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关于申报第三批“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1.05.27
【字 号】新教职成办[2011]15号
【施行日期】2011.05.2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中等教育
正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关于申报第三批“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的通知 
(新教职成办〔2011〕15号)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教育局,各地、州、市教育局,有关中等职业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新时期我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挥优质中等职业学校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中等职业学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高质量、办出特,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市场针对性、地区贡献率和社会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其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经研究决定,开展第三批“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工作。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项目的目标
通过实施“建设项目”,重点支持一批能代表全区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以重点专业建设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大幅度提高其办学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使其成为我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示范、提高质量的示范和特发展的示范,在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
二、建设项目的任务
(一)改革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盈,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二)改革教学模式。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的实践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式,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通过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革办学模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模式。通过整合、调整、优化办学资源配置,增强学校办学实力,促进优势互补,建立辐射机制,带动共同发
展。
(四)创新教育内容。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用人需要,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机制。建设区内领先的精品专业。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教材建设机制,针对岗位技能要求变化,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依托企业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校本教材。创新教材展示方式,实现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和网站等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
(五)加强队伍建设。以改革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注重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创新人事分配制度,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校长培养,提高队伍整体水平。
(六)完善内部管理。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全面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规划、执行、质量监测和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建立规范的招生和考试制度、严格的学
籍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健全的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制度、科学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等。同时,建立规范的电子学籍、教务和资产等信息系统,保证学生等信息的全面准确;不断提高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自治区招生网
(七)改革评价模式。以贡献和能力为依据,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突出技能考核学生的学习,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围绕社会需求评价学校的办学,动态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三、建设项目的内容和要求
(一)综合实力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学定位准确,发展思路清晰,制定和有效实施了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主动适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发展定位和办学方向上起示范作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围绕重点建设专业,以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努力提高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专业与课程建设。要以育人为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要加强校企合作,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岗位职业能力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注重实践、实训、实习环节,构建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优质核心课程。
(三)师资队伍建设。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和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措施,重视提高专任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一批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促进高水平“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四)制度建设。依法加强基础制度建设,以经费投入、教育教学、队伍建设、办学条件、评估督导等制度为基本保障,各项管理制度、办法和执行机制健全,建立了规范的预算管理、教学管理、学籍管理、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等制度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五)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具备较强辐射带动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利用学校教育资源积极面向社会及相关行业、企业开展生产、咨询和技术服务,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
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以及转移农村劳动力提供服务;积极开展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对口支援与交流,主动为区域内职业学校提供师资、实训等资源,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贡献力起重要作用,并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学校和学生受到地区(州、市)以上部门的有关表彰或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