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服务业调查报告                                 
    一,引言   
泉州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它是国务院批准的闽南经济开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体改委批准的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闯出一条以市场调节、外向型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具有侨乡特的经济建设路子,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内实力不断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速度超过
18% 。商贸、房地产、信息咨询、餐饮服务、中介服务等服务业发展迅速。
我是福建泉州人,下面我将根据调查,对泉州的服务业状况做一个报告分析:
二,服务业雇员的结构及其比重
在经济发展和就业调整中,泉州市努力开辟适合妇女特点的就业领域,大力发展和扶持第三产业、社区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特别是开辟非全日制及季节工、小时工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为妇女就业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条件,逐步提高了妇女的就业比例。现就
2003 年泉州市在岗职工劳动统计资料,对泉州市女性从业状况进行分析。
1 、女性在从业者中的比重进一步增大。
2003 年,女性从业人员 33.6 万人,占全部从业者的 45 %,比 1995
年增加了 15.7 万人,比重增加 6
个百分点。就业机会增多,女性在从业者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制造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女性占该行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均为 53 %,分别比 95
年上升了 15 个百分点和 4 个百分点。金融保险业、教育文化和广播电影电视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中,女性在该行业从业人员中的比重分别为 52 %、 42
%、 42 %、 38 %,比 95 年分别上升了 26 个百分点、 5 泉州人才市场网个百分点、 5 个百分点和 4 个百分点。这是泉州市女性文化素质提高的结果。和 95
年相比,除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的女性比重略有下降外,其它职业中女性比重均有提高。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中女性占该行业从业人员的
比重最低,仅为
17 %,比 95 年下降了 3.3 个百分点。
2 .女性就业结构有所改善,职业层次逐步提高。
从总体看,妇女的职业分布根据妇女生理、心理特点,正朝着有利于发挥女性长处的方向发展。
新华网消息,目前,中国的第三产业、社区服务业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为 70 %,发展中国家平均 40 %,中国还不到 30
%;发达国家社区服务从业人员约占就业总人口的 20 %到 30 %,中国只有 4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陆百甫认为,我国服务业发展前景宽广,是今后全国产业发展和投资的重点领域,也将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产业。从长远看,中国第三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也将为下岗和失业人员提供巨大的再就业空间。
三,服务业占 GDP 比重
2003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整体运行质量有所提高。初步统计, 2003 年泉州市生产总值达 1380.1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
560.72 亿元,增长 11.4%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 6.8%
52.8% 40.4% 调整为 6.1% 53.3% 40.6% 。人均生产总值为 18414 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到 2227 美元。
2004 年泉州市GDP完成 1602.9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2 %,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 652.02 亿元,增长 13.9 %。
2005 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41.0% 。其中, 2005 1-3 季度 泉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315.86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 13.0% ,增幅与上半年持平,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 541.12 亿元,增长 13.1%
    其中显示出以下特点:
    1 、二、三产业互动发展,共同拉动经济平稳增长。 1-3 季度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99.4 %,共同拉动经济增长 12.9
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 60.7 %,拉动经济增长 7.9 个百分点,增幅比上半年提高 0.3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38.7 %,拉动经济增长 5.0 个百分点,增幅比上半年回落 0.3 个百分点。
