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
第9卷 第6期
            JournalofBengbuUniversity           
Dec 2020Vol 9,No 6明代以来泗州文庙的变迁及其特征
收稿日期:2020-05-27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9A0385)。作者简介:金瑞(1995-),男,甘肃兰州人,硕士研究生。E-mail:lz.jinrui@qq.com
金 瑞
(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摘 要:立足于地方志史料与现存古建筑实物,梳理了明代以来泗州文庙的时间空间变迁过程,揭示了泗州文庙因灾沉没、多次远距迁移、并入邻县文庙的历史状况,总结了其具有内外双泮池、因河凿泮池、融合南北文化与官士文化等多种显著特征。
关键词:明清时期;泗州城;文庙;泗县;运河文化中图分类号:K875.2;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6-0106-06
TheChangesandCharacteristicsofConfucianTempleinSizhouSinceMingDynasty
JINRui
(SchoolofHistoryCultureandTourism,HuaibeiNormalUniversity,Huaibei,235000,Anhui)
Abstract:Accordingtolocalchroniclesandexistingancientbuildings,theprocessoftimeandspacec
hangesinSizhouConfucianTemplesincetheMingDynastywassortedoutinthispaper.Thedevelop mentprocessoftheConfucianTempleinSizhou,whichwassunkduetothedisaster,relocatedmanytimes,andmergedintotheConfucianTempleinneighboringcounty,wasrevealed.ItstwoPanchiinsideandoutside,theriverisusedasPanchi,theintegrationofnorthandsouthculture,theintegrationofoffi cialsandliteraticulture,andmanyothernotablefeaturesaresummarized.
Keywords:MingandQingDynasty;SizhouCity;ConfuciusTemple;SixianCounty;Canalculture  泗州古城地处隋唐大运河通济渠与淮河交汇处,航运便利、商贸繁荣,曾是淮河流域重要的商业中心、交通枢纽以及军事重镇,由于其所处的区位特殊,古泗州的文教事业发展也较为昌盛。泗州文庙是当地重要的文教建筑,但由于泗州古城命途多舛,
文庙也随之经历了曲折的变迁过程。当前学界对泗州古城的关注,多集中在城市变迁、戏曲和宗教等
方面,代表性的成果有陈琳的《辉煌900年,沉睡300载———解读泗州城沉陷之谜》,以泗州城“昌盛-衰落-淤垫”过程为主线,探讨了自北周始设至清代州城淹没的变迁及其原因,以及清中叶后州城故址
附近不断淤积升高的过程[1]
,但是目前鲜有深入考察泗州文庙的研究成果。泗州文庙的变迁既是明代以来泗州城市变迁的缩影,也是该地区历史、地理、
建筑、教育和文化发展的见证。故此,本文拟探究泗州文庙的兴废与空间变迁,为进一步挖掘和整理泗州历史文化遗产作基础性工作。
