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  “上官十三招
对于很多参加或者即将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来说,面试似乎已经成为一道心理障碍,也许是因为他不相信面试的公正性,也许是他不善于言语的表达,也许是由于阅历的有限而无法对面试题目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也许是他与生俱来并未曾改变的一种不自信,终究导致了他们面对面试的时候,产生了胆怯,甚至于在社会层面造成了公务员面试“神化”和“妖魔化”的两个极端,客观地讲,公务员面试只是一次考试而已,之所以会出现这样大的认识偏差,根本原因就是广大考生和家长,并没有深入地去了解公务员面试。
就公务员面试而言当前全国各省的面试,虽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整体已经无限地趋
向于公正,你可以不相信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但是请不要在这个层面上产生怀疑,就像我本人怀疑人生,但是却丝毫不怀疑面试,你怀疑了,你就不能全力以赴;阅历的问题,是一个硬伤,不是一时三刻就能够有显著提高的,这方面只有多尝试多经历,多看多做多听多说,才能够不断地提高你的分析和表达能力;至于说紧张和不自信,每个人都有,上官洋老师的成语提纲部分里的“此消彼长”、“八仙过海”以及“心理拉锯战”都是讲这部分心理的。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这本是很危险的,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唯心主义,可是至少在面试这个环节上,它的现实意义全部都是正面的,信心满满甚至爆棚的去参加面试,是你能够披荆斩棘、脱颖而出的重要心理基础,当然,最好要做到让你的自信有所依据。
本篇公开介绍“上官十三招”,主要存在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希望有更多的考生知道上官洋,了解上官洋,从上官洋这里学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帮助更多的同学上岸;另一方面,上官洋本人对生活的态度出了一点问题,想借提取归纳“上官十三招”的机会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调解自己的心态。当然在上官洋调整心态的这段时间,任何地区的任何考生提出的咨询或辅导请求,一经答应一律免费提供。
公务员面试是一个从内容上涉面很广的考试,可是规律性却非常强,如果你能够到他的规律,并且明确的知道这个题型怎么分析,怎么做,那么不管你在考场上遇到的试题用的是何汤何药,解决这类问题都将是信手拈来的事情。面试思路和方法太多了,有不同的,也有相似的,但是都有对有错,在公考市场上,各种方法鱼龙混杂,一些学生更是对方法不求甚解,导致了答题破绽百出,这些内容不是一本书就能讲完的,本篇更不能面面俱到,上官洋老师在2014年9月25日这天将自己原创面试思维和方法的一小部分编汇到一起,形成<<公务员面试之“上官十三招”>>,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也希望看到此篇的其他业界同仁批评指正。
上官第一招:庖丁解牛
有很多考生回答问题的时候非常流利,也背诵了很多的朗朗上口的句子,做了比较充足的准备,可是这样的考生未必就能拿到高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回答的很流利,可是他回答的根本就不是这道题,他并没有抓到题目考察的要点,而答非所问地说了很多关联度不大或者与题目完全不相干的话题,换句话说,虽然说的很流利,但是老师想听的他基本没说。
考公务员有什么好处
庖丁解牛,这个成语出自法家名著《韩非》,原意是说一个厨子蒙上眼睛能够把一头牛的骨头剔的干干净净,强调的是熟能生巧。在上官洋面试中,我们不采用它的原意,而是取“牛骨”之意,来对题目进行分析。我们把题目看成是一头牛,考生自己就是那个厨子,而这个题目中要对我们考察的知识点或者我们必须要注意的细节,把它们当做这头牛的骨头。你的任务就是把这些骨头都挑出来,也就是说,在读这道题目的时候,你就要入戏,你要解剖这头牛,要把这个问题要考察的“点”先到并确定,然后将这些“点”串联起来,作为你答案内容的主线,以保证你回答这个题目的时候不露点、不溜题。这就是“庖丁解牛”。
曾经有这样一道真题:
有人说:“反腐败,反腐败,越反越腐败”,你怎么看?
