提出从“性命之源”的⾼度来理解孔⼦之道。韩愈和李翱成为北宋儒学复兴运动和理学创⽴的先声。
【科技】 1、⽕药(1)⽕药在唐朝开始应⽤于军事,出现⽕箭。(2)外传:12、13世纪,由阿拉伯⼈传⼊欧洲。(3)意义:将⼈类带⼊时代,为欧洲资产阶级打败骑⼠阶层创造了条件。2、印刷术:雕版印刷。唐朝敦煌《⾦刚经》868年,迄今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期的印刷品。
【⽂学】1、唐诗(1)繁荣原因:①经济:国⼒强盛、封建经济繁荣。②政治:国家统⼀、开明兼容的⽂化政策。③⽂化:科举考试,以诗取⼠的推动。(2)代表①唐初:“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②盛唐:“⽥园派”王维、孟浩然;“边塞派”岑参、王昌龄;集⼤成者为“诗仙”李⽩(浪漫主义,盛唐)和“诗圣”杜甫(现实主义,唐由盛转衰)。③中唐:⽩居易,元稹、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④晚唐:李商隐、杜牧最为出众,被称为“⼩李杜”。2、传奇⼩说:由魏晋南北朝志怪⼩说发展⽽来
【艺术】 1、书法(1)楷书:字形⽅正,规矩严整。代表⼈物有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2)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代表⼈物有唐朝:怀素、张旭。2、绘画(1)隋朝:展⼦虔《游春图》。(2)唐朝:阎⽴本《步辇图》和吴道⼦《送⼦天王图》吸收了印度、波斯的绘画风格,展现了盛唐⽓象;诗⼈王维擅长⽔墨⼭⽔画,被称为⽂⼈画的⿐祖。墓室壁画都是传世精品。3、戏曲:隋朝的四⽅散乐,唐朝的杂技歌舞与后来的戏曲有渊源关系。
⼆、宋朝时期
(⼀)政治
【中央官制】
宋代:⼆府三司(1)设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为⾏政机构,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为了分散宰相的权⼒,曾赠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2)设枢密院,管军事,长官为枢密使。(3)设三司(度⽀、户部、盐铁)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
【地⽅⾏政制度】宋代:路、州、县(1)路设四司:转运使司(负责财赋和监察,削弱地⽅财⼒);提点刑狱司(负责刑狱);提举常平司(负责仓储);经略安抚司(负责军事)。四司都属于中央的派出机构,分别执⾏中央各部门命定,没有⼀个凌驾四司之上的机构或个⼈。(2)派⽂官担任知州,通判监督知州。
【监察制度】宋代:中央设御史台;路设提点刑狱司负责刑狱;州设通判监督知州。【选官制度】宋代:(1)宋代的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和殿试。(2)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王安⽯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进⾏改变,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3)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糊名和誊录,并建⽴防⽌徇私的新⽅法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与改⾰—王安⽯变法】1、背景(1)宋初,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积贫积弱的局⾯。①北宋时期,统治者⽤“分化事权”的办法,防⽌⽂官武将专权,结果形成冗官局⾯。②统治者⽤募兵、养兵的办法,缓和农民的反抗,造成兵员剧增。扩编后的
军队,素质低下,临阵多败,形成“积弱”局⾯③伴随冗官、冗兵⽽来的是国⽤⼤增,每年还要给辽、西夏⼤量银绢,国家财政⼊不敷出,形成“积贫”局⾯。(2)赋税徭役繁重,⾃然灾害严重,农民⽣活困苦,社会⽭盾⽇益激化。(3)辽、西夏威胁,民族⽭盾激化。2、改⾰的序幕—庆历新政(1)内容:改⾰的中⼼问题时整顿吏治;规范官员政绩考核和升迁;严格“恩荫”制;减轻徭役;重视农桑等。(2)庆历新政的改⾰措施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反对,推⾏了仅仅⼀年左右就夭折,但是他揭开了北宋⾰新除弊、变法改⾰的序幕。3、王安⽯变法的内容(1)富国之法
措施内容作⽤
均输法设⽴发运使,掌握东南六路⽣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
况,按照“徙贵就贱,⽤近易远”的原则,统⼀收购和运输。
降低国家⽀出,减轻了纳税户的额外负担,限制
2021年新高考政策了富商⼤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便利
了市民⽣活。
市易法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
出。
限制⼤商⼈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
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
出。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
青苗法在每年⼆⽉、五⽉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
每半年取利息⼆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作⽤:⼤⼤增加了政府收⼊;限制了⾼利贷对农
民的剥削,⼀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盾。
(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农民负担依然沉
重。)
募役法(⼜称免役法)内容: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承担,不愿
服差役的民户则按贫富等级交纳⼀定数量的钱,称为免役
钱。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作⽤: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
间,促进⽣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
(对贫苦⼈是沉重的负担。)
农⽥⽔利法⿎励垦荒,兴修⽔利,费⽤由当地住户按贫富等级⾼下出资
兴修⽔利,也可向州县政府贷款。
作⽤:⽔利⼯程⼴为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
积增加,农业⽣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兴修⽔利数量逐渐成为官员政绩考核标准,⼀
些地⽅政府强制百姓修建⽔利,加重⼈民负担。
⽅⽥均税法下令全国清丈⼟地,核实⼟地所有者,并将⼟地按⼟质的好
坏为五等,作为征收⽥赋的依据。
清丈出⼤量隐瞒⼟地,增加了政府收⼊;部分农
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
(2)强兵之法
