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福建高职招考历史模拟试题: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网站和学校提供】
1:中国近代轮船业发端于 (    )
A、第一次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2:2011年腾讯历史频道推出《转型中国1864~1949》系列原创策划。策划以年份为单位,逐一梳理近代史关键命题。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1920年年度事件的是 (  )。
A、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破裂
B、中国出现首个电报机房
C、无线电台开始引入中国
D、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


3: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离别》:“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  )。
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
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
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


4:看图,在中国,它的第一位制造者是

A、冯如
B、詹天佑
C、莱特兄弟
D、陈纳德


5:晚清外交家黄遵宪在一首咏物诗中写道:“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诗中歌咏的新奇事物是
A、邮政
B、电话
C、电报
D、电影


6:1906年,         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写地点)


7:(30分)近代运输格局成为反映时代变迁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铁路和轮船运输因极大的载运量而大大减低了运输成本。1830 年到1870年,英国实业家修筑了两万公里铁路,连接了工业中心、铁矿、港口等。……,为了便于交通和货运,美国政府开凿运河,私人投资者建立起轮船航线和铁路网络。到1860年,东北部的工业区、南部农业区、以及中西部城市之间已有铁路相连。发明创造开启了工业化进程,也造就了铁路和轮船;而后者因为提供了快速廉价的交通方式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化近程。
——(英)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汉口至上海航线的各轮船公司概况
材料三 轮船使商业贸易流通渠道发生了实质性变化,1881年进出汉口装运茶叶的远洋轮船有30艘,吨位达48670吨;汉口至宜昌轮运航线的出现,使货物运转日期缩短了一个月……但是轮船不可能迅速而彻底的将传统木船挤出近代商品流通渠道,以1881年为例,汉口进出船只中,木船为250艘,吨位达41887吨;外国租赁木船为127艘,吨位达11289吨。武汉地区以土货进出口为主轴的市场,基本上依傍木船运输。——任放《近代两湖地区的交通格局》
(1)据材料一概括英美近代运输格局出现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经济影响。(10分)
(2)据材料二概况这一时期长江航运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12分)
(3)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末湖北航运业的格局变化。这说明了什么?(8分)开办年
国别
公司
船只(艘)
吨位
1875



8:(30分)铁路在人类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到下列关于近代铁路的史料。
1881年,唐胥铁路通车后不久,清政府以“机车直驶,震动东陵,且喷出黑烟,有伤禾稼”的理由,禁止火车行驶。
1906年,京汉铁路通车,武汉很快发展成中国最繁荣的工商业城市之一。
截至1911年,西方列强在中国修筑铁路九千多里,并控制了其中的94%。
1936年,粤汉铁路株韶段通车,湖南一万余名船夫和挑夫因此失业。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修建铁路对近代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影响。(要求:条理清晰,角度多样,并有总体认识) (10分)


9:铁路是工业化的一个缩影,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材料一 1835年德意志仅有铁路6公里,1875年的德国铁路已达27 960公里。有学者认为,那里稠密的铁路网“在小邦分治主义偏见的长城上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材料二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陵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铁路对当时德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清统治者当时反对修建铁路说明了什么?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3)根据保路运动发生的原因,分析20世纪初国人对建设铁路认识的转变。
(4)针对包兰铁路沿线的自然环境问题,分析保障铁路畅通的主要措施。


10: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渗之灾易招”;火车飞行,“路稍有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偈议。
材料二: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建设铁路,如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庐汉、粤汉、津镇铁路的修筑权。1900-1905年间铁路总体发展为三千二百哩,除全长201公里的京张铁路为本国修建外,其余铁路均为外国持有部分股权
下所修建。
阅后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铁路发展面临的困难。(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我国铁路发展的基本状况。(4分)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尽管困难重重,我国铁路建设仍然有一定的发展,分析发展的原因。(4分)


11: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火轮、火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准自专其利……先于二十一省二十一大路以为全国之脉络……岁三四千里之遥,亦可朝发夕至。
——《资政新篇》
材料二:光绪二十八年(1902)秋,清廷宣布于次年春季拜谒西陵。为便于慈禧太后等人“御驾”往来,决定从河北新城县高碑店到易县良各庄修筑一条新易铁路(也称西陵铁路)
,全长43公里,限期六个月完成,并拨官银60万两。
材料三:日本《朝日新闻》鼓吹说:“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凡其地之兵权、商权、矿权、交通权,左右之,存亡之,操纵于铁路两轨,莫敢谁何!故夫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死生存亡系之。有铁路权,即有一切权力;有一切权力,则凡其地官员,皆吾驱使之奴,其地人民,皆我俎伤之肉”
《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第二册
材料四:人民网西安2004年1月6日电 记者朕少忠报道:今晚18时,16002次货物车从西安新丰站缓缓驶出,国家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标志性工程—西安至南京的铁路(也称西陵铁路)西安至合肥段开通运营。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材料一反映《资政新篇》的主张是什么?其主张实质是什么?
②材料二反映清政府修建西陵铁路的目的是什么? 武汉招考网登录入口手机版
③根据材料三,谈谈帝国主义国家为什么在中国大肆争夺修筑铁路的权力
④依据材料四说明现今修建西陵铁路有什么意义。



