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产业实施优秀人才系统工程方案
谁抢占了人才制高点,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这已成为国际上的共识,党的十六大也提出了“人才强国”的战略。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与先进的产业集的发展水平相比,“江苏沿海风电产业集”风电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形势比较严峻。随着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需求的缺口都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尤其是对掌握一定技术能力、从事相关技术工种的熟练工人(以下简称技术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技术工人总量不足、整体素质较低、结构失调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江苏沿海风电产业集”风电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针对“江苏沿海风电产业集”风电产业人才的短缺,急需实施一项“优秀人才系统工程”,形成一个定位明确、层次清晰、相互衔接的多层次的优秀人才培养和支持体系。逐步实现人才数量多、人才种类全、人才规格高、人才级配合理的基本格局,坚持科技创新与人才开发相结合、科学研究与高级人才培养相结合、培养人才与引进人才相结合、使用人才和创造环境相结合,造就一支有质量、有规模和有战斗力的人才队伍。
一、企业家工程
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家作为独立的体走上历史舞台,为之提供施展身手和抱负的机遇。为此,培育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家队伍也显得更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企业家的素质是企业家所具备的品格、知识、心理、能力四方面的综合水平的体现。品格素质是指企业
家事业心、责任感、政治涵养、品德声誉、工作作风等的综合体现;知识素质则是企业家所具备受教育的程度和工作能力等;心理素质是企业家的自知和自信、意志和胆识以及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精神状态;能力素质是企业家最重要的素质,指企业家的分析综合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最重要的是创新能力。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家还应具备“四大意识”、“三个品质”。“四大意识”是指:一是市场意识;二是竞争意识;三是法制意识;四是风险意识。“三个品质”是指:一是自信、自立、自强;二是具有强烈的进取心;三是具有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技术人才工程
1、高级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1)切实转变观念,着力强化几种意识
一是转变“临时”观念,强化引才意识。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一样,不是权
宜之计、仓促之举,而是一项战略性任务,要有“出人才就是出政绩”的认识,把人才引进工作作为领导目标责任制和年度工作实绩考核的内容;二是转变“排外”观念,强化爱才意识。实践证明,国内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往往都是四方人才聚集度较高的地方;三是转变“全才”观念,强化容才意识。不管是博士或是硕士,他们都只是在某个领域比较专长,要求“全才”和“通才”是不现实的。每个人都有所
长,也有所短,对于引进的人才,要扬长避短,不能求全责备,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防止步入误区,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引进人才与原有人才的关系。有些人担心引进人才影响原有人员的积极性,其实这是一种回避矛盾的短视行为,将丧失通过引进人才带动专业发展的良机。正确的态度是大胆引进优秀人才,以引进人才为契机,建立良好的人才竞争机制,激励全体专业人员更新知识、开拓创新,从而推动学科快速健康地发展;二是正确处理好能力与学历的关系。“引进人才的学历越高越好”,“只要学历层次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也必然高”的观点是片面的。要按照专业的要求引进适用的人才,要注意学历不等同于能力,高学历不等于高能力,要重学历,但不能唯学历;三是正确处理好当前需要与人才储备的关系。“引进各类人才越多越好,即使暂时用不上,也可为将来发展储备人才”的观点是不科学的。人才太少,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人才太多未必能发挥体效应,有时还会导致内耗。要根据队伍的情况制订人才引进的计划,从而建立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在引进紧缺人才的同时,适当储备专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四是正确处理好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的关系。相对于培养人才来说,引进人才的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尤其是对于一些紧缺专业而言。但必须看到人才培养同样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要大力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盘活人才资源。
(3)创造条件,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力
一是创造亲才氛围,用诚心留人。要把人才引进工作作为一个改革的课题来研究,以强烈的改革意识,拓宽人才引进的思路。要创新人才管理制度、分配制度和职称制度,使高级人才引进有章可循;二是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用事业留人。在提供必要的硬环境的同时,要为人才创造宽松的软环境,也就是富有发展机会、能专心致志地开展科研、学术气氛较浓、协作精神较强、人际关系比较融洽的良好工作环境,给人才一片自由发展的天空;三是提供良好的生活待遇,用待遇留人。要加大投入,为人才提供有吸引力的物质待遇,在工资待遇、配偶安置、子女入学、住房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待遇。对顶尖人才的引进,要给予特殊倾斜政策,给予科研资助金、安家费等。只有大力做好高级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改善人才队伍结构,产业的发展才能充满后劲;四是营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为使高
级人才能“进得来,住得下”,除了要完善人才公寓的洗浴室、读书室、活动室,闭路电视和网络宽带接口等硬件设施之外,还要大力发展以溱湖为中心的旅游休闲度假业,为高级人才提供休闲游憩的良好场所,满足他们的文化娱乐活动要求,更好地提高人才的创造能力,进而提高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2、技术工人的培养
(1)构建培养体系,加大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力度
①鼓励企业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要建立企业技术工人业务进修培训和技能考核鉴定制度,使每年技能培训考核鉴定人数不少于技术工人总数的20%,形成职工技能正常成长的通道。要加强对企业职工培训的帮助指导,支持企业在职业学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投资建设实验中心,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高级技能培训政府补贴政策,对参加紧缺职业(工种)提高技能层次培训的企业在岗技术工人,按照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由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经费补助办法。企业技术工人占职工总量的比重、开展职工培训的状况及落实技术工人待遇情况,可以作为企业参加投标、评优、资质评估的参照条件。
