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活动平台构建与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以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探索与实践为例
蔡可化
摘要 把学生培养成为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建设人才,仅仅依靠第一课堂进行的教学活动是难以完成的。因此,高等学校在抓好智育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德育、美育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教育,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基于此,笔者在构建大学第二课堂活动平台,开阔学生科学视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第二课堂大学生素质创新能力培养
一、构建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平台的指导思想
1.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当中的地位和作用
育人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把学生
培养成为21世纪需要的合格建设人才,仅仅依靠教学计划规定的第一课堂进行的教学活动是难以完成的。因此,高等学校在抓好智育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德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教育,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在有一定专业主攻方向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这对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智能,使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所谓第二课堂活动是相对于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而言的,它与第一课堂相配合,并与其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整体。第二课堂指的是在教学大纲范围以外由大学生自愿参加的多种多样的教学、科技、文化等活动的总称。从广义上说,第二课堂包括教学计划所设置课程以外的校内外的各种教育活动;狭义上说,它仅指校内的课堂教学以外的一系列活动。高校第二课堂以育人为宗旨,以培训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以丰富的资源和空间为载体来展开系列开放性活动,是学生吸取课外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培养个性情操,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因此,从多年的人才培养实践中,越来越彰显出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力。
2.第二课堂的特点
在工作实践中,第二课堂显现出如下主要特点:
自愿自主性。第二课堂是依据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等,不受所在年级、程度的限制,均可采
取自愿报名参加,其生命力主要依靠自身内在的凝聚力所产生的吸引力,由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知识思想性。专业与非专业的许多知识,往往在课堂教学内受到教学大纲的限制,而第二课堂活动为知识的继续开拓或在某一课题上意欲向纵深发展或追求发明创造,就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第二课堂的知识特点往往通过研究生和本科生、理科生和文科生之间各个层次、每个学科和爱好相同的学生之间的广泛交流来体现的。所有这些,课堂教学望尘莫及。第二课堂活动的思想性,主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创造一种为学生提高觉悟和陶冶情操的环境来实现,它的特点在于潜移默化。活动开放性:第二课堂的活动范围是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能吸收大量的社会信息,其中的许多活动直接与社会的科技、经济、工程、教育、文化等相互沟通,各个专业之间也形成互相穿插,在活动成员中克服了学校与社会、专业与专业之间存在的各种闭塞,使第二课堂呈现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3.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及形式
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是受我国的教育目的、大学专业培养目标和第二课堂的特点所制约。一般有政治性活动、学术性活动、知识性活动、健康性活动、文学艺术性活动、娱乐性活动、服务性活动(公益性活动、有报酬的勤工俭学等)等等。它们在实际展开的过程中,往往表现为一个活动含有几方面的内容,例如在娱乐性活动中包含着知识性、健康性的内容。第二课堂在活动形式以它的灵活性与多样性著称。
小组活动是第二课堂的基本形式。小型分散,有利于开展多样性活动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小组活动在组织形式上有:艺术小组、体育小组、学术研究小组、科研攻关小组等,某一活动项目都可以成立相应的活动小组。
众性活动一般接受较多的学生参加,带有普及性质。主要的活动组织形式有:报告会、讨论会、各类讲座;参观、访问、调查;知识与智力竞赛、公益劳动等。
个别活动是以学生个人单独进行的一种活动形式。凡具有一定自学能力和有一定特长的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爱好与兴趣由个人独立地进行,有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如在文艺方面的绘画、演奏、雕刻、书法、摄影;在理工科方面的个人实验研究、现场调查研究报告、撰写学术论文、读书报告等。个别活动决不是让学生处于一种无目的、无方向的散漫状态,它同样需要教师、辅导员参加指导、引导。既要放手让学生活动,又要经常检查与督促,使学生的活动沿着健康地轨道发展。