内容作⽤
将兵法废除北宋初年定⽴的更戍法,⽤逐渐推⼴的办法,把各路的驻军分为若
⼲单位,每单位置将与副将⼀⼈,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以提⾼
军队素质。
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加强了军队战⽃⼒
保甲法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家为⼀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丁为保丁,
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
加强对农村的统治,维护农村社会治安;
建⽴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节省了⼤量的训
练费⽤。
保马法将原来由政府的牧马监养马改为由保甲民户养马。保甲户⾃愿养马,可
由政府给以监马或者给钱⾃⾏购买,并可以免除部分赋税。不久废⽌,
改⾏民牧制度。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政府节省了⼤量
养马费⽤。
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武器质量武器⽣产量增加,质量也有所改善。
裁兵法整顿厢军及禁军,规定⼠兵五⼗岁后必须退役。测试⼠兵,禁军不合格
者改为厢军,厢军不合格者改为民籍。
提⾼军队⼠兵素质。
(3)育才之法王安⽯在进⾏政治、经济和军事体制改⾰的同时,也⾮常关注⼈才的选拔、培养和使⽤,主要是为变法造舆论。主要有改⾰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这三个具体措施。
措施内容作⽤
改⾰科举制度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规定进⼠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
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把科举的⽴⾜点放在选拔具有经纶济世之志和
真才实学的天平上,扩⼤考选名额。
整顿太学重新编撰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太学⽣成绩优异者不经过科
举考试可直接为官;设置武学、医学、律学专科学校,培养专门
⼈才。
培养了变法的专业⼈才;改组太学,为变法提
供了舆论阵地,推动了王安⽯⾰新思想的传
播,。
惟才⽤⼈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
使许多低级官员和下层⼠⼤夫得到发挥才⼲的
机会。
4、王安⽯变法的评价
(1)成效①⼀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局⾯。变法后,政府的财政收⼊⼤幅度上升。②通过“强兵之法”的推⾏,积弱局⾯得以缓解,军队战⽃⼒得到提升,北宋国⼒有所增强,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2)弊端:①它是地主阶级挽救统治的改⾰运动,没有触及封建⼟地所有制,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危机。②变法以维护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如在变法的指导思想上,王安⽯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变法过程中采⽤国家⾏政权⼒积累财富,导致国富民贫,⼀些新法措施反⽽加重了⼈民的负担。5、王安⽯变法失败及原因(1)⽬的:王安⽯变法的⽬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2)结果:1076年,王安⽯辞去宰相,从此隐居江宁,法令亦陆续被废⽌。(3)失败原因:①利⽤国家⾏政⼿段⼲预经济,违背客观经济规律。②新法实⾏也显过于急进。③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受到旧官僚起反对。④宋神宗在变法决⼼动摇。⑤在变法过程中,⽤⼈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经济【农业】
1、耕作技术(1)踏犁,由⼈⼒耕作,弥补耕⽜的不⾜。(2)精耕细作技术进⼊全⾯成熟时期。
2、⽔利灌溉。宋代,⽔转翻车。
3、⼟地制度。宋代施⾏“不抑兼并”的⼟地政策,⼤⼟地所有制发展起来。(1)概况:政府采取“⽥制不⽴”、“不抑兼并”的政策。以民事⽴法,确⽴地主、⾃耕农⼟地私有权,买卖⽥宅必须经过“⽴契”的法定程序。(2)影响:⼟地兼并盛⾏,⼀定程度上激化了阶级⽭盾;但同时也顺应了⼟地私有化的发展趋势,较前代⽐较彻底的释放了地主⼟地私有制的强⼤⽣产⼒,促进了租佃制的繁荣,是宋代社会⽣产⼒提⾼的重要原因。
4、租佃制的发展(1)租佃制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随着⼟地兼并的出现,⽆地农民靠租种地主的⼟地,并向地主交纳地租为⽣,地主和⽆地农民(佃农)之间形成租佃关系。宋代租佃制更为普遍。宋代户⼝登记为主户(⾃耕农)和客户(⽆地的佃农)。宋律规定,租佃契约到期,租佃关系结束,农民可以另租⼟地,地主可以另佃。契约未到期,禁⽌佃户逃离,也不允许地主私⾃处置佃农,不得随意撤佃。(2)影响:地主对农民的控制进⼀步削弱;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有利于商品经济的进⼀步发展。
5、赋税制度:⼤体沿袭唐朝的两税法。
6、农业著作北宋:沈括《⼗⼆⽓历》
【⼿⼯业】
1、纺织业宋代:棉花种植普及,棉纺织技术推⼴到闽、粤等地;丝织⼯艺⽔平有所提⾼。
2、冶铸业。北宋: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
3、制瓷业宋代:五⼤名窑,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
4、匠户制宋代:匠户被官府强制⽅式役使。
【商业】
1、商业空前繁荣,海外商运发展迅速。(宋代:海上交通为主和路上交通为辅)⾜迹遍布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北⾮等地区;设市舶司(市舶司是中国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於现在的海关。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的重要来源之⼀。
2、北宋时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
3、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4、宋代的“市”形成了繁荣的商业区,专业化市场。
5、宋代的“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6、宋代的 “草市”已经具有⽐较完备的饮⾷服务设施。
7、宋代:孟元⽼《东京梦华录》汴京(河南开封);夜市、晓市、庙会集市。
【经济重⼼的南移】
1、经济重⼼南移三个阶段(唐朝安史之乱开始,南宋完成)①东晋南朝:奠定基础②隋唐五代:开始南移③两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