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材分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材分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抓住了那满湖的荷花荷叶作为写作对象,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热爱之情,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开篇即说六月的西湖风光与其它季节是不同的,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优美秀丽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粉红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
    众所周知,古诗词是中华文学史上的奇葩,它们都有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深远的意境,所以我们读古诗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字面上,不能断章取义,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①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诗歌;②能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描写的景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描写的意境;③达到荷花资料的整合,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4、
莫愁前路无知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热爱文学的思想感情。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①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②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为了达到即定的目标,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一、激趣导入,送别古诗大观园
    师:同学们,“书香飘满园,满园尽书香”,课前两分钟故事大观园开始了
    播放送别古诗幻灯片,以组为单位朗诵,最后齐读所有的送别诗
    师:你们发现了吗?以上这些古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送别诗。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谁也不知道一别之后何时再能相见,因此许多文人墨客借诗歌来抒发心中的那份离别之苦,就像我们现在的人们用流行歌曲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一样。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初步感知,读出节奏
    1、读课题,理解课题(小组汇报)
    时间晓:早晨
    地点:净慈寺
    净慈寺:杭州西湖十景之一,佛教的圣殿,每年六月十三,人们到那里烧香拜佛,祈祷平安。
    学生汇报(净慈寺的笑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一寺不如少一寺
    送:送别诗
    送别人物:杨万里送林子方
    2、介绍作者:A、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水县人,学过他的《小荷》
    B、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南宋四大家”之一。
    C杨万里八岁丧母,宁可挨饿也要买书,非常好学。
    D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学问渊博,写诗两万余首 
    E杨万里为人清直,遇事敢言,曾当过官
    F杨万里常常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善于从中发现别人不易察觉的美,山川、河流、春风、秋雨、夏荷、冬雪等等都被他写成诗,以至于他的朋友跟他说了这样一句玩笑话:处处山川怕见君。你看,这些山水一碰到你,就被你写到诗里,连它们都怕了。板书;心中有景
    师:你觉得杨万里是个怎样的人啊?(厉害,了不起)让我们带着崇敬之情和大诗人问声好吧?读作者
    学生质疑问“送他到哪啊?干什么去啊?他俩什么关系啊”
    3、教师补充写作背景:林子方,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皇帝御前办公室的一个秘书,小伙子本身非常聪明很得皇帝喜欢,于是破格提拔连升两级,调任外省做官,杨万里此时相当于现在的御前办公室秘书长吧。此人也很欣赏林子方,他们情投意合,交情甚佳。
    我们刚刚和古诗有了一点点的亲密接触就获得了不少收获,让我们赶快一睹为快,一起和杨万里品读西湖独特的风光吧!
    4、读出节奏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古诗,并划分节奏
    展示学生节奏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