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新闻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最新版本教材2017年版)
第一章新闻学的诞生与发展
P36  19世纪中后期,德国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新闻学研究论著和新闻学研究机构。结绳记事,体现出人类早期传播活动中信息传播与新闻传播杂揉的特征。新闻实践是新闻教育和新闻研究的基础。
整风运动主要对象
P36  简述新闻学定义?新闻学属于社会科学:新闻学是研究人类新闻传播现象的本质、揭示人类新闻活动规律、具有强烈人文彩的一门社会科学。新闻学是研究新闻媒介传播什么、如何传播以及怎样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一门科学。新闻学是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边界诞生出来的一个年轻学科。新闻学是一门年轻的实践性学科。
P37  简述现代新闻学的学科结构及其研究内容?
现代新闻学的学科结构包括四个部分: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应用新闻学、管理新闻学。
1.理论新闻学研究新闻传播现象的本质及特征,揭示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以及新闻传播现象与整个社会系
统的互动关系。理论新闻学可分为宏观研究(侧重新闻业发展趋势)、中观研究(侧重传播体制特点的考察)、微观研究(侧重对具体问题和现象的探察和考证)。
2.历史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新闻业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规律。历史新闻学可分为通史研究(是对全世界、某个国家
新闻传播历史进行全过程研究)、断代史研究(某个特定历史阶段的新闻传播活动进行横断面研究)、专门史研究(是对通史和断代史中某个媒体、新闻人物、新闻事件及特定新闻主题的研究与分析)
3.应用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流程、操作方法和一般规律等问题。
4.管理新闻学运用管理理论,研究新闻媒介的组织设计、生产和传输管理、广告经营等经济运作方式和管理特征。
P38  1998年新闻传播学由过去的三级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2011年新闻学下设三个三级学科: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实务;
传播学下设三个三级学科:广告学、公共关系、编辑出版学。
P38  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①两者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上中,形成了紧密相连的互动关系。新闻学对传播学的诞生起过催生作用,传播学的研究范畴也包括新闻舆论。在网络媒体诞生后,二者相互融合的趋势日益鲜明。②新闻学是具体科学的研究,属于专业研究,对传播学研究有提供材料、充实内容
的作用;传播学是一般科学的研究,属于社会研究,对新闻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规范、指导的作用。③研究对象、研究重点有较大差别。
P38  简述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重点?
1.新闻诞生于报刊时代,最初偏重于业务研究(“术”的研究),后来逐渐发展为对各类新闻媒体传播规律的研究;传播学
诞生于电子新闻时代,侧重于理论研究(“学”的研究)。
2.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新闻媒介及活动,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和网络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所有大众传
播媒介,既包括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书籍、电影、互联网和手机,也包括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形态。
3.新闻学以“报学”研究为基础,偏重于微观研究、局部研究和单项研究;传播学以通信科学、信息科学等新兴学科为基
础,结合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学等社会科学,侧重于宏观研究、整体研究和双向研究。
P38  200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詹姆斯.凯里在《新闻教育错在哪里》一文中提出了三个原则:①新闻或新闻教育不能与广告、传媒、公关视为一体②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实践,新闻不能与传播混淆③新闻是民主的另一个途径——没有民主就没有新闻。
P39  1845年德国普尔兹的《德国新闻事业史》是世界上最早的新闻史专著.1895年德国科赫在海德堡创办最早的新闻学研究所。P39  189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设立新闻学讲座。1903年密苏里大学创办新闻学院。1912年哥伦比亚大学开办新闻研究生院。
1916年英国伦敦大学开设新闻专业课程。
P39 美国早期新闻学研究的经典之作:①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对刻板成见、拟态环境、公众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进行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议程”;②约斯特的《新闻学原理》对新闻学基础理论的范围进行了最早的描画;
P39  1956年由西伯特、彼得森、施拉姆撰写的《传媒的四种理论》(又称《报刊的四种理论》)出版,这本著作从新闻业与政治制度的关系角度出发,研究不同社会政治制度下新闻媒介的控制和自由问题,从宏观角度探讨了新闻媒介与社会的关系。
开创了比较新闻学的先河,填补了大众传播研究的空白,也标志着传统新闻学与大众传播研究融合发展的开端。
P40  西汉时期出现书写在竹简和绢帛上的“邸报”;唐玄宗时期出现“进奏院状”;宋代出现由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发布的正式官报“邸报”;清代出现了民间报房,出版《京报》。1872年创办上海的《申报》誉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P40  多选四位近代新闻学的代表人物:①最早倡议创办近代报刊的是太平天国期间的洪仁玕。②最早论述报刊功能的人清代王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中国第一份倡导变化自强的报刊《循环日报》,撰写了三篇专论《论日报渐行于中土》、《论各省会城宜新设报馆》、《论中国自设西文日报之利》。③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提出从政治、经济、教育等多方面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主张“民心无不惬,民志无不伸”。④梁启超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其中《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提出报纸有“耳目喉舌”之用。
P41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新闻学研究正式拉开帷幕。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机构,北大校长蔡元培担任会长,徐宝璜和邵飘萍担任研究会导师。研究会出版了《新闻周刊》,是当时中国唯一传播新闻学知识的报纸,也是中国最早采用横排式的报纸之一。①徐宝璜的《新闻学》中国第一部新闻理论著作;②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中国第一部新闻实务研究著作;③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中国第一部新闻史专著,这三本是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开山之作;
P42  【论述】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在中国的发展?
