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数字化转型,“标杆中的标杆”是如何炼成的?
农⾦眼
全省第⼀个以⼈为核⼼全⽅位普惠⾦融先⾏试验地!全市农信机构数字化转型先⾏试验⾏!“标杆中的标杆”是如何炼成的?
数字化转型如何转?如何⾛出⼀条具有农信特⾊的数字化转型之路?现在,仍然困扰着很多农信机构。但是,有⼀家农商银⾏却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出了具有⾃⾝特⾊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不仅准了⽅向,⽽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它就是数字化转型⾛在全国前列的浙江农信的⼀份⼦——东阳农商银⾏。
由于数字化转型成效突出,东阳农商银⾏不仅被浙江省联社指定为全省第⼀个以⼈为核⼼全⽅位普惠⾦融先⾏试验地,还被⾦华办事处确定为全市农信机构数字化转型先⾏试验⾏,堪称“标杆中的标杆”。“标杆中的标杆”是如何炼成的?让我们听听东阳农商银⾏掌门⼈⽅益洪的答案。
01
围绕“农信”,
⾛有“东阳标签”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数字化转型是农信机构必须⾛的变⾰之路。”这是两年前记者采访⽅益洪时他给出的⼀个判断。两年之后,东阳农商银⾏的数字化转型已然做得风⽣⽔起、成效显著,成为东阳农商银⾏转型发展的强⼤“助推器”和⼀张靓丽的“新名⽚”。问及背后的原因,⽅益洪的答案很明确,抓住“农信特⾊”这个关键。
“所谓农信特⾊,就是不同于国有⼤⾏、股份制银⾏的特⾊。国有⼤⾏、股份制银⾏是全国性的银⾏,运⾏特点是全国⼀盘棋;农信机构是地⽅性的⼩法⼈机构,实⾏的是省县两级法⼈体系。组织架构和
⽬标客户的不同决定了数字化转型道路的不同。所以,农信机构数字化转型不能抄这些⼤银⾏的作业,⽽是要⽴⾜⾃⾝出路。”⽅益洪表⽰。
截⾄2020年末,全国有农商银⾏1539家,农信社616家,农合⾏27家,2000多家的农信机构难道要⾛出2000多条数字化转型之路?那得花费多⼤的成本?
在⽅益洪看来,解决这⼀问题其实不难,关键是要处理好同质化与个性化的问题。
靠⼤平台解决⼩法⼈“想做做不了,做了做不好,做了不划算”的问题。数字化转型靠什么转?根本是靠科技。搭建科技系统难不难?⽅益洪以浙江农信为例,给记者算了⼀笔账。浙江现在⼀共有82家⾏社,如果每⼀家⾏社都做⼀个平台,不仅需要有强⼤的技术做⽀撑,还需要配备专业⼈员、专业场所,提供专业保障,投⼊成本很⾼。⽽且,如果做了82个系统,那么管理起来就很乱,还涉及到系统兼容的问题,风险防控难度将⼤⼤提⾼。⽽由省联社建⽴统⼀平台,将⼀些传统的存贷业务、在各⾏⼏乎没有差别的业务等其他同质化业务放到统⼀平台上来做,就可以很⼤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
同质化的问题好解决,要想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千⼈千⾯”怎么办?