1 泗州故城时期的文庙
泗州建制最早设立于北周,唐开元二十三年
(735),“自宿预移治所于临淮”[2]
,即今江苏盱眙北部地区,南临淮河。此后至清康熙十九年(1680)的近1
000年里,泗州城址未有迁移记载。据地方志记载,泗州文庙的始建时间,“宋前无考。”[3]454
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知州李守中在旧址基础上重建文庙。由此可见,元代以前泗州确有文庙,只是史籍缺少记载而已。进入明代以来,与文庙相关的信息渐详,泗州文庙共历经十次较大程度的修缮,历次修缮
情况如表1统计所示。
表1 明代泗州文庙修缮情况①
序号修缮时间主要修缮者
修缮内容1洪武三年(1370)
不详重建文庙2永乐年间不详重修文庙3景泰元年(1450)不详重修文庙4成化十七年(1481)
知州言芳、娄鉴先后接力改建文庙5正德年间巡按宁钦捐俸重修文庙6正德末知州汪应轸
修葺文庙
7嘉靖十年(1531)
不详创增启圣祠,建敬一亭,立六箴碑
8嘉靖年间巡按舒鳌建尊经阁,置文会堂
万历初期
巡按邵陛知州陈永直
拓宽学门附近空间;修缮殿、庑、门、堂、厨、库,规制增宏,遂称美完
10
万历二十二年(1594)
颍州道李骏千庠生萧鸣盛等捐修
殿庑、斋祠、门屏、缭垣构造一新
  经明代多次修缮和添建,泗州文庙规模不断扩大、功能逐渐丰富、布局日臻完善。明末至清康熙十九年(1680),文庙在泗州城的位置一直未变,位于城内中部,东与州署毗邻,东北为城隍庙,其位置如图1
所示。
图1 明至清康熙前期泗州文庙在州城中的位置②
  从明末至清康熙十九年(1680),泗州文庙的布局基本上也未再改变。该时期的文庙建筑呈“前庙后学”式布局,大成殿前为祠庙区,其后为学宫区。文庙自南向北共有五处院落层层递进:最前端为学门“太和元气坊”,其后依次为棂星门、泮池和戟门,棂星门后的东西方向分别立“义路坊”和“礼门坊”,此为第一进院落;戟门面阔三开间,东西耳房分别为名宦祠和乡贤祠,戟门后为文庙的核心建筑大成殿,面阔七开间,大成殿前两侧为东庑和西庑,各十三间,此为第二进院落;大成殿后为明伦堂,堂前左右各有一座斋房,是为第三进院落;明伦堂后为尊经阁,阁前左右为厢房,是为第四进院落;尊经阁后有土山丘,名为“起凤山”,山上有高明亭,此为
第五进院落。此外,泗州文庙东侧有“启圣祠、文昌祠、射圃亭、敬一亭、宰牲所、魁楼一座、土地祠(一间)”,西侧为“儒学署门房(三间)、厅堂(三间)、厨
房(三间)、书房(三间)”
[3]468
。由以上情形可推测并复原出明末至清康熙前期泗州文庙布局图,如图2
所示。
图2 明末至清康熙前期泗州文庙布局推测复原图(作者自绘)
  明万历年间,潘季驯修筑高家堰治理黄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该工程也对泗州城产生了较大的负
面影响。明末清初以来,泗州一带洪水肆虐不断,
“被洪水淹浸成了泗州人民生活的主要内容。”[4]
于此覆巢之下,泗州文庙自然未能幸免于难。史载:“顺治六年,水灌城,廊庑斋衙库舍皆圮……康熙十
一年六月,风雷大作,震棂星门而外制益颓。”[5]文
庙的教育和祭祀功能已经受到了严重破坏。康熙十二年(1673),泗州城内多半区域已被水漫,“广文官
署庭除,皆成涟漪,非浮杠不能往来。”[5]康熙十九
01金瑞 明代以来泗州文庙的变迁及其特征
年(1680)的水灾,成为压垮泗州城的最后一根稻草。灾后,泗州城基本淹没于洪泽湖内,“文武
门、仓库沉没水中”[6]178
,州官不得不在城楼上办公,
其文庙的境遇可想而知。
2 城陷以后的文庙
康熙二十二年(1683),知州莫之翰在泗州城外的堤坝上新建文庙,作为临时讲学祭祀之所。据地方志记载,两年后,临时文庙复受水患威胁,官方遂将其迁至对岸的盱眙县,“复改建于龟山之
