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纵横作为产品的少数民族文化必须进行开发包装,才能展示其独特韵
味,而人才和资金的缺乏,导致产品包装力度不够,对游客审美的引导不足,降低了独特性的吸引力。二是目前民族地区的旅游基本上以卖土特产为主,附加适当民俗表演,同质化严重,游客参与度低,拉动经济不明显。三是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旅游接待条件差。受资金的制约,政府在旅游业方面投入的资金有限;同时体制机制不健全,融资难度大,招商引资不足,乡村民族文化旅游难有长足的发展。许多地方资源富足,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地方政府虽然重视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保护和申报工作,但因为资金不足,许多工作不能深入,象元江那诺的哈尼梯田、傣族民居等在逐渐消失。又如,新平的哀牢山、磨盘山景区还需要进一步投入资金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戛洒镇各景区、景点处在初级开发阶段,宾馆、饭店数量多,但星级酒店少,档次偏低,管理方面缺乏参与宣传营销意识和主动性,不注重提高经营服务质量,坐等政府办节吸引游客上门。旅游产业链中的游客市场、接待单位、景区景点及相关的服务机构等要素之间互利共赢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待改善。
民族文化的人才匮乏与人才外流的矛盾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域特殊,经济发展滞后,难于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造成了人力资源紧缺。一是乡镇文化单位民族文化专业人严重不足,特别是熟悉和热爱本土文化的人不多,从事民族文化专业的
人才更少。乡镇文化服务中心不但编制少,而且大都兼职多项工作,经常抽调他用,不能潜心进行专业研究,大凡在民族文化方面有成就的项目都是有一个或者一批具有文化情怀的人坚守和持续研究的结果。元江羊街文化站站长倪伟顺,几十年扎根家乡从事挖掘和研究哈尼棕扇舞,使得其获得了国家级传统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二是文化事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待遇机制不健全,成长通道不畅,职称待遇解决不了;三是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严重不足。虽然各地都有非遗传承人,但这些人有的年纪大,有些项目濒临后继无人。而少数民族地区读书优秀的多数在外就业——留不住,自然环境落后及薪金待遇差,难以吸引外来的人才——进不来,所以人才短缺的现象特别严重。
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富集与发展资金欠缺的矛盾
玉溪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且独特,例如拉祜族语言,哈尼族十月年、大型习俗活动“九祭献”,花腰傣蒙面情歌、“喊月亮”文化,彝族的“吃花酒”等,许多丰富有趣的民族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和打造,濒临失传的危险;哈尼族棕扇舞虽然列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还没有有效的推向文化市场;花腰傣文化缺乏精品;民间彝文古籍存量大、内容广博,但保护力度不够等等这些都是缺乏资金未能进行。近几年,市县民宗部门积极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但项目资金有限。各县区每年申报要求补助资金开展民族文化保护的项目都有四十多个,需求资金总额都在六、七百万元以上,但省里下达我市文化项目每年只有六、七个,每个项目多数只有七、八万元补助,总金额在100万元左右,很多申报的少数民族文化项目都得不到资金补助。从2014年起,市民族宗教局每年从市财政“民族团结示范建
设经费中拿出50万用于对县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项目的补助,但数额显得太少,补助项目有限;况且从2018年起,由于财政资金压减,停止了50万元民族文化资金的安排。由于经费的制约,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和展示的舞台少,传承难于维续,很多文化项目未能深入挖掘保护,更未能打造成精品推向省内外、国内外。
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解佳妮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北京 100872)
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新闻获取方式的便捷性以及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性快速提升,令受众对新闻节目传播效果的心理预期日益增强,而一档新闻节目是否能够吸引受众,与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密不可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新闻类金奖获得者邹韵在比赛中的出表现,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新闻类节目主持人所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新闻;主持人;综合素质;主持人大赛
