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人才资源发展规划
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l0年实现经济的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赶上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领先地位,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招商口岸和海峡两岸经济、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枢纽,成为与国际市场有着密切联系的区域性金融、商贸中心和具有国际航运功能的交通航运中心,成为在我国对外经济交往中占有一定地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为此,必须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订厦门市1996—2010人才资源发展规划,促进人才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一、人才资源发展现状
1.人才总量
    1995年末,厦门市人才总量为100416人。其中党政机关、事业单位30195人,国有经济单位15019人,中央、省在厦单位20162人,城镇集体单位2908人,乡镇企业2159人,三资、胜份制和私营企业29973人。人才与人口的比例为112,人才占全社会劳动者比重为111%。
2.人才结构
    全市人才按学历分,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占30.07%,大专学历占27.62%,中专学历占35.43%,高中似下学历占688%。每万人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为557人,是全国平均数的2.7倍;按年龄结构分,55岁以上5989人,占6%。51—547821人,占7.8%。46—509349人,占9.3%。41—457843人,占7.8%。36—407765人,占7.7%。31—3515873人,占15.8%。30岁及以下45776人,占45.6%。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共83059人,占人才总量的82.7%,按专业技术职称分,高级职称为4764人,中级职称为23829人,初级职称为54466人。
3.人才分布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占1.65%,第二产业占56.55%,第三产业占41.8%。按地区分,厦门岛内各区人才为87746人,占人才总量的87.4%。岛外同安、集美、杏林区为12670人,占人才总量的12.6%。
    我市的人才资源发展,与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协调,基本适应了特区发展的需要,提供了有效的人才保证。我市虽然在第一次创业阶段逐渐地积累起人才的优势,但在人才资源的分布、结构和使用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分布不合理。主要是行业分布不合理,电子、机械、化工、电力四大支柱产业和交通运输、内外商贸、金融保
险、旅游服务、建筑房地产和信息通讯七大主导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建立信息港等所需的高级人才紧缺。机关、效益好的企事业人才聚集,效益差的企业人才奇缺。其次,地区分布不合理,人才主要集中在厦门岛内,岛外同安、杏林、集美、海沧等地区人才不足;尤其是高级人才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些地区经济的发起;二是结构不合理,主要是层次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所占比例很低,仅占4.8%;年龄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中年龄偏大,年龄55岁以上的占46%;其次,专业结构不合理,文科人才偏多,工科人才偏缺。三是对外地高级人才吸引力不强、。主要是工资待遇、住房等方面与其它特区、部分沿海省市比,还不够优厚,政策规定不够优惠。四是用非所学、任非所长,大材小用。据有关部门调查,专业不对口的人数占调查总数的15.6%。一些部门和单位存在高级人才干中、初级人才的工作,中级人才干初级人才的工作现象。人才不足和人才浪费问题并存。因此,必须调整人才资源发展战略,制定人才资源发展长远目标。
二、人才资源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人才总量目标
1九五人才总量目标
    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5万人以上,平均每年增长8.4%。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2.7万以上,平
均每年增长8.9%。其中高级职称的达到0.75万人,中级职称达到4万人。
22010年人才总量目标。 莱州人才网
    全市人才总量达到33万以上,平均每年增长8%,专业技术人员达到30万人,平均每年增长9.2%。人才与人口的比例为19。人才占全社会劳动者比重为15%。
()调整结构、合理布局
1 人才结构调整
    2000年,大专以上、中专人员比例从1.61厦门市人才网调整为1.81。专业技术职称高级、中级、初级人员的比例从1511.4调整为15.310.6,年龄结构上。高级职称河南高考登录入口202255岁以下人员的达到0.45万人,提高到60%。
2.人才分布调整
    调整产业、行业人才分布。2000年,第一产业占1.7%,第二产业占51.3%,第三产业占47%。人才总量分别达0.25万人、7.7万人、7.05万人,平均每年增长分别达4.7%、2.5%、7%。四大支柱产业人才总量达到1.8万人,其中电子行业0.45万人,机械行业0.6万人,化工行业0.62万人,电力行业0.13万人。此外,根据旅游、房地产行业等新兴行业的发展,逐步提高这些行业的人才比重。调整地区人才布局,加大同安、集美、杏林区人才
总量,2000年达到2.25万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15%,2010年达到12万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40%。
    ()加强培养,提高素质
    把如强教育和培训作为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提高我市人均受教育水平,较大地改善人才的学历层次、年龄结构。到2000年,全市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由目前的57.69%提高到60%以上,到2010年达到70%。到2010年,具有中高级职称人才的平均年龄降低5岁左右。
三、人才资源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推进各类教育事业的繁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我市教育水平,将我市初步建设成为教育之城。今后教育工作的原则:根据2l世纪的人才需求模式,确定教育培训目标;根据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的定位,规范教改方向;根据大城市框架,制定教育发展的规模。
2000年,我市25岁以上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要达到9.5年,每万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8002021年教资太难了人,其中岛内达到1500人,中专文化程度的达到1700人,其中岛内2700
人。全市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在校生达万人,其中市属高校0.7万人。市区每万人口拥有各种形式高等教育在校大学生数350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水平。
2010年要实现厦门市教育之城的中期目标:
1.基础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达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报名5.5万人。要大力发展普通高中,适度发展职业高中。到2010年基础教育整体要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2.职业技术教育。要大力发展外向型职业技术教育,努力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社会化,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人数控制在2.2万人。
3.高等教育。要根据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财政承受能力,稳步发展市属高等教育,集中力量办好一些有地方特的重点学科和专业,争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各类市属高校在校生达一万人。
4.成人教育。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技术培训和广泛开展继续教育,并与各类教育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多功能成人教育体系,使在业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年,技术工人平均技术等级达到5级。
()加强培训工作     
   总体目标:全面提高各级各类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思想道德修
养和工作能力。     
   开展国家公务员培训,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要求,全面实行新录用公务员的初任培训,逐步推行晋升领导职务的任职培训,有计划地开展专门业务和更新知识的进修和轮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加强对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培训,通过对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大中专毕业生实施鼓励深造的考前培训、面向海外劳务市场的外派前培训及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强化培训和统一的就业指导;进一步提高大中专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大中专毕业生潜能,保证社会稳定,推动我市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合理流动。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重点是提高大中型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好、善经营、懂管理的管理者队伍;认真贯彻实施《福建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更新、拓宽和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尤其要抓好中青年人才的培养。积极拓阔继续教育途径,加大跨世纪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优秀青年人才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选派一批优秀中青年人才以国内外访问学者等形式,到中科院、工程院院士身边和国外学习深造;积极发挥博士后流动站的作用,争取我市大型企业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并以此来带动各类高级人才培养。
()大力吸纳人才,提供人才保障
1九五期间引进人才的重点是我市紧缺的,尤其是四大支柱产业、七大重点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建立信息港所需的国内外高级优秀人才。
2.采取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方式。可采取调动借调、兼职、停薪留职、留薪留职、辞职等形式到我市短期或长期工作,进行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入股或承包、承租、领办、创办、兴办、联办各类企业。
3.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鼓励出国留学人员来厦工作的若干规定》,吸引更多的留学人员来厦工作,组团到海外接纳我市需要的留学生。
4.继续把接收大中专毕业生作为引进人才的主渠道。要积极引进本科及其以上学历和国家部委所属重点普通高校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尤其要争取多接收硕士、博士等高学历层次人才。根据厦门特区产业布局、经济规模,鼓励接收短线和紧缺专业的毕业生。
5.继续实行高级人才储备制度。对于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级人才,由政府指定中转单位予以吸纳;组织他们参加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研究工作,并根据其专业、才能和职业倾向随时向用人单位推荐输送。
6.进一步落实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引进的各类人才可享受以下待遇:
(1)从外地引进的各类人才、留学回国人员(包括随迁家属子女),不受城市人口落户指标限制,免交城市增容费。
(2)市政府每年拨50套优惠价的统建房指标作为引进人才的专用住房,解决用人单位因住房间题引进不了而又急需的中高级人才。
(3)引进入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数,实行专项专报,并根据需要予以单列保证。
(4)工资待遇按调入单位同等条件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标准确定,原工资标准高于调入单位同等条件人员的,予以保留。在国外已取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可比照同类人员高定二、三、四级工资。在国外进修取得一定成果的访问学者或进修人员也可高定二到三级工资。
(5)家属子女随调随迁,人数不受限制。属于农村户口的,即办理农转非手续。
(6)对辞职来我市工作的急需紧缺的人员,可予办理重新录用手续,可恢复其原干部身份、行政职务和相应的工资待遇,其辞职前和重新录用后的工龄可以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积极引进国外智力
要提高我市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实力,在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的同时,还要借助国外人才智力。根据我市海外华侨多、临近港台和特区优势的特点,要继续贯彻落实和进一步补充
完善市委、市政府关于引进国外人才智力、鼓励留学人员回国、聘请外国专家工作的各项优惠政策,开展多渠道的国际间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关系。积极吸收国外人才来厦工作,或提供智力交流与服务,每年聘请国外专家200名以上;依托特区优势,利用招商引资引进设备,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智力,全面提高我市的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和人才智力水平;加强选派人员出国学习培训,每年派出15002000人,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培养造就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