20世纪20年代后,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和报刊思想被引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从建党时就吸纳了世界无产阶级党报理论。
延安整风运动及解放战争时期诞生了三篇有关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经典文献,这代表着中国出现了本土化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新闻传播研究坚持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全党办报众办报方针,把党报作为党和人民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1.1943.9.1《解放日报》刊发的陆定一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这篇文章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产物,也是以延安《解
放日报》改版为标志的中国第一次新闻改革的产物,它提倡新闻传播要实事求是,提倡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为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奠定了基础。
2.1948.4.2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在此次讲话中阐述了党报的作用、任务,办报的路线、方针和党
报的风格等一系列问题,总结了中新闻宣传工作的经验教训。在这次讲话中,第一次完整地阐述了党的办报路线:“靠全体人民众来办,靠全党来办”。
3. 1948.10.2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中,刘少奇阐明,新闻工作是党和人民众联系的一座重要桥梁,党依靠它联系
众、指导众、指导各地党和政府的工作;又依靠它把人民的一切活动、情绪反映上来,帮助党了解情况。刘少奇指出,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以及马列主义观点,而且有权考察党的政策的正确性。
P42 延安整风时期成型的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于党的宣传工作,但是也有两个不足:1.关于党报的民主监督功能认识不足,关于言论出版自由的论述很少;2.向苏联学习的片面性致使新闻宣传中出现了一些僵化死板的做法。
P43  简述《人民日报》的改版背景、目标、意义?
1.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背景原因的具体表现为:①内容贫乏、单调,报道面太窄,尤其对人民生活关注太少。②新闻少、
质量低。③组织问题讨论太少。这种情形下,报纸改版被提上日程。
2.改革的目标是要使《人民日报》“真正成为受众欢迎的生动活泼的报纸”,改版的主要目标①扩大报道范围②开展自由讨
论③改进文风。
3.改版后,头版经济新闻增多,会议新闻减少,新闻篇幅精简(每条新闻只报道一个事件)。新闻报道范围扩大,出现了很多
贴近人民众生活的报道。言论方面,批评性文章增多,报上营造出一种自由讨论、独立思考的氛围;《人民日报》改版带动了全国报纸的改革,为新闻学研究留下了丰富而可贵的思想成果。
P44  文化大革命时期,“阶级斗争工具论”成为新闻学的核心理论,报纸被认为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P44  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甘惜分教授的《新闻理论基础》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次系统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专著。20世纪80年代,传播学的概念被引入中国。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新闻界开始深入开展拨乱反正。
P44  论述新闻理论著作涉及的主要内容?这题是全书理论所涉及的内容
(1)新闻起源。阐述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劳动中的信息交流,批驳新闻起源于人类的好奇心、本能等唯心论。
(2)新闻定义。介绍各类新闻定义,指出新闻具有真实性、新鲜性、公开性等特点。
(3)新闻真实。阐述新闻真实的重要意义,论述新闻真实的内涵,分析新闻失实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4)新闻价值。介绍中外关于新闻价值的各种定义,分析及时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等新闻价值内涵。
(5)社会主义新闻的基本特性。老“五性”(党性、真实性、指导性、众性、战斗性)和新“五性”(信息属性、舆论属性、政
治属性、文化属性、商品属性)。
(6) 新闻业的产生、发展、性质、社会功能。简述中外新闻业发展的动力及基本规律,论述新闻业传递新闻信息的共性和为一
定阶级服务的个性,论述中国新闻业的双重属性——“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介绍新闻媒体报道新闻、引导舆论、传播知识、提供娱乐、刊播广告等方面的功能。
(7)新闻自由与新闻控制。对新闻自由的来历、含义、条件进行介绍,阐述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自由观;对新闻控制进行分类阐述。
(8)舆论监督。论述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介绍舆论监督的原则、方法。
(9)媒介批评。研究媒介批评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介绍国外媒介批评的理论流派,构建中国的媒介批评。
(10)新闻从业者的职业修养。介绍新闻从业者的政治修养、业务修养、道德修养,介绍《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基
本要求。
P45 新闻理论研究呈现“两多三少”:两多:对西方新闻理论研究多、对新闻基础理论的应用性研究比较多。
三少:对本土新闻理论的建构少、对中国新闻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分析少、对新闻理论内部逻辑关联的梳理少。
第二章新闻传播活动
P48 简述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内在动因)? ①新闻传播活动产生于人类劳动实践中的生存需要;②新闻传播活动产生于人类劳动实践中信息交往的需要;③早期西方新闻学往往把新闻的产生归结为人类本能的需要。
