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今用翻新意,与时俱进焕生机
张俊杰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在《语文知识》《语文教学之友》《语文天地》等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论著《摘星探月——记叙文高分攻略》。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根据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内容语境,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应该是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但后代许多学者把着眼点放在“千帆过”和“万木春”这两个短语上,把这两句诗解读为含有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人生哲理,从而具有激励人生奋进的作用。几位学生就此展开了争论。
甲:读古诗还是要尊重当时的创作背景、诗人自身的遭遇,以及原诗的主题,不能歪曲原意来解读。
乙:这样翻新出奇,读出新意,读出积极的精神,让人从中受到启发和教益,得到激励和鼓舞,有什么不好?
丙:这样解读篡改了古诗词的原意,误导了后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我们应该维护古诗词的原汁原味。丁:古为今用,化腐朽为神奇,才能使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灿烂的光辉。
你对上面这则材料的内容有怎样的看法?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这种解读上的争论的思考和联想。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本题来自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查看更多作文解析,请关注“新课标大语文”。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试题设置的写作情境包括三部分:一是根据诗歌创作背景和内容语境得出的正解,二是后代许多学者读出的富有人生哲理的新解,三是几位学生关于正解与新解的争论。前两部分是审题的基础,第三部分是立意的关键。本题实质是讨论如何理解和传承古典诗词,考生写作时,要抓住几位学生的观点和理由来确定立意。
2.典型任务的限制。“你对上面这则材料的内容有怎样的看法?”考生要立足整体材料,在综合理解正解、新解、争论的基础上进行审题。“体现你对这种解读上的争论的思考和联想”,甲生和丙生主张要正解,尊重原诗主题,维护古诗词的原汁原味;乙生和丁生主张新解,古为今用,化腐朽为神奇。立意时要紧抓四位学生的观点以及持论的理由,展开分析论证。“你对上面这则材料的内容有怎样的看法?”限制文体为议论文。
3.价值判断的限制。甲生和丙生主张尊重创作背景、诗人自身的遭遇,尊重原诗的主题,不可篡改古诗词原意,误导后人;乙生和丁生主张翻新出奇,古为今用,让后人从古诗词中受到启发和教益,激励和鼓舞,让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灿烂光辉。两种观点落点不同,但都有道理,考生谈看法时可以比较权衡,不可简单否定任何一种。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试题提供了三种立意角度,一种是站在甲生和丙生尊重原诗主题的角度;一种是站在乙生和丁生翻新出奇、古为今用的角度;第三是整体角度,要尊重原诗主题,维护古诗词的原汁原味,但是适当时也可化腐朽为神奇,解读出对今人的启发和教益。不管站在哪种角度进行立意,都要自圆其说,有理有据,谈出看法和思考。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考生可以紧扣材料“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的解读进行论证说理,阐述观点。也可选取对古典诗句引申解读后,歪曲原意或化腐朽为神奇的例子进行论证,如后人引用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就是断章取义式解读;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翻出新意的解读。还可以选取文化大家文章中翻新使用古诗句的例子,来进行论证说理。
【解题】
本题目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主要考查辩证思维。题目关注的焦点是如何理解和传承古典诗词,紧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正解和新解均有道理,可以见仁见智,考生能结合材料自圆其说即可。对于传统文化的解读,当然是正解好,正解
能让今人触摸古人的心灵,了解古人文意,
避免以讹传讹;再者,有了正解的传承,才能保证后人正确的引申和化用。但新解也未尝不可,也许更有利于古诗的大众传播和推广运用,更贴近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对大众具有启发和教益作用。注重古诗在今天的实用性,才能让诗句在时代的土壤中生根发芽,使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灿烂光辉。本题考查的其实是考生对传承传统文化的看法和思考。抓住这一点确定立意,表达观点,阐述理由均为符合题意。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正解古诗词,维护文化原貌。
2.古为今用出新意,贴近生活易传承。
3.正解新解均为传承,不同领域区别对待。
4.不篡改古人,不误导后人。
5.……
偏题立意:
1.古诗之美。(跑题,写作重心偏到“美”上,脱离“理解与传承”)
2.“沉舟”二句我之见。(偏题,试题让考生谈的不是对诗句的理解,而是对解读争论的看法)
3.不正解有愧于古人,不新解不利于传承。(逻辑上自相矛盾)
……
【下水文】
古为今用翻新意,与时俱进焕生机
优秀文化通古今,经典诗句启未来。对于古诗词,是正解好,还是新解妙,几位同学各执一词。我认为,贴近时代和生活,化腐朽为神奇,读出新意,更有利于古诗词的传承。
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就是古为今用,新解才更契合时代价值。
虽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正解,是刘禹锡倾诉无罪而长期遭贬之不平,抒发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这种悲叹虽仍能引发共鸣,但未免失落抑郁。既然新解能解读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解读出激励人生奋进的积极意义,并且也容易被读者接受,为什么不可以翻新使用
呢?再如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使用,更是断章取义,完全违背庄子的本意,但其激励后进惜时励学的作用已经达到,这种使用不更契合时代价值吗?
翻出新意,化腐朽为神奇,才能使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华。
陶渊明曾写下“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四句诗,其
本意是鼓励人及时行乐。既然生命短促,人
扬州人事考试
生难控,社会黑暗,欢乐难得,那么,就要及时抓住生活中的欢乐,尽情享受。这种思想在今天肯定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若是化腐朽为神奇,翻出新意,用它勉励学生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勉励青年抓住机会,积极奋进,又何尝不可?“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若劝勉人的目的能达到,又有几人会细究言辞的本意?
文化的传承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与时俱进,才能使其内涵不断丰富。
传承古典诗词,归根结底是古为今用,服务于今人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如果死记硬背,毫无用途,传承又有何意义?李商隐有两句情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本是表达对思念之人的忠贞不渝。今人固然也可用其表达爱情,但用其表达奉献精神也很合适啊。何况“诗无达诂”,因读者的心理、情感不同,古来就有“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的情况。那么,今人根据今天情势,灵活使用,不断
丰富古诗内涵有又何不可?
当然,对于特定领域,如进行古典研究,古籍整理和校注,还必须秉持严谨态度,以尊重古人和古诗的精神,知人论世,正确解读。不可滥解,贻误后学。
天机云锦用在我,翦裁妙处非刀尺。正解好还是新解妙,几位同学不必再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场合区别对待,如此,才有利于古典诗词的传承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