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表性的理论――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评价“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的贡献: 2、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研究中,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把学习心理学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出了观察学习、间接经验、自我调节等概念,对学习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班杜拉的实验结果都是以人为研究对象而得出的,这就避免了行为主义以动物为实验对象,把由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推广到人当中的错误倾向,结论更加具有说服力。二、代表性的理论――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评价“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局限: 1、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缺乏内在统一的理论框架。 2、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儿童为研究对象建立起来的,但他忽视了儿童自身的发展阶段会对观察学习产生影响。二、代表性的理论――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评价“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局限: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虽然可以解释间接经验的获得,但对于比较复杂的程序性知识,以及陈述性知识和理性思维的形成缺乏说服力。 4、班杜拉虽然强调了人的认知能力对行为的影响,但对人的内在动机、内心冲突、建构方式等因素没做研究,这表明其理论本身仍然有较大的局限性。二、代表性的理论――格拉瑟现实理论※理论概述现实理论是建立在控制理论基础上,假设人们可以对他们的生活、行为、感受和思想负责,它属于认知行为的。依赖人的理智和逻辑能力,以问题为中心,以现实合理的途径求得问题的解决。它注意思维和行为,较少直接针对情感和情绪,强调现在和将来,不纠缠于过去,重视“怎么办”,而不是“为什么”。二、代表性的理论――格拉瑟现实理论※主要观点人
格理论控制理论对行为的解释心理问题的实质 1 2 3 二、代表性的理论――格拉瑟现实理论※评价“格拉瑟现实理论”的贡献: 1、受到多种心理理论和技术的影响,是具有一定程度整合的模式。  2、强调了许多学派所忽视的责任问题,对心理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3、强调人的力量、价值、潜能,强调人的自主性,主张人们应积极生活、更好的把握自己的人生,使生命更有意义。 4、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二、代表性的理论――格拉瑟现实理论※评价“格拉瑟现实理论”的局限: 1、过于强调此时此刻的行为,而在某些时候忽略了诸如潜意识层面或者个人史等其他概念。 2、坚持认为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是由尝试解决外部事件所造成的。 3、
没有触及人生的所有复杂性,并自动忽略了人的发展阶段。这种方法容易变得过分具有说教性。 4、依赖于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良好关系。依赖于言语互动和双向沟通。在帮助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充分表达其需求、意愿和计划的来访者时存在局限。二、代表性的理论――托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理论※理论背景托尔曼强调行为的整体性。他认为整体行为是指向一定目的的,而有机体对环境的认知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他不同意把情境(刺激)与反应之间看成是直接的联系,即 S―R。托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目的说二、代表性的理论――托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理论※理论背景他提出“中介变量”的概念,认为中介变量是介于实验变量和行为变量之间并把二者联系起来的因素。具体说,中介变量就是心理过程,由心理过程把刺激与反应联结起来。因此 S--R 的公式应S--O--R,O 即代表中介变量。他的理论就是从上述观点出发,通过对动物学习行为全过程的考察而提出的。二、代
表性的理论――托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理论※主要观点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待的获得;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外界强化不是产生学习的必要条件。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中介变量;二、代表性的理论――托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理论※位置学习实验位置学习实验迷津二、代表性的理论――托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理论※评价“托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理论”的贡献: 1、把认知观点引入行为理论,重视学习的中介变量,强调学习的认知性和目的性,改变了行为派将学习看成是盲目的、机械的观点。  2、认知目的说和内部强化理论对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3、创造性地设计了各种严密的实验,其研究范式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起到了先行作用。二、代表性的理论――托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理论※评价“格拉瑟现实理论”的局限: 1、托尔曼的心理学整体观点还是行为主义的,对学习的内在信息加工活动过程探讨不够深入,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2、研究结果源于白鼠学习实验,忽视了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差异。二、代表性的理论――贝克的认知疗法理论※理论背景贝克认为,认知产生了情绪及行为,异常的认知产生了异常的情绪及行为。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中介,情感问题和行为问题与歪曲的认知有关。认知的基础理论来自于信息加工的理论模式,认为人们的行为,感情是由对事物的认知所影响和决定的。二、代表
认知学习理论
于错误的知觉和解释。所以,要改变人的行为,就要首先改变人的认知。认知学派认为,在多数情况下,行为和认知是相伴而生的,认知可以改变行为,行为也可以改变认知。一、认知行为理论的发展历程(三)认知行为理论(Cognition and Behavior Theory) 认知行为理论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它是认知理论和行为理论的整合,是对认知和行为理论所存在缺陷的一种批评和发展,但是却不是简单的相加,或者拼凑。
一、认知行为理论的发展历程(三)认知行为理论    (Cognition and Behavior Theory) 认知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1 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 2 认知的形成受到“自动化思考”(automatic  thinking)机制的影响。 3 认知行为理论将认知用于行为修正上,强调认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内在认知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互动。埃利斯理性情绪理论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格拉瑟现实理论托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理论贝克的认知疗法理论代表性的理论二、代表性的理论――埃利斯理性情绪理论※理论背景在20世纪初期,埃利斯发现揭示求助者早期的经历并不能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也无法保证求助者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再出现其他类似的困难。艾利斯认识到:靠非指导性技术很难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信念,而非理性信念恰恰是影响求助者情绪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对求助者的行为起着重要作用。二、代表性的理论――埃利斯理性情绪理论※主要观点――“人性观”人天生有理性和非理性两种信念,情绪问题来自于非理信信念;人天生有容易受人影响倾向,尤其童年时候;人的思想、行为、情绪是互相影响同时存在;人有谴责自己、他人及周围
事物的强烈倾向;人惯于以他人对自己的期望作为生活准则;人有自由意志有能力改变自己的非理性信念;人的存在就是价值,而不是有他们的能力、表现等决定的;二、代表性的理论――埃利斯理性情绪理论※主要观点――“ABC理论”引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信念系统(belief)认知、情绪和行为 Consequence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辩论(disputing intervention)效果(effect) 新的感觉(new feeling) A E B F C D 二、代表性的理论――埃利斯理性情绪理论※主要观点――“ABC理论”二、代表性的理论――埃利斯理性情绪理论※主要观点――“ABC理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