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2期工作研处
C
s 川恋业科41
5KHUMI AERKUUnjMl.SCIENCE AND T KHN0W6Y
关于促进攀枝花市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
朱军保
(四川省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四川攀枝花617061)
摘要:本文通过调研雜枝花市的农村产业发展、生态宜居、乡村文明等情况,分析当前華枝花市乡村振兴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 一些建议,为乡村振兴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攀枝花市
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要
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
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中 央、省、市委相继出台了文件,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从编制规划、发展产业、保护环境、保障民生、深化 改革等方面推动“三农”全面发展。为深入贯彻落 实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了解当前攀枝花
的农业农村发展现状,课题组通过调研,分析当前攀 枝花市乡村振兴所面临的问题,为促进乡村振兴战 略提供决策参考。
1存在的问题
11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任重道远
1.1.1生产设施条件不足 攀枝花市属中高山地
区,山高坡陡、山高水低,最突出的就是生产道路和 水利灌溉的问题。基础设施薄弱,生产自由度小,不
能够进行机械化集约化生产,农业生产效率低等都
无形中制约着乡村产业发展。
1.1.2生活环境有待改善乡村公共服务配套设
施建设还存在滞后的情况,特别是生活污水和生活 垃圾还不能够进行集中处理。同时,乡村的教育、文 化和网络也还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如米易县贤家
村康养旅游,交通不能满足游客要求,村民的整体素
质不高,周边没有配套的休闲设施和文化培养交流
场所,影响村容村貌和旅居康养环境。
收稿日期:2020 - 09-12
基金项目:攀枝花市九三学社农业农村课题组共同成果
作者简介:朱军保(1988 -),男,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节水灌溉与农机 o  E  - mail  :499205360@ qq. com 0
12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一是劳动力数量下降,乡村新生代农民大多不 愿从事农牧业生产,劳动力数量逐步下降,谁来种地
的问题将会长期困扰乡村农业发展;二是劳动力素 质不高,乡村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特别是少数民族聚 居区相对更加落后,劳动力素质直接影响着农业产
业的发展提升,乡村人才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缺乏
经营型、管理型、技术型人才;三是激励机制不健全, 乡村条件艰苦,不能吸引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不
能留住人才。同时乡村基层人员收入较低、政治和
荣誉方面待遇较少等问题,影响基层队伍的稳定性,
制约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
13乡村规划不够完善
1.3.1缺乏基层小规划全市乡村产业大多是以
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营,产业化发展意识薄弱,重视
短期利益,缺乏效益思考,引领规划不足,仅靠市县 级的发展规划还不能带动其发展,还需要乡、村
级结 合自身地域优势、产业特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编
制符合自身长远发展的规划。
1.3.2缺乏区域统筹谋划对打破地域、行政区域
限制,如何利用周边地区的各种资源,建立联动机
制,加速优势互补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未能与农业 自然资源禀赋相似的攀西乃至西南川滇黔“资源金
三角”区域的农业产业发展统筹谋划,优势互补、资
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局面尚未形成。
14乡村产业创新融合明显不足
1.4.1产品附加值较低攀枝花市农产品大多以
鲜活外销为主,深加工、产业化程度还较低,现有农
业产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还没有真正建立起
产业链之间的利益链接机制。全市农产品市场开拓 与发育还不够完善,鲜活农产品的物流技术和水平
77
工作研处2021年第2期
还有待提高,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的功能作用不强,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存在,合作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还未凸显。
1.4.2缺乏工业思维发展农业农业产业发展缺乏工业思维,发展思维单一,被传统农业思维模式禁锢,农民大多品牌意识淡薄,经营过程多停留在生产阶段,特资源优势和特农产品相互关联性不强,融合度不高,没有形成以强带弱、强强互推的优势农产品商标集和品牌体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动力不足。
1.4.3“互联网+农业”跨界融合力度不够全市农产品已经实现了网络销售,但大多零散单一,还没有创新实现基于互联网平台下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
2建议
2.1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发展基础
2.1.1弥补“硬件”短板结合全市新一轮的村社区划调整,优化布局,进一步完善农村的水利、道路和公共服务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在道路上,应做好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水利上,应充分利用全市光热、风能资源,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提灌引水上山等水利工程,同时联通各区域灌溉水源,形成各水源之间可以相互流通、相互调度的内循环系统。
2.1.2改善“软件”基础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应继续加大各类惠民利民政策向农村地区的倾斜力度,特别在乡村产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更应加大扶持,可通过建立创新创业引导基金和金融支农服务机制等方式,来解决创新创业人才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地和金融信贷等的难题,以此为乡村农民就近转移就业开辟新的渠道。另一方面,应加大对乡村互联网、物流网的技术、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面临果蔬农产品质量存在信誉缺失的风险,应建立基于区块链的果蔬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面对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不通的问题,应建立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网络平台;同时,为调动乡村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应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价格风险保障机制。
