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去公考,谁来创业
2011年度“国考”笔试前天结束,扬州3980人争夺41个职位,成功率仅1%。考试前,社会上再次热烈争论起“公务员热”的是非,甚至有人说,大家都去考公务员了,谁来创业,谁来创新?该如何看待“公务员热”,青年人如何择业?记者带着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
   
      正 方
      求稳压倒一切
      5日上午11点,在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校区门口,刚刚走出国考考场的小严一脸疲惫。
      我是来当炮灰的。小严是安徽师范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对于此次国考准备得相当充分。报考的是中央一机关,如能考中,以后的发展起点就比较高了。不能考中,在江苏省考中再搏一搏。
      做公务员比较稳定,社会地位也高。小严认为,如今去创业或者到企业不如从政来得安
稳。到企业工作,比拼的是实际能力;创业需要投入时间和金钱,收效慢;而当公务员只要不犯错误,级别和薪水几年一调,来得实在。
      谈起报考公务员的原因,稳定两个字从考生小范的口中蹦出。曾经在维扬区一家玩具企业当报关员的他,看到玩具业的严峻形势,想换一换职业
      正如考题中所讲的汇率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冲击,我们的职业也受到了冲击。小范认为,企业员工的收入受到经济起伏的影响较大,做公务员的最大好处就是稳定,这几年外贸形势不好,可以考公务员先避避风浪,等外贸形势转好的时候再来做外贸生意。
      为何不选择创业?考生小杨认为,虽然对创业充满了憧憬,毕竟才走出校门,对社会不了解,还是稳一点好,等以后有了机会,再创业也不迟。
      反 方
      只是众多机会中的一个
      对于国考热,也有很多考生不以为然,他们只是认为考试给他们多了一个机会而已。
      每年的就业招聘会的人山人海,也不亚于国考人数啊?考生小蒋认为,所有的岗位都集中到一天考试,当然看上去很壮观。你想想,上个月在南京国展中心举办的招聘会,6万多人涌入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我没有把宝押到这次考试上。小蒋透露,除了考试之外,他还参加了多场招聘会,投递了20多份简历。公务员考试只是给大家多了一个机会而已,我只是不想错过任何一个机会。
      来自徐州师范大学的考生小孙认为,企业招聘的信息很难被共享,哪些职业最热最吃香,没有考生能第一手掌握。相应的情况是,公务员考试的信息是共享的,多少人报考,哪些职位很热,这些信息是公开的,出现公务员热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专 家
      创业需要更宽松环境
      考生小戴认为,大家都去考公务员间接反映了青年人创新、创业的激情有所弱化,但是创业需要环境,需要政策引导,创业、创新对青年人来说,具有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是说
后悔考徐州公务员
让大家去创业,大家就能成功的,相反,做公务员稳定,风险小,是看得见的,这只是正常人趋利避害的选择而已。
      如果社会上多了吃皇粮的,少了产皇粮的,那最后只能导致大家谁都没粮吃。市人大代表阚成法如此评述公务员热。他认为,企业的收入在于产能,国家的收入在于税收,只有广大学有所成者奔赴到生产第一线,才会为这个社会创造财富。而公务员体,是为社会服务且吃财政饭的机关工作人员,队伍庞大了、机构做大了,并不见得是好事。
      其实也没有必要担忧。南京大学副教授、和源公考专家单峰博士认为,公务员考试的试题出题是有针对性的,考察的是一个考生能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这一职业的特质,而这一特质是其他职业所不具备的,能考中的人说明他相比其他职业更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的能力,考不中的人也许具有从事其他职业的能力,并不算失败。
      单峰博士建议,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激励政策来引导青年人到企业去,只有公务员和企业职工的收入没有太大的差别,大家才会有平常心对待公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