二、第二课堂活动平台的构筑与实施
基于上述对第二课堂的认识,以及对其特点、内容和形式的把握,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培养规律,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构建了相对完善和科学的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课外科技文化、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活动运行机制。
1.组织体系构成
在学院建立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工作委员会,由分管教学、学生工作的领导,学生工作人员、教务秘书、各专业系负责人以及学生组织负责人构成,对科技活动进行统筹规划、指导。由团委负责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的领导、策划、具体指导和组织工作等,负责对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由学生会、学生社团各部门负责第二课堂的学术文化讲座、社会实践、文艺体育活动、宿舍文化建设等活动的具体实施。由于职责明确,组织健全,确保了第二课堂有序实施。
2.第二课堂平台构建与实施
第二课堂可以说内容丰富多彩、范围宽泛、层次不一。我们在第二课堂的开展上,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紧扣社会发展需要、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主题,科学地构建大学生第二课堂平台,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层次高、锻炼价值大、受益面广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总结,已经形成了集思想素质类、身心素质类、专业素质类、实践服务类等四大版块组成的第二课堂活动平台。需要说明的是,这四个版块的分类是相对的,其中很多活动的功能是多元的,从受众学生的实际而言,达到综合素质提高。
(1)思想素质类第二课堂
主要以大学生生涯设计活动为主线,以 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会生存 为导向,加以设计、组织相关的活动。在设计活动时,充分把握学生思想实际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寓教育于活动中,
同时根据不同年级特点,确定活动的侧重点。对学生进行生涯设计系统辅导,一年级重在大
38
12/2008
学适应指导,二年级重在目标调整指导,三年级重在职业定向指导,四年级重在职业选择指导。使学生在参加指导性活动中,思想素质得到提高。同时,还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和重要的历史事件的契机,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大学生使命等主题的征文、座谈、演讲、辩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在深深吸引学生参与其中的同时,注入了思想教育的元素,使学生思想素质得到提升。
(2)身心素质类第二课堂
当代大学生由于成长的环境,以及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呈现出的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等不断增大的趋势,身心素质急需提高。因此,我们系统地规划了关于提升学生身心素质的活动。
身体素质第二课堂:通过集体晨练、晨读,以及举办丰富多彩的各类文体活动吸引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强体魄,益心志。
心理素质第二课堂:聘请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作为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督导专家,成立大学
生心理健康自助中心,各班级建立了心理健康联络员。通过专家讲座团体辅导与个体咨询相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每年均进行心理测试并建立心理档案,对测试超标的学生进行跟踪观察与心理疏导。
(3)专业素质类第二课堂
学生的专业素质,除打好专业基础、基本技能外,还需要不断拓展与提升。包括科学素养的积淀、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文素质提升等等。学生专业素质的拓展一直得到我们的重视和加强。举办 素质拓展周 活动,集中邀请相关学科专业的专家,分专业向学生介绍学科最新发展动态、专业信息与发展前景等,开阔学生学术视野。开展 读书节 活动,推荐人文社科、环保科类书籍,举办读书征文、读书沙龙活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开办 大学讲坛 ,由 名师讲坛 、 研究生论坛 和 大学生论坛 三个版块组成。使学生能及时追踪国际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开阔视野,提高他们进入科学研究领域的兴趣。
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施 大学生科研导师制 、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即二年级学生参加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三年级学生进入教师科研课题组,四年级实行科研导师制,较好地培养了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三年来,我院共实施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项目93项, 490名学生参加,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4.实践服务类第二课堂
依托我院环境学科优势,通过组建大学生社团,开展环境保护系列活动和校园文化及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学生创新能力,最终使得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提高。2001年11月,由我院发起,联合徐州四所高校学生组织成立了 徐州市大学生世纪环保组织 。建立三个环保宣教基地,成立了徐州市青少年绿行动教育指导中心,实现了大、中、小学校 三位一体 联手探索并实践环境教育的理想。
