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习与学习理论的概述
一、学习的实质
(一)学习的概念
心理学对学习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涉及的内容也较为广泛。纵观100多年“学习”研究的历史,虽然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给学习下的定义各不相同,但都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揭示了学习的实质。综合来看,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包括人类和动物的学习。目前对广义学习的定义,心理学界较为一致的意见是: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二)学习的实质
学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例如,儿童学习弹琴,这属于一种外显的行为变化。还有一些学习则属于行为潜能的变化,没有外显的行为表现。例如,儿童从电视中或成人身上观察、习得的某些行为通常并没有马上表现出来,而是在日后的某些场合或情境中展现出来。道德规范的获得往往不是在当前行为中立即表现出来,但它却能影响人们未来的行为。在行为潜能的变化中,虽然外在行为没有直接、明显的变化,但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已经发生了变化。
2.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药物、疲劳、疾病等因素也能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但这些变化都是比较短暂的。疲劳会影响人的行为,降低工作效率,但这是短时间的,一旦解除疲劳,行为便表现如初,因此,疲劳引起的行为变化不是学习的特征。我们学习驾驶车辆、学骑自行车、学游泳等行为变化都是比较稳定的,甚至终生不忘,这些才是学习的特征。
3.学习是由练习或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各种生理因素
例如,身体的发育、衰老或受到伤害等都可以引起主体较大的变化,但这不是凭借经验习
得的,而是非习得的变化,所以不能称之为学习。学习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由有计划的练习或训练产生的比较正规的学习,例如,学生在校学习、运动员技能训练等都属于这一种;二是由偶然的生活经历而产生的随机学习,例如,路遇交通事故而学习了交通法规。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是指行为或行为潜能变化的过程,而不是变化所产生的结果。例如,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得少到知得多的过程,而学生的学习结果指的是学习成绩。当然,可以从成绩推断有无学习发生,或发生的性质和强度,但成绩本身并不是学习。
4.学习没有价值标准与对错之分
在学习理论中,行为的改变是没有价值标准与对错之分的。例如,某学生在外语课上学会了错误的发音或某人养成了酗酒的不良习惯,虽然从价值观上看,前者是错误的行为,后者是属于不良的习惯,但用学习的概念来衡量,两者的行为改变过程都属于学习。
5.学习是指过程而非结果
学习是指个体行为改变的过程,而不是指结果。如某学生语文考试得了满分,这是结果。
学习理论往往不把学习的结果当做研究的内容,而是着重研究学生获取满分之前的整个学习过程,如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以及学习动机等。
6.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行为
人和动物适应环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本能行为,这是通过遗传而获得的种族经验。另一种是学习行为,是在后天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个体经验。本能行为模式有两个特征:一是为该物种所共有;二是在个体被隔离的情况下,不需要凭借经验也能产生。例如,渴了饮水,饿了进食,这都是人和动物先天的本能行为模式,不是凭借学习获得的。而用何种方法得到水和食物,需要凭借经验才能习得,这种行为模式才是学习。
(三)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认知学习理论
人类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人的学习是借助语言的中介作用实现的,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进行的。这是人类学习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动物所不具备的。人类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而
动物学习是在维持生存和种族延续后代的自然环境下产生的,二者有本质的差别。人类学习是在社会环境中的一种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而动物的学习只限于满足个体的生理需要,消极适应自然界环境变化的要求。
学生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表现在学校情境下,有教师指导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以掌握间接知识和经验为主要任务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在相对集中的期间内掌握知识、技能和培养品德的过程。
二、关于学习理论的研究
(一)联结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刺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二)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个体的学习不仅依赖于当前的刺激情境,而且依赖于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三)各流派对教学的启示
虽然不同理论流派对学习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但都有其可取之处。不同学习理论的侧重点不同,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均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根据联结学习理论的观点,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向学习者呈现刺激,以引发出预期的行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学习者必须知道如何去作出适当的反应,以及在什么条件下作出这个反应。为了促进学习者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起联系,通常在教学中要安排线索(作出什么反应的最初提示)和强化(增强在呈现预期刺激时的正确反应)。因此,教学是围绕着如何呈现适当刺激、提供适当的机会,让学习者作出适当的反应。具体来说,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①确定可观察的和可测量的学习结果(行为目标、任务分析和标准参照评估);②预先对学习者作出评估以确定教学应该从哪里开始(学习者分析);③在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水平或业绩能力之前,
