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
第一章 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一门科学。
2、人的心理现象一般可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包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活动三个方面。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人与人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称作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学主要流派: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是铁钦纳;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华生,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认知心理学(皮亚杰);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进化心理学(达尔文)。
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被誉为“心理学之父”。 这是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4、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着严重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他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路线可以用“刺激——反应”公式(S---R)来表示。
5、精神分析学说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非常注重人的异常行为的分析和动机、无意识现象的研究。他还提出了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人格结构模型。
6、1967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其研究方法是计算机模拟。
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试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科学发展心理学的诞生。
1908年房宗岳翻译的日本小原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
世承于1924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我国第一本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
7、(P11)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对心理和行为做出科学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注意:实例解释)
8、教育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组成:确定教育目标、分析教学任务、选择教学方法、执行教学过程、评价和反思教学。
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10、高等教育心理学定义为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1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等。
第二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1、在心理学中,发展是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具有顺序性的系统变化。
2、心理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两个方面。
3、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第一,个体心理与行为随年龄而表现的发展变化的特点是什么?第二,造成这些发展变化的原因或机制是什么?
4、心理发展的理论观点
(1)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他主要关注人格的发展。
(2)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学派以皮亚杰为代表。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他认为心理构成发展的基本过程是同化、顺应和平衡
同化是指个体将新的信息整合进已有的知识系统或认知图式。
顺应是个体调整已有的认知图式以适应新的信息。
平衡既包括同化和顺应过程平衡,也包括主体内部组织与外部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平衡。
(3)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主要以维果斯基的观点为代表。
5、一生的发展历程分为五个时期:胎儿期(从受孕到出生)、婴儿期(从出生到二三岁)、儿童期(从二三岁到十一二岁)、青少年期(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成人期(成人早期——从20岁左右到35岁、成人中期——从35岁到55岁、成人晚期——从五六十岁到生命终结)。
6、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6岁)
(3)具体运算阶段(6~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以各种认识活动的某一方面作为其对象或对其加以调节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7、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有以下三部分组成:情景亚理论、经验亚理论、成分亚理论。
8、佩里认知发展的三段论
佩里把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35岁考教师资格证没用  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第二阶段:相对性阶段;第三阶段:约定性阶段。
9、友谊的六大发展功能。
青少年比儿童更多地从朋友处寻求支持和陪伴,更多地依靠朋友获得肯定价值和亲密感。歌德曼总结了青少年这一特定时期友谊关系的六大发展功能。
⑴陪伴。青少年朋友间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相处,愿意协作活动。
⑵放松。青少年与朋友度过快乐的时刻。
⑶工具性支持。青少年从朋友处获得大量的信息、资源和援助等。
⑷自我意向的支持。朋友的鼓励、慰藉和反馈有助于青少年保持积极的自我意象,获得自
我同一性。
⑸社会比较。青少年通过朋友的比较可以确定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明确行为的适应性。
亲密。友谊关系是一种充满深情的、彼此信赖的友好关系,友谊双方可以自由表露自我,彼此分享秘密。
10、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人格具有以下特征:独特型、稳定性、统合性、社会性。
11、人格是由不同成分构成的一个结构系统,不同成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格的差异,人格结构系统包括认知方式、动机、气质、性格。
12、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性和指向性等方面,即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气质可划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气质最早源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的体液说,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粘液、黄疸汁、黑胆汁、血液;约500年后,罗马医生盖仑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气质是先天形成的,没有好坏之分,性格受后天因素的影响有好坏之分。
13、性格是人格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有关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各种习性的总称。
14、所谓统一性,是一种发展的结构,有时指一个人对其身份的自觉意识,有时指他对个体性格连续统一体的无意识追求。
15、中国大学生统一性的发展——他们在成就动机、道德推理、同伴亲密性以及失业成熟上得分最高。
16、歌德曼总结了青少年这一特定时期友谊关系的六大发展功能:陪伴、放松、工具性支持、自我意向的支持、社会比较、亲密。
17、当代大学生爱情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表现在对待爱情和事业的关系上;其次,表现在择偶的态度上;再次,、表现在对待爱情道德的态度上。
18、大学生的心理差异包括能力差异、认知风格的差异和人格差异。
19、能力差异表现在能力类型差异和能力水平差异上。
20、认知风格就是个人进行认知加工时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是个人所偏好的信息加工方式,体现在感知、记忆、言语和思维等方面。认知风格分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
第三章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
1、角期待是指体或个人对某种角应表现出的特定行为的期待。
2、教师的一般角期待分为(1)教学与行政的角;(2)心理定向角;(3)自我定向角,也称自我表现的角。
3、教师职业角的形成角认知阶段角认知指角扮演者对角的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实际认识和与社会其他角的关系的认识。角认同阶段教师角认
同指通过亲身体验接受教师角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③信念阶段教师角中的社会期望与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心理需要。教师坚信自己职业的正确性,并视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4、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的构成因素
根据教学监控的对象,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可以分为自我指向型和任务指向型。
根据教学监控的作用范围,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可以分为一般型和特殊型。
根据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可以分为三个有机组成部分:自我检查、自我校正和自我强化。
根据教学过程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课前的计划与准备性;课堂的反抗与评价性;课堂的控制与调节性;课后的反省性。
5、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相信自己具有较好学生的能力。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作用:影响教师的努力程度、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学习、影响教师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