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春季高考语文试卷详解
(《夏忠靖公传》和《芷堂记》全文翻译。其中缺少2(2)语意连贯题具体句子,第13题缺3个选项,只有正确项,我自编了3项,答卷顺序作了调整。)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一骑红尘妃子笑_,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2)夕阳下,酒旆闲_,两三航未曾着岸。马致远《【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3)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与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句所描绘场景相近的句子是"_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考点:①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②再现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辽宁二建成绩查询系统入口①精准记忆要求背诵的内容。②突破易写错的难字(“妃”“旆”“浦”“惟”等)。
23年教资报名时间③揣摩提示的情境,紧扣关键填名句。④诗歌术语要理解
2.按要求选择。(5分)
(1)如果古代有手机,下列哪一句最有可能受影响而不出现(C)。(2分)
A.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B.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C.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D.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考点:(l)在提供的新情境中使用名篇、名句等。
在提供的新情境中使用名句、成语、谦敬词等,属语言得体题,或名句运用题。首先要认真审读题目,明确题干要求---新语境。其次要理解名句、成语、谦敬词的意思。最后作出合理判断。A句出自唐朝李益《江南曲》,句意是“早知潮水的涨落这么守信,还不如嫁一个弄潮的丈夫”。B句出自唐朝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句意是“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瑟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
D句出自唐朝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句意是“明年我们再相聚时,谁还健在呢?不如多饮几杯酒,拿起茱萸好好看看,期望明年再相会。”C句出自唐朝张籍的《秋思》,句意是“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再次打开信封检查”,C项是古代通信不便的情况下才有的情景,现在有了手机随时可以联系,不怕忘说什么,所以这句最有可能不出现。而A、B、D项都在当下也有可能生发的感慨。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A 3 分;C 1
分)。(3分)
游戏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题目残缺)
A.①③②⑤④广西公务员报考
B.①④②⑤③
C.④②①⑤③
D.④①⑤②③
考点:根据语境,使用语文知识进行识别、判断、归类等--语言连贯题--句子组合
①看陈述主语要一致②看选项先排除或确定③看顺序,时空及事物、情感的变化…④从空格前后文内容看⑤看语意是否连贯。
运用积累:试卷上5小题的分值一般是:1分,2分,2分, 2分,3分第①小题名句默写,第②小题名句默写+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第③小题,情景默写,第④小题--语言得体,第⑤小题--语言连贯题。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
早行(宋)晁端友
马上鸡初唱,天涯星未稀。惊风时坠笠,零露暗沾衣。
山下疏钟发,林梢独鸟飞。远峰烟霭淡,迤逦见朝晖。
12.依据题材,本诗不能归入下列类别的一项是(C)。(2分)
A.游览类浙江省考进面名单
B.状景类
C.送别类
D.旅况类
考点:2(2)根据语境,使用语文知识进行识别、判断、归类等。
这考诗词的题材。我们根据诗歌内容可以判断不是送别类。题材判断一般从标题,内容入手。有时标题里就交代了送别,如《别董大》《渡荆门送别》等。有时送别诗的开篇往往交代送别的缘由、场景等。
13.对这首诗赏析正确的一项(A)(2分)(原选项残缺只有A项,BCD自编的)
A.作者以所见所闻写出对自然细腻的感知。
B.颈联描写了钟声及鸟儿回巢的傍晚景。
C.作者实写了寺钟响,独鸟飞,虚写远山。
D.整首诗表达了作者不怕早行的豪情壮志。
考点:1(4)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这类题目有些较纯粹,就诗句理解、或手法的判断、或情感的把握,或人物形象的把握。但也有像这
题是杂糅的,既有诗句理解,也有手法运用,更有人物情感的把握等。这需要我们认真阅读诗词,真正理解术语。
14.此诗将时间移换融入景物变化之中,构思巧妙,请结合诗句对此加以赏析。(4分)武汉公务员考试时间2022
前两联的鸡初唱,星未稀,及风坠笠,露沾衣等自身感受,表现了天未亮时的景象,第三联写寺钟响,独鸟飞,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表现天渐明,第四联写远山依稀可见,慢慢透出晨曦,则已经时早晨了,诗人通过景物细微的变化,表明时间潜移,将早行写的真切可感,诗句之间借助时间贯穿,构成自然有序的组合,传递出诗人渐行渐远舒朗的心情。(逐联分析,落实景物变换时间转移,对2联1分,3联2分,4联3分,全诗情感1分)
考点:1(7)概括结构特点,梳理行文思路。+3(2)评价作品的艺术特。
本题其实已经给我们概括了诗歌的艺术特点:构思巧妙--将时间移换融入景物变化之中。对此我们只要结合诗句,逐联分析,落实景物变换时间转移,最后点明作者的情感就行。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
夏忠靖公传
①公讳原吉,字维喆。十三丧父,贫甚,教里塾以资养。以诗领乡荐,升国子生,例入禁庑书诰勅。太祖幸书所,见公字格方正,特赐绯衣一袭。复遣人察诸生所为,独公端坐正书,竟日不惰。上以原吉端厚,特实授户部主事。
注①里塾:乡里私人设立的教学场所。②领乡荐:乡试中举。③绯衣:古代朝官的红品服。④实授:明定制,指对官吏正式授子官职。
广东省2021年春季高考录取分数线公名字叫原吉,字维喆。十三岁父亲去世,很贫穷,在乡里私塾教学来养活自己。凭借作诗(出众)而乡试中举,升任国子监学生,进入皇宫负责书写诏书敕令。太祖到他书写的地方,看到夏公字体格式方方正正,特别赐予一件红官袍。又派人察看各个学生的行为,唯独夏公端坐认认真真地写字,整天神都不倦惰。皇上认为原吉端庄温厚,特别正式授予户部主事的职位
②太宗登基,以公旧臣负重望,迁左侍郎,公辞疾,不许。寻进尚书。凡贡赋役法悉命详定。公酌古今,为经久计,其所议多从厚,曰:“不可使后难继,困吾民也”。
太宗登基了,认为夏公是旧臣,深负重望,升为左侍郎,夏公称病推却不受,(太宗)不允许。不久升任尚书。凡是进贡、赋税、徭役的法律法规(皇帝)都命令他详细制定。夏忠靖公参酌古今,做长远的打算,他拟定的贡赋役法多取宽大仁厚,说:“不能使将来难以延续,使我们百姓困苦。”
③永乐初两浙大水,国用告乏,命公往治。至则奏罢蠹民妨政数十事,诹访耆宿,相度地势,疏河导渠,修筑堤堰,俾水归于海。又奏发廩粟三十余万石,所活不可胜计。乃分给牛种,督之耕种,民忘其饥。有干泽者奏水退田淤,宜召民佃耕以足国用。公得报,数曰:“民疲极矣,可重役乎?”亟奏云:“水不胜戽①,矧已后时,劳且无益。”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