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河北师范⼤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
2019河北师范⼤学中国史真题
⼀.名词解释
1.宗法制
西周以嫡庶来划分宗族系统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内容是嫡长⼦继承制,即嫡长⼦继承⽗亲的宗主地位,庶⼦分封。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和庶⼦应分封到地⽅去当诸侯;诸侯的嫡长⼦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分封为卿⼤夫;卿⼤夫的嫡长⼦即位,其余诸⼦分封为⼠。宗法制只适应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之间的关系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宗法制以⾎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段。
2.⼤索貌阅
隋朝为解决户⼝隐漏情况严重、国家赋税减少的状况⽽推⾏的⼀种措施。在畿内 (⾸都及直辖县)设保长、闾正、族正。畿外设⾥正、党长。开皇三年(583年),⽂帝下令州县官吏“⼤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体貌,以防诈⽼讹⼩逃避租役。⼀旦查出户⼝不实者,⾥正、党长流配远
⽅,同时,还⿎励百姓互相检举,告发不实之户。⼜命令堂兄弟以下亲属析户分居,各⽴户头,以防包容隐庇。隋炀帝⼤业五年(609年),⼜⼀次“貌阅”。“⼤索貌阅”使⼤量逃避赋役的丁壮和隐匿的户⼝重新编⼊户籍,增加了封建国家的户⼝和财政收⼊,加强了中央集权。
3.⾟⾣
⼜称“北京”、“祺祥”。1861年(⾟⾣年)那拉⽒为夺取清朝最⾼统治权⽽在北京发动的宫廷。1861年8⽉咸丰病死在热和⾏宫,皇⼦载淳即位,端华、肃顺等⼋⼤⾂为“赞襄政务王⼤⾂”。定明年改元为祺祥。那拉⽒与恭亲王奕昕秘密策划废除⼤⾂辅政。11⽉,奕昕控制北京的军队,乘皇室回京时机,将端华、载垣、肃顺杀死,拥护慈禧“垂帘听政”,废除祺祥年号,该称同治,史称⾟⾣。
4.整理国故运动
1919年5⽉《新潮》杂志针对国故、国粹研究提出的主张。其后胡适发表《新思潮的意义》,把整理国故作为对待处理传统学术思想的态度和⽅针,并于1923年创办《国学季刊》,由此在学术界引起了⼀场规模较⼤的“整理国故运动”。整理国故运动作为20世纪20年代的⽂化思潮,⽆论在史料保存与挖掘上还是它体现的学术氛围,都对我国史学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5.晏阳初
晏阳初(1890—1990),别名晏遇春,四川巴中⼈,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晏阳初早期开展平民教育运动时,认为中国的⼤患是民众的贫、愚、弱、私“四⼤病”,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计、⽂艺、卫⽣和公民“四⼤教育”,培养知识⼒、⽣产⼒、强健⼒和团结⼒,以造就“新民”,并主张在农村实现政治、教育、经济、⾃卫、卫⽣和礼俗“六⼤整体建设”,从⽽达到强国救国的⽬的。著有《平民教育的真义》、《农村运动的使命》等。
6.中共⼋⼤
1956年9⽉在北京举⾏的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会。中共⼋⼤提出和初步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重⼤问题: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盾的变化,提出党和国家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发展社会⽣产⼒;在总结第⼀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了既反保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针。⼋⼤是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次⼤会。它关于中国社会主义主要⽭盾的理论以及党和国家⼯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的决策具有重⼤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简答题