麓。”
[3]455
事实上,盱眙县内有两处“龟山”,即“上龟山”与“下龟山”,分别位于县城西南一里和东北三十里方向,且在方志中,皆有称二山为“龟山”的记述。另据光绪《盱眙县志稿》,纂修者在“上龟山”文后用按语指出:“康熙二十四年,州城淹,移建泗州
学于龟山之麓。”[7]
因此,泗州文庙应是从州城外的
堤坝迁至盱眙县的上龟山。
雍正二年(1724),泗州由凤阳府所辖的散州升为直隶州。地方官员在州治是迁往双沟还是包家集的问题上争论不休,两江总督尹继善以“双沟地方
向来常有水患,亦无高阜可建之地”[3]626为由,决定
州治暂驻盱眙,“毋庸迁徙建城”,一直保持着寄治的状态。乾隆四十二年(1777),安徽巡抚闵鹗元在
奏疏中称:盱眙偏居州境南隅,北临淮河汇注洪泽湖的入口,“水面宽阔,风浪甚险……隔数十里之河
面,遥为治理均多不便。”[3]626
朝廷遂因其所请,“裁凤阳府之虹县,省入泗州为州治。”[8]于是,虹县原
先的县文庙也改升为州文庙,泗州文庙也结束了长达9
2年的寄治状态,此后再无较大迁移。虹县的县文庙在升为州文庙前,曾经历了三次位置变迁。据地方志记载,明正统七年(1442),知县何诚迁于察院东。万历二十八年(1600),知县任愚迁文庙至洪武年间初创时的旧址东侧。万历三十二年(1604),知县林梦鼎又改迁文庙,此后位置不变。
在位置变迁的同时,虹县文庙亦经过了十次较大的修缮。按照修缮内容的不同,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明初,知县乐徽首创虹县文庙,是为初创阶段。自正统至万历后期,地方官员在乐徽初创的基础上,先后增添了魁星阁、文昌阁、尊经阁、启圣祠等建筑,完善了文庙的祭祀和教育功能,同时也注重修缮和维护已有建筑,是为增建阶段。明末至清乾隆后期,是虹县文庙的稳定阶段,地方官员多在已有建筑或基址上,维护或重修。这一时期少有添建,建筑布局趋于稳定,文庙功能进一步优化。“裁虹并泗”前虹县文庙修缮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裁虹并泗”前虹县文庙修缮情况③
序号阶段修缮时间主要修缮者修缮内容1初创期洪武三年(1370)知县乐徽始创文庙
增建期
正统七年(1442)知县何诚“自学宫至道路,百废俱举”万历十五年(1587)
知县杨际明知县张四教
杨、张先后始建、续修魁星阁张四教倡捐始建文昌阁
万历二十九年(1601)知县伍元正捐俸始建尊经阁万历三十二年(
1604)知县林梦鼎改修文庙,疏浚泮池
万历后期
知县张凤翼始建启圣祠3稳定期天启二年(1622)
知县张凤翼训导吉天赍
张凤翼重修魁星阁吉天赍修棂星门、启圣祠
康熙十三年(1674)凤阳知府张钦文知县龚起
倡修文庙康熙十六年(1677)知县彭翼宸彭翼宸重建文昌阁康熙二十五年(1686)知县梁浩之彭、梁先后捐廉重修文庙
康熙二十九年(1690)教谕吕清捐廉重建尊经阁雍正四年(1726)
凤阳知府朱鸿缮知县杨大勋
重建大成殿
乾隆四十一年(
1776)知县金尚清
重修文庙8
01蚌埠学院学报 2020年12月 第9卷 第6期(总第54期)
3 州治迁虹后的文庙
乾隆四十二年(1777),泗州州治迁虹后,虹县文庙与州文庙合二为一,位于州城西北部,州署在常平仓东侧,南临汴河。同年,知州刘作垣在前任知县金尚清修缮的基础上捐资续修,这也是州治迁虹后的首次修缮。经过此次整修,文庙面貌大有改观,“殿庭廊庑崇宏轩敞”,并且“土木黝漆,内外一新”
[3]633
。文庙以汴河为泮池,跨汴河而建,中轴线
自南向北依次为:学门、仪门、泮池、棂星门、戟门(东西耳房为名宦祠和乡贤祠)、大成殿、明伦堂、崇圣祠和尊经阁。棂星门东西两侧为礼门和义路,明伦堂东西两侧为日新斋和时习斋。训导署和学正署分列中轴线建筑的东西两侧,奎星阁、文昌庙位于文庙东南。据此情形可绘制乾隆后期泗州文庙布局图,如图3