很多考生一看到“腐败”两个字立马两个眼睛冒绿光,非常兴奋,就开始大谈特谈腐败的危害、反腐败的意义和如何反腐败,因为这是个热点,很多考生关注热点,背了很多语句,都会回答地很流畅,成绩出来以后,有些考生发现分数很低,很沮丧,然后就说公考面试不公平云云,其实你回答地流畅,也只应该给你相应的语言表达的分数,而内容根本就不切题。
这道题在上官洋的面试体系里,属于综合分析中的“有人说型”。会计太难学了 快崩溃了
我们用“庖丁解牛”的思维来看待这道题,寻这道题的骨头,首先应该看到这样一块骨头。
骨头1:为什么有人这么说?
水是有缘的,树是有根的,有人说反腐败增加腐败也不可能是没有原因的。分析完骨头1的原因之后,我们应该对这种说法的正确与否做出一个判断,于是我们到了第二块骨头。
小学教师资格证要考什么
骨头2:这么说对不对?
回答完第二块骨头,如果我们认为这么说对,那么第三块骨头应该是下面这样的。
骨头3.1:怎么去支持这种看法(用什么样的行动)?
回答完第二块骨头,如果我们认为这么说不对,那么第三块骨头应该是下面这样的。
骨头3.2:为什么这么说不对?
这样就出现了分歧,骨头2究竟是对还是不对呢?乍一看,是对的,因为给我们的直观的感
觉就是这样,可是我们稍微用点脑子分析就会觉得这个看法根本就不对。因为这个看法认为“越反越腐败”,就一定会与我们当前的“反腐败斗争”成为对立面,而反腐败是我国当前并且要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措施,怎么可以反对呢?所以你如果支持这句话,那就是你反对国家的反腐败斗争,你就是不拥护我们的党,不拥护我们的社会主义了,我们必须支持反腐,所以这句话我们必须全否。
在这个环节上,也否定了一些考生的习惯,很多考生看到综合分析的题目,就条件反射式的作出结论,认为题目是辩证的,或者要两面看,有利有弊。其实公考题目不尽如此,并不是所有的题目都让你和稀泥,有很多问题,还是要有鲜明的立场的。
可能有的同学要问了,这种看法不对的原因怎么分析呢?这就是考察考生素质的时候了,其实反腐败的效果怎么样,我心里也没底,可是我们必须要支持,必须支持却不出更切实有力的证据的情况下,我们就要用到“上官第四招—原来误会”,就是把它归结为:一种误会,既然是误会,说通了就好了,不伤和气。怎么误会的?一是由于过去的媒体没有现在发达,有腐败问题的发现和处理,众不能及时、普遍地得知,认为过去的腐败很少;二是过去反腐败工作不够深入,导致一些客观存在的腐败没有浮出水面,当然还有第三、第
四,但宗旨就是反腐败并没有增加腐败,而是这些腐败一直存在,只是通过反腐败让这些腐败现象公开化,让人民众产生一种错觉,觉得是反腐败造就了腐败。这样这个问题就可以解释通了。
既然这种看法是错的,也知道为什么是错的了,那么我就要到第四块骨头。
骨头4:如何消解这种误会?
一是宣传不够,通过解释,来让持这种观点的众意识到自己认识的错误,二是战果反击,就是通过近年来不断取得的反腐成果来反击,进行说明。
到这一步,就基本把这道题目的骨头分析完了,剩下的就是到结尾的阶段,可以用“我相信”、“桃李成蹊”,还有你一些背诵的有关腐败的好句子,进行收尾,这道题目就回答完了。
申论必背100个口诀
可能有的考生会认为“庖丁解牛”与“主体分析法”有相似之处,没错,切入点差不多,但是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主体分析法主要应用于提对策时开阔思路,是从题目之外取材,而庖丁解牛不是完全为了提对策,而是为了保证题目不漏点,是从题目中挖掘,另外如果你掌
握了庖丁解牛,自然而然的就能够到相应的对策,避免了主体分析法常犯的头重脚轻的错误。
由于庖丁解牛是几乎每一道题都用到的基本解题思想,我们再举两个例子,对这种思维进行说明。
领导的业务水平一般,对下属要求很严格,同事们多有怨言,你怎么办?
