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陕西社区工作者招考笔试试题及解析
                  《公共基础知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70)
1.2013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的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党的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
B. 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
C. 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D. 坚决反对“四风”,即教条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奢靡之风
2.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 爱国主义改革创新B.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C. 坚韧不屈与时俱进D. 团结奋进自力更生
3.党的十八大把()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从而把整体布局进一步扩展为“五位一体”。
A. 法制建设B. 生态文明建设
C. 科学技术建设 D. 精神文明建设
4.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 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总依据是中国为发展中国家
B.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标志是二氧化碳实现零排放
C.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D. 实现两个“倍增”,即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财政性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
5.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A. 科学发展观B. 改革开放
C. 公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6.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为目标。
A. 共同富裕 B. 全面发展
C. 首创精神 D. 价值最大化
7.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的关系问题。
A. 实践和认识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8.下列谚语与其蕴含的哲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好事多磨——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B.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
C.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 有志者,事竟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9.关于流经陕西的河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
B. 嘉陵江是长江支流中最长的河流
C. 以关中为界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
D. 汉江是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10. 下列陕西的主要山脉中,为秦岭山脉主峰的是()
A. 终南山B. 华山C. 太白山D. 巴山
11. 关于陕西的旅游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旅游景区以红旅游为主题
B. 陕西文物点的密度、数量、等级均居全国首位
C. 壶口瀑布、衡山已成为陕西的旅游名片
D. 陕西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天然的地理博物馆”
12. 陕西计划从2008年至2015年,用8年时间建设“两纵五横八辐射一城际”的铁路网。下列路线属于“两纵”的是()
A. 包头西安重庆B. 神木太原中卫
C. 黄陵陇海D. 西安郑州
13. 关于陕西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陕西是响应辛亥武昌首义、宣布独立的第一个省份
B. “陕”这个地名是在东周初年出现的,后人称陕以西地区为“陕西”
C. 陕西造就了一大批文化巨匠,包括杜甫、白居易、柳公权和张旭
D. 西安城东发现的半坡村遗址,集中展示出6000年前母系氏族社会的文明
14. 关于陕西的传统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碗碗腔、灯碗腔、阮儿腔、华剧是同一种戏曲
B. 陕西民歌以信天游最富特、最具代表性,曲调委婉舒展
C. 商洛花鼓流行于秦岭以南的秦巴山区,情趣诙谐,幽默含蓄
D. 陕北秧歌是一种在“跳”和“舞”中说唱的民间艺术
15. 关于陕西的民间艺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陕北剪纸历史悠久,造型以人物为主,图案精致秀丽
B. 泥塑和农民画均以关中平原西部凤翔县出产的最为知名
C. 耀州窑是我国宋代八大窑系之一,其产品为北方青瓷的代表
D. 面花的制作盛行于陕南,当地人称为花馍,既可做摆设,又可食用
16. 关于陕西的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眉户、阿宫腔、四平调、永年西调都是陕西的地方戏剧
B. 路遥、陈忠实、贾平凹、柳青都是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
C. “长安画派”以石鲁、刘文西为代表,致力于表现浑朴苍茫的西北风光
D. 西部电影集团是我国首个在国际A级电影节获得最高奖项的电影制片单位
17. 陕西先后有13个政权建都,下列朝代按照建都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魏②秦③唐④西汉
A. ②①④③ B. ①②③④C. ②④①③D. ①④②③
18. 沈阳社区工作者报名网站关于陕西发展的理念和思路,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三个陕西”指的是文明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
B. 2637网”指的是“两枢纽六横三辐射七城际”的航空网
C. “三强一富一美”指的是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
D. “陕西精神”指的是爱国守信、勤劳勇敢、包容厚德、尚书崇礼、务实进取
19. 下列法制指导思想与其形成时代对应正确的是()
A. “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春秋时期
B. 法家的“重刑”“法治”——战国时期
C. 神权法观念——汉朝
D. “礼法结合”——唐朝
20. 下列法典在法制史上的地位,说法正确的是()
A. 《唐律疏议》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
B. 《法经》是战国时期法制变革运动的代表性成果
C. 《汉谟拉比法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
D.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
21. 关于我国国家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B. 基层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城乡基层众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革新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组织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D. 我国的国家机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五大机关组成
2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赵某,男,22周岁,曾患麻风病,已治愈;钱某,女,26周岁,患不孕不育症,二人不能结婚
B. 孙某在酒吧认识李某并同居,三个月后得知李某为军嫂,遂结束同居关系,孙某的行为构成破坏军婚罪,但应从轻处罚
C. 周某与妻子关系不和正闹离婚,期间公然以夫妻名义与另一名女子同居生活,虽未登记也构成重婚罪
D. 公安民警郑某结识一名美籍女子,二人可在我国境内登记结婚
2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张某,女,20周岁,捡到一名弃婴,可以收养
B. 徐某,男,年近不惑,无配偶,捡到一名残疾女童,可以收养
C. 宋某早年捡到一名弃婴,抚养至今,其收养关系自捡拾之日起成立
D. 王某与其成年养子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可以终止收养关系
24. 关于特殊人的权益保障,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国家对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免除行政事业性收费
B. 未成年人参加各种社会生活并发表言论应经监护人许可
C. 子女或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
D. 妇女的婚姻家庭权包括婚姻自主权、生育权和子女监护权
2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
B.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C. 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
D. 执行遗赠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
=226. 某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决定对某建筑公司在工程招标中的不良行为进行批评,适用的文种是()
A. 通告 B. 通报 C. 公告 D. 公报
27. 关于转发性通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
B. 正文后须标注“附件说明”
C. 被转发的公文应添加书名号
D. 标题中须出现被转发文件名称
28. 关于请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受时间限制,事前、事中、事后都可行文
B. 必须有附件,以保证能够详细说明请示事项的背景
C. 应该只讲问题不提方案,以避免影响上级机关的判断
D. 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
29. 在各种公共资源中,最活跃和最宝贵的财富是()
A. 公共设施 B. 公共信息资源 C. 人力资源D. 自然资源
30. 公共管理是以()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进而提升公共服务品质。
A. 政府B. 非政府组织C. 公民D. 事业单位
31. 关于公共管理的性质和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公共管理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
B. 公共管理以公共福利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C. 公共管理既重视法律和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和管理方法
D. 公共管理强调政府主导及在处理社会和经济问题中的责任自负
32. 社会工作是一种()
A. 志愿服务活动B. 自我教育工作
C. 专业助人活动D. 行政管理工作
33. 社会工作法分为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两大类。下列属于直接方法的是()
A. 社会工作行政B. 社区工作方法
C. 社会工作督导D. 社会工作研究
34. 关于社会工作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社会策划模式强调运用感性原则处理问题
B. 沟通技巧是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都需要的技巧
C. 发展模式的目标是促进小组组员和小组共同成长
D. 任务中心模式将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置于同样重要的地位
35. 下列个案工作理论模式中,主要用于解决案主恐惧症、焦虑、社交困难及问题行为等的是()
A. 危机介入模式 B. 社会心理模式
C. 行为模式 D. 叙事模式
36. “社区”概念源于德国社会学家()的著作。
A. 滕尼斯B. 莫尔C. 韦伯D. 帕克
37. 社区是连接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桥梁和纽带,社区实践的核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