12:阅读下列材料:(26分)
材料一 1883年李鸿章写给醇亲王的一封信:“火车铁路利益甚大,东西洋均已盛行,中国阻于浮议,至今未能试办。将来欲求富强制敌之策,舍此莫由。倘海多铁舰,陆有铁道,此乃真实声威,外人断不敢轻于称兵恫吓。尚祈主持大计为幸。”1884年,两广总督张树声的遗折中说:“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驯致富强,具有体用。育才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材料二 铁路既修,首要的问题是确定轨距。为了省钱,有人主张采用2英尺5英寸,有人主张采用日本式的3英尺6英寸,但是英国工程师金达力主采用4英尺8英寸半的标准轨距(1.435米)。经过一番争论,金达的主张占了上风。1881年6月9日,中国第一条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历经磨难终于动工兴建。因清廷怕震惊了东陵的先王神灵而禁止使用机车,所以特别声明,路成之后,火车用骡马拖拉。这段铁路用骡马牵引货车,所以被世人称为“马车铁路”。
材料三 1898年3月6日订立的《胶澳租界条约》便规定:“于所开各道铁路附近之处三十里内……允准德商开挖煤斤等项及须办工程各事”;“在山东省内如有开办各项事务,商定向外国招集帮助为理,或用外国人,或用外国资本,或用外国料物,中国应许先问该德国商人等愿否承办工程,售卖物料。”后来又补充规定:“在三十里内,除华人外,只准德人开采矿产。”这是当时众多欺压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的标准文本之一。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李鸿章怎样的认识?两广总督张树声与其相比有何高见?(6分)
(2)综合上述材料,试归纳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不利因素。(8分)
材料四: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3)我们错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机遇的原因?(8分)
材料五:中国经济现代化曾发生两次进程中断,1937年—1945年工业化水平倒退,约到1952年才恢复到1936年的水平,1960—1977年工业化水平倒退。
----------《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
(4)1937—1945我国工业化水平严重倒退的原因?(4分)


13:阅读下以材料(36分)
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交通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公元前220年开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阳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东北、东面和东南辐射的一批称为驰道的帝国道路。
——(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2009年5月2日,考古学家在宜宾县考察了始建于秦朝的五尺道。自秦以来,该处就是由四川到云南的重要通道。
——(据《华西都市报》2009年5月5日第12版)
【小题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修建道路系统的目的和道路修建的影响。(5分)分析材料中五尺道的历史价值。(2分)
材料二 从1870年到191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铁路发展极为迅速。全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7
0年的21万公里增加到1913年的110.2万公里,每年平均修建2万公里以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部分投资用于修建铁路,大量钢材用于轧制钢轨。……环世界的铁路网初步形成,大多数国家纳入了世界市场。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及世界市场的扩大,使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小题2】世界铁路在1870到1913年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铁路发展的影响。(6分)
材料三  1876年~1894年近20年的时间里中国境内修建约400多公里铁路。1894年~1911新建铁路约9000多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修建经营的约占41%;帝国主义通过贷款控制的约占39%;由中国人自己修建的仅占20%左右。
——摘编自《中国动力新时速—新铁百科》
【小题3】材料三反映了哪些信息?(4分)1894年起帝国主义各国为什么要在中国抢筑铁路。(4分)
【小题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4~1911年中国铁路发展的原因和对中国社会进步产生的影响。(12分)
【小题5】综上,谈谈你对铁路建设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认识。(3分)



14:(60分)交通运输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完成下列问题。

秦朝疆域图                             轮船招商局在上海的总局
中国古代统治者重视交通建设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外国资本即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中
国在1872年轮船招商局建立以前,没有轮船航运业。……1877年,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进出口中外轮船的吨位中,外国船占63。3%,中国船占36。7%,1907年外国船占84。4%,中国船占15。6%,到1930年,外国船占82。8%,中国船占17。2%。
——《中国近代经济史》
(1)结合图和所学知识,概括秦朝交通建设的主要成就,(3分)并说明其影响。(4分)
(2)航运是交通运输的重要形式。轮船招商局创办的背景怎样?(4分)它在中国航运发展的历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3分)上述材料说明什么?(6分)


