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解题策略
一、考点精讲
(一)代入
代入法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最为常见的解题方法之一,是将题目的选项直接代入题干来判断正误的方法。代入法有效地避开了寻题目中各种等量关系这一环节,而是对题目做“定性分析”,所依据的是数学运算题是“客观单选题”这一特性。运用代入法,必然要与排除法相结合,故此法又称“代入排除法”。它的好处是:即使考生不会解题,也能用代入法得出正确的答案。代入法有多种形式,包括:
1.直接代入法
直接将选项代入题干中进行验证的方法,适用题型包括同余、不定方程、多位数、年龄、和差倍比等。
【例】有粗细不同的两支蜡烛,细蜡烛的长度是粗蜡烛长度的2倍,点完细蜡烛需要1小时,点完粗蜡烛需要2小时。有一次停电,将这样两支蜡烛同时点燃。来电时,发现两支蜡烛所剩长度一样,则此次停电共停了()。
A.10分钟
B.20分钟
C.40分钟
D.60分钟
【答案】C
【解析】因为细蜡烛的长度是粗蜡烛长度的2倍,且点完细蜡烛需1个小时,则所求的时间应在30分钟和60分钟之间,把各选项代入,只有当停电时间为40分钟时符合题意。
因此答案选C。
2.特殊值代入法
将题干中某种未知量设为特殊值(设置时通常要考虑到方便计算),然后代入题中,求出结果。
【例】一辆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它又以40千米/时的速度从B 地返回A地,则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千米/小时。
A.50
B.48
C.30
D.20
【答案】B
【解析】假设AB两地距离为120千米,则A地开往B地用了2小时,从B地返回A地用了3小时,来回总路程为240千米,则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240÷5=48千米/小时。
3.代入法的其他形式
代入法经常和排除法、估算法、猜证结合法、设方程算法等综合运用。
【例】四个连续的自然数的积为1680,它们的和为()。
A.26
B.52
C.20
D.28
【答案】A
【解析】设四个自然数中最小的为x,则四个自然数分别为:x,x+1,x+2,x+3,则
4个自然数的和为4x+6,即4个数的和减去6能被4整除,代入选项,只有A符合。
(二)数字特性法
数字特性法是指不直接求得最终结果,而只需要考虑最终计算结果的某种“数字特性”,从而达到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
掌握数字特性法的关键,是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数字特性规律。(下列规律仅限自然数内讨论)
1.奇偶运算基本法则
(1)基础
①奇数±奇数=偶数;
②偶数±偶数=偶数;
③偶数±奇数=奇数;
④奇数±偶数=奇数。
海南省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2)推论
①任意两个数的和如果是奇数,那么差也是奇数;如果和是偶数,那么差也是偶数。
②任意两个数的和或差是奇数,则两数奇偶相反;和或差是偶数,则两数奇偶相同。
【例】某次测验有50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题得3分,不做或做错一题倒扣1分,某学生共得82分,问答对题数和答错题数(包括不做)相差多少?()
A.33
B.39
C.17
D.16
【答案】D
【解析】答对的题目+答错的题目=50,是偶数,则答对的题目与答错的题目的差也应是偶数,D项,16为偶数,符合题意。
2.整除判定基本法则
(1)能被2、4、8、5、25、125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
①能被2(或5)整除的数,末一位数字能被2(或5)整除;
②能被4(或25)整除的数,末两位数字能被4(或25)整除;
③能被8(或125)整除的数,末三位数字能被8(或125)整除;
④一个数被2(或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一位数字被2(或5)除得的余数;
⑤一个数被4(或2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两位数字被4(或25)除得的余数;
⑥一个数被8(或12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三位数字被8(或125)除得的余数。
(2)能被3、9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
①能被3(或9)整除的数,各位数字和能被3(或9)整除。
②一个数被3(或9)除得的余数,就是其各位相加后被3(或9)除得的余数。
【例】下列四个数都是六位数,X是比10小的自然数,Y是零,一定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是多少?()
A.XXXYXX
B.XYXYXY
C.XYYXYY
D.XYYXYX
【答案】B
【解析】这个六位数能被2、5整除,则末位为0;这个六位数能被3整除,则六位数
各位数字和是3的倍数,因此答案选B。
3.倍数关系核心判定特征
(1)如果a:b=m:n(m,n互质),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
(2)如果a:b=m:n(m,n互质),则a±b应该是m±n的倍数。
(3)如果x=m
y(m,n互质),则x是m的倍数;y是n的倍数。
n
【例】在招考公务员中,A、B两岗位共有32个男生、18个女生报考。已知报考A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5:3,报考B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2:1,报考A岗位的女生数是()。
A.15
B.16
C.12
D.10
【答案】C
【解析】报考A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5:3,则报考A岗位的女生人数是3的倍数,A项,如果报考A岗位的女生数为15,则报考A岗位的男生为25人,不符合题意,C 项,报考A岗位的女生为12人,男生为20人,符合题意。
(三)赋值法
1.定义
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对某些未知量赋予确定的值,再推出其他相关量及最终结果的方法,所赋的实际值不影响最终的结果。当题目某些量没有给出具体数值,而只给出比例关系,且具体数值对最终结果没有影响时,一般考虑使用赋值法。
2.应用
(1)当题目某些量没有给出具体数值,而只给出比例关系,且具体数值对最终结果没有影响时,一般考虑使用赋值法。
(2)赋值法以便于运算、取整运算为原则。若题干中有分数,则赋值要选取分母的倍数;
(3)若题干中有比例特征,则根据比例倍数进行赋值。
(4)赋值法主要应用于分数应用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费用问题等题型中。
【例】2013年某种货物的进价为15元/公斤,2011年该货物的进口量增加了一半,进口金额增加了20%,问2014年该货物的进口价格是每公斤多少元?
A.10
B.12
C.18
D.24
【答案】B
【解析】设2013年的货物进口量为100公斤,则2013年的进口金额为15×100=1500元。根据题意,2014年该货物的进口量增加了一半,进口金额增加了20%,则2014年的货物进口量=100×(1+0.5)=150公斤。2014年的进口金额=1500×1.2=1800元。则2014年该货物的进口价格为1800÷150=12元/公斤。
(四)构造极端法
在做数量关系题目时,经常会遇到题后的设问中包含着“最多”、“最少”、“至多”、“至少”、“最轻”、“最重”、“最高”、“最低”等字样,对于这类问题,通常首先分析题意,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