1.北魏孝⽂帝的措施
(⼀)改⾰的背景。北魏⾃建国以后,经过整整⼀个世纪的努⼒,对北⽅的统治逐渐巩固,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主要是经济落后,政令不举,阶级⽭盾和民族⽭盾尖锐,影响着北魏的发展。北魏统治者如继续采⽤原有的制度和办法进⾏统治是很困难的,于是北魏政府中的⼀些有识之⼠深感必须改弦更张,设法缓和当时的阶级⽭盾和民族⽭盾。⽽⼤量荒地的存在和皇权的增强,也为改⾰提供了条件。
(⼆)改⾰内容。改⾰⼤体分两期进⾏。第⼀期在484—486年间,主要改⾰政治、经济制度;第⼆期在494年迁都洛阳以后,着重改⾰鲜卑⼈的⽣活习惯,实⾏。北魏孝⽂帝改⾰,在前期主要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的。(1)整顿吏治。太和⼋年(484年),改⾰⾸先从吏治开始。改⾰法令规定:守宰的任期按治绩的好坏决定,不固定年限。⼜制定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统⼀筹集(户调外每户增收帛三匹、粟⼆⽯九⽃),定期按官品发放,不许官吏⾃筹。为了杜绝贪赃枉法,⼜制定了惩治贪污的办法。(2)三长制。太和⼗年(486年),北魏⼜下令废宗主督护制,实⾏三长制。规定五家⽴⼀邻长,五邻⽴⼀⾥长,五⾥⽴⼀党长。三长要求挑选乡⾥中能办事⽽⼜谨守法令者担任。其职责是掌握乡⾥⼈家的⽥地,检查户⼝,管理农民,征收租调,征发兵役徭役。(3)均⽥制。其主要内容是:男⼦⼗五岁以上,授露⽥四⼗亩、桑⽥⼆⼗亩;妇⼈授露⽥⼆⼗亩。露⽥不得买卖,桑⽥亦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者得买所不⾜”。(4)户调制。废除九品混通制,实⾏定额租税制。即⼀夫⼀妇的家庭,纳户调帛⼀匹、粟⼆⽯。(5)迁都洛阳。太和⼗⼋年(494年),把都城由平城迁
到洛阳。(6)改⾰。太和⼗九年(495年),下令禁⽌穿胡服,改穿汉服; 禁⽌在朝廷上说鲜卑语,改说汉语;凡迁居洛阳的鲜卑⼈,即以洛阳为籍贯,不得归葬平城。次年,⼜下令改繁复的鲜卑姓为⾳近或义近的汉姓,如拓跋⽒改为元⽒。孝⽂帝还积极提倡鲜卑贵族和汉⼈⼠族联姻。
(三)改⾰的意义。北魏孝⽂帝改⾰是⼀次政治、经济、⽂化和风俗习惯的全⾯改⾰,它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意义重⼤,影响深远。(1)整顿吏治,始班俸禄,严惩贪赃枉法,对于消除百余年来的官吏、守宰鱼⾁⼈民之积弊,改造封建政权,起了积极的作⽤。(2)实⾏均⽥制、三长制和改⾰户调制,⼀⽅⾯,在⼀定程度上打击了⼠族门阀地主,抑制了他们的恶性发展;另⼀⽅⾯,有助于招引⼴⼤劳动⼈民回到⼟地上来,开垦荒地,恢复发展⽣产。(3)提倡鲜卑族接受汉⽂化,推动了北⽅民族的融合过程。
2.清朝秘密⽴储政策
(1)秘密⽴储制的背景;康熙末年,皇太⼦和康熙帝的权⼒⽃争⽇益加剧,其他皇⼦和⽂武⼤⾂卷⼊纷争,政局动荡不安,康熙帝决⼼不再⽴储。表明汉制的明诏⽴储与满族的历史⼟壤不适应。雍正是最⼤的受益者,⼜是最⼤的受害者。没有明诏⽴储使他创伤很深,他必须未⾬绸缪,为了⼦孙他不能留下千古疑案。既不能明诏⽴储,历史经验已经证明了;⼜不能不⽴储,使皇帝来路不明,阴影笼罩了雍正⼗三年。所以需要全新的设计和具体的操作。
(2)秘密⽴储的具体操作:雍正元年⼋⽉,诏众⼤⾂,当众⾯谕⽴储之事,将⽴储密旨藏于乾清官最⾼处“正⼤光明”匾之后,随⾝携带⼀副本。雍正⼗三年,乾隆继位,这是秘密⽴储制的第⼀次实践。成丰继位,这是秘密⽴储制的绝响。
(3)秘密⽴储制的评价:与历代王朝建储⽴嫡迥然有别的秘密⽴储制,基于满族社会特殊的历史传统、政治⽂化,同时⼜融合了汉族⽴太⼦以定国本的有益经验,是对中国古代传统皇住继承制的重⼤变⾰,也是对于满族不⽴储传统的修改和发展。其审慎运作有利于国家最⾼权⼒的平稳交接,⽽从所有皇⼦中遴选皇储,并通过长期的观察、精⼼培养教育,最后确定皇位继承⼈,⽆疑会提⾼优选皇储的⼏率。乾隆⼀再阐发“不可不⽴储,⽽尤不可显⽴储”的道理,终于确⽴了有清⼀代的不拘嫡长、秘密⽴储的家法。
