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样十三五”规划期间
“职教扶贫”实践路径探析
程嘉辉
(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广东广州510507)
【摘要】在“十三五”规划期间,高职院校积极投身扶贫攻坚伟大工程,承担起了
“职教扶贫”的重任。经过五年的努力实践,高职院校摸索出一条独具特的“职教扶贫”之路。本文从国家政策背景分析和“职教扶贫”实践路径两方面来阐述高职院校在扶贫工作中所
发挥的作用和积累的经验。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教扶贫实践路径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同年10月,他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
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提出“五个一批”脱贫措施,“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便是五个之一,而职业教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自此,职业教育承担起了扶贫攻坚的重任,加快融入国家精准扶贫的战略行动计划,以精准对象、精准措施、精准目标推进扶贫工作。拥有十年对口支援工作经验的高职院校,吸取宝贵经验,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工作模式,逐渐摸索出自己的扶贫实践路径。
1国家“职教扶贫”政策背景分析
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国家对职业教育在“教育扶贫”重大举措中所发挥的作用给予了明确的定位,通过职业教育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以就业实现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职业教育被赋予了更高的使命、更多的任务。随着扶贫攻坚任务不断往深处推进,国家中央部委前后共发布三份文件对“职教扶贫”任务和目标作出了指导和要求。2016年,教育部及国务院扶贫办等六部门联合发布《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文中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以提升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的基本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为重点,全面提升贫困地区人口就业创业、脱贫致富能力,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广泛开展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为高职院校“职教扶贫”的实践指明了方向。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与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联合印发《贯彻落实〈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2016—2020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发挥职业教育在精准脱贫中的特殊优势,以教育促产业、以产业助脱贫,推广“教育+产业+就业”等模式,从工作模式上给高职院校“职教扶贫”提供了框架性的建议。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办好深度贫困
地区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扩大东部地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和输入,推动贫困地区职业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建设一批社会有需求、办学有质量、就业有保障的特专业,对高职院校“职教扶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吹响了“职教扶贫”最后冲刺的集结号。职教传技,实现教育脱贫、就业脱贫,这是国家交给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成为教育脱贫的主力军,既要帮扶提升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也要承担帮助贫困地区人口脱贫的重任。
2高职院校“职教扶贫”实践路径分析
2.1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两路并进,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双措并举
为了加大“职教扶贫”的普及性和实用性,
67
高职院校加大对贫困地区中职学校的帮扶力度,使更多适龄人口可以接受职业教育,中高职教育协同扶贫。同时,高职院校为当地有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人口提供培训服务,直接提升当地众就业能力,加强了“职教扶贫”的功能。《规划》提出,重点支持贫困地区每个地级市(州、盟)建设好至少一所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启动实施职教圆梦行动计划。中职教育成为高职院校在贫困地区开展“职教扶贫”的主阵地。高职院校通过专业建设帮扶、师资培训、中高职衔接培养学生及
物资捐赠等方式对口支援贫困地区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加强贫困地区中职学校的内涵建设,打通中职升学途径,以求吸引更多的适龄人口报读中职学校,接受职业教育,走上脱贫之路。中职教育本是普惠性教育,能加大职业教育的覆盖面,让“职教扶贫”措施惠及更多来自县、镇、乡级行政区域的学生,体现了“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落下”的扶贫精神。为提高教育脱贫、就业脱贫的普及率和效率,兜底部分有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社会人员接受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开办职业技能培训班,为贫困地区的劳动力人口提供适应就业、创业需求的技能培训,提升贫困人口就业能力和脱贫能力。《实施方案》提出,各地政府利用专项资金设计、实施公益性职业培训项目,支持职业院校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等。技能培训配套当地特产业和优势产业,贫困地区人口既可以当地接受培训、当地就业脱贫,也可以通过高职院校组织的劳务协作,在经过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转移到劳务单位所在地,实现跨地区就业脱贫。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对口帮扶新疆喀什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校,通过派驻专业骨干教师、师资培训、干部挂职等方式提升中职学校办学水平,同时通
过对口专业招生3+2大专班联合培养学生,最后颁发高职院校毕业证书的方式E1],实现中高职教育
协同扶贫。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承担旺苍县、苍溪县、得荣县、开江县共5个村三所职业中学的精准扶贫、对口帮扶任务;同时举办“农民夜校”,开展高山獄猴桃、脆红李、天麻种植技术和高山蜜蜂养殖技术培训,提高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能力⑵,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双引擎”扶贫
