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
人力资源
134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 能源互联网时代电力企业
工匠人才培养创新举措探索
张行  刘燕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摘  要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革命挑战,国家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升级为国家战略,持续引领和赋能全球能源产业革命。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保障国计民生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主动
顺应能源转型趋势,守正创新、担当作为,深入探索数字技术赋能能源变革发展之路,推进公司战略目标的达成,取得能源革命领先优势。变局之下,能源互联网时代对高技能人才提出新的挑战,工匠人才作为高技能人才的优秀代表,技术革命、产业升级,召唤更多的工匠人才攻坚克难、精益求精、传承技艺,助力产业升级,护航公司高质量发展。因此,培育一支政治素质高、技能本领强、人才规模大、梯次结构优、工匠精
神足的人才队伍对电力企业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双碳”目标  工匠专家  人才培养
江苏人力资源招聘网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2)09-134-03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所倡导的爱岗敬业、专注极致、精业奉献的精神,是技能人才必须具有且孜孜追求的精神,这与新时代能源互联网时代对电力企业工匠人才的要求不谋而合。工匠人才在新时代产业结构升级中担纲重要角,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关键力量。随着电网的高速、高质量发展,电力系统愈加庞大,其高安全性、高复杂性、高技术性的特征愈发凸显;对电力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也不断提高。国家电网公司于2020年创造性地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目标,开启建设能源互联网企业新篇章,迫切需要锻造一批爱岗敬业、工作严谨、精益求精的电力工匠,赋能电力工匠人才持续弘扬工匠精神,怀揣时代使命感,迎接新挑战、勇挑新重担,在能源互联网时代勇建新功[1]。
工匠人才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人才队伍的优秀体,素养高、技能强,将在电力企业发
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工匠人才的培养与发展还存在角定位不清、岗位标准不细、培养机制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亟需企业针对工匠人才这一体完善相关机制,坚持培养与管理并重,既要以先进理念和价值观指引工作开展,又要有体系化的管理机制作为载体,持续助推工匠人才成长成才、发挥价值创造活力,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最终实现工匠人才队伍的培育。文章以工匠人才为主体,从能源互联网时代电力企业经营实际出发,探索工匠人才培养创新举措。
二、当前工匠人才培育的主要问题
(一)工匠人才系统认知不充分
当前关于工匠人才不论是社会层面,还是在企业内部,对于工匠人才的定义及内涵相对宽泛,标准不一,造成对工匠人才的系统认知普遍不足,呈现出“见仁见智”的问题,总体来说,对工匠人才理解认知未能精准统一和有效“共识”。这导致在电力企业内部,对工匠人才的岗位职责、角扮演缺乏系统的顶层牵引,各部门、各专业无法对工匠人才的岗位胜任能力、能力层级标准和评聘选育机制作出有效规范,因而无法快速提升现有工匠人才的素质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匠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2]。
(二)工匠人才规模结构不合理
随着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新业务的开拓、新技术的应用,现有工匠人才技能水平无法快速适应新业
务、新技术的要求,工匠人才岗位结构性缺员现象日趋明显;随着能源联网改革的持续推进,工匠人才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进一步加剧,暴露出技能人才、工匠专家、稀缺性技术性人才岗位技能不足,多专业、跨领域知识和能力储备不充分,高端技能人才储备断层及技能断层问题更加严重。一岗多责、技术复合、价值贡献突出、人尽其才的工匠人才队伍建设局面难以实现。在“深化岗位管理”“人才培养”及“人才激活”的工作要求下,电力企业面临的技能人才缺失、关键岗位人才空位的形势进一步加剧。
人力资源
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
135
2022.3(下)第9期 总第588期(三)工匠人才培养发展不完善
我国人才结构与技能专业领域庞大复杂,在宏观政策层面目前尚未形成针对工匠人才分层分类的专业工匠人才技能体系,大部分工匠人才仍然以管理职务的升迁作为价值实现、成长晋升的主要手段,缺少对工匠人才培养发展系统性指引。电力企业受自身行业属性及国企深化改革、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目前针对工匠人才的发展通道、晋升路径、培养体系尚不完善。但就结合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来说,目前电力企业构建了职务序列、职员序列及专家序列的人才发展通道,但对工匠人才发展通道缺少细化设计,相关基础不牢靠,支撑体系不健全,影响工匠人才整体流动性和价值创造活力;同时在工匠人才培养方面,当前更多采取集中授课,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资源有待持续完善,客观上阻碍工匠人才素质能力持续精进。
(四)工匠人才激励措施不健全
事实上,基于能源互联网时代的外部发展环境及电力企业内部发展现状,客观上工匠人才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责和使命,工匠人才也同样闪现着体自身的特征。从主客观上来说,工匠人才需要差异化的激励措施,以激活其自身创新创效的内在潜能。当前电力企业缺乏针对工匠人才针对性、系统化的激励配套机制,相关激励缺乏吸引力,措施不健全,大多数电力企业针对工匠人才的激励停留在荣誉及
职级补贴,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联动结合不足,激励方式单一、激励效果不明显,难以长效激活工匠人才积极性[3]。
三、工匠人才培育创新举措(一)涵养工匠人才成长环境