⽅益洪早早就给东阳农商银⾏定下了具有东阳农商银⾏特⾊的数字化转型战略⽅针:统⼀平台、东阳特⾊、⾛在前列。
统⼀平台,就是紧跟省联社的统⼀部署,围绕省联社统⼀平台,重点做好省联社数字化转型项⽬的推⼴应⽤,按照省联社数字化转型⼯作要求做好应⽤项⽬的上线、应⽤、分析、总结等。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坚持省联社统⼀平台,这是关键,不能因为追求个性化动摇了统⼀平台的地位。”⾛有农信特⾊的数字化转型之路,⽅益洪深知,唯有在统⼀平台⽀撑下才能⼜快⼜好⼜稳地⾛好数字化转型之路。
东阳特⾊,就是坚持东阳本地区域特⾊,与省联社的项⽬进⾏互补。东阳本地特⾊是什么?如何?⽅益洪将⽬光落在了数据上。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数据不是越多越好,对本⾏有⽤才是最好。弱⽔三千只取⼀瓢。对于东阳农商银⾏来说,带有‘东阳标签’的数据才是我们需要的数据,主要包括本⼟东阳⼈、在外东阳⼈、新东阳⼈的数据。”
⽅益洪顿了顿,拿起了⼿中的茶杯继续说道: “带有‘东阳标签’的数据是我们将‘海量’数据变成了‘湖中’数据,可是‘湖中’数据仍然很多,如何变为‘杯中’数据才是根本所在。”为解决这⼀问题,东阳农商银⾏建⽴了统⼀技术框架和技术标准的⼤数据管理平台和数据应⽤研发平台,对数据进⾏分析、筛选,分门别类地给数据再贴上年龄、学历、⼯作、收⼊、有⽆失信⾏为等“标签”,从⽽为实现精准营销、精细管理等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在前列,就是主动作为步⼊前列阵营。 “⾛在前列并不是要成为数字化转型最先进的⾏社,最先进的
不⼀定是最好的,最适⽤的才是最好的。”对于⾛在前列,⽅益洪有清醒的认识,不能只追求形似,⽽是要神似且实⽤。当前,东阳农商银⾏在项⽬研发、数据应⽤等⽅⾯已逐步建⽴起⾃主可控的统⼀平台,在科技管理、机制建设上摸索出了⼀定经验,下⼀步还将继续探索,朝着浙江农信甚⾄全国农信数字化转型标杆⾏的⽬标前进。
02
围绕“务实”,
备⾜数字化转型“粮草兵马”农商银行下载app下载安装
周末⼀⼈⼀起郊游,闲暇时⼤家围坐在⼀起喝咖啡,天马⾏空、思想碰撞、头脑风暴,活动的费⽤由⾏⾥出……这难道是东阳农商银⾏给优秀员⼯的⼀项福利?其实这是该⾏创新推出的⼀种“碰撞式”交流机制——“阳光•创享吧”,⽬的是让员⼯在轻松的氛围中,于⽆形之中讲出问题、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通过‘阳光•创享吧’和举办数据分析⼤赛等平台,许多科技创新点⼦‘破壳⽽出’,也让员⼯从原有的被动接受数据转向主动要求数据、主动分析数据,在全⾏逐步形成了⽤数据来说话、让数据做决定、向数据要效益的数字⽂化氛围。”⽅益洪告诉记者,除了“创享吧”,为推动数字化转型⼯作,东阳农商银⾏还建⽴了创新委员会、数字化转型⼯作专班等组织和“互动型”⼯作机制和“敏捷转型”机制,尤其是敏捷转型机制,极⼤地推动了数字化转型进程。
为何要开展敏捷转型?如何推进敏捷转型?