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大力推动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培训方式和就业等方面提供指导和服务。支持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通过国有民办、民办公助、股份合作等形式办学,组建教育集团,提高培训能力和规模。鼓励职业教育机构与企业建立校企联合、产教结合和依靠企业办职教的育人新机制,采取“订单培养”,建立“教学车间”、“教学工厂”等形式,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培训提供工学交替、专业化实践、对口就业等条件。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办学质量保证体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促进社会培训机构和民办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③广泛开展职工技能提升活动。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青年技术能手脱颖而出为落脚点,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创新与攻关等活动,提高职工的岗位技能和创新能力。每年
选择一批技能含量高、从业人员多、通用性强、社会影响大的技术工种,开展技能大赛,以此推动产业的技术比武活动,并及时为比武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技术工人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提升其技能等级,在全行业形成学技术、比技能,鼓励岗位成才的良好氛围。
(2)建立人才机制,完善技术工人成才服务体系
①加快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要建立起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上,坚持职业能力与工作业绩相结合;在评价机制上,坚持专业评价与企业认可相结合;在组织实施上,坚持行政指导与技术支持相结合;在现有考核模式上,突出
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关键生产难题相结合,并增加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考核内容;在管理体制上,坚持行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对知识技能型人才的评价,应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突出新技术、新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的要求;对复合技能型人才的评价,应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需要,强化综合性考核和多项技能的考核。要突破比例、学历、资历和身份界限,促进技能人才更快更好地成长。
②坚持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要合理规划与调整职业鉴定机构布局,充分发挥和利用职业学校的优势,优先在具备条件的职业学校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或职业资格考核机构,避免重复建设。
要进一步加大对特定行业、特定工种、特定岗位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尤其对涉及职工生命安全的岗位,必须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对违反有关规定的企业,要督促其限期整改并按规定予以处罚。
③建立技能人才引进、交流、服务体系。建立技能人才信息库,收集和完善各专业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资料,为企业发展、市场需求提供人才储备,定期通过互联网和新闻媒体发布供求信息。加快技能人才专业市场建设,大力发展网上技能人才资源市场,形成有形市场与网上市场优势互补。对需求量大的技能人才,可举办专项招聘会招聘和引进。依托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以及企业集团、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建立高技能人才开发交流工作站,搭建技能人才交流平台。
(3)完善激励政策,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水平
①建立技术工人岗位津贴制度。企业要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的薪酬分配制度,根据自身实际,对聘任的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建立相应的技术等级津贴。技术等级津贴的指导标准是,中级工、高级工的技术等级津贴每月为80元和150元,技师、高级技师的技术等级津贴每月为200元和300元。技术等级津贴在企业工资总额中列支。
②完善异地人才落户政策和技术工人保障机制。在本地就业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可将户口迁往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合法居住地落户。同时,进一步完善技术工人的养老、失业和医疗等社会保
障制度,指导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等补充保险工作,并向生产、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倾斜,对企业紧缺的高级技师,因工作需要,经批准,可适当延长退休年龄,但最长不超过65周岁。
③完善企业技术工人岗位成才的激励机制。坚持“使用和培养相结合、考核和选拔相结合、业绩和待遇相结合”的原则,引导企业建立完善技术工人成才激励机制。探索在企业关键职业(工种)、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建立“首席工人”、“首席技师”、“职业技能带头人”等制度,并给予相应的待遇。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并被企业聘任后,可享受相应的待遇。建立相应的
评选奖励制度,对获奖者给予表彰和奖励。要重视提高技术工人的政治待遇和社会地位,评选劳动模范和其他社会先进人物时,应兼顾技术工人。
三、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推行清洁生产
1、生态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区是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依据系统工程和工业生态原理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组建生态工业园区主要是通过“废物”和“废能”交换、循环利用以及清洁生产等手段,尽量减少废物,最终实现园区污染物“零排放”。
要构建生态工业园区,需要两个过程:工业生产园区化和工业园区生态化。
(1)工业生产园区化
工业发展的园区布局有利于充分利用园区内齐备的基础设施;便于链式的产业体系的形成和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废物的产生量。“江苏沿海风电产业集”的园区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园区零散,协作一体化程度低,需要加强园区的优化整合。今后,应该以市场为导向,统筹规划管理,加强土地资源控制,推行入园企业的经济和环境综合要求,建立“江苏沿海风电产业集”工业园区管理办法,优化调整地域范围内工业园区的建设。加速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的转移,整合提升工业园区层次,避免盲目竞争和不合理圈地行为。
(2)工业园区生态化
生态工业园区是推进生态工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就是将传统的工业园区转化成为一个生态工业经济系统,把工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体现在工业发展过程中,通过物料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互相关联,一个生产环节的废物或副产品可以作为另一个生产环节的原料。这样,彼此相互联系的工业企业就可以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类似于自然生态中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和能量转化效率,尽量减少废物排放甚至实现零排放的目标,创造将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新模式。
2、清洁产品开发江苏人力资源招聘网
清洁生产实质上是一种“生态化”或“绿化”的工业生产模式,它是循环型工业的具体实现途径。清洁化的产品是实现从“摇篮”到“摇篮”的过程,其技术要求甚高。目前“江苏沿海风电产业集”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应着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绿”。依法加大企业清洁生产实施力度,大力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资源能耗和污染生产总量,促进企业清洁生产的不断深化和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