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屈原列传(有删改)》,完成下列小题。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12、作者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少时随父研习经史,二十岁后,游遍全国,考察风俗,探访古迹,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后继父任太史令,博读史馆所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承继其父遗志,著《报任安书》、《悲士不遇赋》、《太史公书》(即《史记》),后因替降于匈奴的李陵辩解,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
13、1.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            ) 
(2)人穷则反本(            )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 
(4)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 
(5)靡不毕见(              ) 
(6)屈平既绌(               ) 
(7)厚币委质事楚(                 ) 
(8)亡走赵,赵不内(               ) 
(9)齐与楚从亲(                ) 
(10)被发行吟泽畔(          ) 
(11)乃令张仪详去秦(            ) 
2.古今异义 
(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古义: 
今义:
(2)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古义: 
今义: 
(3)颜憔悴,形容枯槁 
颜:古义: 
今义: 
形容:古义
今义:
(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古义:
今义:
3.一词多义 
志 :
博闻强志(       )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 
疏:
王怒而疏屈平(      ) 
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 
害 
争宠而心害其能(      ) 
邪曲之害公也(      ) 
属:
屈平属草稿未定(     )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 
举:
举类迩而见义远(     ) 
举贤以自佐(      )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 
诚:
楚诚能绝齐(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4.词类活用
(1)名词做状语 
①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         ) 
②蝉蜕于浊秽(         ) 
(2)名词用作动词 
①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 
②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 
(3)意动用法 
①惠王患之(       ) 
②同死生,轻去就(            )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 
“离骚”者,犹离忧也(           ) 
此不知人之祸也(           ) 
(2)省略句 
遂绝齐(                )
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
(3)被动句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 
为天下笑(      ) 
是以见放(           ) 
不凝滞于物(           ) 
(4)倒装句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 
大破楚师于丹、淅(                )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 
14、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第1段主要介绍了屈原哪几个方面的才能?联系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得如此简略。 明确:
2.课文在叙述屈原遭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又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离骚》,又是怎样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写的? 
明确:
3.本文明明是为屈原立传,为什么还要用相当长的篇幅记叙楚国的命运? 
明确:
4.司马迁为什么要写渔父与屈原的对话,他想要表达什么? 
明确:
5.屈原为何一定要选择“自投汨罗江”? 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其原因。 
明确:
6.最后一段第一句话中的“志”指什么, 司马迁为什么“悲其志”? 
明确: 
7.屈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而且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这已家喻户晓,司马迁又是怎样展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呢?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B.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C.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D.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
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徒,是周朝楚国特有的官名,中原诸侯国无,职位仅次于令尹。《史记》载春申君与屈原曾任左徒。后人亦以左徒作为屈原的别称。
B.大夫,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由高到低设卿、士、大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宋政和年间重订官阶时,在医官中别置“大夫”以下官阶,故今仍沿称医生为大夫。
C.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其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令尹主要由楚国贵族当中的贤能来担任,且多为芈姓(熊氏、若敖氏、薳氏、屈氏、昭氏、景氏、彭氏)之族。
D.三闾,战国时楚国官名,屈原贬后任此职。《史记·屈原列传》裴骃集解中说:“骃案《离骚序》曰: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原(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
厉国士。”可见三闾大夫是一种掌管三大姓的宗族事务之官。
1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怀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屈原的下属没写完,加上上官大夫的谗言,所以怀王发怒而疏远了屈原。
B.屈原痛心怀王听力不好,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品行不正的小人损害国家,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患的意思。
C.怀王在国内迷惑郑袖,在国外被张仪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这是怀王不了解人招来的祸害。
D.面对渔父的劝说,屈原表示宁可投入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也不会让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他在自投汨罗之前还写了《怀沙》赋。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信任阅读答案
(1)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2)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憔悴,形容枯槁。
参考答案:
15.D
16.B
17.D
18.(1)(楚国)军队遭挫败,国土被削割,失掉了六郡,(楚怀王)自己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
(2)屈原来到了江畔,披散着头发,在江边一面走一面吟叹,他面容憔悴,模样瘦削。
【解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见”和“夺”都是上官大夫的行为,语意联系紧密,不要断开;“屈平”作后句“不与”的主语,在“屈平”前面断开,排除AB两项;
“令”是名词,作“为”的宾语,“众”作后句“莫不知”的主语,中间断开;“平”指屈平,作后句“伐其功”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
句意: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强行更改它(想邀功),屈原不赞同,他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故选D。
16.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由高到低设卿、士、大夫三级”错误,由高到低应为“卿、大夫、士”。
故选B。
1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A.“屈原的下属没写完”错误,“属”的意思是“写”,意思是“屈原没写完”。
B.“听力不好”错误,这里是比喻说法,应为“被小人迷感,不辨是非”。
C.“在国内迷惑郑袖”错误,应为“被郑袖迷惑”。
故选D。
1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
(1)“削”,被动用法,被削割;“亡”,丢失,“为天下笑”,被动句,被天下人耻笑;
(2)“被”,通“披”,披散;“行吟泽畔”,省略句,“行吟(于)泽畔”;“颜”,脸;“形容”,形体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