“众所周知,农信机构有两⼤优势,点多⾯⼴和决策链条短。点多⾯⼴的优势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将逐渐弱化,但决策链条短、船⼩好调头的优势我们还在,我们要牢牢把握住⽽且要把它做到极致,也就是敏捷转型。”谈及敏捷转型的初衷,⽅益洪如是说。⽽为了更好地带领全员推进敏捷转型,他⼜提出了“多、快、好、省”四字导向。
数据要⾜够多。数据是敏捷转型的基础。那么,对东阳农商银⾏⽽⾔最重要的数据是什么?“数据没有最重要只有更重要,在某个领域这个数据可能重要,但在另⼀个领域它就不重要,是⼀个相对的概念,要辩证看待。总体⽽⾔,就是要去伪存真从海量数据中出对业务发展有⽤的数据。”⽅益洪答道。
反应要⾜够快。对市场要第⼀时间作出迅速反应,这在疫情期间得到最⼤程度彰显。新冠疫情发⽣后,东阳农商银⾏针对受疫情影响的⼩微企业,在全市第⼀时间推出“扩、减、降、创、展、推、拉、优、简、免” ⼗字⽅针,切实解决企业复⼯资⾦难问题,赢得了地⽅政府与⼩微企业的⼴泛好评。
体验要⾜够好。在⽅益洪看来,体验⾜够好不仅针对客户,还包括员⼯,“好”的标准就是要像“傻⽠机”⼀样简单好⽤。这就需要在流程上多做“减法”,在系统建设上多做“加法”,把难的问题留给后台,把好的体验带给客户和员⼯。
成本要⾜够省。“省就是要省⼼、省⼒、省钱,实现商业可持续。系统做得再好,但成本太⾼,那么就是不可持续的,⽽没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是没有意义的。”⽅益洪表⽰。
粮草已备,兵马可⾏。对于很多农信机构来说,数字化转型的“兵马”既难“得”⼜难“留”。东阳农商银⾏也不可避免⾯临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
样的问题,怎么解决?
⽅益洪告诉记者,在“得”⼈才⽅⾯,东阳农商银⾏采取“两条腿⾛路”法,即通过⼈才特招和⾃主培养,打造⼀⽀数字化转型的精兵强将。在“留”⼈才⽅⾯,⼀⽅⾯提供⼀定的待遇,打通晋升渠道,优化员⼯职业规划流程,靠事业留⼈;另⼀⽅⾯,积极开展团队建设⼯作,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靠感情留⼈。
此外,在科技⼈才的交流学习⽅⾯,东阳农商银⾏⾼度重视当前主流IT技术的学习,积极采⽤“⾛出去,请进来”的政策⽅针,不仅每年组织相关的外出培训,⽽且积极邀请⾏业技术专家前来指导交流,提升了团队整体技能⽔平。正是靠
着“多管齐下”,东阳农商银⾏形成了⼀⽀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科技团队,虽然只有14⼈却研发了上百个系统,取得的国家级、省市级奖项不胜枚举,并且在2020年浙江银⾏业保险业⽹络安全攻防⼤赛上与余杭农商银⾏联⼿打败了⽹商银⾏、浙商银⾏战队赢得了团体⼀等奖。
03
围绕“融合”,
推进数字化转型赋能业务发展
“数字化转型的⽬的是为了促进发展,数字化转型必须与业务结合起来,⼀切脱离业务发展的科技创新
都是伪命题”,问及如何以数字化转型如何赋能业务发展,⽅益洪告诉记者,主要是做好“融”的⽂章。
——先⼿棋:科技⼈才与业务⼈才“相融”
为了让科技⼈才懂业务,业务⼈才懂科技,⽅益洪有着⾃⼰的思路:信息科技部不但要承担“技术创新”的职责,还要肩负“⼈才培养”的重任。信息科技部每年要为业务部门培养⼏名科技⼈才,业务部门也要定期抽⾻⼲到信息科技部去挂职。同时,为了让信息科技部能输出更多⼈才,特别放开了信息科技部的⼈员编制限制。由此,有效促进了信息科技部和业务部门⼈才的相互流动,使得员⼯既懂业务也懂科技,通过“⼈”的融合,推动科技与业务发展的融合。
——关键棋:科技与业务“相融”
服务精确决策。在⽅益洪的办公电脑上,有⼀张电⼦地图引⼈注⽬,每⼀家⽀⾏的存贷款余额以及较上⽇、上⽉、上季度、年初的增长情况;每⼀名客户经理这个⽉去了哪⾥,⾛访了⼏名客户,业务完成得如何;每⼀个分层分类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等数⼗项核⼼指标,只要⽤⿏标轻轻⼀点就能马上知道,这就是东阳农商银⾏⾃主研发的“挂图作战系统”。
