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 4 个备选答案中,选出 1 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共 40 题,每题 1 分,共 40 分)
1.人的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人的主观能动性
2.颜回说:夫子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3.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的是(
A.测验的信度 B.测验的区分度 C.测验的效度 D.测验的难度
4.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 )。
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 D.道尔顿制
5.教学的根本目的是( )。
A.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B.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教师资格证报名时间2014年C.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D.发展学生的能力
6.最早的教学手段是( )。
A.实物 B.标本 C.说教 D.人自身的活动
7.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 )。
A.知识的传授者 B.平等中的首席 C.教学的组织者 D.行为的示范者
8.某大学在20141月新开设了一门《高速公路设计》的课程,这门新课程的出现主要是受到( )。
A.文化的影响 B.人口发展的影响
C.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 D.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9.历史上流传的“狼孩” 的故事说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 )。
A.起决定作用 B.不起决定作用 C.不起作用 D.决定人的发展方向
10.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经过事物本身来教学,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1.下列对课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于课程的界定,各类教育学著作的说法并不一致
B.课程改革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
C.在我国教育史上,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时期
D.将课程视为学科和教材的定义,将学生直接经验的学习作为重点
12.关于教师专业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师需要具有专业知识技能
B.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精神
C.教师专业化是要师范毕业生从事教学工作
D.教师专业化的实现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13.课程改革中,通常以特课形式出现的课程是( )。
A.研究课程 B.学校课程 C.国家课程 D.地方课程
14.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
A.京师大学堂的成立 B.废科举,兴学校
C.北洋大学的创建 D.洋务运动的推行
15.将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划分标准是( )。
A.课程的制定者 B.课程的任务 C.课程的组织方式D.课程的功能
16.学生学习间接经验的基础是( )。
A.直接经验 B.理论知识 C.科学知识 D.实践知识
17.认为“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的教育家是( )。
A.洛克 B.卢梭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18.17 世纪英国的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认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是( )。
A.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B.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的观点 D.基因决定论的观点
19.教育制度化的形成是以( )为标志的。
A.高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成人教育 D.学校教育系统
20.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
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21.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全面了解学生 B.培养优良的班风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22.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诸要素统一发展的过程,而在德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要(
A.以“行”作为德育的开端 B.依具体情况选择开端
C.以“情”作为德育的开端 D.以“知”作为德育的开端
23.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是教师的( )。
A.言行 B.知识 C.修养 D.品德
24.当代教师的素养集中体现在教师的( )方面。
A.政治素养 B.教育素养 C.专业素养 D.道德素养
25.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 )。
A.文法教育 B.骑士教育 C.宗教教育 D.六艺教育
26.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试验说明了( )。
A.遗传的重要性 B.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C.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D.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27.平行管理模式受哪位教育家的教育理论的影响( )。
A.德鲁克 B.夸美纽斯 C.马可连柯 D.杜威
28.“性善论”所反映的观点是(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作用论 D.教育万能论
29.课程评价模式中, CIPP 评价模式的第一个步骤是( )。
A.过程评价 B.背景评价 C.输入评价 D.成果评价
30.通过向学生提出未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是( )。
A.启发谈话 B.总结谈话 C.复习谈话 D.评价谈话
31. )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
A.教科书 B.教学大纲 C.教学计划 D.讲义
32.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 )。
A.教学 B.课外活动 C.社会实践 D.校外活动
33.“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34.试图以心理学“统觉”原理说明教学过程的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35. 在素质教育中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对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的是( )。
A.智育 B.学校德育 C.社会德育 D.家庭德育
36.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层组织是( )。
A.小组 B.班级 C.年级 D.教研室
37.“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反映了封建社会教育具有( )的特点。
A.等级性 B.专制性 C.刻板性 D.象征性
38.“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9.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是属于(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40.有关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教育属于德育内容的( )。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至少 2 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共 20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中小学生的身份是( )。
A.国家公民 B.接受教育的公民
C.接受教育的学习者 D.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2.凯洛夫《教育学》的主要缺陷有( )。
A.忽视了不断变革的必要性 B.缺乏学科的系统性
C.过于强调统一性 D.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
3.下列教育家中,提倡“教育遵循自然” 主张的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康德E.裴斯泰洛齐
4.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有( )。
A.将培养学生具有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作为教学目标
B.在教学内容上着眼于课程的综合化
C.在教学过程上要着力于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D.在教学评价上要以学生的持续发展为导向
E.在教学课堂中关注每一位学生
5.关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坚持体力与脑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B.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C.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D.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
6.正确的学生观应包括( )。
A.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B.学生的不成熟性具有成长价值
C.学生具有主体性,特别是创造性
D.学生是责权主体,有正当的权利和利益
E.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
7.属于教师的一般角的有( )。
A.传道者 B.授业、解惑者 C.榜样 D.管理者 E.父母
8.赫尔巴特的理论思想包括( )。
A.教师中心论 B.学生中心论 C.强调知识的传授
D.强调经验的获得 E.重视课堂教学的作用
9.课程文件是根据课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而制定的指导教学的各种规定,包括( )等几个层次。
A.教科书 B.学科课程标准 C.教学计划 D.教育目的
10.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学校选择德育内容时主要依据( )。
A.德育目标 B.学生的思想实际
C.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D.时代特征
11.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 )的统一过程。
A.个体与环境 B.个体与教育 C.个体社会化
D.社会规范个体化 E.社会与环境
12.确立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是( )的辩证统一。
A.教育 B.生产劳动 C.社会实践 D.社会发展要求
E.个体发展需求
13.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 )。
A.对学生的研究 B.对教师的研究 C.对社会的研究 D.对学科的研究
E.对教材的研究
14.遗传因素在个体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这种作用,以下分析正确的有( )。
A.遗传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呈递减趋势
B.人的形态特征是可以通过遗传来传递的
C.对于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遗传因素起着决定作用
D.遗传因素对个体发展提供生理前提
15.下列哪项与教育家夸美纽斯有关?