功能。2.2紧抓源头,产教融合,推动就业,“职教扶贫”
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到事半功倍,需要以目标为导向,综合各项因素,明确工作路线,紧抓源头动力,打造出一条具有实效价值的工作链。高职院校在“职教扶贫”工作中逐渐摸索出一条既具特又有实效的工作链,使“职教扶贫”工作因此变得更具层次性和系统性。”专业一产业一就业”是职业教育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模式,在多年的实践中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职教扶贫”工作也不例外。以专业助产业,以产业促就业,已经成为实现教育脱贫、就业脱贫的实践路线。在该工作链中,“专业”作为“产业”和“就业”的上游功能,发挥着核心推动作用。高职院校对口帮扶贫困地区职业院校建设,扶建配套地方特产业和优势产业的专业,为产业提供智力支持,为企业提供人力支持,为学生(学员)提供就业支持。就业良好的态势,反过来激励更多的人选择职业教育实现脱贫,形成良性循环。“促学一培育一专业”,是以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为手段,以加强专业建设为目标,以巩固“职教扶贫”功能为根本的工作链。“促学”是让更多适龄人口和劳动力具备接受职业教育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意识,使其顺利走进职业院校课堂,充实职业教育生源。“培育”是让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育互相融合、互相扶持。一是借助高职院校专业学科优势,加强对贫困众生产经营的培训指导,提高他们的生产经营能力,培育出一批致富带头人,带领当地众脱贫;二是高职院校发挥技术研发优势,在当地建立科技实验站或试验点,参与农牧技术推广应用、名优土特产品加工、乡村旅游服务等脱贫致富项目开发。通过培育个人与项目的脱贫致富典范,凸显职业教育的优势以及厚实的扶贫功能,激发社会对职
业教育和专业技术的需求,推动特专业做大做强E3]o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立足三峡库区经济中心,聚焦三峡库区中药产业发展中的科技需求,对接贫困地区的政府、行政村和企业,致力于推动贫困地区中药产业发展,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就业提升。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对口帮扶福建永泰县白云乡,一方面,成立以在校生为主的精准扶贫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帮扶户中,帮助他们建立起脱贫致富的信心与决心,使其乐于依靠学习提升及劳动创造来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努力帮助帮扶户发现机
68
•高职教育研究•
遇,聘任校友担任创业就业导师,挑选永泰县白云乡具有劳动力、创造力优势的67个帮扶户因地制宜发展特增收致富产业,打造“一县一馆”品牌永泰馆,树立脱贫致富典型⑷。
3结语
在五年的扶贫攻坚路上,高职院校依靠国家的领导和支持,以丰富的对口支援工作经验为基础,激发创新和进取的新时代精神,发挥自身专业、学科优势,铺就了一条“职教扶贫”特之路。要最终完成扶贫任务,高职院校还要在某些工作环节上加以完善和突破,如加强建设专业服务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能力,更加深入了解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切实需求,持续、适时创新“职教扶贫”运行机制,优化工作评价与激励制度等。高职院校“职教扶贫”的努力,将为扶贫攻坚画上浓重_笔。
参考文献
[1]郭剑岚,陈俞强,彭勇.对口支援职业教育的
实践探索一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对口支援新疆喀
什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兰州教育学
十三五规划
院学报,2016,32(3):86-89.
[2]陈刚.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助力精准扶
贫的路径探索一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
例[J].新西部,2019(26):36-37.
[3]冯彬彬,张建海.高职院校中药学专业科技扶贫
模式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9,60(4):
43-45.
[4]陈晓凤.高职院校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优势及具体
实践一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太原城
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5):107-109.
融合与发展“互联网r时代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
谭靖仪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630)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应用文写作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上应具备相应能力。本文分析高职应用文写作信息化教学现状,进而对应用文写作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职应用文写作
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决定着教学质量,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职教育面临着结构重组、信息重构的历史变革,应用文写作作为其中一门重要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其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研究应当先行一步,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1信息化教学的内涵
“互联网+”是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应用文写作作为学生将来从事各项工作的必备技能之一,是高职院校的_门基础课程。
1.1结构重组
“互联网+高职应用文写作”在结构重组、信息重构的历史变革中,为了实现将应用文写作课程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为“课前导学、课上助学、课后强化”的动态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高教学效率,可使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化操作。用图片、视频、动画等信息化形式呈现各文种的知识难点,增强趣味性;教师通过信息平台查看课堂教学效果,以便于分析各文种问题知识点的分布和原因,从而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最终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2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信息化教学现状
高职教育面临结构重组、信息重构的历史变革,其应用文写作信息化教学现状如下: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