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评价模式改革解析    1
1.1 评价模式改革的现状    1
1)    评价体系缺乏就业导向原则    1
2)    理论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不平衡    1
3)    教学评价简单量化    1
1.2 评价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1
2 评价平台总体规划    2
2.1 总体目标    2
2.2 建设意义    2
1)    建立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评价内容    2
2)    建立涵盖合理知识结构的评价指标    2
3)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3
2.3 设计原则    3
3 评价体系构建    4
3.1 体系模型    4
3.2 评价标准    4
3.2.1 评教参考标准(量表)    4
3.2.2 评学参考标准(量表)    7
4 软件平台设计    9
4.1 基础平台    9
4.2 德育多元化评价平台    10
4.3 学科多元化评价平台    13
4.4 实训实习多元化评价平台    15
4.5 成果展示平台    17
4.6 评教平台    17
1 评价模式改革解析
1.1 评价模式改革的现状
学校对在校学生的评价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学科考试成绩,轻综合素质评价等现象,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评价体系缺乏就业导向原则
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初级职业技能人才,这与普通高中存在明显差别,即它有明确的就业导向性。因此,中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体系,也必须谨遵就业导向原则。然
而,从现行职业教育大体情况来看,其评价体系却跟普通高中相差无几:严格按照书本知识体系和试卷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以知识性和考试分数来规范学生。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的独特性和独立性认识不够充分,通常跟普通高中同等看待;职业教育的专门管理机构,大多只是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的多个下级平行单位之一,甚至是比较薄弱、容易忽视的单位,未曾下放权力区别对待。如此,不管是主管部门,还是学校教师,以普通中学的评价体系来规范职业教育,都必然会使教育行为与教育导向严重脱节。鉴于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性特点,评价体系应该立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激发他们树立自身职业意识和挖掘职业潜能,为将来的就业提供技能保障,而不应该只是着眼于课堂、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理论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不平衡
经过这些年的中职扩招,职业教育资源紧张成为制约中职健康发展的瓶颈。虽然中职学校纷纷提出要“重基础、强能力”,把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点指标,然而客观的条件决定了大多数学校仅仅只能把“强技能”训练作为一个目标。很多学校的实训设备本来就少,学生增加之后,就更加无法跟上教学要求,因此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实验实
习等环节与培养目标对照就显得极其薄弱。而学校面对这样的客观条件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学生则是有意见没办法。由于实训条件的限制,现行的学校考试制度,只能侧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评价,对操作技能的评价则少得多,这也加剧了学生的急功近利,苦学理论,轻视技能训练的现象。
3) 教学评价简单量化
传统的以知识再现为主的考试制度和以其死记硬背为主的闭卷考试方式,将教学评价的两个方面即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了简单的评价,而且侧重于学生学习效果的量化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忽视了过程评价定性评价,造成了中职学生“上课不用慌,考前突击忙”的尴尬局面,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1.2 评价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提速,经济结构快速转型,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加大,使得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等关键环节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职业教育的教学和评价必须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贴近市场需求,才有生命力,职业学校所培养的学生必须是同21世纪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各行各业的人才。因此,改革职业学校的评价模式,势在必行。
2 评价平台总体规划
2.1 总体目标
评价模式改革的目标是以评促教、以评促改、以评促学、以评促研、以评促新、以评促管。按照德育评价、学科知识评价、技能实训评价以及社会综合适应性评价等评价维度和学生、教师、企业、家长等评价主体,分别构建学生德育、学科知识、技能实训、社会综合适应性评价体系;通过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督导评教、领导专家评教、社会企业评教和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构建教师评价体系;通过建立学校、社会、行业、企业、家庭和学生网络互动平台,最终形成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并形成以素质能力为核心;学科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的衔接统一、学生顶岗实习鉴定与校内课程成绩衔接统一;注重考查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注重考查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注重考查学生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领悟能力的考核评价原则。
2.2 建设意义