安徽(2013年6月事业编真题)
普通高校招生网上报名
像这样的题目非常现实,很多考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可是往往大家的想法都是见不得台面的,你明明是这样想的,但是你自己知道,在考场上不能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这样就造成了很多考生的思路出现混乱,甚至头脑空白,实际上,这样的题目并没有那样难,只要你学会分析的思路和方法,还是很简单的。
这个题目在上官洋面试体系中属于“人际关系之领导型之难以服众型”,并不是稀有类型,我们用庖丁解牛的思路逐一进行分析:
1 题目中出现了领导,那么我们就要分析一下,领导在这件事里,有没有错呢?如果耐心的想一下就会发现,领导没有错,业务水平高低不是决定领导能力强弱的唯一因素;对下属要求很严格本就是他的本职工作,毕竟题目中用的词是严格而不是苛刻,所以在这道题目中,领导是没有错的,无可厚非。
2 题目中问“我”怎么办?那么我在这个题目里有没有错呢?因为题目中并没有提及我在题目中做了什么,所以在分析原因的时候,就把“我”的部分省去。
3 题目中出现了同事,那么同事有没有错呢?显然同事是有错的。是他们主观不努力,客观原因,自己做的不好,还去指责别人。一般来讲一个人在工作方面表现不好一般只体现在三个方面: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时间。那么这些同事肯定是在三个方面中存在问题,却去指责领导,所以同事是错的。
公务员成绩查询怎么看排名是非对错分析完了,我们就应该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毕竟题目问的是“我”怎么办?,那么应该怎么办呢?也是分开来讲,首先是自己,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轻易掺入同事和领导的矛盾中去,其次要在其中起到一个润滑剂作用,在不影响与同事关系的情况下,多谈及领导的长处,以减轻同事的不妥认识。帮助同事摆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能力,
多促进领导和同事一起参加一些业余活动,形成共同爱好,培养共同语言,在不影响自己的情况下,尽可能对双方的误会和隔阂进行调节,这个时候也可以套用“上官第八招--如果那么”就是针对同事对领导情绪的严重程度进行分开论述,如果很轻微,那么顺其自然,不作为。如果比较严重,那么努力周璇,环节矛盾。如果非常严重已经影响了团结和工作,那么可以领导或者领导的领导进行汇报,以避免给集体带来损失…当然还有一系列的辅助的内容,这里边本职工作、主动沟通、集体活动,共同语言、共同爱好等都是《上官洋公考成语词典》里的成语,四个字代表诸多内容,以后会对《上官洋公考成语词典》另作讲述。
公考的题目比较现实,但是并不是非常生僻,考生一般都不会太陌生,只是考生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而如果你熟练的掌握了庖丁解牛,那么你就不会不知所措,也不会漏点了。我们再举一个题目:
某学校要对小学生进行紧急避险的安全教育,如果让你组织,你怎么办?
这是一个组织执行的题目,属于“组织执行之教育培训型”,遇到这样的题目,我们的很多考生就开始“人时地物财”一路杀来,洋洋洒洒的就答完了。但是如果你应用了庖丁解牛的分析
方法,你就应该注意到,我们有必要对“小学生”这块骨头进行剖析,小学生不同于大学生,不同于农民工,也不同意其他人,他们的特点就是接受能力弱,我们一定要挖掘出来,并且在制定课程内容的时候,给予充分的考虑,比如让老师参与确定授课形式。同时对于安全教育活动的主讲人,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担任?这些一定要进一步的给予阐述,比如消防队指导员等等。