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仿真模拟训练(九)
一、单选题
1、维新派早期维新思想中的民权思想内涵并不丰富。梁启超关于人民到底有哪些权利,并不能明确指出,平等、自由等皆是其在戊戌后才提出来的。严复在变法期间影响最大的也只是《天演论》,宣传的是赫胥黎的进化论学说。这说明(  )
A.维新派并不宣传民权
B.维新派仍维护封建统治
2019湖北公务员录取名单
C.西方启蒙思想对他们的影响很有限
D.西方民主思想还未传入
2、曾说:“大革命失败以后,官逼民反,共产党被‘逼上梁山’,那个时期我们不大讲孙中山,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如同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一样。”
的这段话反映了( )
A.三民主义的内容存在局限性
B.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目标不符
C.国共两党的革命领导权之争
D.中共更加重视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3、宋明理学家“批判佛教的形式,却把其精髓纳入到儒学内部”,“捍卫的是正统儒学的尊严,却利用了佛教的哲学思辨的智慧”。
这表明,在宋明理学的理论建构过程中( )
A.佛教曾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儒佛思想在互补中出现融合
C.佛教能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D.儒学正统地位一度出现动摇
4、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
A.经济结构出现转型
B.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C.农产品商品化加速
D.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5、美国历史学家珍妮弗·罗伯兹认为,西方思想界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以来长期存在着贬低雅典民主的传统,而这恰恰是在民主政治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批评。这一观点揭示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
A.不具有值得推广的价值观念
B.孕育了自由开放的思想观念
C.受到众多思想家的批评攻击
D.使雅典受到世界的长期关注
6、晚清时期在工商和社会服务业领域,已远不是“三百六十行”所可形容。晚清民初中国的职业分化现象,其初兴虽近乎西方,然本土的市场、知识及制度因素却使不同职业体现出不同的行业特征。材料说明( )
A.工业化和城市化使社会职业分工更趋于细致化
B.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进入资本输出阶段
C.传统社会士农工商结构出现了严重分化
D.自由职业体的兴起大大推动政治运动
7、撒切尔夫人和里根两位领导人都抨击福利国家,认为这是一种昂贵的、浪费的、家长制的和官僚主义的制度,破坏了个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由此可知(  )
A.政府对私人企业将增税和加强管制
B.政府用直接干预行动补充市场经济
C.凯恩斯经济学信条一直在与时俱进
D.政府支出过大对经济增长构成阻碍
8、1834年美国发明家麦考密克创制的收割机获得专利。“这是飞行器、手推车以及四轮马车的混血儿……人们不再是种植小麦,而是在生产小麦”。
这一发明(  )
A.是内燃机的发明的产物
B.减少了对殖民地的需求
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诞生
D.促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
9、 1934年1月,《华盛顿星报》刊登了漫画《新政疗法》: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国会变成一名听从医生吩咐的护士。医生告诉护士,“如果没有取得成效,我们当然会改变方法”。这里强调的是(  )
A.行政权力的扩大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蓝鹰运动效果显著
D.政府全面管制经济
10、西汉时郡守自行辟除椽属(自行招聘府内幕僚)就已成为通制,东汉时把辟除郡县史作为仕进之路的风气更甚,一些名流贤士也以被辟举公府为荣。
两汉时期地方长官辟椽属(  )
A.对中央造成巨大财政负担
B.对专制主义集权形成威胁
C.是寒门学子入仕的主要途径
D.利于保证政治生态的清明
11、 20世纪90年代,“基本上是摆个地摊就能发财的年代,敢下海就能淘来第一桶金。”大量公务员“下海”经商,社会上出现了“下海潮”。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正式确立
B.国内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C.政治体制剧变引发经济变革
D.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变革
12、龙被中原先民视作神灵,“凤鸟”则是楚地的图腾。在屈原的楚辞中出现“龙”20多次,频率高于凤;《离骚》文中历述尧舜禹汤,夏桀商纣等华夏人物,无一楚人。这说明(  )
A.战国时期南北文化的融合
B.南方蛮夷被中原政权征服
C.多民族统一在炎黄旗帜下