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结合厦门市的支柱产业和高科技、新技术开发发展需要,培养对振兴厦门经济十分急需的应用学科带头人。在实施《厦门市“113人才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培养选拔工作力度,调整充实后备人选,2000年前计划培养200名有较深造诣,在全省、全国有.一定影响的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2 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培养重在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要建立科学的评价和选拔机制,公平竞争的机制。建立和完善一定的量化指标,重实绩,公开化,要打破论资排辈、经验观、门第观等传统观念,鼓励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要努力创造一个浓郁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在社会分配方面,要使各类人才创造性劳动的报酬和生活待遇,与他们的社会贡献相适应。对他们的成果要肯定I要表彰、要鼓励。有突出贡献者要给予重奖。
4.抓好继续教育这一环节,不断提高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联合项目,全国同行业交流,国际交流合作,把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放在实践工作中去,特别注意3550岁这一中青年档的培养上,让他们不断更新,增加知识,创造提供与外界科研设计单位接触的条件。跟上新技术新知识发展的步伐。
5.加强与高校合作,发挥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优势,输送优秀中、青年人才再进高校深造或作短期培训。
6.充分认识社会科学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社会科学人才与自然科学人才一齐抓,一样重视。充分了解当今世界科技状况,发展趋势及竞争态势,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把培养跨世纪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提上议事日程,当成大事来抓,制定出培养跨世纪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具体规划。
()建立和发展人才市场体系
1.继续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单位自主择人,人才自主择业,中介机构提供服务,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法规给予保障的人才交流和人才市场机制,确立、发挥人才市场作为人才资源基本配置方式的地位和作用。
2.继续强化市场组织建设和功能建设。一是要健全人才市场的服务体系,各层次各类型人才市场互补,扩大人才市场的服务面;二是要强化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在办好集市型市场的同时,更加重视信息服务的作用,积极投入信息型人才市场的建设。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建立信息网络,拓展服务功能,以适应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
()加强人事法规体系建设
要充分利用全国人大赋予我市地方立法权的优势,根据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需要,配合国家、省人事立法的进程,在原有人事法规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与厦门特区建设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的各项人事法规,包括公务员管理、企事业单位人才管理、人才继续教育规定、人才流动管理、人才市场管理、人事争议仲裁、工资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力争在下世纪初形成我市比较完整的人事法规体系,使人才资源发展有良好的法制环境。
()改革工资分配制度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逐步建立能够体现人才价值的收入分配
制度,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使工资收入和能力、贡献挂钩;建立必要的津贴制度,对从事基础研究、尖端技术和高技术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可设特殊岗位津贴;对两院院士实行市政府津贴,并每年提供一定的科研经费。鼓励各类人才通过合法劳动,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水平。
()发展人才测评事业               
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制度,不断提高人才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程度,推动人才测评事业逐步走向产业化。建立专门的人才测评机构量化标化管理制度和专业队伍,对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评价,逐步过渡到由政府授权或委托的机构自主进行,发展适合我市实际的人才测评技术;培养人才测评专家队伍,为人才选拔、使用、就业等提供决策依据。
()加强领导,增加投入,确保规划的实现
以人才人事理论为指导,进一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高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实施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战略,把人才资源开发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程,作为政府的目标责任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切实把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抓好抓出成效。
加强宏观调控力度,使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才资源的开发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今后在制
定、调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行业发展规划时,要及时跟进、调整人才资源发展规划。要每年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资力度,增加教育投入,确保教育经费政府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要逐年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000年达4%,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达到财政支出的15%。另外,要确保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程所需的经费。
要积极开发第二次人才资源,实施银人才南阳招聘信息最新招聘信息”再开发,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老年人才开发机制,依托人才市场、各种专业协会、老年实体、技术咨询服务机构,通过招聘、返聘,开展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等方式,充分发挥老年人才的积极作用。
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是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全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各部门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搞好协作,真正落实人才资源发展各项任务和措施,达到人才资源发展预定目标,为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