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体育教育
莲都区中小学篮球运动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篮球这项运动从1895年传入中国以来,已经有110年的历史了,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50多年,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完善,篮球运动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80年代初,国家体委和教育部于1983年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经验交流大会。会后《体育传统学校试行办法》的颁发,各地体教部门相继命名了一批传统学校。据统计,1983年,全国体育传统学校有16000多所,90年代中期,已发展到24001所,在训学生500万人,平均每年为各级业余体校输送近4万名优秀苗子,为优秀运动队输送1500多名优秀运动人才
之后,在学校体育这个事业迅速发展的前提下,学校篮球这项运动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局面,投入到这项运动中的学生人数飞速增加。各地纷纷开展了各种篮球学习训练的活动,各种篮球学校,以及篮球训练基地也纷纷办立,各种篮球竞赛活动也日益增多、层出不穷,并且慢
慢的逐渐形成规格,篮球成为学校中最普及的运动,并且课余篮球活动更具有经常性、计划性和组织性。
业余体校篮球训练和篮球传统学校一同组成了我国后备人才的储备基地,从培养学生数量而言,篮球传统学校要占了主要低位。对我国基层的篮球运动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篮球后备人才,并且这批人才也逐渐成为了当地篮球运动的核心力量。另外,各学校也积极创办篮球训练基地、校代表队、篮球兴趣小组等形式来推动篮球运动的发展。
齐允峰在《我国中小学篮球业余训练的现状与发展对策》中阐述到,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借鉴前苏联的青少年体育训练体制,采用基层学校-业余体校-省市专业队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培养体育竞技人才。虽然说在那种训练体制下,中国篮球虽然没有实现重大的进步,但实事求是的讲,也源源不断地输送了一批批篮球人才,这其中基层中小学的课外篮球业余训练的扎实工作,使得我们从中发现了许许多多有篮球运动天赋的人才,为上一级训练单位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提供了充足的可选之材。
李海,陶李军在《篮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探析》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后,篮球运
动在我国蓬勃发展,随着各省、市、军队篮球队的建立,众性的篮球运动也空前高涨,无论是学校、机关、工厂还是军队、农村,几乎都有篮球场,各种众性的篮球比赛随处可见.然而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省、市、县、学校篮球场馆挪做它用,被占的现象十分严重,有的成了歌舞厅,有的出租后办各种展览,有的修建成市场或被撤除盖房,使本来就够呛的场馆更是雪上加霜.导致篮球爱好者无处练球,篮球文化生活出现萧条现象,加之学生高考,广大的青少年篮球爱好者不得不终止自己所喜好的篮球运动,没日没夜的加班加点进行文化学习参加升学考试.现有的体制无形中钳制了青少年篮球爱好者的广泛开展.如果没有雄厚的众基础,也就没有培养篮球人才的沃土,更难涌现出大量的篮球后备人才.如美国2亿人口中篮球人口占百分之一,主要靠中学和大学培养篮球运动员,中学是优秀篮球运动员培养的第一阶段,约有60万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大学是第二阶段,3000多所大学中篮球运动员有20多万人[1].而我国仅靠几个省市几所篮球体校去培养篮球人才,要想选拔出有培养前途的高水平的世界一流选手,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培养篮球后备人才,改革培养篮球人才体制迫在眉睫.
李树旺在《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一文中,提出了CUBA要加强自身的完善,包括组织机构和组织管理法规,赛制、课余训练、教练员培养等个方面。目前,高校篮球缺少真正有潜质的篮球好苗子是阻碍其发展的一大障碍,中国大学生
体育协会篮球分会举办的“篮球人才培养中心”和“夏令营”对于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尚难以带动中小学整个层面篮球运动的开展,因此,应加强大学篮球后备人才的建设,建立以大学为龙头,以中学为重点,以小学为基础的教育系统篮球人才培养网络。50《从CUBA联赛谈学校篮球运动的发展》一文中,周勇老师认为高校是发展篮球运动的沃土,在分析了首届联赛运动员技战术水平后认为,大学生运动员在得分能力、投篮命中率、心理素质水平等方面多处于较低的水平,需要尽快提高。
石磊等人在《市场经济下各国体育政策》一文中写到,欧洲各国篮球运动也相当普及,欧洲篮球联赛的水平与影响力在逐渐提高,各国在青少年篮球训练上大同小异,基本上是依托各种俱乐部和训练中心进行的,辅以政府制定的鼓励青少年参加体育训练的某些政策,例如1994年英国政府制定了专门以青少年为对象的全国初级体育计划;在意大利青少年篮球业余训练也都是在俱乐部进行的。在欧洲,这些以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为主的公益性俱乐部,一般都享有免税等多项优惠政策,一般都有经验丰富的专职教练来任教,保证训练的质量。小运动员文化学习都是在各自学校进行,一般在下午4点后猜到附近的俱乐部进行训练。这样既保证了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不间断文化学习,又能使他们从小就打下坚实的篮球基础。
白喜林在《对我国篮球后备力量培养体制的思考》一文,在中国篮球职业联赛风起云涌,市场火爆之时,尖锐地提出了我国篮球后被力量的严重匮乏,必须改变我国篮球后备力量培养的现状;李赣在《对我国篮球后备力量培养体系的思考有感于四川篮球学校的成立》一文中,从专门篮球学校方面对我国篮球后备力量培养进行了探讨;高建磊在《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从少体校的角度对篮球后备力量培养进行研究;郁俊在《从CUBA谈中小学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一文,以加快中小学儿童篮球训练和赛制改革方面,对篮球后被力量的培养进行研究;邓明在《中美篮球运动员培养途径的比较》一文中对中美两国运动员培养作出比较,指出美国后备力量培养从小学开始,高水平运动员主要从中学到大学模式选拔,而我国则主要源于专业队,运动员选材范围小,这种培养途径使运动员选择路线过于单一,容易造成低层训练不力,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影响人才的后续发展。
石增文曾在《我国篮球运动后备力量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中指出后备人才匮乏梯队结构不合理。现今,我国多渠道、多形式的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已初步构建,但该体系的机制尚不完善,其功能尚未得到有效地发挥。在甲级队中开始出现了“养人不如买人”、“得外援者得天下”的想法,许多甲级队不愿意将精力和资金投在青少年篮球梯队的建设
