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剩女”调研报告
体制内剩女调研报告我在从事县域治理研究时,意外发现中西部等偏远地区的县域体制内有大量的大龄未婚女性。以我们调研的D县为例,该县自2008年以来新招聘总人数为2993人,其中女性1895人,在这些女性中,目前30岁以上未婚女性约有248人(这一数据没有包括2008年之前招聘的女性中目前仍单身者)。我们发现,D县域政府的不少部门机关都存在未婚的大龄女性,而在教育系统中,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大龄未婚女老师,其中又以乡村女教师居多。这一现象完全不同于剩女在北上广这样的传统认识。因为之前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剩女主要出现在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比如,关于剩女的研究几乎是聚焦于北上广深等城市。而在对剩女的界定中,无论是广义的剩女,即从年龄上界定的大龄未婚都市女青年;还是狭义的剩女,即从特征上界定的为现代都市中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的未婚女性,都离不开都市这一地区特点。
城市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大龄未婚(通常指30岁以上)女性是研究者对剩女的普遍的定义。
关于剩女的一系列实证研究也认证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剩女较多,全国范围内的数据分析也说明了大城市的剩女多,偏远地区农村的剩男多。
显然,相对于通常意义上的北上广剩女,经济落后且偏远小县城所出现的剩女现象似乎超出了我们之前对剩女这一体的界定与分析。
那么,偏远小县城地区的剩女有何特点?她们剩下的原因与大城市的大龄未婚女性又有何不同?01县域剩女在体制内的分布状况我们于2018年10月以及2019年1-3月期间,专门在D县民政局、组织部、人事局、团委、妇联、教育局、卫生局等部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数据收集,结果发现县域分布着大量30岁以上未婚女性,即通常所说的剩女。
但县域剩女具有明显的体制特点,主要出现在县乡党政机关和事业机关内。
通俗地说,县域中的剩女主要是拿工资有工作单位的女性,属于有编制的体制内人员(主要是指公务员编制和事业编制人员)。
依据我们在D县的调研以及来自中部其他县的案例,县域大部分大龄未婚女性出生于1984-1989年期间,也即30~35岁之间。
在2008年以来全县招聘的总人数中,教育系统为数最多,1508人,其中女老师1209人,即80.1%都是女老师,而30岁以上未婚女老师有175人,占全县30岁以上大龄未婚女性的70.6
%。
这意味着2008年开始参加工作的女老师中,仅30岁以上的未婚者达175人,占14.5%。
男女比例次于教育系统的是卫生系统,在493人中,女性(多为护士)占64.3%,其中30岁以上未婚女性为35人,占该系统2008年以来参加工作女性人数的11.0%。
除这两大系统外,其他机关事业单位(主要是县、乡党政事业机关)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女多男少现象,相反,女性只占总人数的占37.8%,但30岁以上未婚女性仍然有38人,占女性人数的10.0%。
02女教师是县域剩女主体依据我们在县域生活和工作的体验,中小学女老师因其职业特点(有文化、有假期、有利于下一代教育等优势),一直是婚姻市场上的优质资源,其婚配对象一般是县域有工作单位的男性青年。
比如,我们读中学时(在2000年左右),校内未婚的女老师都很抢手,有许多体制内优秀男性供她们挑选。相反,当时的中小学男老师的配偶几乎都是无工作单位的体制外女性。
比如,我们很多男老师的配偶是来自农村有手艺的漂亮女性(比如理发师、裁缝、个体户等)。
我们在D县调研也发现,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中小学男老师,甚至一些男性乡镇干部,其配偶多数是没有正式工作的体制外女性。
换言之,在县域婚姻市场上,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体制内女性几乎不会出现剩下的现象。
相反,她们是婚姻市场上的主动挑选者,用我们一位受访者的话说,当时女老师最差也是嫁个男老师,大多数是挑选好单位(社会地位和收入均高,县城家庭)的男青年。
比如,出生县城、家庭条件良好的干部家庭子弟,或虽出身农村但较有前途的党政机关干部,或收入较高、办事方便的公检法干部。
为什么现在的女老师成为县域婚姻市场中的弱势体?她们不仅失去了主动挑选的主体地位,而且处于被动剩下尴尬境地。数据说明,女教师被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体的女多男少。
D县在10年间入职的人员中女性占63%,教师系统的男女比例尤为失调,80%为女教师。这说明教师这一职业对80、90后的男性青年已不具吸引力。
我们的访谈也例证了80、90后的男性青年不愿意做老师,尤其是不愿意做偏远地区的中小学老师。
D县两个最好的城区小学约计200名教师,但1980年之后出生的男性教师只有8位。D县中小
35岁考教师资格证没用
学男教师的主流仍然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的师范类大中专生。
这也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之后,很少有男性进入中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的初级教育系统工作。
正如我们一位受访人所说,现在优秀的男青年都去大城市了,回到小县城的都很一般,回小县城做小学生老师的青年,大多是在外混不下去的。
我们后来在D县人事局的调研也证实,2008年以来,报考县域各类单位的男青年很少有来自一本院校的毕业生,大部分是来自二本以下的一般院校。
并且,在各类考试中,女生的考试能力和面试能力普遍比男生强。
比如D县2018年的一次教师招考,在报名的100名考生中(有60多名女生和30多名男生),只有7名男生进入面试,最后只录取了3名体育老师。
负责主考的干部说,在普遍缺少男老师的情况下,只要男生进入面试,用人单位一般都会考虑录取,但进入面试的4名男生实在是太差了,不敢要,怕误人子弟。
这一方面反映了男性大学毕业后回县域任教的意愿不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愿意回县域任教的男性大学生,其个人素质也相对不高。
03县乡女干部越剩越多按常理,县域年轻女公务员人数不多,应该是婚姻市场中的优势体。
D县2008年以来参加工作的政府职员中,30岁以上未婚女性近40人,如果年龄设置在28岁,人数更多(事实上,在小县城,如果女性虚岁到了28,都被认为是大龄未婚女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