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卷 第1期2018年2月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Vol.14  No.1Feb. 2018
后真相时代,新闻如何求真04编者按:在新闻来源趋于多元、传播路径趋于复杂、受众“打假”意识较弱的局面下,新闻业要如何捍卫其最重要的品质——真实性呢?放眼世界,无论是老牌媒体,还是社交“新贵”都不得不面对这一“后真相时代”所带来的巨大挑战。本文尝试梳理全球新闻媒介“打假”求真的手段。有趣的是,观察新闻工作者们运用传统的事实核查方法或机器智能工具,抽丝剥茧无限接近新闻事件的真相,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分明能看见情报的影子——同样地越过信息收集的简单层次,通过深入调研、比对与研判,最终抵达真相,形成洞见(insight );也同样地期盼技术手段帮助提升工作方式与效率,却仍然离不开来自人类的洞察与判断力。    “我们需要慢新闻,需要数据、调查、分析和专业知识构成的更深入的新闻,以进一步了解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世界”,2017年1月英国BBC 新闻编辑室宣布,要用
“慢新闻”(slow news )[3]打击假新闻。这个“慢”,并不意味着BBC 对“突发新闻”的采编态度发生了重大改变,而是将放缓新闻的生产过程,整合更多的资源,利用调查分析和深度数据挖掘,对信今日发生的重大新闻
息进行验证后再予以发布。
互联网时代,似乎所有的新闻都成了“会反转的”。    2017年8月31日,陕西榆林一院孕妇坠亡事件[1],迅速成为社交媒体的焦点话题。受众最初得到的讯息是死者家属拒绝孕妇和医院的剖宫产要求,导致孕妇疼痛难忍而自行坠亡;随之而来的是监控视频流出,令人质疑医院看护不到位;待当地警方和卫计局介入调查,结果显示,医生确曾建议剖宫产,但家属选择自然分娩并签字确认,而院方也负有监护不到位之责。类似这样的新闻,往往循着“事件爆出、媒体跟进、舆情形成、新闻反转、舆情随之反转”的传播路径,甚至发生多次反转。    若说因涉事方各执一词而产生的“罗生门”尚情有可原,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蓄意炮制的假新闻。在马其顿有一座4.5万人口的小镇韦莱斯(Veles ),那里的青年以编写假新闻为主业。美国大选期间,他们上线了“世界政治”“美国政治日报”“今日美国保守派”“唐纳德·特朗普新闻”等百多个网页,靠获取Facebook 和谷歌等社交媒体广告分成牟利,漫天散布假新闻[2]。
最棘手的,或许是受众的态度。2017年12月11日,中国留学生江歌被杀案在东京开庭。事件发生后,扑面而来的信息碎片竟绕过了嫌疑人陈世峰,却将证人刘鑫和受害人母亲推向风口浪尖。开庭后,法
律终于使真相的归于真相、情感的归于情感。可是,舆论依旧“固执”,检方呈现的证据链只要有一环不符合受众预期,就引发哗然一片。正如2016年牛津字典选出的年度词语“post truth ”,我们正处于一个“后真相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客观事实对塑造公共意见的影响力,远不及情感与个人信仰的诉求。    去伪求真,这是新闻行业“安身立命”之根本,而今却成了老牌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巨大挑战。本文尝试梳理这些新闻媒介的“打假”举措,他们或依靠传统的事实核查,或借助新兴的技术工具,而更大的趋势是将两者有机结合,从而析取真相,重塑受众对新闻行业的信心。
施雯(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 200031)
施雯 女,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竞争情报理论与应用。作者:wshi@libnet.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