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播
107
基金项目:2019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影像交互设计背景下山西红文化创意旅游传播模式研究”,编号为2019B417。
作者简介:魏文静,讲师,山西传媒学院,研究方向为交互设计。
基于影像交互设计的山西红旅游传播模式研究
魏文静
摘  要  为适应新形势下红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整传统旅游传播模式的需求,影像交互设计作为传播主体,能够为红文化旅游产业的传播模式提供新的思路。文章从交互设计理论出发,结合影像元素,探讨了适合山西红文化旅游产业传播模式的相关策略。关键词  影像;交互设计;红旅游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1)282-0107-03
1  影像交互设计的概念界定
影像是人对视觉感知的再现,也就是利用视知觉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语言工具。交互设计是在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从网页设计和工业设计中分离出来的设计方向。“基于影像这一语言工具配合现在交互设计的设计方法, 便创新产生了影像交互设计这一细分方向。利用交互设计方法可以对影像进行分层设计或者动态设计,使得影像更具有交互体验性和社交针对性,提升影像的趣味性和艺术
性”[1]
。提高影像的交互功能来提供新的影像体验。
2  基于影像交互设计的山西红旅游传播模式研究
在智能交互时代,单纯的文字、视频等传播模式已不能满足用户沉浸式交互需求,而结合交互设计的影像产品,不仅仅能涵盖图片文字、音视频等旧媒介表现形式,并具备了实时交互性、定制化体验等新媒介特点。在影像交互设计背景下,山西红文化创意旅游传播模式需要也可能有新的改变和发展。以下将从全媒体思维、体验思维和现实语境3个方向来进行论述。2.1  全媒体思维传播探索
在新媒体平台的加持下,以全媒体思维来进行传播,除远程实现红旅游景区的数字化呈现外,需要通过多种表现手段实现红资源的互动传播,而在与受众相互传播实践中不断进行调整,使用与时俱
进的传播手段,最终实现红文化的全媒体式传播。
2.1.1  打造线上景区双向传播节点
长期以来,红旅游的线上传播模式一直被忽
略,但现在新兴媒体的传播迅猛发展,基本成为了
大众最快接触的媒介。所以,山西省红旅游景区要根据现实情况,积极利用新媒体作为重要传播渠道,尤其利用抖音、等,甚至包括公共场所如地铁站、博物馆周边的大型媒介,逐步建立多元的新媒体传播体系,同时在其中利用影像的创意重构来达到新媒体平台的有效利用。
作为景区传播节点,传播者大致包括地方政府相关各部门、旅游企业、景区当地居民等,其中主要的政府机构在传播过程中,尤其在新媒体平台传播上,要避免官方媒体灌输式的信息传播,更要注重民众的全面参与,通过社交平台作为互相平等传播的节点,最大化与受众的互动交流,创建全民互动沟通的传播闭环。此外要更加重视人际传播,作为山西地方性的红旅游景点,盘活周边旅游用户才能形成传播裂变,因此利用惠民策略形成人际传播非常重要,最终达到用民众的参与为红旅游景区的传播增添力量。
2.1.2  深化电视舞台传播效果
文字的传播只是在视觉上给了大众信息,受众只能通过文字获取信息然后通过想象再现历史,图片能直观形象的表达内容,但仍只能表达某一刻的时空而不能全面的展现一种文化内涵,而电影电视歌剧等的动态传播,让受众能够更直观更具象地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因此在这一方面传播主体应加大投资来发展影视以及舞台剧等红文化新的传播方式。
如电影《八佰》热映,不仅让观众体会到了保家卫国的精神,同样也带热了电影中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原址,许多参观者自发的用花束来祭奠战士的
山西工学院
2021·5(上)《科技传播》
108
英勇。这是电影发展与红文化传播结合的成功案例,对未来山西利用多种影像模式来进行红文化创意旅游传播模式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意义。2.2  体验思维传播助力2.2.1  构建体验视觉场