上。大学生篮球联赛经过6年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但仅输送2名队员到职业队。篮球学校、体育运动学校在培养后备人才的方面,其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目前,我国篮球后备人才的数量在逐年减少,据篮管中心资料统计,1980年到2001,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减少了42%,1980~1993年全国各类体校的篮球人数减少了40%教练员减少了28%.目前梯队结构呈现出头重脚轻不合理的现象,我国比赛队伍中,成年队有50,而青年队只有35,青年后备人才已成为我国篮球人才梯队的瓶颈。与此相比,2亿人口的国,拥有大学生和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约80,大学生篮球联赛有3000多支球队参加角逐,后备人才充足。从中我们要反思我国落后的原因啊。
樊文彬在《中、美中学篮球教学比较研究》中从教学内容、学时、教学方法,考核等方面对中美两国中学篮球教学进行比较,指出各自的教学特点,美国中学篮球教学内容全面具体,而中国则显得内容缺乏,美国中学篮球教学时数较多,中国教学时间不足,在方法上,美国富有趣味,竞赛性,学生学习主动性,而中国篮球教学方法尚未摆脱传统模式,总之,美国中学篮球教学目标内涵外延更加丰富,值得借鉴。
刘绍曾先生等在《对我国学校课余训练现状的思考》一文中。对我国十八个省、市、自治
区的18066所学校开展业余训练的现状进行调查后,提出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系统论原理指导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建设有中国特的课余训练体系;制定规划,全面提高学校可与体育训练质量;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应为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提供越来越好的条件等对学校课余训练的思考。
秦丹妮,韦内灵在《影响少年儿童篮球兴趣的因素分析》一文中总结出少儿篮球课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形式过于单一,方法较少,娱乐性、游戏性较差,没能充分调动少年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少年儿童参加篮球运动的意识在不断加强,但男女生参加篮球运动的比例差距较大,课内和课外篮球活动主要以男生为主,女生参加篮球运动的人数较少。课外篮球活动组织较散,活动场地较少,附近人才市场活动目的性较差。少年儿童在学习篮球过程中接收的理论知识不足,对篮球相关领域了解的较少。体育教师的语言艺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加强语言方面的修养,及时合理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激励。
高学峰的《我国中小学课余训练发展态势探析》分析了我国学校现行课余训练体系存在的种种不足,预测今后几年的发展态势我国学校课余训练在较长时期内依然呈不平衡特征;体教联姻或二合一将成为我国学校课余训练向新体制转换的过渡形式之一;课余训练社会化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课余训练体系的必然发展趋势
柳明义在《某青少年篮球学校的现状及分析》一文中谈到由于市场经济和金牌效应的介入,过去那种由国家统一培养后备力量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於事篮球学校这一新兴的为我国篮球运动培养后备力量的摇篮在中国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刘闯,文展在《中美篮球后备力量培养途径的比较研究》一文中总结出)中美篮球后备力量培养途径不同是导致中美篮球水平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们借鉴美国篮球后备力量的培养机制时,要建立起符合我国篮球市场发展规律的篮球后备力量培养机制。由过去单一的国家培养体制,变为国家和社会共同培养的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体制。要把高校作为篮球后备力量培养基地,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知识优势。高校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篮球专家、学者和良好的科研条件,训练场地设施较好,外部环境文明程度较高。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使CUBA成为CBA的人才基地。增加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投入,增加比赛机会,都不失为培养我国蓝球运动员的好方法
陈兰芳等在《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互动发展的必要性》中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原来一直由体育系统培养经济体育人才的机制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原来宝塔型
培养模式越来越显得弊端百出,如大量的人才浪费,运动员文化知识的低下,退役后寻工作困难,部分家长的担忧等。如果再按原来的模式培养我国的后备竞技人才,必将会导致培养质量的下降。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共同发展是非常必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教育的改革,在学校发展寂静体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刘庆山等在《广东等六省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状况的比较研究》一文中提出,高水平竞技体育发展就在于各级体校占用了过多的体育资源,如场馆、器材和教练等,造成了体校和广大中小学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方面处于不平等的竞争状态,大大挫伤了普通大、中小学开展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不利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社会化。因此,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应尽快转变观念,改变过去直接办青少年体校,为高水平竞技体育提供后备人才的做法,转变为桶果宏观手段和市场机制引导、鼓励各大中小学开展业余体育训练,有效地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刘玉林所著的《从篮球后备力量看我国篮球运动水平》和白喜林所著的《中国篮球运动的持续发展与篮球后备力量》都提出了要改变当前篮球人口萎缩,后备力量匮乏的局面,首先要改变原有不完善的后备力量培养体制,由过去单一的国家培养体制变为国家和社会共同培养的多渠道、多形势的培养体制,增加官办和私办的篮球学校、篮球俱乐部,形成篮球人才,人才链和人才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