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中学科目一、科目二必背大题
中学科目一必背大题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教育观)★★★(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口诀:学习过人)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三、“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口诀:两独一发)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着巨大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3)学生是责权主体
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1.辩证统一的师生关系:(口诀:教授倒醋(道促)人平等)
(1)教学上:授受关系。
(2)人格上:平等关系
(3)道德上:相互促进关系
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口诀:尊民教心)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五、教师职业角的特点★
1.传道者角(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授业、解惑者角(知识传授者、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3.示范者角(榜样)
4.管理者角
5.父母与朋友角
6.研究者角
7.引导者角
8.课程开发者角
9.心理医生角
六、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观★(口诀:两开一促一研究,重赏助导、反思合作)
1.教师职业角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首,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救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教师资格证免考是真的吗2.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七、教师的劳动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八、《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
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九、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处理好的几大关系(口诀:同学管家)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要求教师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严格要
求学生。
2.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形成良好的沟通习惯、尊重家长人格、教育学生尊重家
长。
3.教师与同事的关系
尊重、理解、协作。
4.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尊重、支持。
中学科目二必背大题
教育学
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
对教育的作用教育对其反作用
生产力(规内结对)1.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
政治经济制度(领教性目容体立)(人才的思想推动政治民主
化)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1.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
人才;
2.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  2.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
济制度;
3.决定教育目的
3.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
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4.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
5.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文化(双传选择,创新提升)1.传递和保存文化
2.传播和交流文化
3.选择和提升文化
4.更新和创造文化
2、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为人提供外部现实条件,给人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是推动人发展的外在动力,对人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但不是绝对作用;
(3)主动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内因,环境和教育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3、为什么学校教育是影响个体发展的主导因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学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是按照人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在关键年龄阶段进行发展的教育,。4、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与五育之间的关系★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3)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
(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美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发展学生艺术创作的兴趣和爱好。美育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5)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智体美各育的作用,是实现个体与社会协调统一、和谐发展的纽带和桥梁。
5、教育制度/教育目的/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制度/教育目的/课程开发的依据)(口诀:正经人可生外心)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4)人口发展状况
(5)本国的历史发展与国外的影响
6、教材编写的原则★
(1)科学性、思想性相统一
(2)基础性与实用性相统一
(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方法相统一
(5)注意同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
(6)理论与实践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