曾军曾提出了“视觉场”的概念,准确地说是被完形心理学所借鉴的理论,他认为在视觉场中,各种力量组合成一个自我完满而平衡的整体。“在观看的现实情境中,由视觉媒介的嵌入所建构的不同的时空情景构成不同的视觉场……因此需要关注这些不同时空情境中导致不同的观看效果的变量——诸如观者
的身份、性别、爱好、媒介的变化及带来
的不同效果等。”[2]即带有个人性、
主观性、随意性。而这样的思维与交互设计的理念不谋而合。
交互设计的核心理念在于“用户体验”思维,在红文化旅游过程中的视觉场构建中,同样需要一样的交互思维来进行。无论是展览馆,或是遗迹遗址,都具有讲述故事、建构体验的功能。影像交互的运用, 使对物、人的记录转变为了对过程、行为等全方位的展示,意义会随着观者行为路径的变化而变化。
红旅游的用户既包括进行主题教育的核心用户,也包括线路旅游的一般用户,甚至包括儿童用户、乡村深度游用户等,红旅游景点的创建作为一个媒介而存在,需同时考虑其中用户差异化需求,核心用户的教育需求,游览用户的休闲需求,儿童的冒险需求,深度游用户的文化需求……通过构建不同的对话环境,培养观者积极的探索,营造相应的场景激发体验式情感。而这样的案例现在已有很多,例如柏林犹太纪念馆的建筑本身就是视觉场,利用了用户在其中的视觉感知,墙上的窗户、通道的设置,都是综合性的全新体验。因此,通过空间、建筑、环境、路线,甚至展品都可以为用户创建新的影像交互视觉场,在不同的用户行进过程中产生不同的交互感知,带来新的讲述历史的感知体验。
2.2.2  提高交互性体验
1)利用交互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综合了多种科学技术,创造出虚拟现实世界,为体验者带来跨时空的全新感觉,传统文化艺术的虚拟现实艺术重构已经很多。虚拟技术自身的体验属性能够吸引更多年轻游客参与其中,创造新的对红文化影像展示的创作,使游客可以跨越时间、空间来体会当时
的革命故事的行进过程[3]。从静态到动态,
从观看到交互,观众的影像交互体验能够带来全新的叙事性交互感知。例如在平型关战役相关景区,可以利
用VR 技术,让游客在虚拟场景中体验战场实景,
同时讲述战争前后的故事。而有些红旅游景区并不适合作为VR 游戏来进行展示,也可以从历史的角度以交互式VR 电影的方式带入观者选择展示不同的可能性结果,来展示共产党创造新中国的过程中,每个选择、每场战役的重要性。利用交互技术创造更多的个人参与和体验才能让红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播。
2)提升交互性服务。这里的交互性服务包含两个概念,一是利用交互体验的设计方法来提升服务,二是景区的交互性体验。就交互设计方法而言,把交互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与红旅游相结合能更好地
提升交互性服务。如利用交互设计理论基础来进行调研、设计,在红旅游服务过程中到糟糕的体验,就能催生出新的商业机会,这需要交互设计的思维体系来解决,逐渐带给用户更多情感体验。景区交互性体验而言,并非需要大资金投入打造昂贵的影像交互体验,而应是在力所能及的技术投资基础上,通过设计的力量来让人和景区产生互动,进而产生情感连接。如2015年米兰世博会瑞士馆的设计,通过简单的房间升降来达到用户对地球资源的交互性感知。这是经过交互设计的情感体验,观众就是影像交互体验的一部分来完成整个故事,而交互技术并不复杂。红文化创意旅游正是缺乏这样的场景性交互体验,需要更多的设计人才的跟进。
2.2.3  提高UGC 活跃度
UGC 的概念起源于互联网交互设计,即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提供给
其他用户①。随着互联网的运用,
用户产生的内容得以附加交互性,进而盘活整个平台。曾经的红景点中,观者是被动接收者,但在随着用户变化和社交泛化,用户的参与对传播起着决定性作用。景区内部是静态传播,用户进入景区走马观花,整个体验缺少社交关联。如果能在场景中通过手机影像交互创造新内容,并形成个人与空间的关联、线上线下的社交关系,将会让人更愿意主动在红景区探索信息并获得体验。
例如在红旅游景区,利用AR 技术,让用户通过手机打造全新的影像交互空间。通过手机摄像头,能看到用户在景区墙上地上的虚拟留言,并写下自己此刻对这段历史的感想,以此产生一种相应的社交关系,让景区聚集人气,也鼓励用户进行UGC 创作。同样,用户也可通过AR 提供的影像空间,创作属于这个位置的短视频或声音讲解,通过用户增加定点的动态故事情节,通过动态影像参与到创
《科技传播》
109
建景区视觉场的过程中来,用人的空间性创作来影响景区的感知体验。调动观众主动参与影像交互历史探讨的欲望,也引发观众主动创作景区内容的行为。诸如此类结合AR 技术的UGC 探索可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跨区域的资源整合更能形成产品的联合统一,带来体验一致性和效益最大化。2.2.4  多重影像符号的交互性呈现
