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v.2020第41卷第6期Journal of 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1No.6
DOI Jt).6601/jki.issn2096-7349.2020.06.009
我国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袁梅,原子茜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必然趋势。然而,受历史、自然条件、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社会体享受的教育资源难以达到均衡分配的水平.为此,国家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资金投入、教师队伍建设、“控辍保学”、资源共享、帮扶援助、保障弱势教育体等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师资保障问题依然严峻、教育投入保障能力不足、学校布局调整存在一定困境、教育资源开发使用不够充分、课程教学契合度仍不高等.因此,需要从民族地区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角度进一步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并结合民族地区现实,以非常规方式解决好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高质量、有特发展,从而让每个学生在现有条件下享受到合适的教育,获得应当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73.-19(2020)06-0093-10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上好学”,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中国特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⑵,具体到教育当中就是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和教育资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受历史、自然条件、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社会体享受到的教育资源难以达到均衡分配的水平”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地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难点”推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可以更好地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当前,我国正全力推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取得了新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而有必要对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推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彰显民族教育特”为此,笔者选择贵州、青海、内蒙、云南等部分省区开展了调查研究,以期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收稿日期]2020-10-08
[基金项目]教育部全国民族教育研究科研课题"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ZXYB18014);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民族团结根本基础问题的理论研究"(18BMZ011)
[作者简介]袁梅(1986—),女,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教育、跨文化教育
一、我国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举措与成效
(-)加大投入,保障办学条件
近年来,民族地区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教育保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比如,2010年来,青海省累计安排藏区投资教育69.73亿元,建设学校及幼儿园1687所,建筑面积达354.01万平方米,其六州藏区的教育经费由2010年的37.97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82.07亿元①。贵州省黔东南州教育投入由2010年的33.6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77亿元,年均增加8.67亿元;全州“十二五”规划期间共投入5&44亿元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是“十一五”规划期间的3.9倍②。云南省的教育经费从2010年的533.73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049亿元,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截至2015年7月,云南全省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3%,比2010年提高了  3.3个百分点③。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十二五”规划期间实施了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全盟中小学标准化率达83%④。随着投入的增加,民族地区中小学的校舍建设得到很大改观,很多学校都添置了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备。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民族地区通过补充新教师、实施教师轮岗交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待遇等方式,较好地缓解了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和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等情况。
一是积极补充新教师,通过引进免费师范生、招聘特岗教师等,使薄弱学校师资的状况得到改善。比如,截止到2014年底,云南省共招聘特岗教师5.08万名,70%以上为本科及以上学历,服务期满留任率均超过90%⑤。这些特岗教师有效缓解了贫困地区教师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
二是实施校长和教师轮岗交流。比如,011年以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实行了名优学校同薄弱学校、城镇学校同农村牧区学校之间的校长交流和教师轮岗制度。截至2015年底,其累计有120余名校长、3()0余名教师参与了交流轮岗,较好地促进了师资均衡⑥。
三是加强教师在职培训,不仅在当地开展针对教师的各类培训,还组织教师到发达地区接受培训,较好地提升了当地教师的综合水平。比如,2011年,青海省海西州组织100余名教育干部、校园长、骨干教师及电教人员赴青岛、井冈山、杭州等地培训⑦,内蒙古实施英语骨干教师赴美培训、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等。