2 、第三产业中传统行业依然起主导作用。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是第三产业中增速最快的行业。
1-3 季度,泉州市运输邮电业实现增加值 180.12 亿元,增长 18.1% ,拉动 GDP 增长 2.2 个百分点,对 GDP 的贡献率为 16.9
%,是第三产业中贡献率最大的行业。 1-9 月份全市公路完成旅客周转量 51.13 亿人公里,增长 1.7 %,货运周转量 42.73 亿吨公里,增长 1.9
%,水路完成货运周转量 153.52 亿吨公里,增长 40.9 %,水路运输的快速增长是交通运输邮电业较快发展的主要因素;邮电业务总量增长 8
%。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逐季回升。 1-3 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 12.1 %,增速分别比上半年和一季度提高 0.3 0.9
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 13.1 %,住宿餐饮业增长 12.5 %。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完成 136.46 亿元,增长 9.9% ,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 7.6 %,拉动 GDP 增长 1 个百分点。
四,主要的服务业领域,发展方向
第三产业产业发展重点:
A .信息服务:信息咨询;网络服务;软件产品开发、生产。
B .旅游: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旅行社。
C .交通运输:公路、独立桥梁和遂道的建设、经营;港口公用
码头设施的建设经营;公路货物运输公司;运输业务相关仓储设
备建设和经营。
D .商业零售:一般商品的批发、零售、物流配送。
E .房地产:  普通住宅的开发建设。
F .社会服务:污水、垃圾处理厂;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厂(焚烧
厂、填埋场)及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和经营。
G .科技服务:生物工程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海洋开发及海洋
能开发技术;海洋监测技术;节约能源开发技术;环境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高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企业孵化中心。
五,服务业将成为外商投资新热点
泉州市企业调查队最新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将成为外商投资新热点,而外资来源也将更加多元化,除了原来的港澳台和东南亚的中小资本外,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也瞄上了泉州。 
据统计,泉州利用外资的项目,第一产业占 1.98% ,第二产业占 92.28% ,第三产业占 5.74% ;外资的投入金额,第一产业占 2.5% ,第二产业占
76.3% ,第三产业占 21.2% ——很显然,外商投资集中向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倾斜,而第三产业并不红火,从而加剧了泉州三大产业的结构性偏差。 
与此同时, 2001 年合同外资第二产业占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 6.45 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重却比全省平均水平低 2.75
个百分点。市企调查分析认为,这是受到政策的局限,以致第三产业中的许多领域对外资开放程度低,甚至仍是外商投资的禁区,但是,随着加入 WTO
投资准入限制的进一步开放,特别是服务贸易业领域市场准入扩大,相信第三产业会成为外商投资的新热点。届时,经政府的引导,外资将投向商业零售业、旅游、金融和保险等服务业领域。 
六,服务贸易情况
泉州与香港、澳门的经济联系十分密切。至 2003 9 月,已批准设立港澳投资企业 7120 家,总投资 136 亿美元,其中合同资金 113.7 亿美元 (
占全市利用外资总量的 74.3%) ,实际投产开业 4713 家,实际到位的港澳资金 61.5 亿美元 ( 占全市外商实际到资总额的 72.7%)
。泉州市在引进香港、澳门资金方面,主要投资在第一、二产业,服务业方面总量不够,质量不高。
在服务贸易方面,按照我国入世承诺书服务贸易开放时间表和 cepa
协议的内容,泉州市还不是大部份服务贸易的开放地区。综合来看,最先进入的应该是商业零售业。开放港澳资投资商业零售、批发将促进泉州商业零售、批发的发展。由于外商投资商业零售可拥有进出口权,一些事实上存在外资成份、但以内资企业出现的大型零售企业可能会以港澳资企业重新报批,以谋取更大的利益。目前在泉州事实存在的港澳资金通过亲戚、朋友投资的名义从事商业零售的现象,可能因政策开放纷纷“正名”,因此可能利用港澳资金方面还会出现较大增长。由于港澳公司取得了比其他世贸组织成员“抢跑”两
年的机会,除商业零售批发外,预计诸如法律服务、建筑、旅游等行业港澳资金进入泉州也会加快。根据中国在寿险领域的开放承诺,外资要进入中国寿险市场只能采取合资公司的形式,外资保险公司目前在营业地域和业务范围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限制。而根据《安排》对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在取得中国精算师资格后可直接在内地执业,这有利于加快泉港澳保险业合作步伐。
七,存在问题和策略分析
一、问题
1 总量规模小,后劲不足。
2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
3 调查显示,泉州市物流供给企业仍以手工作业或半机械、半手工作业为
主, 35% 的企业主要运作方式为手工作业, 60%
的企业主要运作方式为半机械、半手工作业,被调查企业中无一家企业采用完全机械化作
业。同时物流供给企业服务范围仍停留于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传统物流项目,分别有
85% 80% 55% 被调查企业提供上述服务,仅 30% 的企业提供物流信息服务, 10% 的企业提供物流系统设计服务, 5%
的企业提供物流回收等服务。
4 服务业人才较为缺乏。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