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 学校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包括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主要是以人或人际关系为基础构成的文化标志。
2. 环境决定论:所谓环境决定论是指,在对待环境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上,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决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这种观点片面地夸大了环境和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 教育机智:是指一种面对新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的做出判断,随即应变的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程设计:就是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
5. 教育的国家化:是指由于教育向世俗化过度和公共的国民教育的迅速普及,教育开始成为对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社会性事业,这就要求扩大国家直接干预和调整文化教育发展的职能,更有效的发挥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作用。因此,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把教育纳入国家活动之中,用行政手段发展公立学校体制,用法律的手段的手段确立义务性的国民
教育制度,这样一种趋势在教育史上被称为教育的国家化。
安徽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6. 教育学教育学的概念有一个演化的过程,从内涵上说,“教育学”这个名词在我国基本上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与“经济学”、“哲学”等一样属于一级学科。二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学”是各个师范学校所开设的一门带有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该课程也往往称为i“教育学原理”等等,三是指一种教材的名称,这种教材也就是“作为一门课程的教育学”所使用的教材,其名称也随着课程名称的不同称谓而有所不同。
7. 双轨制:就是指在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制度有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一个是专门为资产阶级子弟服务的,配备有良好的师资和设备,学生们沿着这个系统深造,就可以升入一些有名的高等学校,毕业以后直接成为统治阶级和各级管理人员。另一个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准备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都比较差,主要是学习一些实用知识和技能,很少有升入大学的机会,一般在上中学之前就进入劳动市场了。
8.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个人本为的教育目的论,与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相反,其观点强调人的自我发展,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的职能就在于使人的本性不受
影响的得到完善的发展,所以应当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往往强调人的自然本性,希望教育按照人的本性而不是违背这一本性办事。
9. 集体:是体发展的高级形式,任何组织起来的体,只有符合一定的要求才能成为集体。集体是一个有意识地加以组织的体,是具有共同规范、共同活动目的和共同活动组织的整体。
10. 轶事记录法:它是观察法的延伸,是将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流露出的行为进行客观的记录。轶事记录法所记录的情景时一些典型行为,从中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基本特点,特别是性格与品德方面的特点。
11. 学校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12. 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他规定着从事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条件。
13.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14.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他规定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程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
15. 学校事故:是指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内,一级虽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之外,但是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中发生的,由于学校、教师的疏忽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而导致学生人身伤害的事故.
16. 教育规律:是指教育活动中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和内在的联系,是潜藏与教育现象背后的,不是通过感官可以把握的,必须通过科学的研究才能把握。
17. 教育影响: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 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18. 教师职务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岗位设置及各级岗位职务条件和取得该岗位职务的程序等
方面规定的总称。
19. 教学模式:所谓教学模式,则指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
20.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教育评价包括对于教育活动一切方面的评价,狭义的教育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发展的评价,又称为学生评价。
21. 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22. 教师聘任制:就是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聘任制度。
23.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统一。教学组织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以什么样的形式将学生组织起来,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与学生发生联系,教学活动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展开,教学时间如何分配和安排等问题。
24. 学生集体的基本功能:通过集体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培养自主、自立、自治的能力,学习您住精神和民主集中制的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这是学生集体所具有的基本功能。
25. 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一级依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损害行为。
26. 受教育者:即各级各类学生,也即教育的对象。学生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既有人类实践活动对象的一般特征,又有自身的特殊性。一般特征体现在他们有自己身心发展的规律,实践活动必须认识和遵循这个规律。特殊性表现在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外界影响下不断变化的,是有鲜明个性特征的。
27. 行政管理方法:是指依靠行政组织和领导者的权利,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指令等手段直接对管理对象世家影响,按行政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
28. 广义的教育活动:是指所有能过传递人类生产生活经验和精神文化的活动都是广义的教育。学校教育产生以前,人类的教育本来是与生产、生活一体的。但是如果不是纯粹动物
性的本能魔方,人类最早的教育也仍然是有一定的意向性。这种意向性就包含了早期人类的教育目的。
29. 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安排的。
30. 学能测验:又称学能倾向测验,他考察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所获得的能力,与学业成就有较大关系。学能测验部局限于某门课程,关心各门课程都需要具有一般能力,主要包括文字推理测验和数字推理测验。一般在小学毕业前进行,请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学生的发展潜能。
31. 教育者: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
32. 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者认为,人的知识,才能,品格等人性的个体差异是有个体的遗传素质中的某些特点所决定的,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没有或很少起作用。这种观点吧遗传素质的作用夸大到极不适当的程度,因而是荒谬的。
33.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得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34. 标准化测验:标准化测验在实体编制,实测和评分过程中有着严格的规范,是由测验专家和教师共同编制的,实体质量较有保障。为了便于评分及保证评分的客观性,多采用学则,判断等客观题。评分程序也有严格规定,评阅者血药根据评分细则打分,有时还要对评分结果进行复核。
35. 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些小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有关政府部门作出的处理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有关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36. 教育影响:是指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37. 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38. 学校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
性化的实践活动。
39.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40. 教育影响:是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41. 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42. 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
43. 课程标准:又称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他规定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
44. 学校咨询与辅导:学校咨询与辅导是学校咨询工作者直接或间接的帮助学生克服uxexi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以及对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进行诊断校正的过程。
45. 教科书:简称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46.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实践活动。
47.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为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48. 测验信度:是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了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9. 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他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
50. 体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有意识的促进学生体质、体能、体魄发展的教育活动。
51. 效度:效度指测验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
52. 实习作业法: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运用与实践的教学方法。
53. 教育法:位于我国教育法体系的第一个层次,是以宪法为依据制定的基本法律,主要规定我国教育的基本性质、地位、任务、基本法律原则和基本教育制度等。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简答题
1.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5)教育学加强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