四是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比如,青海省海西州对偏远地区教师分类别每人每月发放300-500元的岗位津贴,并实行绩效工资;贵州省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给予村级小学、教学点不低于每月300元,其他学校不低于每月200元的补助。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了教师的职业获得感,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努力实施“控辍保学”工作
民族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减少了学生的流失,改善了学生的辍学情况,较好地保障了各民族儿童愿学、乐学、能学、安学。
一是建立了进城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比如,青海省共和县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纳入义务教育管理,全部实行免费入学,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享受同等教育。
二是积极完善“控辍保学”机制。比如,贵州省建立了中小学学籍信息系统,全面执行整班移交、排
①该数据由青海省教育厅提供”
②该数据由贵州省黔东南州教育局提供”
③该数据资料由云南省教育厅提供”
④该数据资料由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教育局提供”
查报告、辍学生劝返复学”经过数年努力,贵州省的小学入学率、初中毛入学率分别由2010年的97.89%、96.7%提高到2015年的99.09%、102.53%,小学生、初中生辍学率分别由2.18%、5.0%下降到0.79%、1.92%①。
三是积极开展民族特活动,吸引学生上学”比如,云南省瑞丽四中结合民族特成立了傣社团,开办了文化、舞蹈、果雕三个民族兴趣班”丰富有趣的特活动留住了想辍学的孩子,其辍学率也由2014年的21.5%降到了2015年的6.4%②。
四是重视“平安校园”建设,确保学生上学安全”比如,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设立了专职保安,建立了安全隐患排查整改长效机制,防卫器械配备率达到了100%③,做到人防、物防、技防,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在校园里缺乏安全感而退学的情况”
五是强化工作监督”比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教育督导委员会将防止学生辍学纳入对旗区教育年终目标综合督导评估体系,并加大督查力度”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鄂尔多斯全市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为0.27%④。
在这些措施的保障下,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期间学生的辍学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四)以信息化推动资源共享
民族地区不断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深度融合,既使少数民族儿童获得了更多发达地区教育信息,也积极推动了本地区、本民族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比如:青海省格尔木市与电信公司合作,为18所学校800余名教师、90()0余名学生开通“翼校通”家校互通业务,为31所学校开通10M光纤宽带;与电信、移动、联通三家运营商合作,分别在郭镇中心学校、宝库村小学、东村学校开展异地同步课堂的试点建设工作⑤”贵州省通过“政府引进、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教企合作”模式,实施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完成1791个“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校校通”完成928()所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班班通”完成中小学班级多媒体终端建设50045个,“人人通”开通学习空间教师4.6万余人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不断加快蒙古文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步伐,创建了蒙古文教学资源库及门户网站,其制作的3套蒙古文电子教材以卫星传输方式供全国蒙授中小学使用⑦”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能力,丰富了偏远农牧区儿童的教育资源,提高了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
(五)努力推进帮扶援助工作
鉴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各省区积极推动本省区内发达地区对口支援较落后地区;同时,积极配合国家组织的发达地区对省区内落后地区开展支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积极开展省域内对口支援”比如:青海省落实省内东部发达地区中小学对口支援青南地区,其中2013年西宁和海东市共选派331名优秀教师对口支援青南三州,2014年选派309名教师赴青南三州受援学校支教⑧”各受援地通过引入新的教学理念、上示范观摩课、改进教学方法等,推动了本地区教育发展.
二是积极推动跨省教育支援”比如,贵州省从2008年开始,选派了1873名农村中小学校长到省内外挂职锻炼2个月,得到了宁波、大连、青岛、深圳4个帮扶城市及山东省、江苏省、中央民族大学附中的大力帮助,提高了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长的管理水平⑨”
①该数据资料由贵州省教育厅提供”
广西特岗教师招聘系统
②该数据资料由云南省瑞丽市教育局提供”
③该资料数据由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教育局提供”
④该数据资料由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教育局提供”
⑤该数据资料由内蒙古格尔木市教育局提供”
⑥该资料由贵州省教育厅提供”
三是开展县域内城乡教育支援。比如,昆明市五华区积极构建“城乡联动、捆绑考核、结对发展”的工作机制,即一所城区学校与一所农村学校或城郊学校结为帮扶对象,从教育管理、教学研讨、师资建设等方面带动农村学校发展。
四是组建教育互助联盟。比如,内蒙古库伦旗成立了汉授小学、汉授中学、蒙授小学、蒙授初中四个教育联盟,同类学校之间建立相互学习、探究等平台,联盟内结对学校开展集体备课、同步教学进度、同步质量监测、同课异构观摩课等交流活动。通过这些以强带弱、优势互补的方式,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了薄弱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了办学效益最大化。
积极保障弱势体教育
(六)
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以及受教育公平理念的影响,民族地区日益重视弱势体权益,使弱势体的教育权利得到了较好的保障。
一是为贫困学生提供补助。比如,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从2011年开始免除小学、初中学生作业本费,对家庭困难学生给予学习费用补助,实现义务教育“四免两补”。