P48在劳动分工之后,即有了精神生产的独立性之后,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才能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中逐渐分离出来。所谓信息交往是指信息的交换与共享。信息交往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新闻信息,它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信息需求。
P49 如原始狩猎用动物的皮毛装饰自己,以示勇敢和荣耀,这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的。20世纪20年代,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人类被赋予永无止境的好奇心。
P49 距今71至23万年前,“北京人”时期的人类已经有了简单的语言。
P49 新闻传播活动发展的五个阶段【多选】:①口语传播时代(口语传播、标记传播、声光传播、图示传播)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②文字传播时代;③印刷传播时代;④多媒体传播时代;⑤移动传播时代。
P50 简述口语传播的特点?口语传播受人类生产力低下的限制,表现出四个特点:①传播方式直而不隔,传播受时空限制较大;
②传播信息数量少、内容简单,而且难以保存;③受众范围狭小,传播对象具体明确;④传播活动是非职业性的,没有出
现专业的新闻传播者,人人皆为传播者和受众。
P50 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发明莎草纸。公元105年,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罗马执政官恺撒创办《罗马公报》又称《每日纪闻》。公元6~7世纪,我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1045年前后北宋毕昇首创胶泥活字印刷术,1450年前后,德国谷登堡改进活字印刷术,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相差约400年;“知识分子”能够形成气候,一个关键技术条件就是印刷术的发明
P511920年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世界第一家广播电台进入广播时代。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第一家电视台进入电视时代。P52 论述移动传播优势?(案例分析)
1.随着移动通信技术逐渐成熟,移动传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影响力大的一种新的传播方式。
2.手机媒体等新媒体具有强大的社交功能和随身性强、互动及时、娱乐性与新闻性兼顾等特点。
3.移动传播时代出现的社交媒体、手机媒体也在深刻地改变着当代社会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和接收内容。
4.社交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交媒体内容的公共关注度和大众影响力,但是提高了用户的归属感。
5.用户生产和传播内容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自我传播,更是为了维护和拓展关系网络,树立个体形象和强化社地位。
P53 甘惜分教授在《新闻理论基础》提出新闻传播活动由三个要素组成:事实是客体,报道者是行为主体,接受者是接受主体。
报道者在事实与接受者之间形成相互衔接的双重互动关系,成为沟通新闻事实与新闻受众的中介,对传播行为起着启动作用。
从静态角度看,新闻传播有三个基本要素:新闻事实、新闻传播者和新闻接受者。从动态角度看,新闻传播是一个流动不息、永无止境的过程,处于不断变动之中。
P53  黄旦教授在《新闻传播学》中提出新闻传播具备四个基本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接受者。
P54  郭庆光教授认为一个基本传播过程,由五种要素组成:传播者(又称信源)、受传者(又称信宿)、信息、媒介和反馈。
所谓反馈:是指信息接收者对收受的信息的反应或回馈,即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P54  杨保军教授在《新闻理论教程》中将新闻传播的流程划分为五个环节:采选新闻信息→创制新闻作品→传递新闻作品→接受新闻作品→信息反馈。其中,前四个环节为第一主体,最后一个环节为第二主体。
P55 微博、等社交媒体对新闻信息的传播,基于现实世界的强关系网,信息传播体现出波纹效应。
P55 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是由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基本矛盾决定的。新闻报道者居于支配地位,他既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发起者,也是新闻传播活动的主要行为者。
P55 新闻传播的基本矛盾:新闻传播的基本矛盾实质上存在于新闻传播两大主体不同的需求之中.新闻传播者以自我为主,以表达自我传播目的为需求,而新闻接受者要求客观中立、真实准确的新闻需求.简而言之,就是传播主体的传播行为与受众的新闻需求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说,传播主体的选择能否与受众需求相一致,传播主体的倾向性是否与新闻事实的客观性相一致。P56 简述新闻传播的客观性与倾向性?
1.新闻传播的客观性指新闻报道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之一,是新闻事实不以人的意志
而改变的基本特征。首先,新闻的客观性体现为受众要求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其次,新闻的客观性体现为对事实的选择一定要符合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在新闻报道中新闻的客观性具体表现为:①事实与观点分开;②避免煽情主义,记者要努力用事实来表达观点;③使用可靠信息源的评论,标明信息的出处;④以观察者身份进行报道,努力将新闻报道的观点淡化至无;⑤兼顾不同观点,如对某人或某机构提出质询,一定要给对方辩解、说明的权利。
2.新闻传播的倾向性是指传播主体在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倾向性在新闻传播主体选择事实和制作
新闻两个环节表现得最为突出。倾向性的时政新闻、国际新闻报道中表现比较突出。
3.倾向性是主观性的表现,每一则新闻报道都是新闻传播的客观性和倾向性的矛盾统一体。应该认识到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是新闻从业者永远追求的目标,但它也是一个永难达到的理想目标。在承认倾向性的前提下,对客观性的无限接近就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用事实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