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试题及标准答案
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力争比二○○○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
、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6、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7、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重大问题?
答: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
8、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根据是什么?
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根据。
9、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是什么?
答: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和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10、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是在深该分析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汲取国外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
11、什么是发展观?
答:“观”是指带总体性、根本性的看法和主张。“发展观”就是人们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主张。
12、以人为本的内涵是什么?
答: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3、“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答: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一切决策,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14、“坚持发展依靠人民”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答: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密切联系众,始终相信众,紧紧依靠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众投身到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15、“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答: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的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
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权益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
16、全面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答: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17、协调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答:协调发展就是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18、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答: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19、统筹兼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七大报告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形成了“八个统筹”的概念
2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什么?
答: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21、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答: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2、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那一次大会提出的?
答: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3、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答: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24、我国目前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什么?
答: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比较突出。
25、为什么说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同志指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解决我国社会一切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办法。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由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先进的发达状态的过
渡与转化。它既指经济发展,又包括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等诸多内容,是社会整体、协调、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要务,通常是指最重要而又最紧迫的任务。第一要务,是相对于其他各种要务而言的。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重要命题深刻地揭示了发展与执政、执政与兴国的内在联系,同时也凸显了发展在我们党执政兴国中“第一要务”的位置。它表明在党所面临的各种繁重任务中,发展处于首要和核心地位。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不断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
26、为什么说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是引领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经济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核心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一个国家能否长久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越来越取决于其科技进步的速度和自主创新的能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时代的潮流,是世界的趋势。总书记强调指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27、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什么?
答:同志强调,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
28、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