15:(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普鲁士的带动下,全德兴起了私人和国家联合建设铁路的热潮,对煤炭、铁轨、机车、车厢等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有力推动了……创办企业的热潮。当时,人们开发新矿山、建设新工厂、修筑新铁路、向股份制公司投资,几十家新式银行陆续开业,社会游资被大量集中起来投入生产,同时,英、法、荷等外国资本源源不断进入莱茵区……工业革命迅猛前进。
—《世界经济通史》
材料二 1889年清政府成立中国铁路总公司,向比利时银行借款兴建北京卢沟桥至汉口的卢汉铁路。这条铁路先由政府拨款修建卢沟桥至保定及汉口至滠口两段。1906年北京至汉口全线通车。
张之洞从1889年起,以武汉为中心,创办了汉阳铁厂等一批近代工业化企业,.... 在湖北新建了卢汉铁路,督办粤汉铁路、川汉铁路。由于诸多的因素,川汉铁路修建激发了四川的保路运动,清政府被迫调集湖北地区的新军前往镇压。

材料三 新中国铁路大事记

(1)据材料一归纳德国铁路迅速发展的原因。(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铁路发展对近代德国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6分)
(2)据材料二概括清末铁路发展的特点。(7分)有学者称“川汉铁路搞倒了一个王朝”,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6分)
(3)材料三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内,西部地区首次开通铁路”“第二五年计划期内,
铁路建设以中国北部为主”。试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
(4)据“新中国铁路大事记”,概括新中国的铁路建设发生的主要变化(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答案部分
1、B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1872年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轮船招商局成立,这标志着中国近代轮船业的发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轮船招商局为洋务运动时期所创办的民用工业。A. 第一次战争时期、C.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D.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时间均不正确,故此题应选B项
考点: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
点评:我国近代新式水运的特点:发展不平衡,传统与现代形式并存;始终受到列强挤压;民间水运企业、官僚洋务企业和外国企业并存


2、D
本题旨在考查邮政、电报、电话等邮电通讯工具的进步。A项发生在1927年;B项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C项出现在20世纪初,均不符合题干要求。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3、A
从诗中不难看出所体现的是新式交通工具速度之快,而不是建筑、西装、餐饮方面,故选A。


4、A
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业的开始。


5、C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表明应该是与通讯相关的的内容,所以排除AD两项。材料中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表明不是电话,而是电报,故答案选择C项。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通讯工具的进步


6、天津

试题分析:战争后,西方先进的交通工具不断传入中国,这极大地改变了近代中国的
社会生活。1906年,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交通工具的进步


7、
(1)背景:工业革命的促进;政府倡导;实业家的推动。(6分)
作用:促进了工业化进程;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4分)
(2)特点:列强在中国轮船航运业占据优势;英国居于首位;中国近代航运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6分)
成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打开中国大门;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沿海沿江交通;洋务运动的推动。(6分)
(3)远洋航运有所发展;轮船与木船既竞争又互补。(4分)
说明:新式交通工具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工业化是历史的重要趋势;社会转型艰难。(4分,答出两点即可)


试题分析:(1)主要原因从材料一中“英国实业家修筑了两万公里铁路”“美国政府开凿运河,私人投资者建立起轮船航线和铁路网络”的信息可概括出政府倡导、实业家的推动;从“发明创造开启了工业化进程,也造就了铁路和轮船”德信息可概括出工业革命的促进。第二小问影响从材料一中“因为提供了快速廉价的交通方式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化近程”的信息可归纳出促进了工业化进程;联系工业革命的影响,可概括出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2)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二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近代中国航运业有所发展,但英国、日本、德国的吨位总数大大超过中国,其中英国的轮船吨位最大,可归纳出列强在中国轮船航运业占据优势、英国居于首位、中国近代航运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第二小问原因抓住上一问的特点,联系19世纪70、80年代的时代背景,可归纳出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打开中国大门,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沿海沿江交通,洋务运动的推动。
(3)第一小问变化从材料三中“1881年进出汉口装运茶叶的远洋轮船有30艘,吨位达48670吨”的信息,可归纳出远洋航运有所发展;从“但是轮船不可能迅速而彻底的将传统木船挤出近代商品流通渠道”和“武汉地区以土货进出口为主轴的市场,基本上依傍木船运输”
的信息可归纳出轮船与木船既竞争又互补。第二小问可结合材料三中近代运输业的发展可看出新式交通工具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工业化是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从材料三中“轮船不可能迅速而彻底的将传统木船挤出近代商品流通渠道”“土货进出口为主轴的市场,基本上依傍木船运输”可知社会转型艰难。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第一次工业革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列强的经济侵略


8、
政治:铁路成为列强控制和侵略中国的工具;(2分)
经济:铁路建成后带动经济发展(或城市繁荣),(2分)并造成相关传统行业人员失业;
观念:修建铁路造成观念冲突;(2分)
总体认识:联系地、发展地、辩证地看待近代中国修建铁路的影响,如修建铁路促进近代中国的文明开化;近代中国修建铁路利大于弊;等等。(1点即给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