3.洋务运动失败原因
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第⼀,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西⽅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加⼤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
第⼆,洋务派本⾝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不懂管理的封建官吏来管理企业,导致管理混乱、腐败横⽣,洋务企业从⼀开始就注定了失败。
第三,洋务运动的⽬的之⼀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之利”作⽤,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甲午战争,洋务派标榜的“求强”“求富”⽬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基本失败。
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腐朽落后的清朝统治阻碍着先进⽣产⼒的发展,新的⽣产⼒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外壳中发展起来的。
4.改订新约的内容
4.改订新约的内容
(⼀)内容。改订新约是南京政府的重要外交活动。1928年6⽉15⽇,南京政府发表《对外宣⾔》,内称今当中国统⼀告成之际,应进⼀步⽽遵正当之⼿续,实⾏重订新约。”7⽉7⽇外交部提出重订新约的三条原则:条约已届期满者,废除旧约,另订新约;尚未期满者,以正当之⼿续解除另订;旧约已期满新约未订定者,另订适当临时办法,处理⼀切。改订新约的内容包括关税⾃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两项。
(1)关于关税⾃主问题。1928年7⽉,国民政府⾸先同美国订⽴《整理中美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随后,陆续同挪威、⽐利时、意⼤利、丹麦、葡萄⽛、荷兰、瑞典、英国、法国、西班⽛、⽇本缔结“友好通商条约”或新的“关税条约”。所有这些条约都在原则上承认了中国的关税⾃主。根据这些条约,中国⽅⾯改变了长期以来关税制度上的均⼀税和海陆关不统⼀这两种不合理的规定,使中国获得了⼀定的关税⾃主权,并提⾼了税率。但是,关税⾏政管理权仍然掌握在帝国主义者⼿中,税率的提⾼也仍有限制(基本按1926年关税会议所议税率),所以中国的关税权仍不能完全⾃主。
(2)关于废除领事裁判权问题。英、法、美、⽇⼏个帝国主义国家⼀直未表⽰同意。1931年,南京政府公布《管辖在华外国⼈实施条例》。但实施⽇期⼀再后延,最后并未实⾏了。
(⼆)意义。南京政府的改订新约,具有⼀定的积极作⽤,通过改订新约这种⽅式,国民政府取得了有关各国的承认。但它并没有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更远远没有使中国成为独⽴⾃主的国家。
5.民族资产阶级兴起的原因
近代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脱胎于西⽅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的夹缝之中,从⼀开始就奠定了其规模⼩、技术落后、多集中于沿海的商埠等特点。
近代以来,随着西⽅资本主义的⼊侵,在⽡解中国的封建经济基础的同时,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存创造了⼀定的空间,创造了其产⽣的⼀些客观条件,包括市场和劳动⼒等等。⽽在封建地主阶层倡导下进⾏的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的第⼀批⼯矿企业,其中的⼀部分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使得⼈们认识到创办企业的优越前景,这样⼀来,⼤批的商⼈、官绅投⼊到办企业的⾏列中来,他们⾃筹资⾦,投资于近代的以⼯业为主的⼯矿、交通等⾏业,开始形成了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
