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传播学概论
课程代码:006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传播”一词,最早见于(B)
A.《史记》    B.《北史·突厥传》
C.《论语》    D.《孟子》
2.信息表达最不规范的传播类型是(C)
A.组织传播    B.自我传播
C.人际传播    D.大众传播
3.传播学者W.斯蒂芬森提出,传播所发挥的功能类似于(B)
A.“工具”    B.“游戏”
C.“传承”    D.“协调”
4.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发展初具规模是在(D)
A.19世纪中后期    B.20世纪20年代
C.20世纪3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
5.将新闻学提升为合法的大学学科的开拓者是(C)
A.帕克    B.霍克海默
C.布莱尔    D.阿多诺
6.揭示资本主义媒介本质上是为垄断资本服务的传播学流派是(C)
A.芝加哥学派    B.信息学派
C.传播政治经济学学派    D.经验学派
7.媒介最基本的功能是(A)
公选网
A.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B.维系社会
C.促进思维    D.传承文化
8.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下列属于印刷媒介延伸的是(B)
A.听觉    B.视觉.
C.中枢神经    D.触觉
9.媒介融合中的“合作分类模式”起源于(B)
A.《芝加哥论坛报》    B.《奥兰多哨兵报》
C.《坦帕先驱报》    D.《太阳报》
10.西方媒介大众化初期,媒介和政治的关系主要表现为(C)
A.媒介政治化    B.政治媒介化
C.媒介对政治的相对独立    D.媒介对政治的依附
11.“观点的公开市场”出自(A)
A.弥尔顿《论出版自由》    B.密尔《论自由》
C.托马斯·潘恩《人权》    D.《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12.首次提出全面、系统的媒介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是(C)
A.《法国新闻记者道德宪章》    B.《新闻工作者道德律》
C.《新闻工作者守则》    D.《记者行为原则宣言》
13.“进步中世界的媒介体系”中的“进步中世界”是指(C)
A.超级帝国主义国家    B.发达国家
C.发展中国家    D.理想主义国家
14.提出EPS循环说的学者是(A)
A.约翰·梅里尔和拉尔夫·洛温斯坦    B.约翰·梅里尔和尼尔·波兹曼
C.爱德华·泰勒和尼尔·波兹曼    D.爱德华·泰勒和拉尔夫·洛温斯坦
15.大众传媒和消费主义之间的关系是(D)
A.此消彼长    B.互不相关
C.互相排斥    D.共存共荣
16.大众传播对于经济的促进功能,首先体现在(D)
A.消费信息的传递与解释    B.商业市场的活跃和管理
C.经济行为的开创与推介    D.经济信息的发布和收集
17.在中国,首先实现经营管理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媒介产业是(D)
A.互联网    B.电视
C.广播    D.报纸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登录平台18.美国学者麦克罗斯基等人在界定人际传播的定义时,强调人际传播关心的是(B)
A.信息的传递    B.意义的发生
C.心理的共振    D.人际的互动
19.基于某种社会需要,按照契约而人为建立的社会实体,是(A)
A.组织    B.体
C.社    D.公众
20.美国学者李普曼关于大众传播对人类社会影响所持的态度,属于(B)
A.客观主义    B.怀疑主义
C.乐观主义    D.同情主义
21.美国学者盖尔顿和鲁奇认为对传者的信息制作、加工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有(C)
A.3个    B.6个
C.9个    D.12个
22.新媒体背景下,富兰克林把调查性“硬”新闻让位于轻松“软”新闻的现象称为(C)公务员报名照片精修可以吗
A.新闻碎片化    B.新闻麻醉化
C.新闻娱乐化    D.新闻隐含化
23.进行新闻批评的关键是(D)
A.以事实内容的娱乐性为准绳    B.以事实内容的奇异性为准绳
C.以事实内容的煽情性为准绳    D.以事实内容的真实性为准绳
24.受众应有的言论自由以及通过大众传播渠道进行传播的权利,指的是(A)
A.传布权    B.知晓权
C.媒介接近权    D.批评权
25.戴维森于1983年提出的“第三人效果”假说认为(B)
A.人们认为传媒内容对自己的影响大于对他人的影响
B.人们认为传媒内容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
C.人们倾向于高估传媒的影响