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浓厚文化氛围,加强员工对工匠精神的学习发扬。逐步推进开展“崇尚技能、崇尚劳动”的企业文化活动,系统构建“工匠人才故事展播”平台,营造崇尚劳动、尊重知识、关注工匠专家人才的良好氛围,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创造价值,助力企业发展的风尚,实现全员爱岗敬业、精业奉献的行动自觉,全面涵养工匠人才成长环境。同时探索借助外部媒体,对工匠“典
型选树”活动及故事进行多维立体式宣传,让企业员工对工匠专家及工匠精神形成立体、丰满、客观、准确的认知,持续引导促进工匠人才成为电力企业员工自觉的职业追求,立足自身岗位,乐于、勇于做一名合格“岗位工匠”。
(二)明确工匠人才定位标准
工匠人才的角定位及核心职责需要基于电力企业战略实施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发挥出其特定的价值和贡献,承担起特定的角担当与岗位任务,从而厘清明确工匠人才在电力企业的角定位。同时结合战略梳理、业务发展、岗位职责拆解、关键任务识别,明确工匠人才的能力标准及岗位胜任要求,
并将能力标准逐步完善应用于工匠人才的“选、育、管、用”的标准规范,为创新工匠人才培育方法和构建培养发展体系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创新工匠人才培育方法
依托现有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工作室资源,按照“专业化培训、联合化培养、师徒化教育”的工作模式及联动的方法,加强工匠人才培育达到技能水平从数量到质量的跃迁。
一是专业部门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班。针对基层一线关键业务,一线技能人才和操作人员,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与工匠专家培养管用的具体需求,制定科学有效的培训培养计划。结合一线工作调研,针对专业数量多、现场实际复杂等问题,公司定期开设具有实用性的培训班,例如线路巡检培训班、变电运维培训班等等,加强工匠人才职业技能水平和技能储备。二是推动校企双制、联合培养。重点依托系统内培训中心、职业院校等,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培养模式,组织工匠人才及工匠人才后备开展企业实训基地和院校培训基地“双基地”、企业导师和院校导师“双导师”培养模式,探索弹性学习制和学分制管理手段,促使工匠人才技能稳步提升(见图 1)。三是加强技能大师、工匠导师的新型师带徒教育。根据生产实际,探索符合实际、便于操作的“传、帮、带”
机制,为新晋工匠人才或工匠人才后备“搭台子”“结
图1 “企校双制、工学一体”培养模式
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
人力资源
136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
对子”,配置技能大师或工匠导师,激活师徒互助热情,深化师徒角定位,并针对不同对象设计创新性的培训形式,指导工匠人才素质技能不断精进。四是开展工匠人才“以赛促学”“技能比武”“项目攻关”等专项活动。通过技能比武竞赛、创新项目课题工匠人才主导承担,激发工匠人才争先创优,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工匠培育生态[4]。
(四)健全工匠人才发展机制
拓宽工匠人才的发展空间,细分工匠人才发展路径,搭建工匠人才“H”型发展通道,推进工匠人才与领导职务、职员职级通道的互联贯通,对工匠人才实行梯队式、渐进式的培养进阶。同时结合工匠人才“选、育、管、用”规范标准,创新评价机制,破除学历、资历等条件,重素养、重技能、重业绩,配套形成针对工匠人才有差异化、吸引力的激励保障措施。一是探索构建工匠人才职级晋升、荣誉授予、收入分配、培育交流等机制。例如,给予工匠专家人才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二是在职称发展、培训学习、挂职锻炼、项目攻关等方面提供针对工匠人才的专属辅导,打造绿通道;三是在工匠人才成长学习方面加大投入,关注满足工匠体的终身学习要求,构筑工匠人才成长学习的内外联合的“工匠人才成长中心”,落实训战一体发展模式。整体逐步实现工匠人才发展通道畅通、管理规范标准统一、激励效果提质的良好局面[5]。
四、预期成效
(一)构建全链路发展模式,实现全景化管理针对电力企业工匠人才培养与发展系统研究,创新培育方法,打通人才发展通道、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和激励保障措施,构建起全链路工匠人才发展模式,明确了相关标准,规范了工匠人才“选、育、管、用”一体化工作范式,实现了工匠人才全景化管理。
(二)打造立体化训战体系,实现联动式培养建立覆盖广、多层次、开放式的立体化的工匠训战一体培育体系,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专业化培训、联合
化培养、师徒化教育”的多方联系及“双导师”“双基地”、培训与实战相结合、赛培共促的培养支撑系统,将实现工匠人才联动式培养,促进培训效果质效双升(见图 2)。
(三)形成多维度激励措施,实现自驱式创效借助企业内部网站、等和外部媒体资源,开展多种活动宣传报道,结合针对工匠人才的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相容并济的激励措施,将极大激发工匠体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决心与信心,激活内心源动力,促进工匠人才价值发挥,实现自发、自驱式的创新创效,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五、结语
在能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全面提高经营管理质量和效益,都需要依靠技术创
新、敬业精业、勇敢担当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工匠人才作为企业经营发展,安全生产的“力量担当”,在能源互联网这个“VUCA”时代(不确定、复杂多变),势必担当更多的使命,需要持续赋能和保持素质技能持续精进。如何做到赋能人才、支撑业务发展,是一个永恒的命题,能源互联网时代电力企业工匠人才培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路径,在未来探索人才发展的道路上任重道远,共识共智,孜孜以求,方能赋能前行。
参考文献:
[1]谢文洁.对电力企业员工教育培训模式的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20(12):79-81.
[2]武琼,肖楠.适应一流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人力资源,2020(02):65.
[3]沈军.能源互联网与电力体制改革对电网企业的影响探讨[J].电子世界,2019(01):52-53.
[4]张正茂,许园园,崔西友等.开展国际化培训 服务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8(11):29-30.
[5]张恒旭,袁振华,刘玉田.适应全球能源互联网需求的人才培养框架建议[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7(03):1-5+17.图2 “训战体系+联动培养”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