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  D )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A.文化    B.交流    C.外交    D.发展
2.( D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A.传统    B.政策     C.教育    D.创新
3.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 D )优先。 
A.利益   B.速度     C.人才    D.效益
4.坚持协调发展,要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 ( A )。
 A.整体性    B.分散性  C.高效性    D.经济性
5.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 C )待遇。
A.教师   B.公务员  C.技术工人  D.工程师
6.经济改革的方向是要让( D )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A.科技、    B.创新、    C.政府、    D.市场
7.中国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B )。
A.共同富裕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现代化建设
8.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推动( A )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旋律。
A.供给侧改革        B.产业结构升级
C.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9.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第一道关是要完善( A )
A.社会保障      B.税收调节    C.公共服务均等化    D.市场经济
10.十八大进一步把( B )纳入到现代化建设布局里,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建设布局。
A.社会和谐    B.生态文明    C.政治    D.文化
11.解决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    ,是中华民族    所在。( D )
A.一致愿望;根本利益      B.共同愿望;本质利益
C.一致愿望;本质利益      D.共同愿望;根本利益
12.( C )是最大的民生。
A.卫生    B.教育    C.就业    D.三农问题
13.( C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A.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社会文化
14.构建国家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题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 D )为主题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A.森林公园    B.湿地公园    C.主题公园    D.国家公园
15.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 C )就业。
A.更高水平和更充分    B.更高水平和更平衡
C.更高质量和更充分    D.更高质量和更平衡
16.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 B )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A.提高产品商品质量    B.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C.提高生活物质水平    D.提高供给物质水平
17.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 A )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A.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
B.多主体供给、多部门监管、租购并举
C.多样化保障、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
D.多样化保障、多部门监管、租购并举
18.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 B )的意识。
A.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B.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C.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      D.绿水青山胜过金山银山
19.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化最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 C )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
环境做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A.人和自然和谐共生      B.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C.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人与环境和谐共生
20.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 B )。
A.四位一体      B.五位一体    C.三位一体    D.六位一体
2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一个新目标,即“在本世纪中叶建成(D)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富强文明幸福绿      B.富强文明幸福美丽
C.富强文明和谐绿      D.富强文明和谐美丽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2.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 C )为主线。
A.转变发展方式          B.优化经济结构 
C.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D.转换增长动力
23.着力解决环境问题,构建( B )、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A.政府主体、企业主导            B.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
C.着呢功夫为引导、企业为主体    D.政府为指导、企业为主导
24.( D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25.( D )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A.八荣八耻          B.核心价值观
C.社会主义价值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6.建设( C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A.经济强国    B.政治强国    C.教育强国    D.文化强国
27.提高国家软实力,首先要( A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A.弘扬中华文化  B.加快经济发展    C.壮大军事力量    D.扩大对外开放
28.我国经济已由    阶段转向    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C )
A.高速增长 高水平发展      B.高速发展 高水平发展
C.高速增长 高质量发展      D.高速发展 高质量发展
29.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 A )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众自治制度
30.加快建立绿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 A )的经济体系。
A.绿低碳循环发展      B.绿节约循环发展
C.绿低碳节约发展      D.节约低碳循环发展
31.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全新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在( D )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A.物质文明    B.农业文明    C.原始文明    D.工业文明
32.( A )是融文化、技术、低碳为一体的生产。
A.生态经济    B.文化经济    C.政治经济    D.农业经济
33.目前迷失的经济增长导致消费与生产失衡,属于( B )现象。
A.通货膨胀    B.GDP中毒    C.科技失灵    D.精神中毒
34.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总依据是( A ),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党的总路线
C.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科学发展观
35.(  C  )是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A.协调    B.开放    C.共享    D.共同富裕
36.( B )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A.创新    B.绿    C.开放    D.共享
37.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 B )。
A.《中国制造二〇二〇》      B.《中国制造二〇二五》
C.《中国制造二〇三〇》      D. 《中国制造二〇三五》
38.( C )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A.中国特社会主义文艺    B.中国特社会主义风貌
C.中国特社会主义文化    D.中国特社会主义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