作者介绍:解佳妮(1984-)女,山西运城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传播学。
众所周知,主持人作为新闻节目的核心和灵魂,其自身综合素质与节目品质密不可分。2019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以“为具备良好政治素养、高超业务能力的新时代主持人搭建展示平台,更好地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为宗旨,首次将参赛选手分为新闻类与文艺类进行比赛,对主持人综合素质的考核更加具体化、多元化。本文以新闻类金奖获得者邹韵为例,探讨新时期新闻节目主持人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较高的政治素养
政治性是新闻媒体与生俱来的属性,政治素养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首要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和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四向四做”总体要求,其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排在首位。2019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新闻类”选手的比赛中,参赛选手邹韵表现出了极强的政治意识。
第一轮新闻类30进15的“3分钟自我展示”中,邹韵谈到自己做驻外记者时,在一些重大的发布会现场经常可以得到一个宝贵的提问机会,其中缘由从一开始自认为的“鲜艳着装”到后来慢慢明白了“这其实是中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份额提升的一个重要表现”。结尾,她又以一名国际新闻记者的口吻说道:“我的梦想,是向国际观众呈现一个平衡客观的中国形象。”这既是邹韵的成长历程,也是她在新闻工作中思想政治意识不断提升的表现。与此相同的还有,总决赛上邹韵在“我是主持人”这一环节的最后又说道:“
我想我会努力地去成为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人,始终打开聆听各方声音的大门,但是不忘自己的中国根,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出更多的铿锵有力的中国文,为我们的祖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上加分”,充分体现了作为一名新闻类节目主持人“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的政治素养。
广阔的文化视野
参赛选手在主持现场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品位、人文关怀的情——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
大赛选手邹韵为例
047
文化纵横
节、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对新闻事件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无一不是文化素质的最好诠释[1]。总决赛第一部分“观点评述”环节中,邹韵抽到的题目是:作为主持人应该言之有理。她首先引用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的话:“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现实家园,唯有书本可以构建一个精神家园。”然后又用传播学里一句话“新闻是历史的第一卷手稿”引出自己的观点:“新闻事实的部分可以交给记者和其他的人来处理,而在理的部分应该由主持人来去升华。”短短几句话,有理有据,不仅彰显了自身的文化品味,对于广大观众来说也更具说服力。
第二部分“看图说话”中,邹韵看到穿着病号服的老人一手拿着手机进行网络求助,另一只手却捧着房产证的图片信息后,说道:“因此我想对这个众筹平台两端的那些人,也就是不管是求助者、还是那些给予帮助的人说三个字,那就是请三思。”“请三思”三个字,不仅融入了对求助者和捐助者的人文关怀,更体现了面对此类社会现象。
出的采编能力
好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一定脱胎于记者,9年的记者工作经历让邹韵在第三赛段新闻类9进6的“走出去”实战考核中脱颖而出。5分钟的展示充分体现了一名新闻节目主持人扎实的新闻采访和编辑能力。
选题能力
播音员主持人在采访前要做足准备工作,明确主题并理清思路,使整个采访过程流畅,以获得所需的内容[2]。邹韵的选题是:粮食问题——人类生存必需和最基本的条件。她将这一问题聚焦在了遥远的非洲,而落脚点却是中国的“杂交水稻”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可以说这个选题不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更贴近众。
编辑能力
巧妙设置悬念:节目开场,邹韵报完节目名称后有一个时长约12秒钟的停顿,这种“欲扬先抑”的开场
白带给受众足够的好奇心和吸引力,她接下来的解释更是给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以警醒:“就在我刚刚停顿的这几秒钟里,在非洲,可能就会有一个人因为饥饿离开这个世界。”通过这样的开头引出主题:中国和中国的杂交水稻。