产⽣于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中国社会,近代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性。⼀⽅⾯,他们深受西⽅资本主义的压榨,⼜受到本国封建势⼒和上层地主的官僚资本主义的排挤,⽣存处境极为艰难,所以具有很强的⾰命性,要求推翻加在其⾝上的负担;但是同时,由于他们的势⼒很弱,不具备单独⾰命的实⼒,所以为求⽣存,⼜不得不向中外势⼒妥协。
6.《论⼗⼤关系》的内容与意义
1956年4⽉25⽇⽑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会议上的讲话。⼗⼤关系是指:重⼯业和轻⼯业、农业的关系;沿海⼯业和内地⼯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产单位和⽣产者个⼈的关系;中央和地⽅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党的关系;⾰命和反⾰命的关系;是⾮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论⼗⼤关系》的报告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为中共⼋⼤的召开做了准备。
三.材料分析题
1.句读,周亡国的原因,两种制度(分封制,郡县制)的异同
2.句读,清前期的赋税政策
3.清前期的外交政策,清朝外交政策的改变,积极的作⽤
四.论述题
1.东汉、唐、明的宦官问题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不同点。
(1)东汉宦官专权的特点是出现外戚、宦官交替掌握朝政的局⾯。东汉前期,皇帝很注意外戚⼲政,严格限制他们的政治权⼒,不使权势过⼤。章帝死后,和帝⼗岁即位。以后的继位皇帝也多是⼩⼉,太后临朝听政,实际是依靠娘家的⽗兄掌权,因之往往形成庞⼤的外戚权⼒集团,左右朝政。⼩皇帝多⾮太后亲⽣,年长之后,畏忌外戚的权势,怕被废黜,就以⾝边的宦官为⼼腹,伺机除掉外戚集团,宦官⼜掌⼤权。
(2)唐代宦官区别于东汉及明代宦官的主要特点是宦官掌兵权。唐德宗设护军中尉⼆⼈、中护军⼆⼈,全以宦官充任,统率左右神策军、天威军等禁军。元和初年,宪宗设枢密使⼀职,以宦官⼆⼈充任。宣宗时出现了枢密院,枢密使下设枢密承旨,再下有枢密院史,各级机构已相当完善。中尉掌军和枢密掌政,为唐后期宦官专权提供了切实的保证。
(3)明代的宦官专权。⼀是明代宦官极端受制于皇权。与以往历代宦官专权不同,⾃始⾄终明代宦官的权⼒都是皇帝有意或者⽆意给予的,这也因此决定了明代宦官的权⼒⽆论多⼤都不能超越皇权,⽽是极端受制于皇权,始终都只能是在皇权允许的范围内活动。⼆是宦官权⼒的⾮法定地位。在整个明代,宦官的权⼒或⼤或⼩,都⼀直处于权⼒体系中⾮法定状态。
2.中国⼈学习西⽅的阶段性特点
(⼀)两次鸦⽚战争时期的西学传播。西学是指西⽅⾃然科学、社会科学、西⽅社会知识等西⽅学术⽂化。鸦⽚战争以后,传教⼠⼤量进⼊中国,以通商⼝岸为基地,进⾏各种西学传播活动,出版了⼀批介绍西⽅近代科学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英国传教⼠兼医师合信的《全体新论》等5种西医著作、英国传教⼠蒙克利的《算法全书》、美国传教⼠哈巴安德的《天⽂问答》、合信的《天⽂略论》、英国传教⼠伟烈亚⼒和中国⼈李善兰合译的《代微积拾级》、伟烈亚⼒与中国⼈王韬合译的《重学浅说》、英国传教⼠艾约瑟和李善兰合译的《植物学》等,都是第⼀次将西⽅近代科学介绍进中国的著作。
