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受众价值
最近一周新闻眼下的中国,变化剧烈,选择什么样的新闻,以什么样的眼光,能将过去七天的中国浓缩在一本45分钟的电视新闻杂志里,是我们每天都在不停思索的问题。我们经历过痛苦、困惑,我们也拥有过快乐和自信,我们追求的是希望作一本有理想、有责任感、有尊严、能够记录历史的新闻杂志,而我们更期待的是,能在与您的沟通交流中获得启迪,因为这是我们一起经历的时代------《新闻周刊》。
《新闻周刊》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媒介形态,不论从新闻传播史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当今传媒生态的角度来看,都是新闻传媒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新闻传媒一起,在建构人们对现实的认识中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在中国,由于新闻周刊虽曾在历史上有过一度辉煌,但却又曾在中国大陆中断30多年,直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种新闻传媒形态才重新崛起,因而,学术界对我国新闻周刊的研究尚不多,认知也较为有限。
央视的《新闻周刊》节目在秉承历史先究的前提下,用45分钟将168小时内的热点话题深入的记录并且进行毫不掩饰真相的报道。主持人白岩松是央视“名嘴”,大家在熟悉他的同时也对新闻周刊的定位的有了很直然的肯定,真实报道。新闻类深度报道节目。区别于当下很多
的偶像派娱乐性节目,新闻周刊的外在不会吸引很多的受众,主持人也不是青春帅气的大众偶像,在知名度和收视率上会和很多的一线节目无法处于同一水平线。
从《新闻周刊》的节目名分析,其首要特征就是“刊”形态,“与报纸、书籍相比,‘刊’具有它的独一无二性和不可替代性。‘刊’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知识载体而存在的,在现代社会,它还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广告品牌媒介而存在。《新闻周刊》中的“周”,作为一个最小的总结单位,讲述的是一周的记录,对于受众而言是一周的事实进行的综合性报道,是在一般性新闻报道基础上的升华,也可以说是对一般性新闻报道的再探究。所以,《新闻周刊》大体上致力于对焦点性问题持有怀疑,甚至是批判主义的社会受众,提供新闻体系下的正确的舆论引导和再次说明。在微博盛行的网络时代,一档纯粹的电视时段的新闻性节目,在把握受众心里和阐释时代背景亦是节目的功成关键,从与我国加入WTO相联系的媒介生态的改变、庞大的周刊受众的形成与包括新闻周刊市场在内的期刊市场在我国“尚处于发育阶段”、尚“未构成激烈的竞争”,这不免给予正在自身探索之中的《新闻周刊》少许修正或者说迎合国际化大趋势的契机。真正的新闻是什么?“对正在发生的事实的客观性报道”,这一概念性的论断在一次次的社会事件中展示了其脆弱的一面,纯粹的报道在孤傲的凌云之空中俯瞰这云层而无人烟的境地,这些也许是节目的需要,“受众”给予的价值。
当我们对新时期中国大陆的“新闻周刊”发展轨迹进行了探讨,以社会学的视角阐述了这种“新闻周刊”诞生的社会背景,把这种媒介形态在新时期的崛起同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以及新闻改革的阶段性推进联系起来分析,认为它们是在一系列社会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诞生的,尤其是市场转型背景下的社会分层所导致的“信息消费型”受众的形成,对信息梳理、整合和深度分析报道的社会需要。将受众引入新闻,把报道深入报出,同一时刻用不同的视角看待社会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