职业教育的评价体系是学校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针,是保证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通过评价支撑平台的建设,不仅能促进办学效益的提高,而且能促进现代教育的确立,促进对中职学校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办学模式的改革,促进全方位、深层次的综合改革,实现对教改全过程和各个环节的合理控制。学校、教师形成主动积极的评价态度、意识和习惯,有利于学校课程教学体系的互动发展,有利于学校自我发展内在机制的形成。
1) 建立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评价内容
对专业课的评价固然是职业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部分,但不能仅仅看中学生的学业分数,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职业技能的评价要比学业分数更重要。更要注重过程如竞赛,或作业等,并参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参加各种职业活动的名次、成绩和证书等进行综合评价。
2) 建立涵盖合理知识结构的评价指标
职业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应当体现社会各种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符合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反映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北创科技制定的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合理知识结构,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等几个部分,各部分依据实际情况又可以划分或设置更为具体的项目。依据教育管理领域的有关理论,对每一部分、每一项目分别确定即科学又可行的指标内涵、评价方法、评价单位、等级指标和权重设置。
3)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采取评价方法时首先要考虑周期限制。其次要做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对简单可测的可以按明确规范或定量指标进行测定和考核的项目,坚持客观标准,对难以做出精确测定的内容和项目采用软评价的方式进行定性的描述或等级评定。再者是以选择性评价和静态评价变成动态评价,把以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为主的选择性评价变为以个体纵向比较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2.3 设计原则
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是本次方案的设计原则。
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要求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与学生的思想道德、身体心理等素质培养和提高结合起来,与学校教学工作的终结评价结合起来,以体现教学评价在实现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中的合理定位。
指导性原则
指导性原则强调以加强素质教育为契机,推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做到实事求是,评价时运用科学的、现代的评价方法和工具,科学判断教育效果及其价值,有形成性评价逐步发展到总结性评价。
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要求评价的内容与评价主体兼多元化特点。
3 评价体系构建
3.1 体系模型
评价体系的建设基于体系模型的构建确认,学生评价体系模型是评价体系指标、方法的框架和方向,需要经过对学校各专业学生实际学科教学、德育操行、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方面的考评想法和内容进行调研分析,并与学校各专业部确认总体评价方向来构建,此处提供我们根据以往项目经验提炼的三款评价体系参考模型供参考。
3.2 评价标准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分析评教、评学两方面的评价内容,根据评价内容设计各项评价指标及相关量表。教师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校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奖惩得分等。按评价类别,一般学生评价内容包括了学业评价、德育评价、社会实践评价、顶岗实习(企业评价)、家长评价等。各类评价根据学校各专业建设的体系模型其具体评价方式、方法有所区别。
3.2.1 评教参考标准(量表)
3.2.2 评学参考标准(量表)
4 软件平台设计
北创科技拥有众多的示范校案例,公司从典型案例中整理、提炼出适合职业教育评价模式改革的软件平台,为职业院校提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软件平台”。
该软件平台按照“教育部2013年9月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要求,强化学校和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另一方面,导入学生多元化评价模式,结合学校对学生学业评价、企业对学生岗位能力评价、社会对学生社会实践评价、学生德育综合表现评价,依托信息化技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复合型人才。
4.1 基础平台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平台登录
序号
模块名称
功能参数要求
基础设置系统
1
基础设置
学年学期
定义学年学期信息;
支持增加、修改、启用和停用;支持设置默认学年学期;
专业管理
定义各专业信息;
支持增加、修改、删除、启用、停用、导入操作;
班级管理
定义各班级信息;
支持增加、修改、删除、启用、停用、导入操作;
教师档案
管理和维护教师档案管理、导入;
课程管理
定义课程信息;
支持增加、修改、启用停用和导出操作;
课程项目
定义课程信息;
支持增加、修改、删除、导入操作;
学籍管理
定义学生学籍信息;
支持增加、修改、导出、导入操作;
任课教师
为教师指定所授课程。
2
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管理
为各专业下达学期各周次的教学任务;支持一键下达。
支持教学任务的撤销及导入导出。
其他教学任务管理
为各专业下达学期各周次的合班课的其他教学任务;支持一键下达。
支持撤销及导入导出操作。
3
消息提醒
消息提醒
用户登录系统后,自动提醒其需要参与评价的内容。包括学期总评、补考成绩评价、各类过程性评价,都通过消息提醒工具汇聚到用户登录首界面。
4.2 德育多元化评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