(⼆)洋务运动时期的西学传播。洋务运动开展以后,洋务派为了学习西⽅科学技术,开始⼤量翻译刊印西⽅图书。洋务派创办的京师同⽂馆也从事西书翻译活动。同⽂馆共译刊西⽅图书200多部,内容除了有近代物理、化学、数学、天⽂、地理以外,更着重于外交、世界历史和法典等。其中以美国⼈丁韪良所译《万国公法》、中国⼈杨树和张秀合译的《世界史纲》、法国⼈毕利⼲所译的《化学阐原》影响较⼤。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附设了翻译馆,由英国传教⼠傅兰雅主持,翻译出版西学书籍。翻译馆译刊的西书内容包括应⽤科学与⼯程技术、⾃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社会科学等,其中著名译作不少,如《化学鉴原》《化学分原》《地学浅释》《佐治刍⾔》等,都是影响⼴泛、轰动⼀时的译作。在翻译和介绍西学的中国⼈中,贡献较⼤的有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洋务运动时期传播的西学,内容主要以⾃然科学和应⽤科学为主,但有关西⽅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容也开始增多。在这时期,西学通过遍布各地的新式学堂、各种近代报刊和品种繁多的西书,得到⽐较⼴泛的传播,西学的影响已经逐渐从知识界扩⼤到社会基层。
(三)⾰命思想的传播。《⾟丑条约》订⽴后,清政府腐朽卖国的真⾯⽬,渐为时⼈所认识。民主⾰命思想,因之⽇益传播,为资产阶级民主⾰命运动的兴起开辟了思想道路。其时正在迅速形成中的近代新型知识分⼦,则是传播民主⾰命思想的中坚⼒量。上海和东京是当时青年知识分⼦与留学⽣最为集中的两个地⽅。1903年前后,在他们中间兴起了创办刊物、翻译介绍西⽅民主政治学说和各国民主⾰命历史的热潮,两三年内,出版政治性刊物近20种,这些刊物从不同⾓度抨击清政府的丧权辱国
、昏庸腐败,宣传民族主义和民主共和思想,⿎吹进⾏民族民主⾰命,以挽救中国的危亡。在创办报刊的同时,⾰命派还建⽴了⾃⼰的印书馆,印刷⾰命书籍。这些书籍和⾰命报刊⼀样,在国内外销售,传播⾰命舆论,激发民族民主⾰命思想。在宣传⾰命思想的读物中,影响最⼤的是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命书》、邹容的《⾰命军》和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
3.国民政府⾦融的措施
(⼀)厘定新的⼯商经济政策。南京国民政府⾮常重视保护⼯商经济的发展,1927-1937年,国民政府的⼯商政策主要有:颁布各项⼯商法规,以完善对⼯商业的管理,如《公司法》《⼯⼚法》和《矿业法》等;颁布法规,对⼯商业、新发明的产品进⾏奖励,如《奖励⼯业技术暂⾏条例》《⼯业奖励法》等;发布⼀系列函⽂、训令等,以利⽤外资,限制外资设⼚,扶助、救济民营⼯商业。这些措施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每⼀条都落到实处,但仍有利于推进民族⼯商业的发展。
(⼆)整理税收制度。南京国民政府建⽴后,对税制进⾏了全⾯的改⾰,主要措施包括盐税改⾰、征收统税、裁撤厘⾦。1928年开始的盐务改⾰,仅就增加收⼊⽽⾔,成效相当明显;各种统税的征收,实现了⼀物⼀税,为废除厘⾦准备了条件。在厘⾦废除后,⾮常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三)实现关税⾃主。1928年7⽉,国民政府⾸先同美国订⽴《整理中美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随后,陆续同挪威、⽐利时、意⼤利、丹麦、葡萄⽛、荷兰、瑞典、英国、法国、西班⽛、⽇本缔结“友
好通商条约”或新的“关税条约”。所有
⽐利时、意⼤利、丹麦、葡萄⽛、荷兰、瑞典、英国、法国、西班⽛、⽇本缔结“友好通商条约”或新的“关税条约”。所有这些条约都在原则上承认了中国的关税⾃主。根据这些条约,中国⽅⾯改变了长期以来关税制度上的均⼀税和海陆关不统⼀这两种不合理的规定,使中国获得了⼀定的关税⾃主权,并提⾼了税率。但是,关税⾏政管理权仍然掌握在帝国主义者⼿中,税率的提⾼也仍有限制(基本按1926年关税会议所议税率),所以中国的关税权仍不能完全⾃主。
(四)以废两改元与法币政策为主的币制改⾰。
(1)废两改元。国民政府建⽴之初,国内币制极为复杂紊乱,多种不同的银两、银元、铜币和形形⾊⾊的纸币并⾏流通,严重阻碍了商品交换和贸易的发展。1932年7⽉,国民政府财政部设⽴“废两改元委员会”,研究废两改元问题。次年3⽉,国民政府发布废两改元的训令,规定“⾃4⽉6⽇起,所有款项之收付⼀律改⽤银币,不得再⽤银两”。废两改元的实施,废除了银两这⼀落后的货币政策,确⽴了银本位制,并进⽽统⼀了全国的货币。⾃此,银元成为具有强制流通能⼒的本位币,不但有利于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为后来实施的法币政策扫清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2)法币政策。1929—1934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为了转嫁危机对本国的影响,各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货币战,并纷纷放弃了⾦本位制,实⾏了货币贬值政策。1934年,美国实