“没有数据⽀撑,做的决策可能是变形的、扭曲的。有了数据⽀撑,决策才是科学的、客观的。”⽅益洪告诉记者,以前如果发现某⼀项指标下降得很快,常常是两眼⼀抹⿊,第⼀时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
需要把相关⼈员问个遍,不但费时费⼒,⽽且得到的信息有可能是“加⼯”后的信息,影响决策的客观性。有了“挂图作战系统”,他只要轻轻⼀点⿏标就能看到每个⽀⾏,甚⾄到每个客户经理的业务完成情况,⼀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就可以点对点及时询问、及时⽌损,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先⾏、让数据说话。
服务精细管理。在东阳农商银⾏,每个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每⼀名员⼯的家庭信息、房产等资产信息、个⼈奖惩信息,甚⾄公检法部门涉及的信息都⼀清⼆楚,这都源于建⽴了“员⼯⾏为管理系统”。⽽且,该系统还针对员⼯的⽇常⾏为表现,给其贴上红、黄、绿三种标签,红⾊是重点关注对象,黄⾊是次重点关注对象,绿⾊是⼀般关注对象。
“以前管⼈是‘⼤⽔漫灌’式,现在,依托员⼯⾏为管理系统就可以集中⼈⼒物⼒,重点管理带有红⾊和黄⾊标签的员⼯,真正实现了精细化管理,⼤⼤解决了管理成本,提⾼了管理效能。”⽅益洪告诉记者,由于员⼯⾏为管理系统效果⾮常显著,系统基础模块建设已在全省农信机构推⼴使⽤。其实,⽤科技服务员⼯精细管理只是冰⼭⼀⾓,⽬前,东阳农商银⾏通过以“数据”为载体,已打造了集员⼯绩效管理、成本管控、业务运营、风险防范为⼀体的数字化管理体系,为实现精细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撑。
服务精准营销。“我们以提升客户体验和营销效率为出发点,把能在总⾏加⼯的数据尽量在总⾏加⼯,
加⼯好以后,推送给⽀⾏运⽤在精准营销中。同时,我们还实⾏尽职免责机制,对由于总⾏推送的信息产⽣的风险由总⾏兜底,⼤⼤减轻了员⼯的后顾之忧。”⽅益洪告诉记者,仅是以⼈为核⼼全⽅位普惠⾦融先⾏试验地的平台建设就涵盖了东阳⼈、在外东阳⼈、新东阳⼈、个体⼯商户、⼩微企业等各类客户基础信息管理,基于这些信息客户经理可以开展更加精准的营销。
——长远棋:线上与线下“相融”
“数字化转型决不能抛弃线下,⽽是要通过科技引领下的数字化转型,进⼀步⽀持⼤零售转型,助⼒实现以⼈为核⼼的全⽅位普惠⾦融⽬标。” 为此,⽅益洪带领东阳农商银⾏探索推进了⼀项⼤⼯程——村级⾦融服务“三位⼀体”⼯程(即⾦融顾问、信⽤⼩组、丰收驿站通过⼀体推进、联动作业,有效解决农村“信息、信⽤、信任”三信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充分满⾜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结语:
农信机构数字化转型之路怎么⾛?⽅益洪带领东阳农商银⾏不唯先只唯实,不唯繁只唯简,趟出了⼀条“统⼀平台、东阳特⾊、⾛在前列”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为全⾏经营发展提供了强⼤⽀撑,也为客户带去了⼜好⼜快⼜实惠的⾦融服务,真正实现了从“科技保障业务”到“科技引领业务”的跨越式发展。独⾏快,众⾏远。下⼀步,东阳农商银⾏将带着“⾛在前列”的使命,上下求索,为⾦华市、浙江省乃⾄全国的农信机构带来更多数字化转型的真经,与更多兄弟⾏社⼀道携⼿应对挑战,携⼿再开新局。
扫码联系记者
《中国农村⾦融》记者马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