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抗旱减灾

发展资源水利 构建抗旱减灾长效机制

  俗话说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生命就无法得到保障发展更是无从谈起2010年,云南遭遇60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受旱范围之广干旱持续时间之长为历史罕见。严重的旱情,不仅使农业受灾直接威胁着粮食安全和众生活还影响工业生产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给云南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
  旱灾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除了自然因素还有社会因素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增加了降水极端情况发生,部分地区发生强降雨的同时,其它地区变得更为干燥。此外,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植被遭受破坏自然蓄水能力降低,导致水资源严重短缺,客观上促成了旱灾的频繁发生。旱情如此严重,其直接元凶固然是天灾,但幕后黑手却是****。透视旱灾,缺的不仅是水,也暴露出背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抗旱意识不强水资源粗放利用等问题。在旱灾面前,我们必须把抗旱减灾当作改善民生的大事和要事来抓,转变单一的抗
旱模式,积极探索,多措并举构建抗旱减灾的长效机制
  首先,尊重规律和谐发展。旱情的出现,根本上是由于自然环境恶化造成的。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作为指引,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按生态规律办事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改善区域气候条件减少地表水分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真正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综合评价发展成果,不光要看到创造了多少GDP还要看保护了多少青山绿水,从根本上避免和减少旱情造成的危害。
  其次,未雨绸缪,有备无患。要大幅度增加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主要投入大型工程和公益性设施,并采取奖励补助等形式调动农民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引导农民积极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尽快扭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薄弱的局面。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提高抗击干旱灾害能力。
  再次,节约用水科学抗旱。旱情越是严重,越凸显出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意识的重要性。合理、科学地使用水资源,才是治理旱灾的长久之计。面对严峻旱情,当务之急是节约用水调整种植结构减少高水耗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错开用水高峰期推广应用喷灌滴灌等微灌技术,缓解用水矛盾。
  最后,信息共享协调指挥加强抗旱信息化建设做到信息共享。抗旱信息通信网络向区县抗旱指挥部和中型水库管理机构延伸扩展,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及时获取和输送抗旱信息。建立土壤墒情、旱情测报系统,提高科学抗旱决策水平。强化抗旱指挥体系,完善各级各部门的抗旱工作应急预案提高科学抗旱指挥调度水平
  总之,抗旱减灾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克服松懈麻痹的思想,实行科学划、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建立抗旱减灾的长效机制,提高应急抗旱减灾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申论热点:水利建设
 
  【背景链接】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8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强调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制定出台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调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标准表述】

  [权威观点]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是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制约。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是水利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根本之策。搞好农田水利建设,要特别重视大中型灌区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发展节水灌溉。
  ——
村官考试时间
  [战略地位]
  第一,水利是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屏障。防洪保安历来是治国安邦之要。经济越发展,财富越丰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始终绷紧防洪保安的弦。
  第二,水利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水是支撑经济活动的基础性资源。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迅猛增长,水资源短缺日益加剧成为许多地方发展的瓶颈制约
  第三,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兴,五谷丰。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关键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改变靠天吃饭局面根本是兴修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绝不能单靠风调雨顺,根本出路在于大兴水利强基础,提高抵御自然风险、旱涝保收的能力。
  第四,水是生态安全的源头保障。水是生命之源,水秀才能山青。生态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水的问题,有的是少雨缺水带来的,有的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有的是水质污染引发的。保护和改善生态,治水改水是重要措施之一。
  第五,水利是民生改善的紧迫要务保障人民众有水喝喝上干净水,是维系生命健康
的头等大事,是与众利益最直接最紧密的民生工程,是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当务之急。
  [措施]
  当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必须扎实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支撑。
  面临人多水少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匀的基本水情,我国水资源管理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实现水资源管理这一战略目标,必须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首先,要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
  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
治协调机制。
  其次,要积极推进水价改革通过经济杠杆促进水资源节约使用和高效使用
  要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兼顾效率和公平,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结构调整。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要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稳步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按照促进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保障灌溉工程良性运行原则,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业灌溉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探索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办法。
  最后,推进水利改革与发展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
  要把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更好地结合起来,把保障发展与改善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把构建现代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更好地结合起来要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奋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
申论热点:大兴水利

  二、原因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规模兴修水利,集中力量系统整治大江大河,突出重点优先解决民生水利问题,主要江河防洪能力显着提升,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但也应清醒地看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相比水利投入强度明显不够建设进度明显滞后保障水平明显偏低全国尚有一半以上的耕地缺乏基本的灌排设施,现有灌区普遍存在灌溉设施标准低、工程配套差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同时,洪涝、干旱、台风和山洪等灾害多发并发中小河流和大江大河主要支流防洪能力低,小型水库病险隐患多,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

  三、对策分析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大兴水利强基础,就是要紧紧抓住水利这个薄弱环节,解除水利这个瓶颈制约,夯实农田水利这个重要基础,切实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消除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不利因素从根本上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要切实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今年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大幅增加专项补助资金,市、县两级政府也要切实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做到取之于土、用之于土。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农田水利建设的信贷资金。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在统一规划基础上,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原则,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
  大搞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要求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农田整治、土壤改良和田间配套设施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一、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与我国目前快速的经济发展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水利设施建设仍成为瓶颈性制约因素,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水利设施投入不足。
  第二,节水灌溉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第三,山区水利发展滞后。尤其像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等地区水资源贫乏、又不具备修建骨干水利工程的条件,等等。

  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的原因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原因主要有: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不佳,水费计收难,管护缺乏,等等。

  三、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措施

  第一,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
  第二,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大江大河治理;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
  第三,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
  第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第五,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第六,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推进依法治水加强水利
队伍建设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水利工作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