所示。
图3 乾隆后期泗州文庙布局推测复原图④
(作者自绘)
  此后至清末,泗州文庙又历经多次较大规模的修缮。嘉庆九年(1804),“大成殿圮,州守顾浩重修。”
[3]455
嘉庆二十年(1815),知州孙荣癉连同学
正、训导等捐修,并将原本低矮的明伦堂和尊经阁予以改建加高。咸丰四年(1854),知州裘宝善以文庙空间狭隘闭塞为由,“撤平学前市厘为万仞宫墙,大成坊移前三丈余,凿通汴河为外泮池”,此外,文庙内的其他建筑,“一律改修规模。”
[3]455
裘宝善的修
葺,可谓是在前人基础上的“点睛之笔”: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文庙的空间,进一步优化了布局结构,布局基本定型,各主要建筑也随之焕然一新。仅建筑规模而言,裘宝善时期的泗州文庙已然达到自创始以来的鼎盛。此后的光绪朝,地方官员虽有修缮,但再无扩建。光绪时期,泗州文庙在城中的位置如图4所示,其布局情况如图5
所示。
图4 光绪年间泗州文庙的位置⑤(
作者自绘)
图5 光绪时期泗州文庙布局推测复原图⑥(作者自绘)
  对比图3、图5可知,光绪时期文庙与乾隆后期文庙的布局和功能大体相近,差异主要体现在文庙前部空间。光绪年间,棂星门居旧泮池前作为学门,礼门、义路两坊随之向东、西迁移,仪门已被撤去,大成坊立于棂星门前。以上举措有效拓展了文庙前部
的空间,增强了建筑落的进深感,营造出宽敞庄严的环境氛围。重新凿通的汴河成为外泮池,原泮池因河流淤积而成为内泮池。按礼制,万仞宫墙应建于文庙最前方,裘宝善仅在汴河前添筑一堵万仞宫墙,便巧妙地将文庙外的汴河转化为文庙内的泮池。
光绪年间,文庙附属建筑中出现的土地祠、下马碑、节孝祠等,在乾隆《泗州志》中并无记载,乾隆后期是否存在尚存疑。此外,光绪《泗虹合志》的“祠庙”记载:“文昌宫在黉宫东……魁星阁在东南城隍
上”[3]396
,而“学宫”中称:“魁星阁,凡三楹,在文昌宫前。”[3]456清代城市内建有多座魁星阁的情况并不
少见,故当时的泗州城内应至少有两座魁星阁。
4 泗州文庙的历史、空间与建筑特征
自宋代以来,国内文庙的建筑形制和布局开始总体上趋于一致,但由于中国土地广袤,各地区自然和社会文化差异显著,建筑往往会因地制宜,融入地方特;此外,不同时期的建筑技术和装饰艺术风格
01金瑞 明代以来泗州文庙的变迁及其特征
也有所不同,建筑则又会呈现鲜明的时代特点,各文庙建筑在细节上仍有诸多差异。泗州文庙建筑的历史、空间和建筑特征,集中体现在“历史沿革”“泮池的特殊做法”“现存大成殿形制”三个方面。
2.1mm泗州文庙是我国文庙史上少有的,同时兼具“多次跨县域迁移办学”“州合并邻近的它县后,改县学为州学”和“因灾沉没于水下”三大特征。历史上,有迁移史的文庙大多是城市内部或城墙内外的短距离迁移,如亳州学宫自州治东“移建于西南隅”[9],资中文庙由大东街迁至县城北门外[10]。泗州文庙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历经泗州故城、故城外堤、盱眙县、虹县等四处位置变迁,地跨三座城市,各旧址间最大直线距离近80千米,实属罕见。
在文庙历史上,鲜有某行政区合并原不属己的相邻政区,将相邻政区的文庙更名后作为己用的情况。
清代的兰州府学、嘉定府学、潼川府学等少数文庙有类似的情况,但与泗州文庙仍有差异。乾隆三年(1738),临洮府治由狄道县迁兰州,改临洮府为兰州府,升兰州学为府学。但兰州原为临洮府所辖,并非合并原不属己的他州,且治所迁兰后,原临洮府学降为狄道州学保留。相比之下,旧泗州文庙是在沉没于水下不复存在后,升虹县文庙为己用,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且泗州文庙是州县两级的变更,而非府州,行政级别相对较低。嘉定府学、潼川府学等均属常见的一府境内县学升府学的情况,府县政区并未更名。泗州故城是“全国唯一一个因洪水湮没、完全废弃”[11]的城市,因此,泗州故城内的文庙与千岛湖水下的淳安县文庙、遂安县文庙类似,属于国内极少数湮没于水下的文庙,但前者是因抗洪无效的被动沉没,后两者是为求经济建设的主动蓄水。