先要掌握前面的东西(教学呈现内容的排序,掌握学习);④运用强化影响学习成绩(实际奖赏,形成性反馈);⑤运用线索、塑造和练习以确保形成刺激反应之间的强有力联系(从简单到复杂的练习序列,运用提示)。
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如何使知识更有意义,如何帮助学习者组织新信息,并将它们与记忆中的原有知识联系起来。教学必须基于学习者现有的心理结构或图式,使学习者能够将新信息同原有的知识以某种有意义的方式联系起来。因此,教师应该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是带着各种原有的经验来到特定的学习情境,这些原有经验对学习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应该确定组织新信息的最佳方式,以填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同新信息之间的差距。具体来讲:①应该使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习者控制、元认知训练);②信息的结构化、组织化和有序化,以促进最优的信息加工(认知策略的运用、先行组织者等);③允许和鼓励学习者将当前的学习材料与先前习得的材料进行联系。
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与应用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的经典实验
巴甫洛夫( Pavlov,Ivan Pctrovich,1849-1936),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
巴甫洛夫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主要是对消化系统进行研究,并由此获得1904年的诺贝尔奖。在巴甫洛夫对狗的消化系统研究中,在狗的腮部穿过一个导管,使其与唾液腺相连,导管的另一端与收集、测量和记录唾液分泌量的装置相连。当将食物呈现在狗面前时,狗开始分泌唾液,对其分泌量进行测量。然后每次在给予铃声几秒钟后,随即呈现食物,这时狗也会分泌唾液。将铃声和食物多次相继呈现后,当铃声单独呈现而不给予食物时,狗同样会分泌唾液(见图3 -1)。这就是经典条件作用的建立。
图3 -1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基本观点
在这个实验中,食物能够诱发狗分泌唾液的本能反应,巴甫洛夫将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而将唾液分泌的本能反应称为无条件反应。铃声本来是中性刺激,不能诱发唾液分泌的反应。在铃声与食物多次相继呈现后,单独呈现铃声,狗也能够出现唾液分泌的反应。这时,铃声就变成了条件刺激,诱发了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应。这种经典条件作用建立的基本过程可以表示为:
从上面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经典条件作用就是原本不能诱发反应(唾液分泌)的中性刺激(铃声),与能够诱发反应的刺激(食物)多次配对后,使中性刺激也能够诱发同类反应的学习过程。
(三)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
所谓条件作用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而条件作用的消退是指条件作
用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如铃声)多次重复出现,但没有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伴随,使条件刺激失去信号意义的过程。例如,在狗建立了听到铃声产生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应后,多次只呈现铃声,而不呈现食物,狗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应会逐渐消退。但是在消退之后,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再次呈现条件刺激,条件反应会重新出现。如一个学生一见到班主任就非常害怕,因为班主任每次看见他都会对他进行批评教育,这是一种条件反应的获得。从某段时间开始,班主任见到他不再进行批评,这个学生的条件性反应就会逐渐消退。
2.刺激的泛化与分化
刺激的泛化指在条件反应建立初期,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也能够诱发条件反应。如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最初训练狗对1000赫兹的铃声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然后呈现1100赫兹和1200赫兹的铃声,狗也能够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新呈现的刺激与条件刺激越相似,越能诱发条件反应,诱发的反应也会越多。在生活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也是条件作用中刺激泛化的例子。
与泛化相反,刺激的分化指只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而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
不予反应。例如,只有在呈现1000赫兹的铃声时,呈现食物,而在呈现1200赫兹的铃声时,不呈现食物。狗就逐渐学会了只有在1000赫兹铃声的时候,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这就是刺激的分化。
二、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的经典实验
桑代克尝试错误理论的实验是猫走“迷笼”实验。桑代克把一只饥饿的猫放人特制的迷笼中,把食物放在笼外,使猫可望而不可即。桑代克发现,在猫初入迷笼时,总是乱撞乱叫,试图想挤出迷笼。在一系列盲目而紊乱的冲撞后,猫偶然触动了开关,笼门自动打开,于是出笼得到了食物。再次将猫关进迷笼,猫仍然表现出很多的冲撞行为。多次重复之后,小猫盲目乱撞次数逐渐减少,从笼子里逃出所需要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最后,猫能一进笼子就去触动开关,出笼获取食物。桑代克认为,迷笼里的猫虽然最初是盲目乱撞,但经过反复尝试后,能够逐渐学会打开笼门,即在“迷笼”情境和触动开关的动作之间建立了联结(见图3 -2)。
图3-2桑代克实验用的迷笼
(二)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的基本观点
在桑代克的实验中,猫最初的盲目乱撞是一种“尝试错误”的过程,通过这种尝试使错误而无效的动作逐渐被淘汰,正确而有效的动作被保留,实现了“迷笼”情境和正确反应之间的联结,这个过程也就是学习过程。由此,桑代克提出了尝试错误说,即学习的实质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尝试一逐步减少错误一再尝试”这样一个往
复过程习得的。因此,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又被称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