作为快速传播的载体,影像具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利用这一套符号系统的创作带来了影像的感染力。图像符号是情感的最直接的传递,声音也是拥有语境的符号,语言、音乐和音响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将给人以不同的情感体验,多重影像符号隐喻性地表达符合情景的感情基调,配合整个景区的风格,都可以使观者收获强烈的感官体验,加深记忆。
如山西武乡5亿元创立“两园一剧”红旅游品牌,将红旅游景区与下关的实景剧《太行山》相结合,利用现代化的声、光、电相结合的方法将当年八路军将士浴血奋战,与当地人民一同抗击日寇的史实再现,让该处的红旅游模式独树一帜。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实景剧、舞台剧在诸多旅游景点已经成为常态,而如果可以利用交互设计方法对影像进行分层或动态设计,使得舞台影像声音与用户更具有交互体验性,将能够更好地满足智能交互和人文表达的目的。例如舞台剧的影像语言传递包括动作、服装、体型、配乐、特效,都可以利用新技术来创作新的交互式呈现,与观者发生新的交互关系,能够将曾经旧的实体的红文化,包括人物交互、剧情行进,进行新的艺术创作。2.3  平衡历史语境与现实语境传播方式
年轻一辈的成长环境造成了新的差异化的红传播需求。郭诗琪在分析井冈山旅游地形象建构时提出该地的传播问题:“过于强调历史文化语
境,忽略现实语境”[4]
。同样这也是山西红旅游文化传播模式的弊端,仅仅依靠强调历史文化语境已经不能够让年轻人形成共鸣了。因此在发扬传统基础上,更要感知现实语境,潜移默化深刻地传递红文化,又注重以年轻人的现实体验为主,追随他们的旅游喜好,创造更加完善的语境系统,消除和用户的鸿沟感知,建设更好的红旅游传播模式。
2.3.1  推动红文化向城市属性发展
近年来,不管是游客旅游诉求和出游习惯,还是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和发展模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多地开展了相关的“红旅游+”产品,也在探索新的旅游模式,加入更多适合新受众的文化产
品。在山西省,各博物馆、景点是对本省文明文化
发展的解读,而红历史文化,也应该作为文明文化的传承被纳入其中,突出各个城市的个性和脉络,彰显包含近代史的地域文化阐述,让完整的历史文化形成有形的脉络,成为文物见证下的地方文明史,推动红旅游与城市属性相关联,带来新的传播体系。
2.3.2  关注现实语境下的新用户体验
山西的红文化旅游传播中,应跟随游客旅游诉求而变化,如据多方研究机构调研发现,很多年轻游客的旅游模式逐渐转变为上午晚起,中午后出游,同时有着更加多元化、娱乐化的追求,因此红旅游的模式中可以适当向历史+夜游模式转变,如果能够考虑传播受众,在夜游中通过自然景观,围绕灯光艺术,利用新的技术承载红文化特,进行新的传播模式创新,打造独特的红夜游体验,将能够提供新的用户体验。同样,关注年轻游客的用户体验应更多地关注用户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如果能够结合更多体验、娱乐、餐饮、购物等消费领域,利用影像交互,打破思维惯性,甚至提供具有地方特的交互式体验,将有助于支撑现实语境下新的传播方式。
3  结语
影像交互设计背景下,山西红文化旅游产业应该得到全新的整合,将红旅游景区打造成以红文化为主、承载城市脉络的景区,相关旅游传播模式更应跨平台、跨行业来扩大传播效应,同时,在传播模式上加入全媒体及体验思维来进行传播探索,带来红旅游新发展思路。
注释
①baike.baidu/item/UGC/66502.
参考文献
[1]刘波.探究影像交互设计中IH5技术的创新应用[J].科教文
汇,2019(1):100-101.
[2]曾军.观看的文化分析[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
142.
[3]彭厚文,蔡佳.试论互联网背景下红旅游资源的开发[J].
许昌学院学报,2018(2):80-84.
[5]郭诗琪.基于传播模式的井冈山旅游地形象建构分析[D].南
昌:江西:江西财经大学,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