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221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 黑龙江考试信息网报名入口
 
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 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有益借鉴
B.中国特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包括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的法治思想
C.西方法治思想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供了文化资源
D.前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法治建设发生的历史性悲剧从反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正确答案:D         
解析:A、C项表述正相反。B项不包括思想。故本题当选D项。                       
                           
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关于它的具体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不准确的?(    )
A.社会成员享有相同的立法表决权
B.法律以同样的标准对待所有社会成员
C.反对任何在宪法和法律之外的特殊权利
D.禁止歧视任何在社会关系中处于弱势的社会成员
正确答案:A         
解析: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公平的朴素含义
是公允持平,不偏不倚、办事公道、利益均衡;正义则意味着惩恶扬善、激浊扬清、是非清楚、道义分明。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有:(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3)坚持不偏不倚、不枉不纵、秉公执法原则。其中第一个原则又包括三点:①平等对待,即法律对所有社会成员一视同仁,以同样的标准对待;②反对特权;③禁止歧视,不允许任何在社会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公民受到歧视待遇。这三点要求分别是从一般要求、反面和正面三个角度进行论述的。因此B、C、D项正确。至于A项是明显错误的,根据我们惯有的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指的只是执法与司法中的平等,而非立法上的平等。因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法律(立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立法的过程中统治阶级社会成员的意志受到优先保护,被统治阶级社会成员的意志只有在得到前者承认的有限范围内才会得到保护,两者在立法表决权上是不平等的。因此A项错误。本题答案为A。                       
                           
3. 2011年6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公布《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结果,30多天收到82,707位网民的237,684条意见,181封众来信,11位专家和16位社
会公众的意见。据此,草案对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进行了调整。关于这种“开门立法”“问法于民”的做法,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这体现了立法平等原则
B.这体现了立法为民、增强立法主体自身民主性的要求
C.这表现了执法为民的理念
吉林公务员报名时间表2022
D.这体现了国家权力的相互制约
正确答案:B         
解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领域、新情况、新特点,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及时制定、修改、完善各项法律制度,使立法更加充分地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更加适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其中坚持民主立法,就是既要体现立法内容的民主,又要体现立法程序的民主,注重把立法为民贯彻始终,增强立法主体自身的民主性,扩大公众参与立法。“开门立法”“问法于民”改变了过去更多地是专家立法、领导立法的
局面,从立法的程序上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保障人民的不同要求都能被吸纳进法律规定之中,是立法为民的体现,也增强r立法主体自身的民主性,因此B项正确,A项错误。C项涉及的是“执法”,与本题的题干没有关系。D项国家权力的相互制约指的是立法、执法、司法以及各个机关内部的不同组织问权力的相互制约与监督。本题的题干原本就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因此也不选D。本题答案为B。                       
                           
4. 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是一项浩瀚庞大、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全面发挥各种社会规范的调整作用,综合协调地运用多元化的手段和方法实现对国家的治理和管理。关于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下列哪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
A.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B.在评价尺度上,要坚持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C.在法的作用上,要构建党委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纠纷解决机制
D.在法的成效上,要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与统一
正确答案:C         
解析:依法治国要求充分发挥依法治国方略在全面推进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作用,如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保障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推动我国社会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完善;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不断创新社会管理。要在深刻把握社会运行的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探索用法律手段强化社会管理的方式和方法,特别是针对社会管理领域中的重点人、重点活动、重点区域以及重点行业,建立起以法律手段为主体多种手段协调与配合的管理和控制体系,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解决社会纠纷的大调解格局和体系。故A项和B项说法正确,C项中的“三位一体纠纷解决机制”中不包含党委调解而是人民调解,故C项说法错误。D项中,依法治国还要求实现法律手段与其他社会治理手段和方式的有机结合,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故D项说法正确。本题是选非题,本题答案为C。                       
                           
5. 下列关于党的领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法律权威是党的权威的体现和党执政的法律形式
B.党的领导与法律权威的一致性意味着二者之间不存在差别
C.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D.始终坚持科学领导、依法领导是党的领导理念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B         
解析: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主要体现于总揽法治事业的全局,在于为法治事业谋大局、定战略、主大事。因此要及时把党中央的决策转化为法治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意见,把党中央的要求细化为法治实践活动必须遵循的具体规则,形成对地方立法、执法、司法机关的指导与规范,籍以有效地践行党中央的决策与要求。故B项错误。                       
                           
6. 关于法律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法律的生效以法律的公布为前提,因此“公布即生效”
B.《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一部在全国范围内生效的法律
国考行测合格线C.对人效力中的“折衷主义”原则,是以“属人主义为核心标准的
D.当因为“旧法比新法轻、适用旧法”时,法律有溯及力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错在生效以公布为前提但并不意味着“公布即生效”。还有其他的生效方式;C项错误,折衷主义以属地为核心。D项错误。既然依照旧法,则新法无溯及力。                       
                           
7. 罗马法谚说:“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关于此法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政府只要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就可以对个人实施强制
B.个人也必须按照众所周知的规则来生活
山东省成人教育考试网C.法律的生效是以公布为前提的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D.法治意味着,政府可以实施众所周知的道德规则,对个人进行强制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错在除了“众所周知”,还得考虑规则本身是否妥当。B项错在,这只是对政府的要求,而不是对个人的要求。D项错误。这并非法治的内容。                       
                           
8. 我国现行《刑法》第12l条和第122条只规定了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式劫持航空器和船只、汽车,可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但并未规定劫持火车可以同样纳入此罪。关于这一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法官甲认为,即使成功证明了将劫持火车的行为纳入此罪是类比推理,但也不可以适用该罪名
B.法官乙认为,如果成功证明了将劫持火车的行为纳入此罪是扩大解释,那么劫持火车的行为就可以适用该罪名
C.法官丙认为,《刑法》之所以没有将劫持火车的行为纳入此罪,原因是立法者认为劫持火车的行为很少发生,这属于客观目的解释
D.法官丁认为,火车明显不是航空器、船只、汽车,因此劫持火车的行为无法适用该罪名,这属于文义解释
正确答案:C         
解析:C项错误。主观目的解释是指根据参与立法的人的意志或立法资料揭示某个法律规定的含义,或者说将对某个法律规定的解释建立在参与立法的人的意志或立法资料的基础之上;客观目的解释是指根据“理性的目的”或“在有效的法秩序的框架中客观上所指示的”目的即法的客观目的,而不是根据过去和目前事实上存在着的任何个人的目的,对某个法律规定进行解释。本题中是根据立法者的意志所作的解释属于主观目的解释。                       
                           
9. 法律格言说:“不知自己之权利,即不知法律。关于这句法律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不知道法律的人不享有权利
B.任何人只要知道自己的权利,就等于知道整个法律体系
C.权利人所拥有的权利,既是事实问题也是法律问题
D.权利构成法律上所规定的一切内容,在此意义上,权利即法律,法律亦权利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以排除法即可得出正确答案。A选项明显错误,因为拥有权利并不以是否知道法律为条件。B选项的错误在于进行了不适当的扩张,因为知道某项民事权利的人,并不一定了解整个民法体系,更不用说整个法律体系。D选项的错误更为明显。权利和法律当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且权利也并非以法律规定为限。                       
24号研究生考试                           
10. 有种观点认为,在法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  “纸上的法”必须要以“活法”为基础,否则“纸上的法将失去生命力。对于这种说法,下列理解错误的是哪一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