施⽩银法案,提⾼⽩银价格,并在国内外⼤量收购⽩银,引起了银价⼤幅度上涨,中国⽩银⼤量外流,导致国内银根紧缩,银⾏挤兑,物价猛跌,货物滞销,严重地影响了⼯商⾦融业,经济危机⽇益加剧。为了防⽌⽩银外流,1935年11⽉,国民政府宣布实⾏法币政策,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后来⼜加⼊中国农民银⾏)所发⾏的货币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使现⾦。同时规定实⾏⽩银国有,以及外汇通过英镑来计算(法币1元合英镑1先令2便⼠半)。法币本⾝⽆法定的含⾦量,也不能兑换银币,但它以外汇为本位,信⽤由外汇的价格决定,是⼀种汇兑本位制。
法币政策的实施,统⼀了全国的货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促进国内统⼀市场的形成;由于实⾏⽩银国有,稳定法币汇价,⾦融⾏市,有利于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和⾦融业的改造。另⼀⽅⾯,法币虽然以外汇及⾦银为发⾏标准⾦,但本质上,它是⼀种虚本位制,⼀旦国家财政管理脱离了科学轨道,或者与国家外汇储备及社会有效供给严重背离之时,这种虚本位制就会为推⾏恶性通货膨胀政策提供⽅便。
2019河北师范⼤学中国史真题
中国考研网⼀.名词解释
1.宗法制
西周以嫡庶来划分宗族系统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内容是嫡长⼦继承制,即嫡长⼦继承⽗亲的宗主地位,庶⼦分封。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和庶⼦应分封到地⽅去当诸侯;诸侯的嫡长⼦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分封为卿⼤夫;卿⼤夫的嫡长⼦即位,其余诸⼦分封为⼠。宗法制只适应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之间的关系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宗法制以⾎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段。
2.⼤索貌阅
隋朝为解决户⼝隐漏情况严重、国家赋税减少的状况⽽推⾏的⼀种措施。在畿内 (⾸都及直辖县)设保长、闾正、族正。畿外设⾥正、党长。开皇三年(583年),⽂帝下令州县官吏“⼤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体貌,以防诈⽼讹⼩逃避租役。⼀旦查出户⼝不实者,⾥正、党长流配远⽅,同时,还⿎励百姓互相检举,告发不实之户。⼜命令堂兄弟以下亲属析户分居,各⽴户头,以防包容隐庇。隋炀帝⼤业五年(609年),⼜⼀次“貌阅”。“⼤索貌阅”使⼤量逃避赋役的丁壮和隐匿的户⼝重新编⼊户籍,增加了封建国家的户⼝和财政收⼊,加强了中央集权。
3.⾟⾣
⼜称“北京”、“祺祥”。1861年(⾟⾣年)那拉⽒为夺取清朝最⾼统治权⽽在北京发动的宫廷政
变。1861年8⽉咸丰病死在热和⾏宫,皇⼦载淳即位,端华、肃顺等⼋⼤⾂为“赞襄政务王⼤⾂”。定明年改元为祺祥。那拉⽒与恭亲王奕昕秘密策划废除⼤⾂辅政。11⽉,奕昕控制北京的军队,乘皇室回京时机,将端华、载垣、肃顺杀死,拥护慈禧“垂帘听政”,废除祺祥年号,该称同治,史称⾟⾣。
4.整理国故运动
1919年5⽉《新潮》杂志针对国故、国粹研究提出的主张。其后胡适发表《新思潮的意义》,把整理国故作为对待处理传统学术思想的态度和⽅针,并于1923年创办《国学季刊》,由此在学术界引起了⼀场规模较⼤的“整理国故运动”。整理国故运动作为20世纪20年代的⽂化思潮,⽆论在史料保存与挖掘上还是它体现的学术氛围,都对我国史学发展做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