2.2推进人才振兴,激发人口红利
2.2.1完善教育体系农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着力建设多轨制的乡村教育体系,在完善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分层次开展职业技能教育,促进通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使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2.2创新培训机制建立以政府、科研院所、企
C m川恋出科41
SKHUMI Aencuunnu.SCIENCE AND T ECHN0lO6Y 业等为主体的乡村产业专业技能培训服务机制,实现对基层人员、返乡创业人才和农民的技能定向培训和创业精准指导等服务,培养出一批经营型、管理型、技术型和服务型的乡村人才。
2.2.3健全人才保障机制要坚持实施乡村人才引进政策,鼓励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市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优化乡村人才发展环境,创新用人机制,增强乡村人才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乡村人才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护。
2.3坚持科学规划,协同健康发展
2.3.1小规划与大规划并行优化顶层设计,通过对我市各产业、各区域以大融合、大互动的产业发展概念通盘考虑,统筹协调产业开发需要与当地实际农业产业现状之间的关系,不盲目扩张、不同质化竞争、不供大于求,同时还需要考虑运营主体投资、经营能力与市场大小的关系。乡村在市县级大规划引领下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分析自身实际情况、突破传统思想束缚,结合自身地域、资源、文化优势等统筹考虑、精准编制与大规划并行的小规划设计。
2.3.2联合发展,互补共赢依托全市自身的工业、农业资源和环境优势,破除区域壁垒,积极与攀西、云贵等地区开展交流与务实合作,寻利益共同点,整合各自大区域、大环境中的交通、网络、物流等要素,推动各要素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发展,共谋乡村振兴跨区域协同发展的精品模式,形成共赢。
2.4挖掘发展潜力,增加发展底蕴
2.4.1实施农产話晶牌兴农行动要加强全市农产品品质管理,优化产品品质,塑造原有农产品形象,发掘特新产品,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资源精深加工等。如米易县龙华村枇杷种植衍生出了枇杷蜂蜜、枇杷酒、枇杷止咳露等附加产业。另一方面,依托特产品,实施品牌战略,注册本地特产品商标,并增强各类商标的关联性,聚力打造母子品牌、兄弟品牌,形成以强带弱、强强互动的局面。或进行品牌文化创意设计,促进农业产品与重要文化遗产、民间技艺、乡风民俗等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的文化品牌价值,形成我市优势农产品品牌集和体系。
攀枝花市人才招聘信息网2.4.2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运用利用互联网的理念和思维,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乡村生态等的各个方面,以乡村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运动养生等特产业为发展载体,建设集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等功能融为一体农业特互联网小镇,为乡村经济社会
78
2021年第2期工作研处
C
®川恋业科il
SKHUMi AERKUUnjMl.SCIENCE AND T ECHN01O6Y  -------------------------------------------------------------------------------------------------------------
发展提供新的内生动力和引领示范作用。
2.4.3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结合自身资源环境优
势条件,积极探索适合市情的多层次绿循环农业 模式。如在全市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用有机生物 肥代替化肥施用、用生物农药代替化肥农药施用,秸
秆还田、合理轮作、减少农膜的不合理使用等;建立 山地生态果园,推广“果一草一牧一沼一肥或果一
草一牧一菌一肥”等多循环的生态模式,建立以企
业为单位的生态产业园或以村为单位的循环型农
村,优化统筹,实现循环利用,着力提升山地资源利 用率与农业生产产出率;利用光热资源开发光伏立
体农业种植,实现光伏发电与植物生产、动物养殖相 结合,构建零排放的内循环系统。充分发挥政府的 主导力量和服务作用,将农业的各个产业联系起来,
通过能量物质和信息的整合,促进各个产业之间的 原料、能源以及废弃物的彼此利用,为乡村振兴打下
良好基础。
2.4.4发展旅居康养农业建设以健康产业为核
心,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
为一体,以农、旅、居、康养融合发展为理念的旅居康 养农业。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已发展多年,但大多是 小家庭、小集体的的方式,休闲环境、服务质量优劣 高低、参差不全,很难走出一条私密、整洁、舒适、和
谐的乡村旅居康养。发展乡村旅居康养最需要注意 的应该是旅居康养中休闲度假的“静”养、农业体验 的“动”养和文化熏陶的“和”养。如正在建设的盐 边县昔格达社区,建设了村博物馆,并在村前建设了
文化长廊及写生基地,充分挖掘了自身文化,凸显了 文化熏陶的“和”养。
总之,乡村振兴是一个需要长期积极探索实践
的战略任务,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助力乡村振
兴、激发乡村振兴的活力,同时,做好战略部署,优化 顶层设计,构建适合全市市情的乡村振兴治理模式,
做到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全社会参与的多元素共建 模式,共同致力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上接第76页)种子的违法行为。
4立足实际,持续发力建设,强力推进
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创新绿、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全 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指导思想,立足工
作实际,继续以第二轮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 地建设为契机,持之以恒,力争到2025年全面建成 相对集中、长期稳定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
化和信息化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0. 33万
hm 2,强力推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为绵阳市西部
现代种业强市建设、四川西部现代农业种业发展高
地建设和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江油种业力量。参考文献:
[1 ]彭家明,黄树明,万频.江油市杂交水稻制种特农业保险的调
查与思考[J].四川农业科技,2016(1) :59-61.
[2]彭家明.江油市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初探
[J].四川农业科技,2016(2) :61 -63.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