A.捷克著名教育家 B.英国著名教育家
C.班级授课制 D.导生制 E.《大教学论》
16.义务教育的学制,通常有( )。
A.“六三”学制 B.“五四”学制 C.“九年一贯制” D.“四二”学制
E.“六年制”
17.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指的是( )。
A.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 B.教育方法的选择
C.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 D.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18.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具体要做到( )。
A.热爱学生 B.需要掌握对话艺术
C.愿终生从事教育工作 D.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E.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19.对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的论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B.长期以来,班主任一直在从事着程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是高强度的
C.学校把分数作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主要尺度,教师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成就的主要指标
D.让学生听从老师,以维护教师的权威不受损害
E.教师权威无疑是使学生服从教师指挥,从而控制学生干扰行为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
20.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 )。
A.兼爱 B.有教无类 C.学而时习之 D.教学相长 E.豫时孙摩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共 20 题,每题0.5 分,共 10 分)
1.学校教育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
2.讲授法就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强调对学生进
行知识的灌输,是落后的教学方法。(
3.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道德素质教育。(
5.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这是青年期表现出来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6.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促进作用。(
7.把人分为哲学家、军人、劳动者三种集团或三个等级的代表人物是柏拉图。(
8.根据当前社会的需要,教学过程中应当更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9.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是教师的帮助与教育。(
10.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
11.班主任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采取统一的教育方法。(
12.“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在今天的新课改中受到了责难,新课改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交往对话的平等关系。(
13.班主任对学生的关怀,要从学生的精神关怀转向知识关怀,从精神本位的教育转向知识本位的教育。(
14.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复杂,极艰难的工作,有其特殊的理论、方法和规律。(
15.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赫尔巴特和夸美纽斯。(
16.小学班会一般由学生干部主持进行。(
17.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导向和动力作用,而遗传才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基础。

18.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
19.班级授课制在 18 世纪中叶已成为西方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20.循序渐进要求教学要面面俱到。(
四、情景题(每道情景题后有 4 个问题,在每个问题给出的备选答案中,有至少一个或若干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情景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不定项选择题)
《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断:学习了课文的最后一段,教师打出了幻灯片,乌鸦寂寞地站在一棵树上。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只乌鸦的神态,想一想:看着狐狸叨起了肉,进了洞,乌鸦心里会想些什么?
生:乌鸦会很伤心,心想:唉,都怪我爱听好听话,才会上当。
生:乌鸦真后悔,要是我不那么爱听好话,孩子们这时就有肉吃了。
老师正想总结,却有一男生忽然站起来,说:“乌鸦心想:嘿!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听谁夸我羽毛漂亮,嗓子好,今天总算听到了。不就是一块肉吗,孩子别急,我再给你们去。”顿时,全班哄堂大笑。
1.你认为材料中的老师应该怎样对待这名男同学?(
A.批评他胡乱发言 B.鼓励、启发
C.罚他把课文背一遍 D.让全班同学根据男孩的发言进行讨论
2.材料中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哪些教学原则?(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材料中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哪些教学方法?(
A.讨论法 B.谈话法 C.演示法 D.实习法
4.根据上述材料,新课程背景下应具有的教学观是( )。
A.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B.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C.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D.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不定项选择题)
目前,在基础教育的课程教学中常有以下几种倾向:一是“一讲到底”,满堂灌,讲得过多,讲得过细,面面俱到;二是“一练到底”,满堂练,备课题练,上课用题练,讲解对答案;三是“一问到底”,满堂问,常常将一句意思完整的话截成几段,老师问上半句,学生答下半句,直到学生钻进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框子里才肯罢休;四是“一看到底”,满堂看,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要求。
5.“一讲到底”主要运用的是什么教学方法?(
A.讨论法 B.练习法 C.讲授法 D.情境陶冶法
6.结合第一小题,你认为在实施这种教学方法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A.注重内容的系统性 B.讲究语言艺术
C.注意启发 D.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
7.“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作为一名老师应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A.根据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B.根据学生的特点
C.根据课程的性质 D.结合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
8.案例中,“一看到底”、“一问到底”等,未能体现教师劳动的( )。
A.创造性 B.广延性 C.灵活性 D.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