合理使用道具:道具作为节目中的“非语言传播”工具,使用得当能到起到很好的传递信息、传情达意的作用。对于一名主持人来说,敢于在节目中使用道具并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是展示主持人编辑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5分钟的节目中,邹韵使用了两个道具:中国的杂交水稻和马达加斯加的纸钞。
邹韵在开场白中,谈到“饥饿的问题在近些年得到了一些改善,而其中一个重要的贡献因素,是中国和我手中的杂交水稻”时,在“中国”和“杂交水稻”处,特意进行重音处理,以突出关键词、引出道具——一束金黄的稻穗,增加了节目的真实性和现场感。
精准把握节奏:从编辑的角度讲,编导和主持人对新闻片的节奏把控能力,决定了一则新闻故事的好坏。在5分钟的实战考核中,邹韵将自己多年的记者编辑经验融入其中。从节目开头设置悬念引出主题,然后运用对比、类比以及递进的表达方式渐渐将节目推向高潮。最后对袁隆平院士的英语提问,袁老话音刚落,全场掌声雷动,邹韵紧接着补充到:“我想这句英语的回答不光我们听到了,我们的国际观众也听懂了。”整个片子的节奏很好地调动起了受众的情绪:关心好奇——了解同情——支持赞同——自豪满满——热泪盈眶。
娴熟的口语表达
张颂教授谈到主持人的语言功力时曾说过:“主持人节目从‘信源(节目)--接收终端(受众)’的传播过程中,主持人并非节目的主体,也不是节目的传播者,而是处于把节目内容有机地推介到受众面前,使受众便于和乐于接受的关键位置。”[3] “有机”二字看似简单,却包含了主持人必须具备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些能力的具体介绍如下:
反应迅速,观点鲜明。总决赛第二轮“看图说话”即兴考核中,邹韵在现场的冷静分析、镇定作答就得益于其强大的临场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开场白:“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个关于善的故事,又或者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善的故事。‘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而在近些年科技创新不给我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变化,也让我们的很多的行为发生了转变。
逻辑严谨,层次清晰。在经典节目考核《一年又一年》中,邹韵始终围绕主题词“变与不变”,思维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最后,邹韵也不忘重申自己的观点,再次点题、呼应开头:“也正是这种变与不变的相融合,让我们的春节过得更加地多元和幸福。一年又一年,喜气洋洋中国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有那么多的梦想,我们曾经以为是远在天边,但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它却近在眼前。在我看来不论是变与不变,不论是回家团圆还是坚守,就像崔志刚老师曾经在诗里写过的那样,只要过的是我们传统的中国
年,不管怎么过,那都是家国兴旺。”节目语言逻辑非常清晰、层次鲜明、前后呼应。
语言简洁,贴近生活。好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会将我们用各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等)感受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然后用准确、流畅、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力求让不同文化层次和水平的听众都能够听得懂、听明白。
邹韵在“3分钟自我展示”环节中,并没有使用太多华丽的辞藻或是晦涩难懂的词汇,而是一些生活中非常普通、平实的语言,正是这些平实质朴、贴近生活的口头表达,把一个个看似严肃的新闻事件向观众讲述得生动鲜活。
玉溪人才网入口
句式多样,颇具趣味。主持人肩负着语言文字的传播重任,如果在口语表达中能够将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融入其中,她所传递出的节目内涵会更加丰富和深刻。
邹韵在“3分钟自我展示中”,用“上茶山、下茶海、泡茶馆、会茶师”一组工整对仗的句式,节奏明快、画面感强;还有“中国对世界的融入,以及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中“入”和“注”不仅押韵,句式也形成对仗;更有结尾处的“中国形象、不断成长,彼此护航、记忆难忘、环球瞭望”这样非常明显的押韵词汇。
2016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媒体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因此,新闻类节目主持人应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在精进专业能力的同时,不断拓宽
自身知识储备和文化视野。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时代强音。
参考文献
[1]陆锡初.节目主持人概论[M].北京:广播影视出版社,2006.
[2]魏晓巍.新媒体背景下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素质培养[J].新闻传播,2018(10).
[3]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
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