D.楚国艺术的夸张奇特想象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古代东亚地区,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地区国际关系体系——朝贡体系。朝贡体系虽然是若干国家构成的地区国际体系,但其最大特点是体系中其他国家与中国的双边关系是体系的构成基础,体系完全是由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直接关系规定的。在此基础上——即以周边朝贡国对中国的双边关系为结构,形成一个以中国为中心,从中心向外扩展的同心圈的圈层结构。朝贡对于中国而言是进行安全防御的一种手段,正如费正清评价其妙处在于,外人只能按照中国的条件与中国交往,实际上就是外人承认和被纳入中国事务的发展轨道,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不再具有威胁性。所以中国试图从它所公认的文化优势中得到政治上的安全。
材料二条约体系是指伴随着近代殖民扩张,形成的西方殖民列强主导的以条约关系为结构的国际体系,其本质是一种殖民体系。在19世纪的东亚地区,伴随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原属朝贡体系的中国之领国纷纷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保护国……19世纪的一个全球化性现象就是西方殖民列强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政治实体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并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将后者的领土、主权和权益以合法的形式转移到殖民列强手中。这些不平等条约把殖民扩张过程中形成的实质不平等关系转化为形式平等的条约关系,并通过单边或双边的不平等条约而得到落实。同时,为了实现不平等条约的签署,西方列强必须将正在
被剥夺的对象建构为形式平等的主权实体,建构的唯一目的是赋予这些政治主体转让权益的合法前提。
——材料均摘编自王培培《“朝贡体系”与“条约体系”》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朝贡体系与条约体系的不同特征。
(2).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是如何从朝贡体系被纳入条约体系的,并对这一变化进行评价。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582年,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改革历法。新历法称“格列高利历”,最初只在法国、意大利等天主教地区采用,其后300余年间逐渐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见下表)。
——摘编自俞金尧、洪庆明《全球化进程中的时间标准化》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闸述须有史实依据。)
15、阅读下列材料: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欺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两次著名的改革。
材料一商鞅把法作为树立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来强调,关于惩罚方面,对犯罪集体负责的原则也得到了强调。他明令禁止父亲与成年之子或成年的弟兄在一户同居。为了控制的目的而把民众分成小单位的基本思想在以后的帝国时代,甚至晚至民国时代,仍行之不辄。……商鞅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以勤劳的农民和有纪律的军队为基础的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军队的士兵实际上征自农民。
——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材抖二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史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及其对待民众的举措。
(2).材料二中张之洞分别评价了古代两次著名的改革。你如何看待他的评价,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1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出洋的华侨,多数都只能与相同方言的人往来,同乡会、宗亲会的组织成为他们最热衷参与的团体。清末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宣传活动,加以清末民初中国的新式教育引进侨居地之后,华侨体中的家乡观念有所淡化,国家观念加强。1938年,为支援抗战,南侨总会成立,出席会议的华侨领袖来自于南洋各地,出自不同的方言体,代表不同的救国团体。由此开始到抗战结束,南洋、美洲、欧洲三大洲的华侨在全世界总共建立了3940个华侨抗日爱国团体。
1937-1945年,世界各地华侨总捐款数13.2亿元,此外,全球华侨还发起其他各种抵制日本的行动,例如抵制日货运动、禁运废铁运动、马来西亚的日本人工厂之华工罢工运动等,很多华侨甚至亲自回到国内参加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有不少华侨的侨居国也卷入对日战争中,广大华侨在侨居地加入对日作战行列,促成了华侨与当地人民、华侨与盟军人员共同为反日斗争而努力,此时各民族跨越了种族和文化的隔阂,增进彼此的交流,为战后华侨之融入当地社会做了准备。
——摘编自李盈慧《跨越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