采取点面结合的形式,紧紧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暑期组建四至五个社会实践团队,其他学生分散进行,到我国环境脆弱地区就环保的焦点问题进行调研,在实践中增强分析环境问题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增知识,长才干。
三、第二课堂取得的成效
1.大学生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通过上述措施,我院培养的毕业生素质有了较大提高,适应社会能力增强,每年研究生录取率在35%左右。以环境工程2001 2班为例,25名学生有16人考取了研究生,考研率达到64%。
2.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通过专业培养和第二课堂的培养,据不完全统计,自2004年以来我院大学生撰写科技论文和各种调查报告300余篇,在专业刊物和会议论文集上公开发表论文119篇,有39名学生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文化竞赛奖励。先后有2名学生的科技论文获得全国大学生 挑战杯 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二等奖。
3.大学生社团活动形成了品牌
2004年9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奖典礼上,我院大学生申报的 立体式环保宣传教育实践行动 项目,获得该年度第五届福特汽车环保奖 大学生环境教育 类奖项,全国仅有5所高校的环保组织获此殊荣。2004年 大学生世纪环保组织 开展的活动被评为江苏省十佳社团活动。先后有3个社会实践团队被授予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小分队。我院也因为建设 绿校园 ,实施 绿教育 ,开展 绿行动 ,培养 绿人才 成绩突出被评为徐州市 绿学院 。
应该说,目前,对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意义和作用已经形成共识。但问题的关键是,在开展活动中存在着学生自发性、形式化、低层次活动多,缺乏第二课堂活动的目标规划、设计,实施中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因此,构建大学生第二课堂平台,对学生在学期间进行系统而科学的第二课堂训练尤其重要,应该引起教育者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韩宝平.依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煤炭高
等教育,2006,(1).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徐州 )
(上接第142页)面临着再分配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将会是社会稳定的隐患。
在线课堂平台六、竞技体育变革主张
竞技体育体制和机制变革是确定无疑的,但变革的形式应该怎样?到目前为止大致有以下三种主张。
有的专家学者主张 休克疗法 ,即效仿东欧国家在剧变以后,为了发展竞技体育,彻底打破原有的体制和机制,全面推向社会、推向市场,迫使竞技体育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社会化和产业化,完全融入社会,任其自生自灭。将体育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之中,大力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在这个基础上,自然能够诞生出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使我国的体育真正做到 长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从长远看,以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是很彻底的,但在短时间内会造成竞技体育界的比较大的动荡和不安,我国竞技体育水平也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出现大滑坡,持这一派主张的属于 革命派 。
还有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原有的竞技体育体制和机制确实有不少问题,但通过改革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改革应该顾及到我国的国情,特别是我国目前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最终形成 政府、社会、个人共同举办,财政和市场双重推动的体育事业运行机制 。还提出了今后竞技体育体制和机制再造的具
体方案。这一主张比较温和,也比较可行,实施起来也比较稳健,不会造成大的动荡,但具体操作过程可能会比较复杂,比较耗时费力。持这一派主张的属于 改革派 。
还有一部分人持改良主张,认为我国目前实行的 举国体制 办竞技体育是成功的,应该继续使其发扬光大,至于存在的问题是可以通过修修补补来完成,这一观点自悉尼奥运会后愈加信心十足。这一派的几乎所有论点和论据围绕的中心就是夺取金牌,结论都导向同一个方向:即维持原有的竞技体育发展的秩序,这一派属于 改良派 。
做了以上的介绍,笔者想说的是,在举国体制这一问题上,理论学者们都还是在进行着反思,这也使我们看到了我国体育发展的希望。
参考文献:
[1]梁晓龙,鲍明晓,张林.举国体制.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1).
[2]戴敬东.论我国竞技体育 举国体制"的挑战因素及可能的变革.广
州体育学院,2005,11.
[3]秦椿林,张春萍,魏来,石春健,靳厚忠.再论 举国体制 [J].北京
体育大学学报,2005,28(4):437-439.
[4]侯嫣然.我国市场经济下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思考[J].荷泽学院
学报,2006,28(2):122-125.136.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39
12/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