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和历史地位?
1、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成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提出、科学概括和系统阐述,是这个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
  1)理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理论形成于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阶段,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性部分。它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奠定了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揭示了中国特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形成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论、发展战略论、改革动力论、市场经济论、民主法制论、精神文明论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构成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确立了中国特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方法,如把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统一、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等等。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以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的发展潮流,适应国内改革深入推进的发展趋势,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社会主义的认识,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特社会主义的视野,开创了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性部分。
3)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精神实质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着力解决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是对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定位
1)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但创造性探索和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般规律,而且创造性地探索和总结了中国特社会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继承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命题,科学预见了未来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设计了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定性。列宁领导了俄国早期的苏维埃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作出了初步的宝贵探索,建设经验给后人以深刻启发。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宝贵经验。但后来由于“左”的思想干扰,在实践中受到了挫折。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索,最终形成的科学理论。
3)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随发展着的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
实践是理论发展的不竭源泉。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随着发展着的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它在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首先酝酿,由在1982年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正式提出命题,由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予以丰富,由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予以深化。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酝酿、形成、丰富和发展的历史表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特质,是一个随着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体系。
二、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本质论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所要回答的中心问题。围绕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更高的层次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作出了高度精确的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1、突破了过去仅仅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的思维方式,突出强调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认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忽视发展生产力,单纯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来界定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忽视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片面追求生产关系的一大二公三纯,没把工作重点放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进行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他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摆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位,科学地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富有创新精神和时代内容;
2、社会主义本质论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同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起来;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也是对以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种种错误观念的拨乱反正。这一论断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归根到底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建立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才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和现实性。
3、社会主义本质论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论述既讲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又讲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全面揭示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最终消灭剥削奠定物质基础;只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才能促进、保证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
4、社会主义本质论,注重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目的等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的结合上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社会主义现实任务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思想。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本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创造和逐步建设“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最终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的文明社会。这种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不仅全面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机统一的基本原理,而且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现实任务和价值目标高度统一的基本规律。首次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升到本质;
5、突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论述社会主义本质时,并没有
限定在死板的定义中,而是用了“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五个动词,在动态中生动地描述了社会主义本质。突出了在动态过程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的新思维。
总之,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澄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从根本上反对和纠正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种种曲解、误解和不正确的观点,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为我们提供了反对各种错误思想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如何全面理解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
1、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原则四个必须:
1)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4)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8个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