D.人们倾向于低估传媒的影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6.芝加哥学派中,库利发展的重要概念有(AD)
中国2022年重大新闻A.“首属团体”    B.“符号互动论”
C.“社会距离”    D.“镜中自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E.“文化工业”
27.下列媒介中,属于时间偏向的媒介包括(ABD)
A.石头    B.羊皮纸
C.纸草纸    D.黏土
E.报纸
28.新闻舆论监督主要表现为(ACE)
A.道德谴责    B.行政监控
C.社会劝诫    D.法律制裁
E.舆论制约
29.体规范的功能主要表现为(ACDE)
A.维系作用    B.文化的进化作用
C.行为的定向作用    D.认知的标准化作用
E.惰性作用
30.互联网之所以能消解少数人对信息的控制权,是因为它带来了(ABE)
A.去中心化    B.双向互动性
C.权威性    D.系统性
E.开放性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自我传播
答:
从规模看,自我传播是最小的一种传播形式(1分)。传者和受者的角通常由一个人扮演,集传送、接受、贮存、加工等机能于一身(1分)。这种以思考为核心的内向型自我传播,构成了一切外向型传播的前提和基础(1分)。
32.“把关人”理论
答:
是勒温创立的(1分)。该理论认为,传播过程中内容有无效果,或能否被受众接受,既取决于传者,又取决于处在两者之间的那个守门人,如报社把关的老总或编辑(1分)。之后,休梅克将“把关人”进一步定义为控制信息在信道里流通的个人,他们可以扣压信息、构成信息扩展信息或重复信息(1分)。
33.报刊社会责任理论
答:
是20世纪期出现的新闻自由观念,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1分),认为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1分);享有特权地位的报刊,应承担起为大众和社会服务的职能,对社会负责(1分)。
34.组织融合
贵州省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答:
组织成员形成一种集体身份的归属感(1分),创造一种统一的价值观(1分),从而认识到如何最有效地协同工作(1分)。
35.“社会范畴论”
答:
35.[自考书院·答案]:媒介把信息传送给社会成员,他们有选择地接收和理解这些信息;分化的社会结构是选择性产生的重要基础(1分)。社会结构是由不同社会范畴的人组成,社会范畴由诸如年龄、性别、收入、教育、职业发展等因素决定(1分)。同一范畴的人对媒介信息的反应基本相似;媒介效果不是直接的、强大的,受制于社会范畴的差异(1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拉斯韦尔5W模式的内容及其对传播学的意义。
答:
(1)所谓5W,是指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at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2分)
(2)5W模式首次较为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结构和过程。5W即传播结构(过程)中的5个要素和环节:传者、讯息、媒介、受者和效果。(2分)
(3)5W模式率先明确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即从5W着眼,划分出5个研究领域:控制(传者)分析、内容(讯息)分析、媒介(渠道)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2分)
37.简述“两级传播”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
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和卡兹等人用定量方法对当年的美国总统竞选进行调查,旨在测定大众传播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之后发表了《人民的选择》的调查研究报告。(2分)研究表明,大多数选民早在竞选宣传之前已作出了怎样投票的决定,只有5%的由于宣传而改变了投票的意向,这些人之所以改变主意是受亲戚、朋友、团体中的“意见领袖”观点的影响。(2分)根据这调查,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两级传播”理论,即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产生影响。(2分)
38.简述电子媒介的影响。
答:
(1)促进经济。(1分)例:由于地域屏障突破,商家可以及时了解、把握不同地区的市场情况,同时,对自身的调节和控制也更为便利。(1分)
(2)推动政治。(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