二是积极关爱留守儿童。比如:青海省把关爱留守儿童开展情况作为对各级各类学校评价的重要内容,
像格尔木市第十二中学就针对留守儿童开展了“亲巢工程”,实施“1+2+3+n”活动,即过一次生日、两次家访、三次陪孩子游玩、n次学习辅导和生活关心①。
三是重视残障儿童教育。比如,鄂尔多斯通过开展“特教工程”、建立“爱心助残基金会”等举措,深入实施身心补偿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提高了残障儿童的义务教育普及水平②。又比如,云南省从2012年起,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特殊教育。2015年,云南全省适龄残障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3.43%③。
四是为民族地区儿童提供更多上学机会。比如,黔东南州专门在振华民族中学举办初中致远班,每年在月亮山、雷公山地区招收300名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小学毕业生,并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提供经费支助④。通过以上方式,弱势体获得了更好的教育条件和更多的教育机会。
二、我国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困难与问题
目前来看,我国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十分不利于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繁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师资保障问题依然严峻
目前,民族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师资在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制约着当
地教育的发展。
一是专业教师缺乏问题比较突出。在民族地区,普遍紧缺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一个教师兼任几门课程、专业不对口的情况普遍存在。比如不少学校因为缺乏专业教师,只好让语文老师兼任政治、历史或者地理课程的老师,会打篮球的当体育老师、会画画的当美术老师、唱歌好一点的当音乐老师亦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二是教师编制问题还未有效解决。一方面,师生比不适合“小微学校”,按照生师比配置教师,出现教师任教科目多、年级多等情况。如青海省大柴旦行委马海学校1〜6年级共有学生74人,在编教师却只有4人。另一方面,偏远学校编制不足。比如,云南省兰坪石登中学2016年在校学生为1354人,按
①该数据资料由内蒙古格尔木市教育局提供。
1:12师生比,教师应为113人,但实际只有58人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仅所任学科与专业不对口,而且任务繁杂,很难保证教育质量。
三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方面,学科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普遍存在文科教师多、理科教师少,以及民族理科教师严重缺乏的问题。比如:青海省海西州就没有蒙语化学老师。另一方面,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偏远学校多年没有新进年轻教师,多是民办、代课转正教师。这部分教师年龄偏
大,较难适应新课程教学。此外,民族地区的教师队伍还存在性别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的情况。
四是双语师资薄弱。一方面,很多民族学校没有专门受过双语教育培训的教师,如白族中小学教师基本没有受过“白汉双语”教学培训,他们的双语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专业双语教师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不能很好地开展“民汉双语”“民英双语”教育,如青海很多民族中学普遍缺乏“藏英双语”教师,且现有的“藏汉双语”教师教学能力较为一般。
(二)教育投入保障能力不足
民族地区往往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各级政府财政保障能力较为薄弱,很多县(旗)财政甚至不能自给,加之上级财政转移不够或者建设项目需要地方配套经费,较难满足教育发展所需的经费投入也就不能很好地保障教育发展。
一是难以实现教育经费增长。如云南勐海县,由于其财力较为薄弱,以致2013—2015年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不能达标。截至2016年7月,按照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评估达标要求,该县仅在基本器材配置等方面的资金缺口就达10078万元②。
二是难以保障校舍建设。比如:“十二五”规划期间,青海省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计划投资10.39亿元,
至2015年仅累计落实建设资金4.78亿元,尚有5.6亿元资金缺口③;2015年,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校安工程”拖欠资金1.3亿元,部分校安工程因资金不到位不能按期完工④。
三是难以保障学校公用经费。比如,尽管内蒙古财政每年为民族教育专项投入4亿多元,但主要是用于学生的生活费补助和学费减免,而学校公用经费是按生均拨付的,小学生人均560元/年、初中生人均760元/年已远远不够。双语教学的民族中小学办学规模小、寄宿生多,办学成本高,更显经费短缺⑤。另外,为了丰富师生生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会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但如果当地财政困难,没有资金拨付,很多活动也就没法开展⑵。
(三)学校布局调整存在困境
“撤点并校”把偏远地区的中小学集中到城镇或交通便利的地方,一些小规模学校被撤并,促进了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给民族地区的教育带来了一些新问题。
一是大班额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撤点并校”后大班额现象非常普遍,如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第一小学曾经2个班有132名学生,县第一民族寄宿制小学5个班则有330名学生⑥。由于班级人数过多,师生间交往互动频率和时间长度难以保证,教师也难以因材施教,特别是基础不好的学生受到关注反而减少,因而难以有效提高每个学生的成绩。
二是远距离上学增加家庭负担。“撤点并校”以后,因为学校离家较远,学生只好寄宿,且有些需要大人看护。比如,2015年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蒙古族第一小学租房学生有631名,其中家长陪读的有460名,亲戚看护的有130名,在熟人家借住的有41名⑦。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在交通、住宿等方面的费用,还迫
①该数据资料由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石登中学提供”
②该数据资料由云南省勐海县教育局提供”
③该资料数据由青海省教育厅提供”
④该资料由内蒙古库伦旗教育体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