州治迁虹后的泗州文庙(包括前身虹县文庙),泮池规划也与绝大多数文庙迥异,主要体现在“以河流为泮池”和“内外双泮池”两方面。古代官办学校,天子之学曰辟雍,周围环水;诸侯之学曰泮宫,周围半环水,即“半于天子宫也,明尊卑有差,所化少也”[12]。因此,地方文庙(官办学校)内一般会开凿泮池,且绝大多数文庙的泮池内为静水。万历四十四年(1616),虹县知县伍元正在疏浚汴河的同时,打破常规、因地制宜,利用汴河穿城而过的独特地理条件,“就河道凿泮池,使活水往来无滞”[6]177,将泮池及其周围建筑与河流有机融合,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亲水性空间。由于汴河河道易淤塞,明清两代的地方官员多次疏浚,却是治标不治本,迨晚清,“汴、濉上游全淤,无复从前便利矣。”[3]412咸丰四年(1854),知州裘宝善鉴于原泮池附近的汴河淤塞不通,于是于洪泽
大幅拓宽文庙门前空间,“凿通汴河为外泮池。”至此,泗州文庙拥有内外双泮池,且外泮池引河流穿过。泗州文庙以外,仅有南京夫子庙等极少数文庙的泮池是因河而建。济南府文庙、平遥县文庙、赣榆县文庙等亦具有(或曾经有)双泮池,但其外泮池并非河流。因此,泗州文庙以河流为外泮池的情况也比较罕见,这些体现了独特的大运河沿线城市历史文化特。
泗州文庙现被称为泗县文庙,仅存大成殿一座,其形制具有明显的清代建筑特征。在外观上,清代的府文庙屋顶多为金琉璃筒瓦,屋身面阔三到九开间;州县文庙多为绿或深灰筒瓦,屋身面阔三到五开间。泗州文庙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施深灰筒瓦,与同属皖北的寿州孔庙大成殿相似,具有州一级文庙的特征。建筑结构和装饰方面,大成殿的斗拱中,柱头科和平身科为双昂五踩计心造,计心造多见于明清时期的官式建筑。此外,斗拱的昂实为假昂,其作用与翘一致,这也是清式斗拱的特征。屋顶正脊两侧各一龙吻,亦为明清风格,区别于唐宋时期的鸱尾造型。尽管明清风格占主流,但仍有局部结构保留了明代以前的做法。例如,斗拱下方额枋的宽度小于平板坊,不同于明清时期普遍平板坊窄、额枋宽的做法,而保留了唐宋时期的特征。
古泗州地处南北交汇带,以淮河、运河为纽带,南北文化在此交汇发展。泗县文庙大成殿的檐角平直,不同于江南地区檐角起翘幅度较大的特点,因而符合北方建筑风格。此外,北方传统建筑多以彩画装饰枋、檩、椽、斗拱等木结构,追求雕梁画栋;而江南官式建筑的木结构常漆以单或深(如南京夫子庙大成殿、苏州玄妙观三清殿等),喜爱清新淡雅。泗县文庙大成殿的木结构表面涂深灰
漆,无彩画,趋近于江南建筑的彩风格。相较而言,皖北地区现存太和文庙、蒙城文庙与萧县文庙三者的大成殿均为红墙金瓦,木结构表面绘以彩画或涂以红漆,具有明显的北方官式建筑风格,与泗县文庙有一定的差别。
有学者认为,传统建筑艺术一般分为三种文化,即“官文化、士文化和俗文化”。以官文化为代表的官式建筑,红墙黄瓦、彩华丽;以士文化为代表的私家园林和文人宅邸,“清新淡雅,朴素而大方……梁柱门窗等仅施以简单的素油漆。”[13]文庙具有“官式建筑”和“文士摇篮”的双重属性,因此,泗县文庙大成殿也融合了二者的特征:门窗与外露的木结构漆以深灰,体现了士文化的素雅简约;砖墙粉以
1蚌埠学院学报 2020年12月 第9卷 第6期(总第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